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85227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领域,尤其是涉及防治肝郁气滞型乳癖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乳癖是乳房囊性增生病,它是一种非炎症、非肿瘤的腺内组织增生,其症状特征为乳房肿痛、刺痛,乳房中有块状或呈结节状。引起该病的原因,大多因肝郁气滞、冲任不调、寒痰凝结所致。肝郁气滞型乳癖的症状表现为乳房肿块和胀痛或刺痛,常伴有情绪郁闷,心烦易怒,乳房肿块随情绪变化而变化等。目前,国内外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的方法较多,如西医治疗法,常用药有甲状腺素、三苯氧胺、双氯灭痛片等;如中医治疗法,常用药有散结冲剂、丹栀逍遥丸等。但是,在治愈率、治疗手段、治疗费用等方面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经检索未发现有与本发明相同的配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草药汤剂治疗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上的不足之处,并提供一种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且治愈率较高的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的中草药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的汤剂药物,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柴胡、炒党参、生白芍、夜交藤、炒白术、酒炒延胡索、当归、白茯苓各10-12克,青皮、陈皮各8-10克,炙甘草5-6克,黄精、红枣各13-15克,生姜4-5克。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的汤剂药物,其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柴胡、炒党参、生白芍、夜交藤、炒白术、酒炒延胡索、当归、白茯苓、青皮、陈皮、炙甘草、黄精、红枣、生姜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15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本发明汤剂药物里柴胡具有发表和里、升阳解郁作用;炒党参具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作用;生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作用;夜交藤具有养心、安神、通络、祛风作用;炒白术具有补脾健胃、燥湿利水作用;酒炒延胡索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作用;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作用;白茯苓具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作用;青皮具有疏肝破气、散结消痰作用;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作用;炙甘草具有补脾和胃、解毒、调和诸药作用;黄精具有补中益气作用;红枣具有益气生津、调营卫作用;生姜具有发表散寒、解毒作用。上述中草药经有机组合、辩证配伍和相互辅佐,增强了该药物疏肝理气、解郁化痰、活血止痛的功效,从而达到治愈肝郁气滞型乳癖的目的。
使用本发明的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的汤剂药物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有如下特点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见效快。
服用方法1、药量每日一剂。将头煎、二煎两次煎成的汤剂混合后,分两次服用。
2、服药时间上、下午各一次,在饭后两小时服药。
3、药温控制温服。
禁忌事项治疗、服药期间禁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的汤剂药物的原料配方柴胡、炒党参、生白芍、夜交藤、炒白术、酒炒延胡索、当归、白茯苓各10克,青皮、陈皮各8克,炙甘草5克,黄精、红枣各13克,生姜4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柴胡、炒党参、生白芍、夜交藤、炒白术、酒炒延胡索、当归、白茯苓、青皮、陈皮、炙甘草、黄精、红枣、生姜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15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实施例2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的汤剂药物的原料配方柴胡、炒党参、生白芍、夜交藤、炒白术、酒炒延胡索、当归、白茯苓各12克,青皮、陈皮各10克,炙甘草6克,黄精、红枣各15克,生姜5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柴胡、炒党参、生白芍、夜交藤、炒白术、酒炒延胡索、当归、白茯苓、青皮、陈皮、炙甘草、黄精、红枣、生姜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15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治疗效果疗效标准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的汤剂药物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之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肝郁气滞型乳癖症状是否消失。服药2个月为1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肝郁气滞型乳癖症状全部消失;好转——肝郁气滞型乳癖症状明显减少;无效——服药1个疗程后,肝郁气滞型乳癖症状毫无消失。
效果用该药物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患者29例,治疗1个疗程,其中治愈25例,好转4例,治愈率为86%,有效率为100%。
典型病例方某,女,35岁,教师。2005年5月就诊。据患者自述,1个月前,感觉右乳房胀痛,过几天后发现有肿块,且逐渐增大,痛感加重。诊见患者面色萎黄,精神抑郁,心烦易怒。初步诊断为肝郁气滞型乳癖。采用本发明汤剂药物,先服30剂,患者乳房肿块变软,疼痛减轻,续服30天,患者痊愈。6个月后追访,未见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柴胡、炒党参、生白芍、夜交藤、炒白术、酒炒延胡索、当归、白茯苓各10-12克,青皮、陈皮各8-10克,炙甘草5-6克,黄精、红枣各13-15克,生姜4-5克。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涉及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的中草药配方,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柴胡、炒党参、生白芍、夜交藤、炒白术、酒炒延胡索、当归、白茯苓各10-12克,青皮、陈皮各8-10克,炙甘草5-6克,黄精、红枣各13-15克,生姜4-5克。本发明的特点是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见效快。
文档编号A61P15/00GK101057961SQ20071010801
公开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5日
发明者袁爱仙, 胡红芳 申请人:袁爱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