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早期中风偏瘫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789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早期中风偏瘫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早期中风偏瘫的中药方剂。
背景技术
中风偏瘫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病症,症状表现为半身不遂,肢体乏力,或 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早期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治疗的药物还是 以西药为主,中药治疗的药物相对较少,并且疗效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治疗早期中风偏瘫的中药
方剂。 '
本发明的药物组成和重量比为黄芪60 —120,当归10 — 20,丹参25-35, 赤芍25-35,地龙10-20,炮山甲6-10,水蛭4_6,鸡血藤30_35。
本方方中以大剂量黄芪益气生血,使气旺血足而血易行;当归、鸡血藤养 血活血通络;丹参、赤芍活血化瘀通络;炮地龙、山甲、水蛭为虫类蠕动之品, 灵动迅速,可活血逐瘀通络,以搜别络之邪瘀,疏通被阻络道,起到一般草木 药所不及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活血化瘀、通络复瘫之用。临床 应用本方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确切, 一般2周左右可收显效。经367例临床 应用证明,其有效率95,8%,治愈率92. 1%。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黄芪80g,当归15g,丹参30g,赤芍30g,地龙15g,炮山甲10g, 水蛭6g,鸡血藤30g。每日水煎服3次,每次200ml
实施例2:按照下列配比黄芪IOO,当归20,丹参30,赤芍30,地龙15,
炮山甲IO,水蛭6,鸡血藤30。采用现有中药制药加工工艺加工成片剂、胶囊、 口服液等,口服每日3次。
脾胃虚弱,纳运欠佳,可改为饭后服用,或加白术、砂仁、鸡内金;药后 腹胀、矢气多,加枳壳、厚朴;伴口眼歪斜加全蝎、僵蚕;语言不利,加石菖 蒲、远志、胆星或竹沥;气短乏力重者,加生晒参;头晕血压高可加怀牛膝、 代赭石、天麻,亦可配合西药治疗。
权利要求
1、治疗早期中风偏瘫的中药方剂,其药物组成和重量比为黄芪60-120,当归10-20,丹参25-35,赤芍25-35,地龙10-20,炮山甲6-10,水蛭4-6,鸡血藤30-3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早期中风偏瘫的中药方剂。本发明的药物组成和重量比为黄芪60-120,当归10-20,丹参25-35,赤芍25-35,地龙10-20,炮山甲6-10,水蛭4-6,鸡血藤30-35。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活血化瘀、通络复瘫之用。临床应用本方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确切,一般2周左右可收显效。经367例临床应用证明,其有效率95.8%,治愈率92.1%。
文档编号A61K36/71GK101194939SQ20071011507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7日
发明者刘晓祥 申请人:刘晓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