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常压灭菌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351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常压灭菌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灭菌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灭菌锅,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灭菌的高效常压灭菌锅。
背景技术
目前,食用菌培养基灭菌锅,主要由铁锅和蒸笼组成,铁锅设置在锅灶上。杀菌时,将食用菌培养基装袋或装瓶后摆放在蒸笼内,铁锅内事先加入水,然后将蒸笼搁置在铁锅上,开始在锅灶内烧火,进行高温杀菌。由于铁锅和蒸笼的接触部位难以密封严实,水蒸气散失较多,所以中途需要向锅内补充水量,导致杀菌时间较长,浪费燃煤。另外,每次向锅内补充水,至少需要三人操作,即俩人抬蒸笼,一人加水,费事费力,操作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节省燃煤的高效常压灭菌锅,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高效常压灭菌锅,包括锅体和蒸笼,所说锅体呈卧式圆柱体状,蒸笼呈卧式半圆柱体状;锅体内的下部设有搁板,使锅体下部形成一储水槽,搁板上面轴向平行设有两条导轨;蒸笼的下面轴向平行设有两条滑轴,滑轴上设有与所说导轨相应的滑轮;所说锅体的一端设有锅盖,锅体与锅盖有一装置活动连接,锅体与锅盖的周边均匀设有相应的螺栓固定孔,锅体平卧设置在燥堂上。
为了造作安全,所说锅体上设有压力表和排气阀。
为了进一步节省能源,防止热量散失,所说锅体的两侧设有保温墙体。
为了增加蒸笼下面两条滑轴的承重力,所说两条滑轴上分别设有四个滑轮。
为了开启锅盖方便省事,所说锅盖上设有开启把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锅体密封性能好,水蒸气散失小,杀菌过程中途不许要向锅内补充水,操作省事省力;2、热量利用率高,节能效果明显。实验证明每锅装干料700Kg,燃煤40Kg,与土灶灭菌相比,节能60%以上;3、由于食用菌培养基装袋或装瓶后摆放在半圆柱体状的蒸笼内,杀菌时,蒸笼的周边同时均匀受热,所以杀菌均匀,不留死角,杀菌效果好,而且还解决了高压杀菌及常压杀菌都无法克服的菌袋进水问题。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3为燥堂12下面设有的风道,根据附图,本实用新型它包括锅体3和蒸笼6,锅体3呈卧式圆柱体状,蒸笼6呈卧式半圆柱体状;锅体3内的下部设有搁板10,使锅体3下部形成一储水槽11,搁板10上面轴向平行设有两条导轨;蒸笼6的下面轴向平行设有两条滑轴,滑轴上设有与所说导轨相应的滑轮9;锅体3的一端设有锅盖,锅体3与锅盖有一装置2活动连接,锅体3与锅盖的周边均匀设有相应的螺栓固定孔7,锅体3平卧设置在燥堂上12;锅体3上设有压力表4和排气阀5;锅盖上设有开启把手8;锅体3的两侧设有保温墙体1;两条滑轴上分别设有四个滑轮9。
杀菌时,将锅盖打开,然后将蒸笼6沿导轨拉出,将制备好的食用菌培养基袋或瓶摆放在蒸笼内,然后再沿导轨将蒸笼6推入锅体3中,在储水槽11中一次性加足水,盖好锅盖并用螺栓固定,即可烧火杀菌。杀菌完毕,将锅盖打开,再将蒸笼6沿导轨拉出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常压灭菌锅,包括锅体和蒸笼,其特征是所说锅体呈卧式圆柱体状,蒸笼呈卧式半圆柱体状;锅体内的下部设有搁板,使锅体下部形成一储水槽,搁板上面轴向平行设有两条导轨;蒸笼的下面轴向平行设有两条滑轴,滑轴上设有与所说导轨相应的滑轮;所说锅体的一端设有锅盖,锅体与锅盖有一装置活动连接,锅体与锅盖的周边均匀设有相应的螺栓固定孔,锅体平卧设置在燥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常压灭菌锅,其特征是所说锅体上设有压力表和排气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常压灭菌锅,其特征是所说锅体的两侧设有保温墙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常压灭菌锅,其特征是所说两条滑轴上分别设有四个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常压灭菌锅,其特征是所说锅盖上设有开启把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常压灭菌锅,包括锅体和蒸笼,其特征是所说锅体呈卧式圆柱体状,蒸笼呈卧式半圆柱体状;锅体内的下部设有搁板,使锅体下部形成一储水槽,搁板上面轴向平行设有两条导轨;蒸笼的下面轴向平行设有两条滑轴,滑轴上设有与所说导轨相应的滑轮;所说锅体的一端设有锅盖,锅体与锅盖有一装置活动连接,锅体与锅盖的周边均匀设有相应的螺栓固定孔,锅体平卧设置在燥堂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省事省力、热量利用率高、节能效果明显、杀菌效果好等特点,而且还解决了高压杀菌及常压杀菌都无法克服的菌袋进水问题,是一种理想的食用菌培养基灭菌装置。
文档编号A61L2/04GK2922902SQ20062012260
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9日
发明者程振省 申请人:程振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