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中药川芎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
技术领域:
,是一种新的以挥发性物质为有效成分的中药川芎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技术背景中药注射液由于批与批之间的重现性问题限制其进一步推向国际市场,解决中药注射液重现性问题的关键是其源头——原料的重现性,然而中药材天然的特殊性,如产地、采收季节、炮制方法等不同,不能保证原料的重现性,尤其是当以挥发性物质为有效成分的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不同程度的损失,使制备的中药注射液批与批之间的重现性达不到中药注射液的要求。为此,本发明人将川芎中药材中的挥发性物质先经超(近)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提取法制成川芎油,再以川芎油作为原料制备川芎注射液。提取的川芎油体积小有利于密闭冷藏,也有利于保证挥发性有效成分的稳定性,从而可以根本上解决以挥发性物质为有效成分的中药川芎注射液批与批之间的重现性(制备方法详见发明专利CN1546625)。然而将上述川芎油相直接配制的注射液,在动物实验时发现存在溶血的安全性隐患,因此不符合中药注射液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上述中药川芎注射液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直接用川芎油配制的注射液存在溶血安全性隐患。本发明以川芎中药材中的挥发性物质经超(近)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提取法制成川芎油为原料,与水按一定配比混合后,采取水蒸气蒸馏法除去川芎油中的溶血性物质,制成川芎注射液,能有效解决溶血隐患。本发明方法简单,不破坏天然活性成分和热敏性成分,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提取物的天然特征,还由于制备条件温和,操作条件易控制,工艺稳定,本方法得到的川芎注射液与川芎油相关性好,无溶血性,批与批之间的重现性满足中药注射液新药指纹图谱的要求。本发明方法也适用于以挥发性物质为有效成份的其他中药材制备注射液。本发明川芎注射液制备步骤如下1、原料准备将川芎洗净后与3070'C低温烘干,优选温度为306(TC,最佳温度为304(TC,粉碎至1020目细粉,最佳为20目。2、萃取川芎细粉采用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装置,提取挥发油,萃取温度16~60'C,萃取压力为6.834.5MPa,萃取时间为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半小时,提取川芎挥发油。3、制备注射液将上述所得川芎挥发油与蒸馏水以h6010000混合,进行水蒸气蒸馏,至蒸馏液为母液三分之一,所得蒸馏液按体积的0.6%加入吐温-80助溶,按蒸馏液质量的O.8y。加入氯化钠调等渗(例如蒸馏液1000ml,则加入6ml吐温-80,8g氯化钠),搅拌均匀,分装,消毒,即得中药川芎注射液。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制备川芎注射液1、原料准备用清水将川芎洗净,置3(TC低温烘干,用粉碎机粉碎至20目细粉;2、萃取取川芎细粉500g,采用二氧化碳萃取装置(南通华安超临界萃取仪,下同),提取挥发油,萃取温度为2(TC,萃取压力为7.2MPa,萃取时间为一个半小时,得挥发油15ml。3.制备注射液精密称取上述所得油2.5g,加入150ml蒸馏水,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为50ml,加入0.3ml吐温-80,加入0.4g氯化钠调等渗,搅拌均匀,分装,消毒,即得中药川芎注射液。实施例2:制备川芎注射液1、原料准备用清水将川芎洗净,置40'C低温烘干,用粉碎机粉碎至20目细粉;2、萃取取川芎细粉500g,采用二氧化碳萃取装置提取挥发油,萃取温度为25'C,萃取压力为7.0MPa,萃取时间为一个半小时,得挥发油14ml。3、制备注射液将精密称取上述所得油2g,加入150ml蒸馏水,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为50ml,加入0.3ml吐温-80,加入0.4g氯化钠调等渗,搅拌均匀,用安瓿分装成10ml/支,10(TC流通蒸汽消毒30min,即得中药川芎注射液。实施例3:制备川芎注射液1、原料准备用清水将川芎洗净,置30。C低温烘干,用粉碎机粉碎至20目细粉;2、萃取取川尊细粉500g,采用二氧化碳萃取装置提取挥发油,萃取温度为20"C,萃取压力为7.5MPa,萃取时间为两个半小时,得挥发油18ml。3、制备注射液将精密称取上述所得油2g,加入1500ml蒸馏水,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为500ml,加入3ml吐温-80,加入4g氯化钠调等渗,搅拌均匀,用安瓿分装成10ml/支,10(TC流通蒸汽消毒30min,即得中药川芎注射液。实施例4:制备川芎注射液1、原料准备用清水将川芎洗净,置30'C低温烘干,用粉碎机粉碎至20目细粉;2、萃取取川芎细粉500g,采用二氧化碳萃取装置提取挥发油,萃取温度为16"C,萃取压力为7.2MPa,萃取时间为两个半小时,得挥发油16ml。3.制备注射液精密称取上述所得油lg,加入1500ml蒸馏水,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为500ml,加入3ml吐温-80,加入4g氯化钠调等渗,搅拌均匀,用安瓿分装成10ml/支,10(TC流通蒸汽消毒30min,即得中药川芎注射液。实施例5:制备川芎注射液1、原料准备用清水将川芎洗净,置3(TC低温烘干,用粉碎机粉碎至20目细粉;2、萃取取川芎细粉500g,采用二氧化碳萃取装置提取挥发油,萃取温度为30'C,萃取压力为7.7MPa,萃取时间为两个小时,得挥发油17ml。3、提取精密称取上述所得油O.5g,加入1500ml蒸馏水,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为500ml,加入3ml吐温-80,加入4g氯化钠调等渗,搅拌均匀,用安瓿分装成10ml/支,100'C流通蒸汽消毒30min,即得中药川芎注射液。实施例6: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制备川芎注射液1、原料准备用清水将川芎洗净,置3(TC低温烘干,用粉碎机粉碎至20目细粉;2、萃取取川芎细粉500g,采用二氧化碳萃取装置提取挥发油,萃取温度为60'C,萃取压力为34.5MPa,萃取时间为两个小时,得挥发油16ml。3、制备注射液精密称取上述所得油0.15g,加入1500ml蒸馏水,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为500ml,加入3ml吐温-80,力H4g氯化钠调等渗,搅拌均匀,用安瓿分装成10ml/支,10(TC流通蒸汽消毒30min,即得中药川芎注射液。实施例7:制备川芎注射液(重复14次)1、原料准备用清水将川芎洗净,置3(TC低温烘干,用粉碎机粉碎至20目细粉;2、萃取取川芎细粉20kg,采用二氧化碳萃取装置提取挥发油,萃取温度为3(TC,萃取压力为7.0MPa,萃取时间为两个小时,重复20次,共得挥发油约12000mlo3.制备注射液精密称取上述所得油2g,加入1500ml蒸馏水,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为500ml,加入3ml吐温-80,力卩4g氯化钠调等渗,搅拌均匀,用安瓿分装成10ml/支,10(TC流通蒸汽消毒30min,即得中药川芎注射液。以此条件重复做14次,共得14批中药川芎注射液。其批号分别为20060711-1、20060711-2、20060710-1、20060710-2、20060616-1、20060616-2、20060615-1、20060615-2、20060614-1、20060614-2、20060613-1、20060613-2、20060612-1、20060612-2。上述各实施例制得的注射液经溶血性试验,均无溶血现象,并以实施例7制备的14批川芎注射液成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结果表明各批次重现性良好,现以实施例7制品为例,详细阐述实验及结果。川芎注射液溶血与凝聚检查试验参照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118页。原理将一定量供试品与2%的兔红细胞混悬液混合,温育一定时间后,观察其对红细胞状态是否产生影响。试验目的观察川芎注射液对兔红细胞的影响。受试药物名称为川芎注射液,由长海医院药学部提供,批号为上述实施例7的14批川芎注射液成品。动物来源为新西兰兔,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部(清洁级),合格证号为医动字第02-22-8,体重1.8-2.5kg,雌雄随机,动物数共7只。器材为离心机、恒温恒湿箱、试管、离心管,试剂为蒸馏水、生理盐水,原药液给药,实验室温度为20士2。C,湿度为50-65%。方法2%红细胞混悬液的制备取兔(心脏)血约20ml,放入锥形瓶中用玻璃棒搅动血液,除去纤维蛋白原,使成脱纤血液。加入生理盐水约io倍量,摇匀,每分钟1000-1500转离心15分钟,除去上清液,沉淀的红细胞再用生理盐水按上述方法洗涤至上清液不显红色为止。将所得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配成2%的混悬液,供试验用。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川芎注射液供静脉滴注(临床使用浓度为20ml-30ml加入100ml生理盐水),溶血与凝聚检查试验时未经稀释而以原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检査法取洁净试管5只,1、2号管为供试品管,3号管为阴性对照管,4号管为阳性对照管,5号管为供试品对照管。按下表1所示依次加入2%红细胞混悬液、0.9%氯化钠溶液或蒸馏水,混匀后,立即置37""C土0.5。C的恒温箱中进行温育。3小时后观察溶血和凝聚反应。表l:各试管加液<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如试验中的l、2号管溶液呈澄明红色,管底无细胞残留或有少量红细胞残留,表明有溶血发生;如红细胞全部下沉,上清液无色澄明,或上清液虽有色澄明,但1号管和5号管比色无显著差异,则表明无溶血发生。若溶液中有棕红色或红棕色絮状沉淀,振摇后不分散,表明有红细胞凝聚发生。如有红细胞凝聚发生。如有红细胞凝聚的现象,可按下法进行进一步判定是凝聚还是假凝聚。若凝聚物在试管振荡后又能均匀分散,或将凝聚物置于载玻片上,在盖玻片边缘滴加2滴0.9%生理盐水,置显微镜下观察,凝聚红细胞能被冲散者为假凝聚,若凝聚物不被摇散或在玻片上不被冲散者为凝聚。结果判断当阴性对照管无溶血和凝聚发生,阳性对照管有溶血发生时,若供试品管中的溶液在3小时内不发生溶血和凝聚,判供试品符合规定;若供试品管中的溶液在3小时内发生溶血和凝聚,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结果见表2。表2:3小时时各试管中红细胞状态<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从表2所列试验结果可知川芎注射液20060711-1、20060711-2、20060710-1、20060710-2、20060616-1、20060616-2、20060615-1、20060615-2、20060614-1、20060614-2、20060613-1、20060613-2、20060612-1、20060612-2共14批号均不溶血、均不凝聚,从而表明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所得中药川芎注射液不存在溶血的安全性隐患。仪器与试药气质联用仪(Agilent5973NGC/MS),试验用He(钢瓶装ALPHAGAZTM高纯He,纯度>99.999%)。色谱-质谱条件HP-5柱(29.8mxO.25mmxO.25um),进样口压力8.15psi,柱流量1.0mL/min,平均线速度37cm/sec;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C,以4°C/min升至25(TC,保持10min。分流模式进样,分流比10:1。接口温度28(TC,离子源温度230°C,四极杆温度150。C,El源电压70eV,质量扫描方式SCAN,扫描质量范围12.00—500.00amu,溶剂延迟3.00min。14批测定结果见表3。表314批川芎注射液测定结果保留时间A函平均值上限下限Ai/AO(%)Ai/AO(%)Ai/AO(%)Ai/AO(%)Ai/AO(%)(min)20060711-220060711-120060710-220060710-120060616-231.35231.6239.5323.7225.0131.1525力031.0028.3731.90631.6339.5423.7324.6930.9931.5733.7227.0533.24772.7387.2758.1859.7364.3564.6765.8867.8533.38〗19.4224.2814.5714.9719.0416.0816.7818.04*33.62110012080100100100100100Ai/A0Ai/A0Ai/AlAi/AlAi/AOAi/AOAi/AOAi/AOAi/AO(%)(%)(%)(%)(%)(%)(o/o)(%)(o/0)20060616-120060615-220060615-120060614-220060614-120060613-220060613-120060612-220060612-127.5933.6133.6132.4127.1234.8833.5134.7637.1727.7431.4831.2531.0425.4630.0138.893438.0564.8875.5276.3277.0267.3286.3780.2176.8478.2517.8220.6519.3319.1118.0422.523.7121.8323.99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注以保留时间为33.621min的峰面积A。为对照,其他符合含量百分比规定需要控制的峰Ai与Aa相比得到峰面积比值即为Ai/Ao,根据含量百分比的新药规定要求计算Ai/A。上下限范围。表3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中药川芎注射液,批与批之间的重现性良好,符合中药注射液的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中药川芎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原料准备将川芎洗净后于30~70℃低温烘干,粉碎至10~20目细粉;(2)萃取川芎细粉采用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装置,萃取温度为16~60℃,萃取压力为6.8~34.5MPa,萃取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半小时,提取川芎挥发油;(3)制备注射液;其特征在于制备注射液时,将上述所得川芎挥发油与蒸馏水以1∶60~10000混合,进行水蒸气蒸馏,至蒸馏液为母液三分之一,所得蒸馏液按体积的0.6%加入吐温-80助溶,按蒸馏液质量的0.8%加入氯化钠调等渗,搅拌均匀,分装,消毒,即得中药川芎注射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芎注射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注射液时,川芎挥发油与蒸馏水之比为l:7008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芎注射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注射液时,川芎挥发油与蒸馏水之比为l:750。4.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方法制备的中药川芎注射液。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医药
技术领域:
,是一种制备中药川芎注射液的方法,包括将川芎制成细粉,将川芎细粉采用二氧化碳流体提取川芎油,以川芎油为原料制备注射液,其特征在于制备注射液时,将川芎油与蒸馏水以1∶60~10000混合,进行水蒸气蒸馏,至蒸馏液为母液三分之一,所得蒸馏液按体积的0.6%加入吐温-80,按蒸馏液质量的0.8%加氯化钠调等渗,搅拌均匀,分装,消毒,即成川芎注射液。本发明克服了川芎油直接配制注射液存在的溶血安全性隐患,并且所得川芎注射液批与批之间的重现性能达到中药注射液指纹图谱的要求。本发明方法也适用于以挥发性物质为有效成分的其他中药材制备注射液。文档编号A61K36/185GK101156880SQ20071004624公开日2008年4月9日申请日期2007年9月21日优先权日2007年9月21日发明者胡晋红,高丽红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