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轮椅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399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轮椅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动轮椅的座椅,特别是关于一种可轻易的将座椅掀开的电动轮椅的座椅。
背景技术
我国已逐渐转型成为高龄化的社会,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一般有关″人″的问题,大多脱离不开食、衣、住、行、育、乐等,我们在大街小巷常见的改装机车、电动轮椅甚至电动代步车等,都是为了“行”的问题所衍生的产品,而依据全球人口高龄化的趋势,电动代步工具的发展必然将大行其道。
高龄以及残障者使用电动轮椅或电动代步车的情形已渐趋普遍,其因为生理机能退化,行动及反应力较不足,电动轮椅或电动代步车的使用,正符合其需求。再从产业发展角度观的,就成长率而言,由于电动代步车产品功能、技术大幅跃进,及银发消费风潮兴起,近几年市场成长极为快速,未来全球市场也将以极快的速度成长,足见其产品价值已受到各先进国家极大的重视。
习知的电动轮椅1,请参阅图1所示,该电动轮椅1具有车台架体11、前轮12、后轮13、座椅14、扶手15及控制器16。
车台架体11,内部设有动力单元(此处未绘出)可带动后轮13作旋转进而带动前轮12作前进或后退的动作。
座椅14,具有椅垫141及椅背142,由椅垫141后方沿椅背142二侧设有扶手15。
扶手15,是可供使用者的手臂搁放及扶握,于扶手15下方设有一L形杆151,于L形杆151的末端设有一控制器16,该控制器16上设有一摇杆161,借由该摇杆161,可控制电动轮椅1的行进方向。
习知的电动轮椅1虽然可借由车台架体11内的动力单元来使电动轮椅1行进,并借由控制器16的摇杆161来控制方向,但由于电动轮椅1的动力单元需要做一些日常的检修,而习知电动轮椅1的座椅14通常是设计成固定式的结构,造成使用者实行简易的检修动作变得非常困难。
有鉴于习知电动轮椅1的座椅14的结构设计,并无法满足实际使用者的需求,确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轮椅的座椅,可轻易的将座椅掀开,以方便进行更换电池或维修,进而提高电动轮椅使用的功效。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轮椅的座椅,当欲掀开座椅时可令座椅自动的向后仰,以达到方便进行更换电池或维修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轮椅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电动轮椅至少具有一座椅、一支撑单元及一车架,该支撑单元至少包括有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该座椅的椅垫下方设有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该第一支杆上方具有一承置部,该承置部上设有凹槽及固定孔,该凹槽可供座椅上的第一连接件的套管容置,该套管可供一锁固螺杆穿锁固定,该第二支杆的上方具有一导引部,该导引部上设有一导引槽,该导引槽上表面是成倾斜面状而可令第二连接件的轴杆轻易的进入导引部中,再借由操作锁固螺杆即可以轴杆为旋转支点,轻易的将座椅掀开,以达到方便进行更换电池或维修的动作。
所述的电动轮椅的座椅,其中,该轴杆所构成的旋转支点是位于座椅重心与第一支杆之间,且更朝第一支杆方向设置。
所述的电动轮椅的座椅,其中,该车架设有第一调整管及第二调整管,该第一调整管及第二调整管分别可供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穿设。
所述的电动轮椅的座椅,其中,该套管于近末端处的内部设有螺纹。
所述的电动轮椅的座椅,其中,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是以二支成相对应设置。
所述的电动轮椅的座椅,其中,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为中空状管体。
所述的电动轮椅的座椅,其中,该套管是与座椅呈纵向设置。
所述的电动轮椅的座椅,其中,该轴杆是与座椅呈横向设置。
所述的电动轮椅的座椅,其中,该导引部的后方是设有一顶掣部。
综上所述,将本发明电动轮椅的座椅的构造及其所实现的进步功效简述如下1、本发明的电动轮椅的座椅,该电动轮椅至少具有一座椅、一支撑单元及一车架,该支撑单元具有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借由该第一支杆上方具有一承置部,该承置部上设有凹槽及锁孔,该凹槽可供座椅上的第一连接件的套管容置,之后再以锁固螺杆穿锁固定;另借由该第二支杆的上方具有一导引部,该导引部上设有一导引槽,该导引槽上表面具有斜面可令第二连接件的轴杆轻易的进入导引部中,再借由操作锁固螺杆,即可以轴杆为旋转支点,轻易的将座椅掀开,以达到方便进行更换电池或维修的目的,借此来提高电动轮椅使用的功效。
2、本发明的电动轮椅的座椅,该电动轮椅至少具有一座椅、一支撑单元及一车架,该支撑单元具有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且该椅垫底部的前、后二端固设有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中央设有一轴杆,该轴杆是与座椅呈横向设置,借由将轴杆所构成的旋转支点设置于座椅重心与第一支杆之间,且更朝第一支杆方向设置,以令座椅可自动的向后仰,以达到方便进行更换电池或维修的目的。

图1是习知电动轮椅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电动轮椅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座椅及车架的立体分解图。
图4A是本发明第一连接件及第一支杆的分解图。
图4B是图4A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连接件及第二支杆的分解图。
图6A是本发明座椅与车架的结合示意图。
图6B是图6A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7A是本发明座椅与车架的结合示意图。
图7B是图7A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8、9是本发明调整座椅升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能更易于了解本发明的结构及所能达到的功效,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首先,请参阅图2、3所示,本发明的电动轮椅2至少具有一座椅3、一支撑单元4及一车架5。
座椅3,具椅垫31及椅背32,由椅垫31后方沿椅背32二侧设有扶手33,其中,于椅垫31底部的前、后二端固设有第一连接件34及第二连接件35,该第一连接件34中央设有一套管341,该套管341于近末端处的内部设有螺纹3411,借此可令锁固螺杆43螺设在套管341上,且该套管341是与座椅3呈纵向设置;该第二连接件35中央设有一轴杆351,该轴杆351是与座椅3呈横向设置。
支撑单元4,包括有第一支杆41及第二支杆42;第一支杆41,请参阅图4A、4B所示,是为一中空管体且以二支成相对应设置,该第一支杆上41上设有数个螺孔411,于第一支杆41的上方具有一承置部412,该承置部412具有二凹槽413,该凹槽413是可供第一连接件34的套管341容置,于凹槽413的一侧设有一挡墙414,该挡墙414上设有一固定孔415,当第一连接件34的套管341置设于第一支整杆42的凹槽413时,可利用一锁固螺杆43螺穿过第一连接件34的套管341,而穿设于挡墙414的固定孔415内。
第二支杆42,请参阅图5所示,是为一中空管体且以二支成相对应设置,该第二支杆上42上设有数个螺孔421,于第二支杆42的上方具有一导引部422,该导引部422具有一导引槽423,该导引槽423上表面是成倾斜面状,于导引部423的后方向上延伸有一顶掣部424。
再请配合图3所示,车架5是用以支撑座椅3的架体,该车架5前后分别设有第一调整管51及第二调整管52,该第一调整管51是可供第一支杆41予以套设,且该第一调整管51上设有对应于第一支杆41的螺孔411的穿孔511,借此可利用螺固元件S将第一支杆42锁固于第一调整管51上;该第二调整管52是可供第二支杆42予以套设,且该第二调整管52上设有对应于第二支杆42的螺孔421的穿孔521,借此可利用螺固元件S将第二支杆42锁固于第二调整管52上。
本发明于实施时,是先将支撑单元4的第一支杆41与第二支杆42穿设于车架5上的第一调整管51及第二调整管52后,以螺固元件S将其锁固,接着将椅垫31下方的第二连接件35的轴杆351顺着第二支杆42的导引槽423置入导引部422中,由于导引槽423上表面是为一斜面,因此可以使轴杆351滑入导引部422内,如图7A、7B所示,之后再将第一连接件34的套管341置于第一支杆41承置部412的凹槽413上,并以锁固螺杆43螺穿过套管341,锁固螺杆43螺穿过套管341的一端恰可穿入承置部412的挡墙414的固定孔415内,锁固螺杆43的前端即可被固定孔415所限制而无法再移动,如图6A、6B、7A、7B所示,座椅3的前后即分别被轴杆351与导引部422,以及锁固螺杆43与承置部412的锁孔415限制,同时由于锁固螺杆43是向第二连接件35方向螺进,而可迫使轴杆351更向导引部422的后端贴靠,借此可令座椅3在车架上获得稳定的定位,借由上述动作即可完成本发明座椅3与车架5的结合。当欲对座椅3下方的其他部件做检修时,只需转动锁固螺杆43,使锁固螺杆43于套管341内向外旋出,并令锁固螺杆43原穿入锁孔415的一端退出,此时锁固螺杆43不再被固定孔415所限制,借此、由于座椅3只剩后端的轴杆351与导引部422的限制,并且由于椅背32等作用,使得座椅3的重心在后端,因此当锁固螺杆43不再被固定孔415所限制时,座椅3以轴杆351与导引部422为旋转支点,座椅3即可自动的向后仰,进而可令座椅3自动的掀开,来达到维修其他部件的便利性,当座椅3自动掀开后,可借由顶掣部424的顶掣,来避免座椅3掀开的角度过大。
又请参阅图8、9所示,本发明的电动轮椅2于进行调整座椅3的高低位置时,只需将螺固元件S取下,此时第一支杆41及第二支杆42会于车架5上的第一调整管51及第二调整管52内进行升降的动作,将座椅3升降至所需位置后,再以螺固元件S将其锁固,即可达到调整座椅3高低位置的目的。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借由该第一支杆41上方具有一承置部412,该承置部412上设有凹槽413及固定孔415,可供椅垫31的第一连接件34的套管341容置,再借由锁固螺杆43穿锁固定;而该第二支杆42上方的导引部42,该导引部422上设有一导引槽423,该导引槽423可令第二连接件35的轴杆351顺利进入导引部422中,并借由旋转第一连接件34的锁固螺杆43,来令锁固螺杆43不再被固定孔415所限制,即可以第二连接件35的轴杆351为旋转支点,可轻易的将座椅3掀开,此时该第二支杆42导引部422后方的顶掣部424会抵顶于椅垫31,而可避免座椅3的倾仰角度过大,以可方便进行更换电池或维修的动作。
本发明的次一功效在于,借由导引槽423上表面是为一斜面,当座椅3欲组立在车架5上时,可令轴杆351轻易的滑入导引部422内,以可提高电动轮椅2组立的便利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借由上述构造,确能有效改善习知电动轮椅座椅的缺失,已较习用者增进功效。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电动轮椅 11车台架体12前轮13后轮14座椅141椅垫 142椅背15扶手151L形杆16控制器 161摇杆2电动轮椅3座椅 31椅垫 32椅背33扶手 34第一连接件341套管3411螺纹35第二连接件 351轴杆4支撑单元 41第一支杆 411螺孔412承置部 413凹槽414挡墙415固定孔42第二支杆 421螺孔422导引部 423导引槽424顶掣部 43锁固螺杆5车架 51第一调整管 511穿孔52第二调整管 521穿孔S、螺固元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轮椅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电动轮椅至少具有一座椅、一支撑单元及一车架,该支撑单元至少包括有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该座椅的椅垫下方设有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该第一支杆上方具有一承置部,该承置部上设有凹槽及固定孔,该凹槽供座椅上的第一连接件的套管容置,该套管供一锁固螺杆穿锁固定,该第二支杆的上方具有一导引部,该导引部上设有一导引槽,该导引槽上表面是成倾斜面状而令该第二连接件的轴杆轻易的进入该导引部中,再由操作该锁固螺杆即可以轴杆为旋转支点,轻易的将座椅掀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椅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轴杆所构成的旋转支点是位于座椅重心与第一支杆之间,且更朝第一支杆方向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椅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车架设有第一调整管及第二调整管,该第一调整管及第二调整管分别供该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穿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椅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套管于近末端处的内部设有螺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椅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是以二支成相对应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电动轮椅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为中空状管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椅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套管是与座椅呈纵向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椅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轴杆是与座椅呈横向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轮椅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导引部的后方是设有一顶掣部。
全文摘要
一种电动轮椅的座椅,该电动轮椅至少具有一座椅、一支撑单元及一车架,该支撑单元具有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藉由该第一支杆上方具有一承置部,该承置部上设有凹槽及锁孔,该凹槽可供座椅上的第一连接件的套管容置,后再以锁固螺杆穿锁固定;另藉由该第二支杆的上方具有一导引部,该导引部上设有一导引槽,该导引槽上表面具有斜面可令第二连接件的轴杆轻易的进入导引部中,再借由操作锁固螺杆,即可以轴杆为旋转支点,轻易的将座椅掀开,以达到方便进行更换电池或维修的目的,借此来提升电动轮椅使用的功效。
文档编号A61G5/10GK101015489SQ20061000716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6日
发明者林苍懋, 陈瑞田, 陈永新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