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和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11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和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内部具有管道的内窥镜、对该内窥镜进行洗涤和消毒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以及包括上述内窥镜和上述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的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内窥镜在医疗领域和工业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医疗领域中使用的内窥镜将细长的插入部插入到体腔内。为了观察脏器或进行各种处置,插入部向上述体腔内插入的内窥镜根据需要将处置工具插入到插入通道内。
特别地,由于医疗领域的内窥镜以检查和治疗为目的而插入体腔内来使用,所以必须对内窥镜进行洗涤和消毒。在对该内窥镜进行洗涤和消毒的情况下,有时使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
将内窥镜设置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的洗涤槽内,进行洗涤、消毒、冲洗和除水。
另外,在内窥镜的内部具有送气送水通道、钳子口等多条管道。需要使洗涤液和消毒液充分通过这些管道内,从而可靠地对这些管道内部进行洗涤和消毒等。
例如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09-253029号中提出了这样的对内窥镜进行洗涤和消毒等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
然而,内窥镜的洗涤、消毒不仅要在内窥镜外表面进行,也必须在内窥镜管道内进行。因此,操作者在使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09-253029号所记载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并将内窥镜配置在洗涤消毒槽中的情况下,需要将多个洗涤管连接到内窥镜内的所有管道。
这些洗涤管的连接必须这样进行即,将洗涤管的一端分别连接到在内窥镜侧开口的各管道连接口,并将该洗涤管的另一端连接到与各管道连接口对应设置的、洗涤消毒装置侧的洗涤管连接器。这时,在内窥镜所具有的管道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多个洗涤管的连接较麻烦,因此洗涤消毒所需的时间也变长。因此,存在内窥镜的工作率低的问题。
另外,由于洗涤管的连接操作是手工进行的,所以如果连接的管的数量增加,则为了不漏掉连接需要相应慎重地进行连接操作,进而还需要用于检查连接是否正确的时间。
另外,在内窥镜的各种管道和多个洗涤管的各个连接部处,需要具有预定的连接强度,其连接则要由使用者进行。
另外,对于插入部插入到患者体腔内的内窥镜而言,需要对其插入部的外表面和贯穿插入在内部的内窥镜管道可靠地进行洗涤和消毒。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这些状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内窥镜和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在进行内窥镜的洗涤或消毒时,使用者无需进行将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的多个洗涤管连接到内窥镜的各种管道的作业,就能够容易地把内窥镜设置在洗涤槽中,能够可靠地进行内窥镜的各种管道的洗涤和消毒。
本发明的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包括内窥镜,其在内部配设有管道,且具有插入部和操作部;以及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其具有流体供给管道,其可在退避位置和第一使用位置之间移动,上述退避位置是从设置在洗涤槽内的预定位置上的内窥镜的管道离开的位置,上述第一使用位置是从上述退避位置向内窥镜的管道侧前进并与该管道连接的位置;和流体管道驱动机构,其在识别出已将内窥镜设置在洗涤槽内的预定位置上时,自动使流体供给管道从退避位置移动至第一使用位置。


图1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将内窥镜设置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的洗涤槽中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结构的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从内窥镜的操作部上取下插入部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基端面的主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操作部的前端面的主视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插入部和操作部连接的状态下的、沿内窥镜的纵长轴切开的局部截面图。
图8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的管道接头部的立体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的管道接头部的连接部与内窥镜的插入部的连接的截面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的管道接头部的连接部与内窥镜的操作部的连接的截面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形成在内窥镜插入部的外周上的引导槽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形成在内窥镜插入部的外周上的引导槽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形成在内窥镜插入部的外周上的引导孔的图。
图14是固定在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的洗涤槽的一个壁面上的管道接头部的连接部的说明图。
图15是用于说明配设于内窥镜的插入部的通知单元的图。
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将内窥镜设置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的洗涤槽中的局部内部的局部结构图。
图1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的管道洗涤喷嘴的截面的图。
图1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的管道洗涤喷嘴的截面的图。
图1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将内窥镜设置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的洗涤槽中的状态下的局部内部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的结构图。
图2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将内窥镜设置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的洗涤槽中的状态下的洗涤槽外部的截面图。
图21是内窥镜通过操作部保持部来保持操作部的定位槽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以下根据

本实施方式的包括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40和内窥镜1A的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300。
图1是用于说明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300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将内窥镜1A的插入部1设置在洗涤槽2中的状态下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300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中所示的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300包括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和作为被洗涤消毒物的内窥镜1A(参照图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中只表示内窥镜1A的插入部1a。
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具有用于对内窥镜1A的插入部1进行洗涤或消毒的槽(以下称为洗涤槽)2、和设在该洗涤槽2上部的顶盖3。
另外,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中,将内窥镜1A的插入部1设置在洗涤槽2中。插入部1设置为通过第一保持部件4和多个第二保持部件5将第一插入部1a和第二插入部1b保持在洗涤槽2内部的预定位置上。
第一保持部件4具有识别并检测设置有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的未图示的传感器,例如光学传感器或接触传感器等。
在洗涤槽2的内侧的一个壁面上,设有水位检测传感器6和作为稀释循环液注入口的喷嘴18,上述水位检测传感器6用于检测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内部循环的循环液的水位。
水位传感器6具有两个液面检测部,这两个液面检测部用于对蓄留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内的循环液的液面已经达到作为距离洗涤槽2内的底面不同的高度的至少两个水平进行检测。
一个液面检测部(以下称为第一液面检测部。)设置成比另一个液面检测部(以下称为第二液面检测部。)更靠近洗涤槽2的底面侧,以便能够检测到循环液的预定水位。
另外,第二液面检测部设置为能够检测使设置在洗涤槽2内的插入部1充分没入的循环液的预定水位。
水龙头16位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外部,用来供给自来水作为稀释循环液,该水龙头16通过供水系统管道15与设在洗涤槽2上部侧的内壁面上的喷嘴18连通地连接。
在该供水系统管道15的中途,从水龙头16侧依次插设有进行自来水等的供水和停水的作为电磁阀的供水阀17;过滤自来水的供水过滤器10;和用于防止循环液逆流的止回阀11。
为了供给和停止供给自来水,向供水阀17提供控制电路200的控制信号,以使供水阀17内部的阀开闭。另外,喷嘴18还与一端连接于供水系统管道15的消毒液注入管道33连通。并且,消毒液注入管道33的另一端与蓄留消毒液的消毒液箱32连通地连接。
在消毒液箱32内蓄留有液量能够充分浸渍设在洗涤槽2中的插入部1的消毒液。此外,该消毒液在后述的消毒工序中的有效使用次数确定,因而在达到该有效使用次数后要更换该消毒液。
在消毒液注入管道33上从消毒液箱32侧依次装有注入泵34和止回阀12。消毒液箱32还与药液回收管道23连接。
该药液回收管道23与设于洗涤槽2的底面的排水口14连通地连接。在该药液回收管道23上,在消毒液箱32和排水口14之间设有切换阀13。另外,切换阀13还与排水管道35连接。
切换阀13通过切换内部的阀,可以使洗涤槽2和排水管道35连通,或者使洗涤槽2和药液回收管道23连通。另外,切换阀13还可以关闭内部的阀使排水管道35和药液回收管道23同时都不与洗涤槽2连通。
排水泵28从排水管道35侧抽吸洗涤槽2中的循环液,并向后述的排水软管42(参照图2)侧送出。这样,蓄留在洗涤槽2中的循环液被排出到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外部。
这些注入泵34、切换阀13和排水泵28分别与上述控制电路200电连接,并通过控制电路200来控制它们的开闭、起动和停止等。
另外,洗涤槽2在底面上配设有循环液抽吸口20,在一个壁面上配设有循环液喷出口7。上述循环液抽吸口20和循环液喷出口7通过循环液洗涤消毒用管道9而连通地连接。
在循环液洗涤消毒用管道9上设有循环液洗涤消毒用泵8。在该循环液洗涤消毒用泵8与循环液抽吸口20之间的循环液洗涤消毒用管道9上,连接有管道内洗涤用管道19的一端。
该管道内洗涤用管道19的另一端与空气供给管道30连通地连接。另外,在管道内洗涤用管道19上,从与循环液洗涤消毒用管道9连接的一侧依次设有管道内洗涤用泵21和止回阀36。
空气供给管道30的一端与压缩机31连接,其另一端与电磁开闭阀25连接。另外,在空气供给管道30上,在与管道内洗涤用管道19连接的连接部和压缩机31之间设有止回阀29。
电磁开闭阀25还与向三个方向分岔的分岔管道27连接。分岔管道27的向三个方向分岔的这些分岔端分别与具有流量传感器的三个电磁开闭阀24a、24b、24c连接。
这三个电磁开闭阀分别与三个送液管58连接,上述三个送液管58分别与管道接头部22的后述管道洗涤喷嘴54(参照图8)连通。
管道接头部22贯穿插入在设于洗涤槽2的侧壁上的孔部中。该管道接头部22通过后述的驱动机构26而朝向洗涤槽2的内部前进或从其内部后退并远离。
如图2所示,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300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在外装部件的一个侧面上具有操作面板41,该操作面板41包括使各工序起动或停止等的各种开关和显示面板等。该操作面板41与装置内部的控制电路200电连接,并向控制电路200供给各种指示信号。
控制电路200也向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各种泵和各种电磁阀等供给控制信号。
另外,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主体伸出有用于将内部的循环液排出到外部的排水软管42。
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的一个内壁面上设有孔部,管道接头部22从该孔部朝向设置在洗涤槽2中的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伸出。在该洗涤槽2的孔部中设有后述的密封部件55(参照图8)。
如图2所示的内窥镜1A的插入部1具有第一插入部和第二插入部1b,该第一插入部1a和第二插入部1b分别被设置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内的第一保持部件4和多个第二保持部件5卡定。
另外,在第一保持部件4上,第一插入部1a设置成被定位在预定位置上。
在该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上连接有管道接头部22,后述的插入部1的多条内窥镜管道59与管道接头部22的多个管道洗涤喷嘴54连通。
在第一保持部件4上设置有对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如上所述已按照预定设置的情况进行检测的例如光学传感器等。此外,多个管道洗涤喷嘴54与多条内窥镜管道59分别连接的位置为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各种工序的第一使用位置。
在这里,以下根据

本实施方式的通过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进行洗涤和消毒的内窥镜1A的结构。
图3是用于说明内窥镜1A的结构的图,图4是从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上取下插入部1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图5是插入部1的基端面的主视图,图6是操作部37的前端面的主视图,图7是插入部1和操作部37连接的状态下的、沿内窥镜1A的纵长轴切开的局部截面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A主要包括长尺寸的具有挠性的插入部1;与该插入部的基端连接的操作部37;和通用缆1c,其从该操作部37的侧部伸出,并在伸出端配设有连接器部39。
插入部1包括作为止弯部的第一插入部1a和向体腔内插入的第二插入部1b。在第一插入部1a的基端侧的外侧部分配设有作为卡定部的钩51。
另外,在第二插入部1b的前端面上配设有作为照明部件的LED(发光二极管)48,在第二插入部1b的前端部分的内部配设有作为图像拾取单元的CCD等图像拾取元件47,在第二插入部1b的前端部分的外周侧配设有角用部件46,该角用部件46由EPAM(electroactive polymer电活性聚合物)构成,其配合后述的操作部37的跟踪球(track ball)43的操作使第二插入部1b的前端部进行弯曲动作。
在插入部1中配设有从前端贯穿插入至基端的多条内窥镜管道59。这些内窥镜管道59包括使处置工具等贯穿插入的处置工具通道59a;用于送气和送水的送气送水通道59b;和用于抽吸的抽吸通道59c。
另外,在操作部37内也配设有各种内窥镜管道69,即,处置工具通道69a;送气送水通道69b;和抽吸通道69c。处置工具通道69a的一端在操作部37的基端开口。另外,送气送水通道69b和抽吸通道69c沿着通用缆1c在其内侧或外侧通过,并且它们各自的一端在连接器部39处开口。
另一方面,各种内窥镜管道69的各自的另一端在操作部37的前端面开口。这些各种内窥镜管道69相对于操作部37和通用缆1c可容易地装卸,并且在每次使用内窥镜1A后被进行废弃处理。
此外,接下来对插入部1侧的各种内窥镜管道59分别与操作部37的各种内窥镜管道69的连接进行说明。
在操作部37的基端面上配设有用于封闭处置工具通道69a的开口部的盖部45,在操作部37的基端侧配设有在送气、送水和抽吸等时操作的各种按钮44。
通用缆1c的连接器部39与未图示的控制单元连接。该控制单元是用于进行各种电力供给的外部设备,并具有用于配合操作部37的各种按钮44的操作进行抽吸、送气和送水的功能。
如图4所示,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的基端部分相对于操作部37的前端部分可以装卸。插入部1通过使位于钩51的前端部分的爪部51a与形成在操作部37的外周部的作为被卡定部的钩孔50卡定,而与操作部37连接。
下面根据图5和图6说明插入部1的基端面和操作部37的前端面。
如图5所示,在插入部1的前端面上具有处置工具通道59a、送气送水通道59b、和抽吸通道59c的各个突出部,插入部侧收发线圈49a配设在插入部1的前端面侧的内部,来自操作部37的电力通过图6中所示的操作部侧收发线圈49b以非接触方式提供给该插入部侧收发线圈49a。
另外,如图6所示,在操作部37的前端面上,具有分别与在插入部1的前端面上配设的各种通道59a~59c卡合的处置工具通道69a、送气送水通道69b、和抽吸通道69c的突出部,并且在该操作部37的前端面上配设有上述操作部侧收发线圈49b。
在配设于操作部37的前端面的处置工具通道69a、送气送水通道69b、和抽吸通道69c的外周上分别配设有O形密封圈63a~64c。
另外,在操作部37的前端部分形成有凹部37a,该凹部37a是卡入有插入部1的插入部1a的基端的孔部。在操作部37的形成该凹部37a的内壁上环设有衬垫37b。此外,操作部37的凹部37a所具有的孔径与第一插入部1a的外径大致相等。
因此,如图7所示,通过操作部37的衬垫37b,第一插入部1a的基端部分的外周部分与操作部37的形成凹部37a的内壁紧密接触,从而第一插入部1a与操作部37气密地连接。
位于具有开口部的各种通道69a~69c的前端面上的突出部,以分别与第一插入部1a的各种通道59a~59c对应的方式向操作部37的基端面突出。另外,各种通道59a~59c的突出部所具有的外径与第一插入部1a的各种通道59a~59c的内径大致相等。
第一插入部1a对位置进行调整以便使钩51与操作部37的钩孔50卡合,从而,将第一插入部1a与操作部37连接在一起。即,操作部37的各种通道69a~69c的突出部,以分别卡入对应的第一插入部1a的各种通道59a~59c的开口部分的方式,将第一插入部1a的钩51和操作部37的钩孔50按照预定进行定位。
其结果为防止了插入部1的各种通道59a~59c和操作部37的各种通道69a~69c之间的连接错误。即,插入部1的处置工具通道59a与操作部37的处置工具通道69a可靠地连接。另外,插入部1的送气送水通道59b与操作部37的送气送水通道69b可靠地连接。并且,插入部1的抽吸通道59c与操作部37的抽吸通道69c可靠地连接。
此外,在第一插入部1a与操作部37连接的状态下,操作部37的各种通道69a~69c的突出部在卡入在第一插入部1a的各种通道59a~59c的开口部中时,通过配设在各种通道69a~69c的外周的O形密封圈63a~63c,而与第一插入部1a的各种通道59a~59c的开口部气密地连接。
钩51在其前端部分具有局部倒角的爪部51a。另外,钩51在基端部分具有相对于与纵长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成锐角地切出的捏手部51b。
当对该钩51的基端部分的捏手部51b沿着图7的纸面施加向下方的力时,则该钩51能够以其与第一插入部1a的接合部分为支点,使前端部分的爪部51a沿着图7的纸面向上方移动。
因此,通过对钩51的捏手部51b沿着图7的纸面施加向下方的力,爪部51a沿着图7的纸面向上方移动,从而,第一插入部1a从操作部37的钩孔50中脱出。另外,通过从操作部37拉出第一插入部1a,第一插入部1a脱离操作部37。
另一方面,在第一插入部1a与操作部37连接时,在维持爪部51a沿着图7的纸面向上方移动的状态下,将第一插入部1a嵌入到操作部37上。另外,通过除去施加在钩51的捏手部51b上的沿着图7的纸面向下方的力,爪部51a沿着图7的纸面向下方移动。另外,通过将钩51的爪部51a卡入到操作部37的钩孔50中,第一插入部1a被连接在操作部37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上设置有作为卡定部的钩51,在操作部37上设置有作为被卡定部的钩孔50,但是也可以相反设置,即,在第一插入部1a上设置钩孔,在操作部37上设置钩。
另外,在第一插入部1a与操作部37连接的状态下,内置于第一插入部1a的基端部分的插入部侧收发线圈49a,配设在与内置于操作部的前端部分的操作部侧收发线圈49b对应的位置上。
并且,也可以在第一插入部1a的基端面侧和操作部37的前端面侧分别设置磁体,通过这些磁体的磁力来加强第一插入部1a与操作部37的连接力。
此外,通过内置于操作部37的未图示的发送天线、和内置于第一插入部1a的未图示的接收天线,将通过对操作部37的跟踪球43进行操作而产生的操作信号,提供给使第二插入部1b的前端部进行弯曲动作的角用部件46。
如上构成的内窥镜1A的插入部1设置在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中,来进行洗涤和消毒。
接下来详细说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管道接头部22。
图8是用于说明与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连接的管道接头部22的立体图。
如图8所示,管道接头部22为从基端侧贯穿插入有送液管58的管道形状。该管道接头部22在前端侧具有与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可装卸地连接的连接部22a,在基端侧的表面具有通过小螺钉等固定部件设置的两个传感器检测用部件,即凸部22b。
另外,在管道接头部22的基端侧的表面具有齿轮槽22c。该齿轮槽22c与通过未图示的马达而转动的进给齿轮56啮合。这些马达和进给齿轮56等构成上述的驱动机构26。此外,图8中所示的管道接头部22的位置,即管道接头部22与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连接之前的位置,为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40的退避位置。
另外,控制电路200与图8中所示的传感器57电连接。当管道接头部22的基端侧的两个凸部22b中的一个通过该传感器57时,该传感器57向控制电路200提供检测信号。即,这两个凸部22b在管道接头部22的基端部分,对应于管道接头部22的预定的前进距离或后退距离,在管道接头部22的移动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并且,两个凸部22b当通过传感器57时,从控制电路200向两个凸部22b供给使驱动机构26的马达停止的停止信号。因此,可以限制管道接头部22相对于插入部1的前进或后退的预定移动距离。
在管道接头部22的内部贯穿插入有三根送液管58,这些送液管58从管道接头部22的基端侧伸出。另外,管道接头部22贯穿插入在设于洗涤槽2的侧壁的孔部的且由弹性体制成的环状密封部件55中。
由于该密封部件55通过其弹性变形而与管道接头部22的外周面紧密接触,所以即使管道接头部22在与洗涤槽2的壁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滑动,洗涤槽2的内侧和外侧也能够保持水密性。
下面参照图9对内窥镜1A的第一插入部1a和管道接头部22的连接部22a进行详细说明。图9是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和管道接头部22的连接部22a侧的截面图。
如图9所示,在插入部1的内部,如上所述,从大致圆筒状的第一插入部1a至第二插入部1b的前端部分,贯穿插入有两端开口的三条内窥镜管道59,即处置工具通道59a、送气送水通道59b、和抽吸通道59c。
管道接头部22的连接部22a为一端由端面部件22e封闭的大致圆筒形状。该连接部22a具有与第一插入部1a的外周面形状大致相同的内周面形状,该连接部22a的内径略大于第一插入部1a的外径。
在连接部22a上具有用于挂住位于第一插入部1a的钩51的爪部的长孔即钩孔52、和多个小孔53。该钩孔52在纵长方向的孔长比爪部在钩51的纵长方向上的长度长出预定量。
另外,连接部22a在比钩孔52和小孔53的位置更靠近基端侧的位置上具有关闭管道的板部件22d。在该连接部22a的内部具有贯穿该板部件22d的循环液供给管,即三个管道洗涤喷嘴54。
这些管道洗涤喷嘴54还分别贯穿连接部22a的端面部件22e,由板部件22d和端面部件22e两点支承并且紧固。另外,管道洗涤喷嘴54是两端大致为圆锥形状的管,其基端与贯穿插入在管道接头部22的管道内的送液管58连接。另外,在管道洗涤喷嘴54的前端部分配设有O形密封圈60。
此外,在该图9中所示的管道接头部22的位置上,作为流体供给管道的管道洗涤喷嘴54的位置为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第二退避位置。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使用时的动作。
首先,如图2所示,操作者打开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顶盖3,并将作为被洗涤消毒物的内窥镜1A的插入部1设置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中。此外,各种内窥镜管道69贯穿插入在与插入部1脱离的操作部37和通用缆1c的内部,或者在它们的外侧并行,在所述各种内窥镜管道69是一次性类型的情况下,从操作部37和通用缆1c中将其拔出或者取下,然后进行预定的废弃处理。另外,根据污染的程度,对将各种内窥镜管道69拔出后的操作部37和通用缆1c一天进行1~2次左右的洗涤消毒。
这时,操作者将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设置在洗涤槽2内的第一保持部件4上,并使第一插入部1a的基端面朝向管道接头部22的前端面。另外,操作者把第一插入部1a设置在第一保持部件4上,并使第一插入部1a的钩51和管道接头部22的连接部22a的钩孔52在管道接头部22的纵长方向上位于一条直线上。
接着,操作者在任意选择多个第二保持部件5的同时设置插入部1的第二插入部1b。在将该第二插入部1b设置在第二保持部件5上时,优选操作者将第二插入部1b的弯曲设置成沿着平滑的曲线。
第一保持部件4的检测传感器,在这里是光学传感器,识别并检测到已将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设置为朝向预定的方向,然后向控制电路200供给检测信号。接收到该检测信号的控制电路200向驱动机构26供给驱动信号,从而,驱动机构26内部的马达使进给齿轮56(参照图8)转动。
该进给齿轮56的转动方向是图8中所示的箭头A方向。因此,由于进给齿轮56的齿轮槽56a和管道接头部的齿轮槽22c啮合,所以当进给齿轮56向箭头A方向转动时,管道接头部22向箭头B方向,即向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自动前进。
如图9所示,在管道接头部22嵌入在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的基端部分时,连接部22a的前端部与对钩51的爪部51a进行倒角而形成的面抵接,从而沿图9的纸面向上方推动钩51的爪部51a。进而,通过管道接头部22向插入部1侧的前进,钩51的爪部51a嵌入到连接部22a的钩孔中。如图10所示,该管道接头部22向插入部1侧前进直至管道洗涤喷嘴54的前端分别插入到贯穿插入于插入部1内的三条内窥镜管道59中的位置为止。
在图10中所示的管道接头部22的位置上,凸部22b定位并固定在管道接头部22的基端表面上,以使传感器57可以检测到管道接头部22的凸部22b。即,管道接头部22在控制电路200的控制下朝向插入部1前进至图10中的连接部22a的前端与第一插入部1a的端面抵接的位置然后停止。
另外,如图10所示,通过使设于管道洗涤喷嘴54的前端部分的O形密封圈60与内窥镜管道59的开口部抵接,管道洗涤喷嘴54和内窥镜管道59彼此保持水密性地连通。
然后,操作者将预定液量的洗涤剂注入洗涤槽2的槽内并使其不与插入部1直接接触。
然后操作者关闭顶盖3,按动图2中所示的、位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操作面板41上的起动开关,从而开始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工序。
下面详细说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工序。
当按动操作面板41的起动开关时,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开始内窥镜1A的插入部1的洗涤工序。首先,打开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供水阀17,使稀释流体从作为供水源的水龙头16,通过设于供水系统管道15上的供水过滤器10和止回阀11,而从喷嘴18向洗涤槽2的槽内供给,这里的稀释流体是自来水。
持续供水直至自来水的水面与洗涤槽2的壁面上的水位检测传感器6的一个液面检测部接触。当自来水与水位检测传感器6的第一液面检测部相接触时,从水位检测传感器6向控制电路200供给检测信号。被提供了该检测信号的控制电路200向电磁开闭阀25和管道内洗涤用泵21供给驱动信号,从而打开电磁开闭阀25内部的阀,并驱动管道内洗涤用泵21。这时,继续从喷嘴18向洗涤槽2内供给自来水。
因此,蓄留在洗涤槽2中的洗涤剂和自来水混合的洗涤液,从循环液抽吸口20通过与循环液洗涤消毒用管道9连通的管道内洗涤用管道19,被管道内洗涤用泵21抽吸。
管道内洗涤用泵21将抽吸到的洗涤液送入至管道内洗涤用管道19的止回阀36侧。该送入的洗涤液通过管道内洗涤用管道19,并通过止回阀36,被送入至与管道内洗涤用管道19连通的分岔管道27,然后到达电磁开闭阀25。在这里,通过空气供给管道30侧的止回阀29,分岔管道27内的洗涤液不会流入到空气供给管道30中。
由于电磁开闭阀25的阀被打开,所以洗涤液通过分岔管道27分至三条管道中。然后,洗涤液分别通过电磁开闭阀24a~24c、和管道接头部22的送液管58,从管道洗涤喷嘴54以预定流量向插入部1的操作部37的内窥镜管道59的内部供给即喷出。
当上述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继续动作,同时提供给洗涤槽2的洗涤液的液面与水位检测传感器6的第二液面检测部接触时,水位检测器6向控制电路200供给检测信号。被提供该检测信号的控制电路200向供水阀17供给驱动信号,以使供水阀17的阀关闭。
因此,通过关闭供水阀17的内部的阀,来停止从喷嘴18向洗涤槽2内供给来自水龙头16的自来水。另外,水位检测传感器6的第二液面检测部距洗涤槽2的底面的高度设定成可使插入部1充分没入。即,设置在洗涤槽2中的插入部1充分浸在洗涤液中。
然后通过控制电路200向循环液洗涤消毒用泵8供给驱动信号,从而驱动循环液洗涤消毒用泵8。这时,继续驱动管道内洗涤用泵21。然后,洗涤槽2内的洗涤液从循环液抽吸口20通过两条路径向洗涤槽2内喷出。即,两条路径是指上述第一循环液路径和第二循环液路径。
在第一循环液路径中循环的洗涤液主要洗涤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的端面和贯穿插入在插入部1内部的内窥镜管道59内部。另外,在第二循环液路径中循环的洗涤液通过循环液喷出口7来洗涤插入部1的外表面。
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工序持续预定时间,在该洗涤工序中,管道接头部22相对于插入部1至少进行一个往返的前进移动或后退移动。详细来讲,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工序中,管道接头部22在图10所示的位置,即连接部22a的管道洗涤喷嘴54的前端部分插入在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的内窥镜管道59中的位置,和图9所示的位置,即连接部22a的管道洗涤喷嘴54离开内窥镜管道59的位置之间,至少进行一次往返移动。
由于控制电路200在预定时间内向驱动机构26的马达至少供给一次驱动信号,图8中所示的进给齿轮56向箭头A方向、和与箭头A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因此,管道接头部22相对于插入部1向前进和后退两个方向移动。
这两个方向的移动距离例如是2mm左右,对应于该移动距离,管道接头部22的基端侧的两个凸部之间的间隔也被定位为2mm的间隔。该管道接头部22的两个方向的动作在内窥镜1A的插入部1的洗涤工序执行过程中进行。
此外,连接部22a的钩孔52在纵长方向的孔长具有这样的长度比爪部51a在所嵌入的插入部1的钩51的纵长方向上的长度、即嵌入部分的长度大出2mm以上。
另外,在图9中所示的管道接头部22的位置上,即插入部1的内窥镜管道59(59a~59c)与管道接头部22的连接部22a的前端部分分离的状态下,向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的端面喷出的洗涤液流分为通过插入部1的内窥镜管道59(59a~59c)而从第二插入部1b的前端向洗涤槽2流出的流、和从连接部22a的小孔53向洗涤槽2流出的流。
在图10中所示的管道接头部22的位置上,由于连接部22a的管道洗涤喷嘴54的O形密封圈60与插入部1的内窥镜管道59(59a~59c)的开口端抵接,所以洗涤液流通过插入部1的内窥镜管道59而从第二插入部1b的前端向洗涤槽2流出。
因此,通过管道接头部22在相对于插入部1前进或后退的两个方向上的移动,在第一路径中循环的洗涤液主要洗涤贯穿插入在插入部1内部的内窥镜管道59(59a~59c)和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的端面侧。
另外,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预定动作期间,电磁开闭阀24a~24c的流量传感器持续测量通过电磁开闭阀24a~24c的内部的洗涤液的流量。在有预定流量以下的洗涤液通过电磁开闭阀24a~24c的内部的情况下,流量传感器向控制电路200供给警告信号,然后控制电路200在操作面板41上进行警告显示,并向未图示的蜂鸣器供给发出警告声等指示信号。
当向控制电路200持续供给该警告信号达预定时间时,控制电路200向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各种设备供给停止信号,从而停止各驱动。
当经过了预定的洗涤工序时间时,控制电路200向正在驱动的循环液洗涤消毒用泵8和管道内洗涤用泵21供给停止信号。从而,停止驱动循环液洗涤消毒用泵8和管道内洗涤用泵21。
然后,控制电路200向切换阀13和排水泵28供给驱动信号。被提供了驱动信号的切换阀13在排水管道35侧打开内部的阀,从而使洗涤槽2和排水管道35连通。
在该切换阀13进行动作的同时,通过来自控制电路200的驱动信号开始驱动排水泵28,从而将洗涤槽2内的洗涤液从洗涤槽2侧的排水管道35送入排水软管42。
因此,蓄留在洗涤槽2内的洗涤液排出到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外部。另外,当为了将洗涤液充分排出而持续驱动排水泵28达预定的时间时,控制电路200向排水泵28供给停止信号,并向切换阀13供给驱动信号。
这样,停止驱动排水泵28,切换阀13关闭内部的阀。
当以上说明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工序结束时,接下来开始冲洗插入部1的冲洗工序。
以下说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冲洗工序,但对于与洗涤工序相同的动,仅进行简要的说明。
首先,向供水阀17供给控制电路200的驱动信号,供水阀17打开内部的阀,从水龙头16通过喷嘴18向洗涤槽2的槽内供给自来水。与洗涤工序一样,当自来水与水位检测传感器6的第一液面检测部相接触时,打开电磁开闭阀25内部的阀,并驱动管道内洗涤用泵21。这时,继续从喷嘴18向洗涤槽2内供给自来水。
由于电磁开闭阀25的阀被打开,所以作为自来水的冲洗水通过分岔管道27分至三条管道,并以预定流量从管道洗涤喷嘴54向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的端面喷射。
当上述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继续动作、同时自来水的液面与水位检测传感器6的第二液面检测部接触时,停止从喷嘴18向洗涤槽2内供水。这时,设置在洗涤槽2中的插入部1充分浸在冲洗水中。
然后驱动循环液洗涤消毒用泵8,并继续驱动管道内洗涤用泵21,洗涤槽2内的冲洗水从循环液抽吸口20在第一循环液路径和第二循环液路径中循环。
在第一循环液路径中循环的冲洗水主要冲洗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的端面和贯穿插入在插入部1内部的各种管道,在第二循环液路径中循环的冲洗水通过循环液喷出口7来冲洗插入部1的外表面。
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冲洗工序持续预定时间,在该冲洗工序的执行过程中,管道接头部22相对于插入部1至少进行一个往返的前进移动或后退移动。
另外,在图9中所示的管道接头部22的位置上,即插入部1的内窥镜管道59(59a~59c)与管道接头部22的连接部22a的前端部分离开的状态下,向第一插入部1a的端面喷出的冲洗水流分为通过插入部1的内窥镜管道59(59a~59c)而从第二插入部1b的前端向洗涤槽2流出的流、和从连接部22a的小孔53向洗涤槽2流出的流。
在图10中所示的管道接头部22的位置上,由于连接部22a的管道洗涤喷嘴54的O形密封圈60与插入部1的内窥镜管道59(59a~59c)的开口端抵接,所以冲洗水流通过插入部1的内窥镜管道59(59a~59c)从第二插入部1b的前端向洗涤槽2流出。
因此,通过管道接头部22在相对于插入部1前进或后退的两个方向上的移动,在第一路径中循环的冲洗水主要冲洗贯穿插入在插入部1内部的内窥镜管道59(59a~59c)和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的端面侧。
另外,在冲洗水在第一循环液路径中循环期间,电磁开闭阀24a~24c的流量传感器始终测量通过电磁开闭阀24a~24c的内部的冲洗水的流量。在有预定流量以下的冲洗水通过电磁开闭阀24a~24c的内部的情况下,控制电路200在操作面板41上进行警告显示,并向蜂鸣器作出发出警告声的指示。当该警告持续预定时间时,停止驱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各种设备。
当经过了预定的冲洗工序时间时,停止驱动循环液洗涤消毒用泵8和管道内洗涤用泵21。然后,切换阀13在排水管道35侧打开内部的阀,从而使洗涤槽2和排水管道35连通,并开始驱动排水泵28。
因此,蓄留在洗涤槽2内的冲洗水排出到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外部。在为了将冲洗充分排出而经过预定的时间后,停止驱动排水泵28。
这时,管道接头部22静止在前进至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侧的位置,即作为图10中所示状态的、连接部22a的管道洗涤喷嘴54的前端部分插入在插入部1的内窥镜管道59(59a~59c)中的状态的位置。
接下来控制电路200向压缩机31供给驱动信号。驱动压缩机31,从而将压缩空气提供给空气供给管道30。该压缩空气通过空气供给管道30的止回阀29,向分岔管道27前进,并通过管道接头部22的送液管58和管道洗涤喷嘴54,向插入部1的内窥镜管道59(59a~59c)前进。
另外,通过管道内洗涤用管道19的止回阀36,来自压缩机31的压缩空气不会从止回阀36向管道内洗涤用管道19的管道内部前进。
进而,前进至内窥镜管道59(59a~59c)的压缩空气在将内窥镜管道59(59a~59c)内部的剩余水送至插入部1的第二插入部1b的前端侧的同时,从内窥镜管道59(59a~59c)的前端侧开口放出。因此,内窥镜管道59内部的剩余水从内窥镜管道59(59a~59c)前端侧的开口流入洗涤槽2的槽内,从而除去了内窥镜管道59(59a~59c)内部的水。
在上述冲洗工序结束后,接下来,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进行消毒工序。在该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接下来的消毒工序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洗涤工序和冲洗工序相同的结构以及动作,仅进行简要说明。另外,切换阀13通过内部的阀来封闭药液回收管道23和排水口14,直至上述冲洗工序结束。
下面详细说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消毒工序。
首先,控制电路200向注入泵34供给驱动信号,从而将消毒液箱32的箱体内蓄留的消毒液送入至消毒液注入管道33的与供水系统管道15连接的一侧。
该消毒液通过消毒液注入管道33的止回阀12,送入至供水系统管道15,然后从喷嘴18流入洗涤槽2的槽内。这时,通过供水系统管道15的止回阀11,消毒液不会流入供水系统管道的供水过滤器10侧,而是全部送入喷嘴18侧。
当设置在洗涤槽2中的插入部1充分没入消毒液中时,控制电路200向注入泵34供给停止信号,并向管道内洗涤用泵21供给驱动信号。详细来讲,该控制电路200向注入泵34供给停止信号以及向管道内洗涤用泵21供给驱动信号的定时,是由水位检测传感器6的第二液面检测部检测到消毒液的液面的时间。
管道内洗涤用泵21从控制电路200接受驱动信号而被驱动。这样,与洗涤工序一样,消毒液在第一循环液路径中循环。
因此,消毒液从管道接头部22的管道洗涤喷嘴54向插入部1的内窥镜管道59(59a~59c)的管道内喷出。另外,在消毒工序的执行过程中,也从控制电路200向驱动机构26供给至少一次驱动信号,从而使管道接头部22相对于插入部1进行至少一个往返的前进动作和后退动作。在其后退时,向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的基端面喷出消毒液。
即,在图9中所示的管道接头部22的位置上,即插入部1的内窥镜管道59(59a~59c)与管道接头部22的连接部22a的前端部分分离的状态下,向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的端面喷出的消毒液流分为通过插入部1的内窥镜管道59(59a~59c)而从第二插入部1b的前端向洗涤槽2流出的流、和从连接部22a的小孔53向洗涤槽2流出的流。
另外,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消毒工序中,也可以从控制电路200向循环液洗涤消毒用泵8供给驱动信号,以驱动循环液洗涤消毒用泵8,从而使消毒液在第二循环液路径中循环。
因此,插入部1的外表面暴露在蓄留于洗涤槽2的槽内的消毒液中,通过在第一循环液路径中循环的消毒液,第一插入部1a和内部的内窥镜管道59(59a~59c)被消毒。
在经过预定时间后,控制电路200向切换阀13供给驱动信号。接收到了驱动信号的切换阀13打开内部的阀,从而使药液回收管道23与排出口14连通。即,药液回收管道23与洗涤槽2的槽内连通。因此,蓄留在洗涤槽2中的消毒液被回收到消毒液箱32中。
这样,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结束消毒工序,再次开始上述的冲洗工序。由于该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冲洗工序与上述动作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另外,如上所述,在冲洗工序中,在通过来自压缩机31的压缩空气对贯穿插入在插入部1的内部的内窥镜管道59(59a~59c)进行预定时间的除水的期间,驱动排水泵28,将洗涤槽2的槽内的冲洗水从排水软管42排出到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外部。
在该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消毒工序之后的冲洗工序中,在压缩机31从控制电路200接收到停止信号而停止驱动之后,排水泵28在预定时间内继续驱动。在排水泵28的驱动中,切换阀13打开内部的阀以便连通排水管道35和排水口14。其结果为,洗涤槽2内的几乎全部冲洗水从排水口14排出到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外部。
最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由控制电路200控制的各种电磁阀等返回至预定的初始设定位置,从而结束插入部1的洗涤和消毒。
然后,操作者打开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顶盖3,并从管道接头部22的连接部22a上取下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
详细来讲,一边用拇指等按压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的钩51的端部,即钩51的爪部的相反侧的捏手部51b,一边取下勾挂在管道接头部22的钩孔52中的钩51的爪部51a,从而使管道接头部22与第一插入部1a分离。
进一步详细说明,当沿图9的纸面向下方按压钩51的捏手部51b时,第一插入部1a的钩51的爪部51a沿图9的纸面向上方移动,从而与管道接头部22的连接部22a的钩孔52分离。
然后,操作者使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脱离第一保持部件4,使第二插入部1b脱离第二保持部件5,并将插入部1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中取出,从而结束作业。
以上的结果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300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中,管道接头部22的连接部22a的管道洗涤喷嘴54的前端自动插入到贯穿插入在插入部1内部的多个内窥镜管道59(59a~59c)中,洗涤液、冲洗水或消毒液从管道洗涤喷嘴54喷出。另外,由于管道接头部22相对于插入部1至少进行一次前进移动或后退移动,所以洗涤液、冲洗水或消毒液从管道洗涤喷嘴54向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的端面喷出。
因此,操作者无需进行将多个洗涤管等连接到插入部1的内窥镜管道59(59a~59c)中的作业,就可以容易地将插入部1设置在洗涤槽2中。
另外,当在管道接头部22的内部循环的洗涤液、冲洗水或消毒液以低于预定流量的量通过分岔管道27的情况下,通过设在分岔管道27的电磁开闭阀24a~24c上的流量计,使控制装置200在操作面板上发出警告信息,并从内部发出警告声,从而将异常通知给操作者。当这些警告持续预定时间时,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自动停止各种驱动设备。
因此,可以对内窥镜1A的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和贯穿插入在其内部的内窥镜管道59(59a~59c)进行可靠的洗涤和消毒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A可使插入部1脱离操作部37,从而能够容易地将插入部1配置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中。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300,可以省去连接洗涤管所需的时间,不会出现操作者忘记连接洗涤管的问题,并且也不需要用于检查连接是否正确的时间,所以内窥镜的工作率得到提高。
此外,可以如图11所示,在第一插入部1a的外周上形成作为引导部的引导槽1e,该引导槽1e与纵长方向的轴大致垂直,且通过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第一保持部件4保持,是定位用的周槽。另外,也可以如图12所示,只在第一插入部1a的侧部形成引导槽1e′。
另外,也可以如图13所示,在第一插入部1a的侧部设置作为引导部的引导孔1d,该引导孔1d用于使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第一保持部件4贯穿插入并保持在其中。
以上的结果为通过设置图11~图13中所示的引导槽1e、1e′和引导孔1d,第一插入部1a可靠地保持并定位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第一保持部件4。因此,插入部1被可靠地配置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内的预定位置上。
另外,也可以如图14所示,将管道接头部22的连接部22a固定在洗涤槽2的一个壁面上。因此,内窥镜1A的插入部1也可以构成为由操作者连接第一插入部1a以使第一插入部1a的装卸钩106嵌入连接部22a的钩孔52中。
在连接该管道接头部22的连接部22a和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时,通过设置一些游隙,使洗涤液等循环液容易流入洗涤槽2的内部。详细来讲,来自管道洗涤喷嘴54的循环液朝向位于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的端面上的内窥镜管道59(59a~59c)喷出。该循环液分为通过内窥镜管道59(59a~59c)的内部而从插入部1b的前端流向洗涤槽2的槽内的循环液;和撞到第一插入部1a的端面而从连接部22a的小孔53流向洗涤槽2的槽内的循环液。
另外,借助于循环液的喷出力,第一插入部1a的内窥镜管道59(59a~59c)的开口部与管道洗涤喷嘴54,通过上述的游隙而略微分开。
另外,也可以如图15所示,第一插入部1a在内部内置有作为通知单元的发光二极管(LED)84;和用于将该LED 84的光照射到外部的照光窗83;以及舌簧开关(reed switch)85,这里,该舌簧开关85配设在引导孔1d的附近,且与内置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第一保持部件4中的磁体4a作用。
因此,在第一插入部1a正确配置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中的情况下,舌簧接点开关85与第一保持部件4的磁体4a作用而接通,从而点亮LED 84。由此,操作者可以容易地确认已将第一插入部1a设置在洗涤槽2的正确位置上。
另外,第一插入部1a也可以具有LED 84的亮灯和蜂鸣器等通知单元,或者也可以具有蜂鸣器等通知单元来代替LED 84。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300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说明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标号上附加“′”)并省略说明,并且简略说明作用和效果。
另外,用于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A′为通常使用的操作部37′的形状。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将内窥镜1A′设置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的槽内的局部内部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局部结构图。
图16中所示的内窥镜1A′包括具有操作旋钮和各种开关等的操作部37′;从操作部37′伸出的插入部1′和通用缆1c′。另外,在操作部37′的一个侧面上具有作为与插入部1′内部连通的内窥镜管道的送气送水通道70和抽吸通道71的各个开口部。
通过设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的槽内的多个第一保持部件4′和多个第二保持部件5′,该内窥镜1A′设置在洗涤槽2′内的预定位置上。下面详细说明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在第一保持部件4′上的设置,操作部37′在预定方向上保持并固定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三个第一保持部件4′,并且使一侧面的送气送水通道70和抽吸通道71的开口部的开口朝向后述的两个管道洗涤喷嘴73侧。
第一保持部件4′定位在洗涤槽2′的底面上,并使得在操作部37′的送气送水通道70和抽吸通道71的开口部分别与两个管道洗涤喷嘴73的前端相对的位置,送气送水通道70和抽吸通道71的开口部的开口中心大致分别位于两个管道洗涤喷嘴73的纵长轴上。
接下来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三个第一保持部件4′中的两个与操作部37′的、插入部1′伸出侧的握持部形状一致并形成为コ字形,并分别夹持预定的操作部37′的握持部。另外,剩余的一个第一保持部件4′定位成在从操作部37′伸出的通用缆1c′的附近,与操作部37′的具有送气送水通道70和抽吸通道71的侧面相反的侧面抵接,并且该剩余的一个第一保持部件4′固定在洗涤槽2′的底面上。
接下来详细说明上述管道洗涤喷嘴73的结构。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中贯穿插入有贯穿侧壁的两个管道洗涤喷嘴73。为了保持水密性,在洗涤槽2′的、该管道洗涤喷嘴73所贯穿的部分的侧壁部,设有密封部件74。
由于这两个管道洗涤喷嘴73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下面使用图16和图17详细说明一个管道洗涤喷嘴73。另外,图17是表示该管道洗涤喷嘴73的截面的图。该图16和图17中所示的管道洗涤喷嘴73的位置,成为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第一退避位置和第二退避位置。
如图16和图17所示,管道洗涤喷嘴73大致为L字管道,其具有在纵长方向以预定距离设置的两个凸缘73a和80。管道洗涤喷嘴73在前端部分的外周上具有O形密封圈75,且该管道洗涤喷嘴73的纵长轴上的基端部分与电磁铁轴77a连接。另外,管道洗涤喷嘴73在两个凸缘73a和80之间贯穿插入在洗涤槽2′的侧壁部中。
两个凸缘73a和80中的前端侧的凸缘80具有与止挡件82的一个面相对并抵接的凸缘面,该止挡件82是固定在洗涤槽2′的底面上的L字形板部件。另外,另一个基端侧的凸缘73a具有与后述的弹簧81的一端抵接的面。
管道洗涤喷嘴73在洗涤槽2′的密封部件74和凸缘73a之间夹装有弹簧81。通过该弹簧81的弹簧作用,管道洗涤喷嘴73被向洗涤槽2′的外侧施力,由此,管道洗涤喷嘴73的凸缘80的凸缘面的一部分通常与止挡件82的一个面的一部分抵接。
如图17所示,在该状态下,管道洗涤喷嘴73的从凸缘80至前端的长度,是使设置在洗涤槽2′中的内窥镜1A′的送气送水通道70的开口部与管道洗涤喷嘴73相离开的长度。
换言之,在上述状态下,设于洗涤槽2′的止挡件82定位并固定在洗涤槽2′的底面上,并且使设置在洗涤槽2′中的内窥镜1A′的送气送水通道70的开口部和管道洗涤喷嘴73的前端相离开。
另外,止挡件82定位并固定在洗涤槽2′中,并使设置在洗涤槽2′中的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的、具有送气送水通道70和抽吸通道71的开口部的侧面和与其相对的止挡件82的面大致平行。另外,通过后述的驱动机构26使管道洗涤喷嘴73朝向内窥镜1A′移动,而管道洗涤喷嘴73具有使其前端部分与内窥镜1A′的送气送水通道70的开口部抵接的长度。
在管道洗涤喷嘴73的基端侧的开口部分连接有送液管76。该送液管76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分岔管道27连通。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中,分岔管道27是两股的管道。
与管道洗涤喷嘴73的基端部分连接的电磁铁轴77a具有与管道洗涤喷嘴73的纵长轴相同的轴。该电磁铁轴77a贯穿插入在与控制电路200电连接的电磁铁主体77内,从而通过电磁铁轴77a和电磁铁主体77来构成驱动机构26。
该电磁铁主体77固定在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未图示的框架部固定在一起的安装板78上。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动作。另外,在该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动作说明中,也是对两个管道洗涤喷嘴73中的、内窥镜1A′的送气送水通道70侧的管道洗涤喷嘴73进行说明,关于抽吸通道71侧的管道洗涤喷嘴73,由于结构和动作与送气送水通道70侧的管道洗涤喷嘴73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一样,首先,操作者打开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顶盖3′,并将作为被洗涤消毒物的内窥镜1A′设置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中。
这时,操作者将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设置在洗涤槽2′内的第一保持部件4′的预定位置上,并使操作部37′的具有送气送水通道70等的开口部的侧面朝向管道洗涤喷嘴73。另外,操作者在选择多个第二保持部件5′的同时设置内窥镜1A′的插入部1′和通用缆1c′。
在将该内窥镜1A′的插入部1′和通用缆1c′设置在第二保持部件5′上时,优选操作者将插入部1′的弯曲设置成沿着平滑的曲线。
另外,第一保持部件4′的检测传感器,在这里是光学传感器,检测到已将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设置为朝向预定的方向,然后向控制电路200′供给检测信号。接收到该检测信号的控制电路200′向驱动机构26′供给驱动信号,驱动机构26′的电磁铁主体77将电磁铁轴77a向管道洗涤喷嘴73侧推出。
因此,如图18所示,与电磁铁轴77a连接的管道洗涤喷嘴73朝向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的送气送水通道70突出。
另外,设在管道洗涤喷嘴73的前端部分的O形密封圈75与送气送水通道70的开口部抵接,从而,管道洗涤喷嘴73和送气送水通道70连接起来。这些管道洗涤喷嘴73与内窥镜1A′的送气送水通道70连接的位置为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第一使用位置。
进而,操作者将预定液量的洗涤剂注入洗涤槽2′的槽内并使其不与内窥镜1A′直接接触。
然后操作者关闭顶盖3′,按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位于操作面板41′上的起动开关,从而使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工作。
以下详细说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工序。
当按动操作面板41′的起动开关时,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开始内窥镜1A′的洗涤工序。首先,打开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供水阀17′,从作为供水源的水龙头16′通过喷嘴18′向洗涤槽2′的槽内供给洗涤水,这里是自来水。
持续供水直至自来水的水面与洗涤槽2′的壁面上的水位检测传感器6′的一个液面检测部接触。当自来水与水位检测传感器6′的第一液面检测部相接触时,电磁开闭阀25′打开内部的阀,并驱动管道内洗涤用泵21′。这时,继续从喷嘴18′向洗涤槽2′内供给自来水。
因此,蓄留在洗涤槽2′中的洗涤剂和自来水混合的洗涤液,从循环液抽吸口20′通过与循环液洗涤消毒用管道9连通的管道内洗涤用管道19′,被管道内洗涤用泵21′抽吸。管道内洗涤用泵21′将抽吸到的洗涤液送入至管道内洗涤用管道19′的止回阀36′侧。
该送入的洗涤液通过管道内洗涤用管道19′并通过止回阀36′,被送入与管道内洗涤用管道19′连通的分岔管道27′,并到达电磁开闭阀25′。洗涤液通过分岔管道27′分至两条管道,它们分别通过电磁开闭阀24a′~24b′和送液管76,以预定的流量从管道洗涤喷嘴73的前端开口喷射至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的、具有送气送水通道70等的侧面上。
然后,当提供给洗涤槽2′的洗涤液的液面与水位检测传感器6′的第二液面检测部接触时,停止从喷嘴18′向洗涤槽2′内供水。另外,水位检测传感器6′的第二液面检测部距离洗涤槽2′的底面的高度设定可使内窥镜1A′充分没入。即,设置在洗涤槽2′中的内窥镜1A′充分浸在洗涤液中。
然后驱动循环液洗涤消毒用泵8′,洗涤槽2′内的洗涤液从循环液抽吸口20′通过两条路径,即第一循环液路径和第二循环液路径,向洗涤槽2′内喷出。在这两条路径中,第一循环液路径是通过上述管道内洗涤用泵21′,使从循环液抽吸口20′抽吸的洗涤液从管道洗涤喷嘴73朝向内窥镜1A′喷出的路径。由于第二循环液路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中的第二循环液路径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在第一循环液路径中循环的洗涤液主要洗涤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的端面和贯穿插入在内窥镜1A′内部的各种管道。另外,在第二循环液路径中循环的洗涤液通过循环液喷出口7′来洗涤内窥镜1A′的外表面。
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工序持续进行预定时间,在该洗涤工序中,管道洗涤喷嘴73相对于内窥镜1A′进行至少一个往返的前进移动或后退移动。详细来讲,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工序中,管道洗涤喷嘴73在图18所示的位置,即管道洗涤喷嘴73的前端部分插入在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的送气送水通道70中的位置,和图17所示的位置,即管道洗涤喷嘴73离开送气送水通道70的开口的位置之间,进行至少一次往返移动。
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当从控制电路200′向电磁铁主体77的电流停止时,管道洗涤喷嘴73通过弹簧81的弹簧作用,沿图18的纸面朝右侧移动,使得凸缘80的凸缘面的一部分和与其相对的止挡件82的面的一部分抵接而静止。
另外,在经过预定时间后,当再次从控制电路200′向作为驱动机构26′的电磁铁主体77供给电流时,电磁铁主体77沿图17的纸面向左侧推出电磁铁轴77a。
因此,与电磁铁轴77a连接的管道洗涤喷嘴73被朝向内窥镜1A′的送气送水通道70的开口推出,如图18所示,其前端部分的一部分插入到送气送水通道70中。这些动作在执行内窥镜1A′的洗涤工序的过程中至少进行一次。
在图18中所示的管道洗涤喷嘴73的位置上,由于管道洗涤喷嘴73的O形密封圈75与内窥镜1A′的送气送水通道70的开口端抵接,所以洗涤液流通过内窥镜1A′的送气送水通道70的内部而从插入部1′的前端向洗涤槽2′流出。
因此,通过管道洗涤喷嘴73在相对于内窥镜1A′的前后两个方向上的移动,在第一路径中循环的洗涤液主要洗涤贯穿插入在内窥镜1A′内部的送气送水通道70和操作部37′的具有送气送水通道70的侧面侧。
另外,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预定动作中,电磁开闭阀24a′~24b′的流量传感器始终测量通过电磁开闭阀24a′~24b′的内部的洗涤液的流量。在有预定流量以下的洗涤液通过电磁开闭阀24a′~24b′的内部的情况下,流量传感器向控制电路200′供给警告信号,使控制电路200′在操作面板41′上进行警告显示,并向蜂鸣器作出发出警告声的指示。当该警告信号向控制电路200′供给预定时间时,控制电路200′向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各种设备供给停止信号,从而停止各驱动。
当经过了预定的洗涤工序时间时,循环液洗涤消毒用泵8′和管道内洗涤用泵21′被停止驱动。然后,切换阀13′在排水管道35′侧打开内部的阀,从而使洗涤槽2′和排水管道35′连通。在该切换阀13′进行动作的同时,开始驱动排水泵28′,从而将洗涤槽2′内的洗涤液从洗涤槽2′侧的排水管道35′送入排水软管42′。
因此,蓄留在洗涤槽2′内的洗涤液排出到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外部。当为了将洗涤液充分排出而驱动排水泵28′达预定的时间时,排水泵28′的驱动停止,并且,切换阀13′关闭内部的阀。
这样,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工序结束,接下来开始冲洗内窥镜1A′的冲洗工序。
以下说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冲洗工序,简略说明与洗涤工序相同的动作。
首先,从水龙头16′通过喷嘴18′向洗涤槽2′的槽内供给自来水。与洗涤工序一样,当自来水与水位检测传感器6′的第一液面检测部相接触时,打开电磁开闭阀25′内部的阀,并驱动管道内洗涤用泵21′。这时,继续从喷嘴18′向洗涤槽2′内供给自来水。
由于电磁开闭阀25′的阀被打开,所以作为自来水的冲洗水通过分岔管道27′分至两条管道,并以预定流量从管道洗涤喷嘴73向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的具有送气送水通道70等的开口的侧面喷射。
当上述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继续动作、同时水位检测传感器6′的第二液面检测部检测到自来水的液面时,停止从喷嘴18′向洗涤槽2′内供给水。这时,设置在洗涤槽2′中的内窥镜1A′充分浸在冲洗水中。
然后驱动循环液洗涤消毒用泵8′,并继续驱动管道内洗涤用泵21′,洗涤槽2′内的冲洗水从循环液抽吸口20′在第一循环液路径和第二循环液路径中循环。
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冲洗工序持续进行预定时间,在执行该冲洗工序的过程中,管道接头部22相对于内窥镜1′进行至少一个往返的前进移动或后退移动。
因此,通过管道洗涤喷嘴73在相对于内窥镜1A′的前后两个方向上的移动,在第一路径中循环的冲洗水主要冲洗贯穿插入在内窥镜1A′内部的送气送水通道70和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的具有送气送水通道70的开口部的侧面。
另外,在冲洗水在第一循环液路径中循环期间,电磁开闭阀24a′~24b′的流量传感器始终测量通过电磁开闭阀24a′~24b′的内部的冲洗水的流量。在有预定流量以下的冲洗水通过电磁开闭阀24a′~24b′的内部的情况下,控制电路200′在操作面板41′上进行警告显示,并向蜂鸣器作出发出警告声的指示。当该警告持续预定时间时,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各种设备被停止驱动。
当经过了预定的冲洗工序时间时,循环液洗涤消毒用泵8′和管道内洗涤用泵21′停止驱动。然后,切换阀13′在排水管道35′侧打开内部的阀,从而使洗涤槽2′和排水管道35′连通,并开始驱动排水泵28′。
因此,蓄留在洗涤槽2′内的冲洗水排出到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外部。为了将冲洗水充分排出而经过预定的时间后,停止驱动排水泵28′。
这时,处于图18中所示的状态的管道洗涤喷嘴73的前端部分静止在插入在内窥镜1A′的送气送水通道70的开口部的状态的位置。
接下来驱动压缩机31′,并将压缩空气提供给空气供给管道30′。该压缩空气通过管道洗涤喷嘴73,向内窥镜1A′的送气送水通道70前进。
进而,前进至送气送水通道70的压缩空气在将送气送水通道70内部的剩余水送至内窥镜1A′的插入部1′的前端侧的同时,从送气送水通道70的前端侧的开口放出。
因此,送气送水通道70内部的剩余水从送气送水通道70前端侧的开口流入洗涤槽2′的槽内,从而除去了送气送水通道70内部的水。
在上述冲洗工序结束后,接下来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进行消毒工序。在该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接下来的消毒工序的说明中,简略说明与上述洗涤工序和冲洗工序相同的结构以及动作。另外,切换阀13′通过内部的阀来封闭药液回收管道23′和排水口14′,直至上述冲洗工序结束。
下面详细说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消毒工序。
首先,将消毒液箱32′的箱体内蓄留的消毒液送入至消毒液注入管道33′的与供水系统管道15′连接的一侧。该消毒液送入供水系统管道15′,然后从喷嘴18′流入洗涤槽2′的槽内。
当设置在洗涤槽2′中的内窥镜1A′充分没入消毒液中时,注入泵34′停止,开始驱动管道内洗涤用泵21′。控制电路200′向注入泵34′供给停止信号以及向管道内洗涤用泵21′供给驱动信号的定时,是由水位检测传感器6′的第二液面检测部检测到消毒液的液面的时间。
与洗涤工序一样,驱动管道内洗涤用泵21′,消毒液在第一循环液路径中循环。因此,消毒液从管道洗涤喷嘴73向内窥镜1A′的送气送水通道70内喷出。另外,在消毒工序中,也从控制电路200′向驱动机构26′的电磁铁主体77供给电流和停止供给电流,从而使管道洗涤喷嘴73相对于内窥镜1A′进行至少一个往返的前后移动。
另外,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消毒工序中,也可以从控制电路200′向循环液洗涤消毒用泵8′供给驱动信号,以驱动循环液洗涤消毒用泵8′,从而使消毒液在第二循环液路径中循环。
因此,内窥镜1A′的外表面暴露在蓄留于洗涤槽2′的槽内的消毒液中,通过在第一循环液路径中循环的消毒液,操作部37′和内部的送气送水通道70被消毒。
在经过预定时间后,切换阀13′打开内部的阀,从而使药液回收管道23′与排出口14′连通。由此,蓄留在洗涤槽2′中的消毒液被回收到消毒液箱32′中。
这样,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结束消毒工序,再次开始上述的冲洗工序。由于该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冲洗工序与上述动作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另外,如上所述,在冲洗工序中,在通过来自压缩机31′的压缩空气在预定时间内对贯穿插入在内窥镜1A′内部的送气送水通道70进行除水的期间,驱动排水泵28′,从而将洗涤槽2′的槽内的冲洗水从排水软管42′排出到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外部。在该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消毒工序之后的冲洗工序中,在压缩机31′从控制电路200′接收到停止信号而停止驱动之后,排水泵28′继续驱动达预定时间。在排水泵28′的驱动过程中,切换阀13′打开内部的阀以便连通排水管道35′和排水口14′。其结果为,洗涤槽2′内的几乎全部冲洗水从排水口14′排出到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外部。
最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使由控制电路200′控制的各种电磁阀等返回至预定的初始设定位置,从而结束内窥镜1A′的洗涤和消毒。然后,操作者打开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顶盖3′,并使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脱离第一保持部件4′,使插入部1′和通用缆1c′脱离第二保持部件5′,然后将内窥镜1A′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取出从而结束操作。
以上的结果为,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效果以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还可以获得以下效果由于管道洗涤喷嘴73的前端部分分别通过驱动机构26′插入或脱离现有的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的一侧面所具有的送气送水通道70和抽吸通道71,所以无需购买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对应的像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的内窥镜1A。
另外,通过三个第一保持部件4′,可容易地对设置于其上的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进行定位,且使操作部37′的朝向受到限制,所以操作部37′的送气送水通道70和抽吸通道71的开口部的各自的中心轴,可以分别与从洗涤槽2′的一个壁面伸出的两个管道洗涤喷嘴73的各自的纵长轴位于大致同一轴上。
因此,两个管道洗涤喷嘴73可以可靠地插入到内窥镜1A′的送气送水通道70和抽吸通道71的开口部中。
(第三实施方式)下面说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第三实施方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说明中,也是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各个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40′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并且简略说明动作和效果。
图19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A′设置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的槽内的局部内部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局部内部结构图。
与图19中所示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的底面垂直地突出的两个第一保持部件4′,分别插入在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的引导孔1d′中。通过这两个第一保持部件4′,内窥镜1A′被定位设置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内的预定位置上。在设有该内窥镜1A′的状态下,内窥镜1A′定位成使其操作部37′的送气送水通道70和抽吸通道71的开口部的各自的中心轴与两个管道洗涤喷嘴73的纵长轴位于大致同一轴上。
此外,关于两个管道洗涤喷嘴73及其周围的结构,由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从洗涤槽2′的底面突出的两个第一保持部件4′分别贯穿插入在使二者一体化的接触件100的孔中。在两个第一保持部件4′上分别具有夹装在该接触件100和洗涤槽2′的底面之间的弹簧94。
另外设有检测开关95,其从洗涤槽2′的底面与该面大致垂直地突出,并被与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的一个侧面抵接的橡胶盖98覆盖。
下面参照图20说明第一保持部件4′和检测开关95的结构。图20是将内窥镜1A′设置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的第一保持部件4′上的洗涤槽2′的局部截面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虽然在洗涤槽2′中设置有两个第一保持部件4′,但是由于它们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只说明两个第一保持部件4′中的一个,而省略另一个的说明。
如图20所示,第一保持部件4′贯穿插入为大致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的底面的面垂直。该第一保持部件4′是一端封闭的筒状,在它的中间具有凸部和凸缘。
该第一保持部件4′的凸部与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的引导孔1d′的孔面抵接,来保持操作部37′。另外,第一保持部件4′的基端部分贯穿插入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的底面的装置内部侧。该第一保持部件4′的基端部分的外周通过作为固定部件的这里是固定螺母92来固定,与该固定螺母92抵接的垫圈93设置为比固定螺母92更靠近洗涤槽2′侧。
另外,设在洗涤槽2′上的衬垫99的孔面与第一保持部件4′的外周面紧密接触,衬垫99的一端面与洗涤槽2′的装置内部侧的面抵接并紧密接触,衬垫99的另一端面与垫圈93的洗涤槽2′侧的面抵接并紧密接触。这样,洗涤槽2′的内部和外部可保持水密性。即,以将洗涤槽2′的底面夹在衬垫99和第一保持部件4′的凸缘之间的方式,将第一保持部件4′固定在洗涤槽2′上。
在向洗涤槽2′的槽内部突出的第一保持部件4′上,夹装有一端与洗涤槽2′的底面抵接的弹簧94,该第一保持部件4′具有游隙地插入在接触件100的孔中,该接触件100与弹簧94的另一端抵接,且在内部具有磁铁。
当内窥镜1A′没有设置在洗涤槽2′中时,弹簧94通常向使接触件100离开洗涤槽2的底面的方向上推接触件100。另外,由于上述第一保持部件4′的具有凸部的部分的外周径大于接触件100的孔径,所以也可以防止接触件100从第一保持部件4′脱出。
在第一保持部件4′的内部埋入有舌簧开关91,该舌簧开关91通过引线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内部的控制电路200′电连接。当接触件100的磁铁与该舌簧接点开关91接近至预定距离时,该舌簧开关91向控制电路200′供给接通信号。
下面说明图20中所示的检测开关95。
检测开关95贯穿插入在洗涤槽2′的预定的孔中,并且其凸缘与洗涤槽2′的底面抵接。详细来讲,如图20所示,洗涤槽2′的底面的孔设在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的与洗涤槽2′的底面相对的面的范围内,在该孔中,检测开关95朝向洗涤槽2′的内部,向与洗涤槽2′的底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突出。
另外,检测开关95的基端部分具有作为固定部件的例如固定螺母96;和处在该固定螺母96和洗涤槽2′的装置内部侧的面之间的垫圈97。
该检测开关95由可产生弹性变形的大致筒状的这里是橡胶盖98覆盖。该橡胶盖98的前端封闭,该橡胶盖98的前端面的内部侧的面与检测开关95的前端面相对。另外,橡胶盖98的基端的开口部呈凸缘形状,该凸缘形状的部分夹在检测开关95的垫圈97和洗涤槽2′之间。
即,检测开关95的固定螺母96将检测开关95固定在洗涤槽2′上,并且使橡胶盖98的凸缘形状的部分与洗涤槽2′的底面的装置内部侧的面、和与该面相对的检测开关95的垫圈97的面紧密接触。这样,洗涤槽2′的槽内和装置内部可保持水密性。
由此,洗涤槽2′的底面夹着橡胶盖98,通过检测开关95的凸缘和垫圈97把检测开关95固定在洗涤槽2′中。
另外,检测开关95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内的控制电路200′电连接,并向控制电路200′供给检测信号。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动作。该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动作说明的洗涤工序、冲洗工序和消毒工序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洗涤工序、冲洗工序和消毒工序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另外,图19中所示的设置在洗涤槽2′中的内窥镜1A′,不显示其操作部37′所具有的各种操作开关和弯曲旋钮等。
如图19所示,操作者将内窥镜1A′设置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的槽内。这时,操作者将第一保持部件4分别插入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的两个引导孔1d中。然后,操作者在朝向洗涤槽2′推入内窥镜1A′的同时对内窥镜1A′进行设置,使操作部37′的具有送气送水通道70和抽吸通道71的开口部的面与洗涤槽2′的突出有管道洗涤喷嘴73的侧壁相对。
如图20所示,当设置好内窥镜1A′时,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的与洗涤槽2′的底面相对的面,向洗涤槽2′侧按压内窥镜1A′的第一保持部件4′的接触件100和检测开关95。
详细来讲,操作部37′的引导孔1d′附近的、与洗涤槽2′的底面相对的面,与接触件100的操作部37′侧的面抵接,并沿第一保持部件4′的纵长轴方向使接触件100朝向洗涤槽2′移动。
因此,通过使接触件100内部的磁铁与第一保持部件4′的内部的检测传感器90接近至预定的距离,即接近到检测传感器90能够检测到接触件100的磁铁的磁力的距离,检测传感器90向舌簧开关91供给检测信号。然后,舌簧开关91接通并向控制电路200′供给接通信号。
另外,操作部37′的、与覆盖检测开关95的橡胶盖98的前端的抵接部分,使橡胶盖98发生弹性变形使其向洗涤槽2′的方向收缩,并使橡胶盖98内部的检测开关95的前端部的位置向洗涤槽2′侧移动。因此,检测开关95通过其前端部的移动来向控制电路200′供给接通信号。
以上的结果为,当内窥镜1A′正常设置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洗涤槽2′内时,通过检测传感器90和检测开关95,从舌簧开关91和检测开关95向控制电路200′供给接通信号,然后控制电路200′向驱动机构26′供给用于使管道洗涤喷嘴73向内窥镜1A′的送气送水通道70和抽吸通道71移动的驱动信号。在这里,当没有向控制电路200′供给来自舌簧开关91和检测开关95的两个接通信号时,控制电路200′不向驱动机构26′供给驱动信号。
接下来,当管道洗涤喷嘴73连接到内窥镜1A′的送气送水通道70和抽吸通道71上时,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依次进行洗涤工序、冲洗工序和消毒工序等。
即,如果不将内窥镜1A′正常设置在洗涤槽2′的槽内的第一保持部件4′上,则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不开始洗涤工序。这时,如操作者已知的那样,也可以设置在操作面板41′上显示通知异常的警告,或者发出警告声的功能。
另外,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各种工序时,在内窥镜1A′的操作部37′脱离第一保持部件4′,或者移动了预定量以上的情况下,检测传感器90和检测开关95检测到异常,并从舌簧开关91和检测开关95向控制电路200′供给断开信号。
然后,控制电路200′在操作面板41′上进行警告显示,发出警告声,并且停止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的驱动。
以上的结果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除了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还具有以下效果如果内窥镜1A′没有正常设置在洗涤槽2′中,则各种驱动停止,所以能够进行安全性高的可靠的内窥镜1A′的洗涤和消毒。
另外,如果检测传感器90和检测开关95两者都检测不到内窥镜1A′已经正常设置在洗涤槽2′中,则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不进行接下来的动作和各种工序,所以能够更可靠地对内窥镜1A′进行洗涤和消毒。
此外,在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40′中只采用检测传感器90和检测开关95中的一方的情况下,还可以抑制制造成本。
另外,如图21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在插入部1的第一插入部1a上设置的引导槽1e′一样,也可以使用在操作部37′上设置有如定位槽1e″这样的槽部的内窥镜1A′。
此外,第一保持部件4、4′和第二保持部件5、5′可以是硬质部件,也可以是具有预定刚性的可发生弹性变形的部件。
在进行内窥镜的洗涤或消毒时,使用者无需进行将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的多个洗涤管与内窥镜的各种管道连接起来的作业,就可以容易地把内窥镜设置在洗涤槽中,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内窥镜的各种管道的洗涤和消毒,所以省去了连接多个洗涤管的麻烦,可以缩短洗涤和消毒所需的时间,因此内窥镜的工作率得到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包括内窥镜,其在内部配设有管道,且具有插入部和操作部;以及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其具有流体供给管道,其可在退避位置和第一使用位置之间移动,上述退避位置是从设置在洗涤槽内的预定位置上的上述内窥镜的上述管道离开的位置,上述第一使用位置是从上述退避位置向上述管道侧前进并与该管道连接的位置;和流体管道驱动机构,其在识别出上述内窥镜已经设置在上述洗涤槽内的上述预定位置上时,自动使上述流体供给管道从上述退避位置移动至上述第一使用位置。
2.一种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包括内窥镜,其具有从前端至基端配设有管道的插入部;和与上述插入部连接的操作部,并且,上述插入部相对于上述操作部可以装卸;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其具有流体供给管道,其可在退避位置和第一使用位置之间移动,上述退避位置是从设置在洗涤槽内的预定位置上的上述内窥镜的上述管道离开的位置,上述第一使用位置是从上述退避位置向上述管道侧前进并与该管道连接的位置;和流体管道驱动机构,其在识别出上述内窥镜已经设置在上述洗涤槽内的上述预定位置上时,自动使上述流体供给管道从上述退避位置移动至上述第一使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流体管道驱动机构在洗涤工序、消毒工序和冲洗工序中的至少一道工序中,使位于上述第一使用位置的上述流体供给管道向上述退避位置侧的方向后退,从而在上述内窥镜管道和上述流体供给管道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隔,然后使上述流体供给管道朝着能够向上述管道的开口边缘供给上述流体的第二使用位置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使用位置和上述退避位置是同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入部具有卡定于上述操作部的卡定部或被上述操作部卡定的被卡定部,上述插入部相对于上述操作部可以装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还具有用于将上述内窥镜保持在上述洗涤槽中的保持部件,上述内窥镜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保持在用于在上述洗涤槽内进行定位的上述保持部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内窥镜还具有用于通知上述内窥镜已按照预定保持在上述保持部件上的情况的通知单元。
8.一种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包括流体供给管道,其可在退避位置和第一使用位置之间移动,上述退避位置是从设置在洗涤槽内的预定位置上的内窥镜的管道离开的位置,上述第一使用位置是从上述退避位置向上述管道侧前进并与该管道连接的位置;以及流体管道驱动机构,其在识别出上述内窥镜已经设置在上述洗涤槽内的上述预定位置上时,自动使上述流体供给管道从上述退避位置移动至上述第一使用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流体管道驱动机构在洗涤工序、消毒工序和冲洗工序中的至少一道工序中,使位于上述第一使用位置的上述流体供给管道向上述退避位置侧的方向后退,从而在上述内窥镜管道和上述流体供给管道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隔,然后使上述流体供给管道朝着能够向上述管道的开口边缘供给上述流体的第二使用位置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使用位置和上述退避位置是同一位置。
11.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上述内窥镜包括从前端至基端配设有内窥镜管道的插入部;和与上述插入部连接的操作部,上述插入部相对于上述操作部可以装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入部具有卡定于上述操作部的卡定部或被上述操作部卡定的被卡定部,上述插入部相对于上述操作部可以装卸。
13.一种内窥镜,其由配置于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的洗涤槽中的保持部件保持,来进行洗涤和消毒,其特征在于,上述内窥镜包括从前端至基端配设有内窥镜管道的插入部;和与上述插入部连接的操作部,上述插入部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保持在用于在上述洗涤槽内进行定位的上述保持部件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入部还具有用于通知上述插入部已按照预定保持在上述保持部件上的情况的通知单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以及内窥镜,上述内窥镜洗涤消毒系统包括内窥镜,其在内部配设有管道,且具有插入部和操作部;以及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其具有流体供给管道,其可在退避位置和第一使用位置之间移动,上述退避位置是从设置在洗涤槽内的预定位置上的内窥镜的管道离开的位置,上述第一使用位置是从该退避位置向内窥镜的管道侧前进并与该管道连接的位置;和流体管道驱动机构,其在识别出内窥镜已经设置在洗涤槽内的预定位置上时,自动使流体供给管道从退避位置移动至第一使用位置。
文档编号A61B1/12GK1933768SQ20058000925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2日
发明者铃木英理, 野口利昭, 后町昌纪, 长谷川準, 黑岛尚士 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