一种可溶性止血纱布创可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937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溶性止血纱布创可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卫生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可溶性止血纱布创可贴。
背景技术
创可贴是一种便于随身携带,使用方便的治疗外伤用品,可用于碰伤、擦伤、划伤等皮肤外伤的包扎等应急处理。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创可贴,都是在医用底托胶带上粘附一块医用消毒的棉制或纱布制的吸水垫,在吸水垫上覆一层PE网膜作隔离膜,由于吸水垫一般都是采用医用纱布,这种创可贴的纱布直接与伤口接触后,伤口渗出的体液浸在纱布上,体液凝固以后,往往将伤口与纱布粘连在一起,形成硬块,造成创可贴难以取下,甚至引起伤口的疼痛或再次流血,PE网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棉垫和伤口直接接触而粘在伤口上,但此种创可贴不具备抗菌、消炎的作用,止血也是通过底托胶带挤压使伤口来实现,不能解决迅速使伤口止血及时愈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避免伤口与纱布纤维的粘连,又能促进创伤部位快速止血、愈合的可溶性止血纱布创可贴,且制造工艺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溶性止血纱布创可贴,一种可溶性止血纱布创可贴,由医用底托胶带1、粘附在医用底托胶带1上的可溶性止血纱布3及粘附在可溶性止血纱布3上的离型纸构成。
进一步,在医用底托胶带1上粘附有吸水垫2,在所述吸水垫2上还粘附一层可溶性止血纱布3,离型纸4粘附在可溶性止血纱布3上;进一步,所述可溶性止血纱布3为可溶性纤维与抗菌药物缩合反应形成的化合物制成;进一步,所述可溶性止血纱布用可溶性纤维和喹诺酮与氨基酸经缩合,应形成的化合物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溶性止血纱布创可贴覆盖在伤口处,当可溶性止血纱布遇伤口渗出的体液后溶解,形成一种薄膜覆盖于伤口,同时将可溶性消炎、抗菌、止血纱布内含有的药物充分作用于伤口,从而起到立刻止血、广谱杀菌、可溶、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且结构简单。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创可贴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创可贴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溶性消炎、抗菌、止血纱布创可贴,包括医用底托胶带1、粘附在该底托胶带上的可溶性止血纱布3以及附在该可溶性止血纱布3上的离型纸4构成。使用时,撕去离型纸,把药垫相对伤口的位置,将伤口包裹住。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溶性止血纱布创可贴,包括医用底托胶带1、粘附在该底托胶带上的吸水垫2,在所述吸水垫2上还粘附一层可溶性止血纱布3,在该可溶性止血纱布3上粘附有离型纸4,使用时,撕去离型纸4,把药垫相对伤口的位置,将伤口包裹住。
其中,底托胶带用弹力布、PVC、PE、PUE、无纺布、PU等材料制成,吸水垫采用医用纱布或涤纶、粘胶棉垫、棉胶垫、水刺布、针织布、机织布等制成,可溶性止血纱布由可溶性纤维和喹诺酮与氨基酸经缩合反应形成的化合物制成,该纱布覆盖在伤口上,遇伤口渗出的体液后可溶解成胶状物,产生大量负离子,起到击活凝血因子,促进凝血酶的生成,使血小板迅速凝结,堵塞毛细血管,从而起到止血、护创、防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可溶性止血纱布创可贴,其特征在于由医用底托胶带(1)、粘附在所述医用底托胶带(1)上的可溶性止血纱布(3)及粘附在可溶性止血纱布(3)上的离型纸(4)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止血纱布创可贴,其特征在于在医用底托胶带(1)与可溶性止血纱布(3)之间还粘附有吸水垫(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括溶性止血纱布创可贴,由医用底托胶带上粘附一层可溶性止血纱布以及在该可溶性止血纱布上粘附一层离型纸构成,该纱布因采用含有抗菌药物的可溶性止血纱布,使用时,既能避免伤口与纱布纤维的粘连,又能促进创伤部位快速愈合,是一种止血、护创、消炎效果极佳的创可贴。
文档编号A61L15/00GK2855395SQ20052012179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3日
发明者张博 申请人:张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