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冠状动脉导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55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冠状动脉导引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具,具体地系一种冠状动脉导 背景技术在现有技术中,冠状动脉导引管通常在导管的头端设有两个侧孔。其功能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于左主干冠病变和左冠开 口病变常选用7F带侧空的导管以避免影响冠脉血流;二是右冠病变如果开口较细,带侧孔的冠状动脉导引导管可以避免导 管嵌顿血管开口造成停搏或室颤;三是对于小血管病变(血管 直径〈3mm)可应用带侧孔的冠状动脉导引导管避免影响血流;四是可选用大一些的导引导管以增强支持力而不影响血流;五 是带侧孔的冠状动脉导引导管可便于深插以提供更强的支持 力。其存在的不足是①由于侧孔的存在使得大量造影剂流失 影响图像质量,增加造影剂用量及相关的副作用;②侧孔的流 量有限,正常血压情况下侧孔100 150ml/min的流量可以满 足右冠脉的需要,但不能满足左冠脉的需要;③侧孔的存在可 能掩盖心肌灌注不足的情形,且能造成压力误判。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之不足,提供 一种改进的冠状动脉导引管,其侧孔可以调节开闭,从而方便自如的选择造影或进行PCI治疗。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本 实用新型包括有管壁及其上面的侧孔,其特征在于管壁分 为内外层,中间设有管壁腔,在管壁腔中设有一个阀门片,在 阀门片的一端设有一个和侧孔等大的圆孔,阀门片一端通过弹 性丝联接管头端,另一端通过牵拉丝联接管尾端的牵拉环,在 管尾端活动联接有侧孔开闭旋钮。本实用新型釆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 实用新型釆用了双层侧孔重叠分离技术,可通过侧孔开闭旋钮 调节侧孔开闭。侧孔开闭旋钮类似于螺母结构,扣在牵拉环 上,通过旋转带动牵拉环实现对阀门片的搡纵。当需要侧孔开 放时,旋转侧孔开闭旋钮使之向尾端移动,带动牵拉环和牵拉 丝向尾端移动,使阀门片向尾端移动,其上的圆孔会和导管侧 孔重合,侧孔开放。如需要关闭侧孔时,反向旋转旋钮,上述 拉力消失,导管头端的弹性丝回缩,牵拉闽门片向头端移动, 圆孔和侧孔错开,侧孔关闭。侧孔封闭时为正常导管,可正常 造影,无造影剂流失,且能测定实际压力。侧孔开放时可为冠 脉提供更多血流,甚至能满足左冠的需求(侧孔多)进行深插 时亦不必担心冠脉缺血,特别有助于慢性闭塞病变长时间搡 作。通过应用这种可控侧孔技术,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侧孔的开闭,从而方便地选择造影或进行PCI。由于避免了侧孔的不足之处,故能够增加侧孔的数量,从而更大地发挥恻孔的作用。 另外,应用该技术的导引导管可以替代传统的猪尾导管进行心 室造影或非选择性冠脉造影。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图中标记l-管壁、2-侧孔、3-管壁腔、4-闽门片、5-圆 孔、6-弹性丝、7-牵拉丝、8-牵拉环、9-侧孔开闭旋钮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管壁l及其上面的侧孔 2,管壁l分为内外层,中间设有管壁腔3,在管壁腔3中设有 一个阀门片4,在阀门片4的一端设有一个和侧孔2等大的圆 孔5,阀门片4一端通过弹性丝6联接管头端,另一端通过牵 拉丝7联接管尾端的牵拉环8,在管尾端活动联接有侧孔开闭 旋钮9。本实用新型的侧孔开闭旋钮9活动螺设在管尾端,其 扣在牵拉环8上。
权利要求1.一种冠状动脉导引管,其包括有管壁(1)及其上面的侧孔(2),其特征在于管壁(1)分为内外层,中间设有管壁腔(3),在管壁腔(3)中设有一个阀门片(4),在阀门片(4)的一端设有一个和侧孔(2)等大的圆孔(5),阀门片(4)一端通过弹性丝(6)联接管头端,另一端通过牵拉丝(7)联接管尾端的牵拉环(8),在管尾端活动联接有侧孔开闭旋钮(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状动脉导引管,其特征在 于:侧孔开闭旋钮(9)活动螺设在管尾端,其扣在牵拉环(8) 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冠状动脉导引管,其包括有管壁(1)及其上面的侧孔(2),其特征在于管壁(1)分为内外层,中间设有管壁腔(3),在管壁腔(3)中设有一个阀门片(4),在阀门片(4)的一端设有一个和侧孔(2)等大的圆孔(5),阀门片(4)一端通过弹性丝(6)联接管头端,另一端通过牵拉丝(7)联接管尾端的牵拉环(8),在管尾端活动联接有侧孔开闭旋钮(9)。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层侧孔重叠分离技术,可通过侧孔开闭旋钮调节侧孔开闭。从而方便自如的选择造影或进行PCI治疗。
文档编号A61M39/00GK201091736SQ20072009707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4日
发明者李永星, 晔 郑 申请人:郑 晔;李永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