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血纤蛋白胶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制得的血纤蛋白胶及其医学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23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产血纤蛋白胶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制得的血纤蛋白胶及其医学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血浆制备血纤蛋白原的工艺和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装置,采用新的制备工艺由血浆生产血纤蛋白胶。该制备工艺可在完全密闭和无菌系统中进行的,以避免制备物暴露空气而污染。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恒温双注射器,用于维持血纤蛋白胶呈液体状,且与凝血酶混合形成一种均一的液体,以获得止血和组织粘合的效果。
本发明还涉及溶血栓试剂汉防己碱及预防心导管手术后复发的新溶血栓膜。上述工艺也可用动物血来完成。
背景技术
虽然血纤蛋白胶常用于外科的创伤修复和其它临床治疗,但血纤蛋白胶的有效用途仍受到一些困难的阻碍。尤其是,生产高浓度血纤蛋白胶通常需要长时间及收集大量血浆等繁琐的工艺过程。这种耗时、麻烦的工艺及引起污染限制了实际应用,特别是紧急用途。化学试剂会引起血纤蛋白胶变性的事实也限制了一些生产工艺。通常收集大量血浆及在血浆暴露空气和环境的生产工艺中,艾滋病毒及肝炎病毒等可进入血浆混合液内引起传染。不相容的血液还可产生免疫反应。这些危险进一步限制了这种工艺的实际用途和安全性。虽然目前美国采用洗涤剂等消毒血浆,但肝炎病毒仍能继续传染,所以混合血浆生产仍是一个大问题。
由基本的生理功能生产的血纤蛋白胶用于各种外科手术愈来愈普遍。在有钙离子的情况下,血纤蛋白原、凝血酶和XIII因子被激活时,产生了一种稳定的血纤蛋白胶。血纤蛋白胶用于创伤部位可恢复创伤的结构特性。而且,血纤蛋白胶含有可刺激修复或治愈伤创的成分。
Rose等在题为“作为一种由单一供体新鲜冻干血浆的浓缩液制备血纤蛋白粘合剂”的美国专利4,627,879中,披露了制备含血纤蛋白原和XIII因子的冷冻沉淀悬浮液的方法。此方法包括的步骤是(1)来源于单一供体,如人或其它动物的新鲜冰冻血浆于-80℃冷冻至少6~12小时;(2)将冻干的血浆温度提高到室温,以便形成一种上清液和含血纤蛋白原和XIII因子的冷冻沉淀的悬浮液;(3)回收冷冻沉淀的悬浮液。冷冻沉淀的悬浮液可用作制备血纤蛋白胶的中间体。但Rose等的发明未能提供足够的高浓度血纤蛋白胶,所以其胶的粘合特性及稳定性不能保证临床和外科的需要。此外,耗时长的血纤蛋白胶的制备工艺也限制了其实际的用途。
Galanakis在题为“制备自身血浆血纤蛋白的方法和装置”的美国专利5,185,001(1993年2月9日公布)中,披露了一种制备自身血浆血纤蛋白在手术期间引起局部止血的方法。自身血浆与一种生理上可接受的凝血酶溶液同时喷在治疗部位上,在部位上引起止血。Galanakis还披露了同时喷容器内含物的装置,该容器分别含有自身血浆血纤蛋白和凝血酶溶液。
在Galanakis的专利中,进一步披露了一种药盒,内有血样、血浆血纤蛋白及所有必需的注射器、针头和试剂。在Galanakis专利中披露的制备自身血浆血纤蛋白的装置和方法,这是一种低浓度血浆血纤蛋白,该血浆血纤蛋白适用于引起局部止血,可用于较小的创伤。但添加凝血酶后的血浆血纤蛋白不能用于外科手术粘合,特别是涉及较大的外科创伤。
Epstein在题为“由全血制备血纤蛋白原粘合剂的方法和装置”的美国专利5,226,877(1993年7月13日公布)中,披露了采用聚乙二醇沉淀血浆法,一步制备血纤蛋白原粘合剂的工艺和装置。这些方法和装置能在外科手术期间从患者自身制备血纤蛋白原粘合剂成份。在Epstein的发明中,还披露了制备由血纤蛋白原粘合剂成分构成的一种密封胶的装置和方法。根据Epstein介绍,血浆从红血细胞分离后,直接在室温中处理,无需先用一种生理上可接受的非毒性沉淀剂处理除去凝血酶。最佳沉淀剂是一种非毒性的聚合物,如聚乙烯醇和聚乙二醇。作为浓缩液提供的沉淀剂与血浆混合,产生一种有效沉淀粘合剂成份的浓缩液。
Epstein方法用于生产血纤蛋白原粘合剂,但该方法有一问题,即沉淀剂(包括非毒性聚合物)加入血浆内可引起未知的副作用。因为这些沉淀剂没有从粘合剂中除去,而直接用于患者的血液中,未除去的添加剂可能引入未知的、有害的物质,直到多年后才易被发现。Epstein方法还产生白蛋白沉淀和其它复合蛋白质,它们会影响血纤蛋白胶的粘合和止血效果。
Sierra等在题为“外科粘合剂材料”的美国专利5,290,552(1994年3月1日公布)中,披露了一种外科粘合剂。由含有水、血纤蛋白原、胶原、凝血酶、钙及任选的抗血纤蛋白溶解剂构成。为了从患者自身血浆的粘合剂成分中提取血纤蛋白原,将血浆冷冻至-20℃来制备血浆冷冻沉淀物,然后,慢慢融化过夜。融化的血浆离心,收集血浆沉淀物。此工艺的缺点是,通过低温工艺生产外科粘合剂所需的时间极长。虽然血纤蛋白原是在密闭的系统中生产的,但添加胶原可能引起不良的免疫反应及接触空气可能造成污染,故在制备过程中的危险性较大。
Cochrum在题为“血浆和含外科用止血粘合剂的聚合物”的美国专利5,510,102(1996年4月23日公布)中,披露了一种富及血小板的血浆和一种含止血粘合剂的生物相容的聚合物。粘合剂用于伤口或脉管出血时具有强的止血特性。虽然Cochrum发明专利披露的方法可以生产富及血小板的血浆,但由于血浆中加入生物相容的聚合物,对人体产生未知的副作用的危险性仍是令人担忧的。尤其是在混合物直接用于脉管损伤时,这种血浆会被吸收,经血管带到全身的危险性。
Coelho等在题为“血纤蛋白原加工装置、方法和容器”的美国专利5,520,885中,披露了从血制品中冷冻沉淀制备血纤蛋白原的方法。在该发明专利中披露了方法、装置和容器。如上所述,冷冻沉淀法需长时间冷冻和融化,使这种方法和装置不能有效地用于外科和临床。因此,在血纤蛋白胶生产中仍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工艺,这样在短时间内就可完成血纤蛋白胶粘合剂的生产。然而,血纤蛋白原粘合剂生产须无污染、无添加剂,这样血纤蛋白胶在外科和临床治疗中可安全地在人体上应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理由,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的、简便、快速的方法生产血纤蛋白胶,克服以前工艺中遇到的困难和限制。尤其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血浆中生产血纤蛋白胶的新技术和装置,尤其可采用自身血浆生产血纤蛋白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从血浆中生产血纤蛋白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列步骤1)将血浆在-20℃~-80℃进行冷冻沉淀20分钟;2)将步骤1)所得的含沉淀的液体在0℃融化20分钟;3)重复步骤1)和2)8-10次;4)将步骤3)所得物质进一步过滤分离得到的沉淀物即为本发明的血纤蛋白胶。
一种为实施上述方法而专门设计的密闭装置,其包括一个接受血液的接受装置,该接受装置依次通过第一、第二传递装置分别连接有一个提供适当抗凝血剂的第一血液储器及一个从血液中将不需要的组份分离开、制得血浆的分离装置;一个用于从血浆的各种组份中分离血纤蛋白胶的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一端与血浆的分离装置相连通,其间还设有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检测器;一个用于收集分离所得沉淀物的血纤蛋白胶收集器,其通过一血纤蛋白胶传递装置与该血纤蛋白胶的分离装置另一端相连通;其中,该血纤蛋白胶的分离装置、血纤蛋白胶收集器及其之间的传递装置均设于一个可调节温度的冰箱内,组成一个用于快速冷冻、快速融化的血纤蛋白胶制备及温控装置。
其中,该密闭装置还包括一用于自动将不需要的血液成份回输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再输注储器,其一端通过第三传递装置与接受装置相连通,该第三传递装置位于第一传递装置与接受装置相接的接点之后,该再输注储器另一端通过第二传递装置与血浆的分离装置相连通;一个第二血液储器,与血浆的分离装置的另一端相连通,用于收集血液分离后的不需要成份;该第二血液储器连接于第三传递装置与再输注储器之间的通路上,分别与接受装置和再输注储器相连通,该再输注储器与第二血液储器的连接通路上设有两阀门,用于控制回输过程。
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无需使用沉淀剂。此血纤蛋白胶可在数小时内制备,可实际和安全使用。
而且,利用本发明的密闭装置,制备血纤蛋白胶可在密闭、无菌的系统中进行的。这样,可避免在开放系统中,血液传染病(如艾滋病或肝炎病毒)的传染;特别地是,还可从自身血浆中获得生物相容性更佳的血纤蛋白胶。
另外,由于不使用任何沉淀剂,故在以前工艺中存在的化学或生物相容的添加剂引起的蛋白质变性而产生的副作用可以排除。
因此,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生产不含任何沉淀剂、含高浓度的血纤蛋白原,具有高粘合强度和止血效果的血纤蛋白胶。这种血纤蛋白胶还有助于实际应用,因它可冷藏,可在0℃达两个月到一年仍能保持其质量特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血纤蛋白胶的使用装置,其为双注射器混合器,包括两个用于分别容纳血纤蛋白胶和其他凝血剂,如的注射器、一个自动推动器及一个混合器,该两个注射器的后端平行安装于自动推动器上,前端分别连接于混合器的后端;其特征在于该双注射器混合器还具有一个恒温装置,该两个注射器及混合器置于该恒温装置内。其为新的恒温(0℃~37℃)注射器混合器,用于混合血纤蛋白胶和其他凝血剂、如凝血酶和钙,形成均一的粘合剂,以提高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由血纤蛋白胶与抗凝血剂制得的抗血栓膜,特别是一种含新的抗血栓剂-汉防己碱的FB膜(血纤蛋白胶-汉防己碱膜),在心导管手术期间溶解血栓形成和防止血栓形成,以预防心导管手术后的复发。


图1是按照本发明说明装置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按照本发明说明恒温双注射器混合器的透视图。
图3是按照本发明说明采用乙醚系列试剂或乙醇系列试剂提取生产血纤蛋白胶的示意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说明不用乙醚提取生产血纤蛋白胶的示意图。
图5是F-B溶血栓膜制备工艺流程。
图1列出制备血纤蛋白胶的装置的部件100-装置控制板 101-转移管道102-从供体中抽血的针 104-蠕动泵105-阀门 106-再输注储器108-蠕动泵 110-离心机或膜分离装置112-蠕动泵 114-血浆袋115-乙醚或R-OH溶剂,包括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和戊醇116-血浆袋 117-阀门119-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检测器 120-血浆袋容器120a-血浆袋或塑料帽120b-具有泵的能开的进口122-转盘 122a-连接杆125-可调节温度的冰箱 126-转移管127-夹钳 128-蠕动泵130-离心机或膜分离装置 131-上清液管
140-真空泵 145-无菌过滤器155-旋转的筒形容器 160-血纤蛋白胶收集器165-蠕动泵 170-注射器出口177-血纤蛋白胶图2列出恒温双注射器混合器的部件170-注射器1含血纤蛋白胶171-注射器2含凝血酶和钙172-混合器 173-自动推进器174-温控装置 175-热绝缘盖具体实施方式
最佳实施例参阅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技术,采用装置100生产高浓度、高粘合强度、高止血效果的血纤蛋白原。
首先从针102抽得患者的血。通过蠕动泵112作用,血立即与从血浆袋114中抽出的抗凝血剂混合,此袋用作抗凝血剂的储器。再通过蠕动泵104将患者的血抽到再输注储器106,然后通过蠕动泵108转移到膜或离心分装置110,在那里进行自动血液成份输血过程。从患者血液中抽出的红细胞通过自动血液成份输血过程,被转移到第二个血浆袋116,接着再输注回到患者。血浆膜分离装置110可能是膜或是离心机。采用蠕动泵108,经转移管道101将由血浆膜分离装置110提取的血浆转移到第三个血浆袋或固定在血浆容器120内的一个塑料帽120a。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检测器119置于血浆膜分离装置110和第三个血浆袋或塑料帽120a之间的转移管道101上,以检测进入第三个血浆袋或塑料帽120a的血浆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计数。适量的乙醚系列试剂或其它含OH基的合适试剂及抗凝血剂通过可开启的进口120b可引入第三个血浆袋或塑料帽120a中,典型地用于一种血浆袋,从血浆中传送或抽出物质。血浆容器120经连接杆122a与转盘122连接。采用转盘122,摇动容器120 4-5分钟,使血浆与乙醚和抗凝血剂充分混合。血浆容器120置于冰箱125中,温度控制在0℃。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血浆量约250~300cc(约含8%乙醚)。混合液约含3.6~4.5%抗凝血剂,包括柠檬酸钠和无菌水。振摇和充分混合后,冰箱温度调节至约-20℃。含血浆混合液的容器120的温度维持在-20℃约2-3小时。然后冰箱温度调节到约0℃。
通过管子126和血纤蛋白胶夹钳127,用第一个血纤蛋白胶泵128,将血浆混合液从第三个血浆袋120a转移到血纤蛋白胶膜分离装置130。血纤蛋白胶膜分离装置130可以是一种过滤装置、一种膜,最好是一种离心装置。从血浆内的其它组份中离心分离血纤蛋白胶。离心装置由一个旋转的筒形容器155构成,包括许多膜层。离心转速为300~4000转/分。在这种离心分离过程下,从血纤蛋白原中分离出血浆混合液的上清液,在筒形容器155的底部收集上层血纤蛋白原。然后,经一根管子,用第二个血纤蛋白胶泵165将血纤蛋白原转移到血纤蛋白原收集器160和注射器170,备用于外科或其它治疗上。真空泵140与血纤蛋白原收集器160连接,在血纤蛋白胶转移到血纤蛋白原收集器160以后立即通过无菌过滤器145除去在血纤蛋白原收集器中含有的乙醚及酒精系列试剂。
应该注意的是,振摇和离心过程结合一起作为一个单元可以明显简化前述的装置和工艺。参阅图1,如最佳实施例所述,用具有旋转的筒形容器155来代替可以省去第三个血浆袋120a、及其容器、血浆容器120。采用蠕动泵108,通过转移管101将由血浆膜分离装置110提取的血浆转移到旋转的筒形容器155,血浆混合液可同时采用离心装置和转盘122振动,这样可同时进行血浆混合和分离过程。此外,真空泵140可直接与旋转的筒形容器155连接,而不是连接血纤蛋白原收集器160,在离心分离操作时,通过无菌过滤器145将血浆混合液中含有的乙醚除去。
显而易见的是,这里所述的简化方法不需转盘122,连接杆122a、第三个血浆袋120a、血浆容器120和至少一个泵,不需考虑其由病人自身血液生产血纤蛋白原的功效。应进一步注意的是,为了方便的目的,本发明中所述的所有泵(除真空泵外)均指明它们各自的功能。但正如本发明所要求的那样,最好是在密闭、无菌的系统内用蠕动泵转移血液和血浆。
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恒温的双注射器混合器。如上所述,血纤蛋白原一旦转移到血纤蛋白原收集器160和注射器170,它就可备用于外科或其它治疗上。但已知血纤蛋白胶在物理上作为一种半固体物质在室温中存在,如果血纤蛋白胶在与凝血酶充分混合或应用于创伤之前过早地凝固,那么会严重地阻碍它在外科或其它治疗上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恒温双注射器混合器。
如图2所示,含血纤蛋白胶的注射器170与第二个注射器171平行装到自动推进器173上。第二个注射器含凝血酶和钙。注射器170和注射器171的一端与混合器172连接。开电源开关启动自动推进器,同时产生一种与注射器170和注射器171一样的向下力,从两个注射器中将血纤蛋白胶和凝血酶推入混合器172中,在混合器中血纤蛋白胶和凝血酶及钙混合形成一种均一的混合液。注射器170和注射器171安装在温度控制装置内,受到热绝缘盖175的覆盖和保护,以确保注射器可达到37℃恒温。
由于已知血纤蛋白胶在物理上以液体形式在37℃存在,因此它易与凝血酶和钙混合,产生具有足够粘合强度的均一的血纤蛋白胶,更适宜于外科或其它治疗用途。
示意图3是生产血纤蛋白胶的工艺流程图。在具有总体积约300cc与8%乙醚混合的血浆容器120中,从患者中提取的血浆用3.6-3.8%柠檬酸钠和无菌水混合。混合液振荡10分钟。混合的血浆调节到0℃,经离心(3300rpm)约20分钟,或通过膜过滤分离上清液和血纤蛋白胶。在离心期间同时用真空泵140除去乙醚。然后,混和血纤蛋白胶至室温约37℃,备用于治疗患者的创伤。在血纤蛋白胶生产的实际工艺中,整个步骤不超过4~5小时。如表1所示,上述装置和步骤重复于生产血纤蛋白胶,收率为70%~95%,平均收率为82%,血纤蛋白原浓度在6000mg/dl以上,抗猪皮粘合强度试验测定其粘合强度至少为400kg/cm。
如图4、图1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生产血纤蛋白胶的另一特例中,从患者中提取的血浆不与任何数量的乙醚或其它R-OH溶剂混合。血浆在血浆容器120的第三个血浆袋或塑料帽120a中与3.6~3.8%柠檬酸钠和无菌水混合后,血浆置于温度控制的冰箱125,-20℃~-80℃,20分钟。然后,温度调节到0℃,20分钟。冰箱的循环和融化反复8-10次,接着是将血浆转移到旋转的筒形容器155,该容器由温度控制的冰箱控制,于37℃融化血纤蛋白胶。注射器170用来收集血纤蛋白胶。因为此工艺排除了需要乙醚或其它R-OH溶剂,故真空泵140和无菌过滤器145可进一步从装置中排除,使装置再得到简化。此外,按照FDA标准采用病人自身的血浆,整个过程是在一个密闭的操作系统中进行,避免了任何种类的传染病。用上述工艺制备血纤蛋白胶仅需5-7小时,浓度为6000mg/dl-8000mg/dl。根据此方法,血纤蛋白原的产量在80%以上。
在另一特列中,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外包汉防己碱的血纤蛋白胶制备抗血栓膜作为医用,例如在导管支撑物上形成一种抗血栓膜。尤其是导管支撑物浸在一系列的试管中,如图5所示,每个试管浸泡2-3分钟操作如下(1)试管#1 3-4cc卵白蛋白;(2)试管#2 3-4cc血纤蛋白胶;(3)试管#3 3-4cc凝血酶和钙;(4)试管#4 3-4cc无菌水;(5)试管#5 3-4cc无菌水;(6)试管#6 3-4cc汉防己碱或其它抗血栓剂。应注意的是,上述顺序可根据情况而改变。表2、3、4、5、6表示根据本发明抗血栓膜有预防心导管手术的血栓复发的作用。
抗血栓剂-汉防己碱(Tetrandrine)汉防己碱系一种从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re)、防己料(Menispermaceae)中提取得到的生物碱化合物。分子式C38H42N2O6,分子量622.76,C 73.29%、H 6.8%、N 4.5%、O 15.41%,白色针状,熔点217~218,[a]26D-278(于氯仿中)、UV[λ]0.01N HClMAX280nm,e 6897.39,IRVKBRmax 1500,1580,1605,3050,840,2800,1235,1215CM-1NMR CDCLTM5δ2.26,δ2.54,δ3.09,δ3.28,δ3.60,δ3.84

原始植物粉防己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其中文名称为汉防己。它用作关节炎、利尿剂和中风及抗癌。
最近我们发现汉防己碱是一种抗血栓剂的新用途。许多实验表明,由于细胞从血管壁中脱落,人体静脉中产生的凝块、血栓形成,主要组份是血纤蛋白原和凝血酶。而在动脉中,血液内的凝块、血栓形成的主要组份是血小板和凝血酶及高浓度钙。但汉防己碱不但溶解由血纤蛋白原和凝血酶形成的血栓,且能溶解由血小板和凝血酶形成的血栓。它抑制由钙和血浆形成的血栓。
表1.采用乙醚提取的血纤蛋白原浓度和产量

表2.

表3.

表4.

表2、3、4的数据表明,汉防己碱可抑制钙和血浆的血栓形成。如果血浆含有汉防己碱,然后加钙,5小时后不形成血栓。如果血浆不含汉防己碱,加钙后立即形成血栓。
表5.汉防己碱抑制血浆和凝血酶的血栓形成

表6.

以上数据表明,汉防己碱抑制血浆和凝血酶形成血栓与汉防己碱的浓度有关。浓度较高,抑制作用较强。
表7.汉防己碱溶解血纤蛋白原和凝血酶的血栓形成。

注经统计学处理,本表P值均为P<0.05。
表8.

表9.

注经统计学处理,本表P值均为<0.05。
表8、9的数据表明,汉防己碱能防止或溶解血小板和凝血酶形成的血栓。
与其它现代的抗血栓剂比较,采用汉防己碱最重要的进展是不损害血液凝集机制及不引起出血。
因此,本血纤蛋白胶发明提供了新技术,此技术的制备时间少,采用简便工艺,能使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克服以前技术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局限。尤其是,披露的新技术和装置采用乙醚作为可除去的沉淀剂。对血浆进行6-8次20分钟冷冻、20分钟融化循环可得到血纤蛋白胶,以确保能在数小时内制备血纤蛋白胶。生产周期实用、安全。
血纤蛋白胶的制备是在一个密闭和无菌系统中进行的,可排除血制品输血过程中引起的血液污染。另外,通过蒸发和真空泵可以完全除去用作沉淀剂的乙醚系列及乙醇无毒挥发性试剂及排除由血纤蛋白胶中的化学或生物相容的添加剂引起副作用的担忧。最后,因为血纤蛋白胶含高浓度的血纤蛋白原,故采用本发明的技术生产具有高粘合强度、高效止血的血纤蛋白胶。
权利要求
1.一种从血浆中生产血纤蛋白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列步骤1)将血浆在-20℃~-80℃进行冷冻沉淀20分钟;2)将步骤1)所得的含沉淀的液体在0℃融化20分钟;3)重复步骤1)和2)8-10次;4)将步骤3)所得物质进一步过滤分离得到的沉淀物即为本发明的血纤蛋白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1)中所述的血浆为动物或人血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1)中所述的血浆为自体血浆。
4.一种为实施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而专门设计的密闭装置,其包括一个接受血液的接受装置(102),该接受装置(102)依次通过第一、第二传递装置(112)、(108)分别连接有一个提供适当抗凝血剂的第一血液储器(114)及一个从血液中将不需要的组份分离开、制得血浆的分离装置(110);一个用于从血浆的各种组份中分离血纤蛋白胶的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一端与血浆的分离装置(110)相连通,其间还设有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检测器(119);一个用于收集分离所得沉淀物的血纤蛋白胶收集器(160),其通过一血纤蛋白胶传递装置(165)与该血纤蛋白胶的分离装置另一端相连通;其中,该血纤蛋白胶的分离装置、血纤蛋白胶收集器(160)及其之间的传递装置(165)均设于一个可调节温度的冰箱(125)内,组成一个用于快速冷冻、快速融化的血纤蛋白胶制备及温控装置。
5.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血纤蛋白胶。
6.一种抗血栓膜,其包括血纤蛋白胶及抗凝血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血栓膜,其特征在于该抗凝血剂选自汉防己碱、肝素和溶栓酶。
8.汉防己碱在制备溶血栓药物中的应用。
9.一种血纤蛋白胶的使用装置,其为双注射器混合器,包括两个用于分别容纳血纤蛋白胶和其他凝血剂的注射器、一个自动推动器及一个混合器,该两个注射器的后端平行安装于自动推动器上,前端分别连接于混合器的后端;其特征在于该双注射器混合器还具有一个恒温装置,该两个注射器及混合器置于该恒温装置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恒温装置包括一个温度控制装置及一个热绝缘盖,该两个注射器及混合器位于该温度控制装置及热绝缘盖之间形成的腔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从血浆中生产血纤蛋白胶的工艺方法,其主要将血浆经8-10次快速冷冻法进行反复沉淀和溶解,并进行过滤分离得到沉淀物。本发明还提供为实施上述方法而专门设计的装置;以及利用本发明的工艺方法制得的血纤蛋白胶,其不含任何化学沉淀剂、含有高浓度的血纤蛋白原、具高粘合性和高止血效果,可结合抗凝血剂用于制备抗血栓膜,该抗血栓膜可预防心导管手术后血栓的复发。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血纤蛋白胶的使用装置,其为具有一个恒温装置的双注射器混合器。本发明还涉及汉防己碱作为一种新的溶血栓剂能防止或溶解静脉和动脉血管中的血栓,而不破坏其凝血机制。
文档编号A61M5/00GK1820762SQ20061005992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10日
发明者黄浔阳, 梁钢, 梁焰 申请人:梁华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