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虫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6668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驱虫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肠道寄生虫的驱虫丸。
背景技术
肠道寄生虫病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其中常见的有蛔虫病、钩虫病、蛲虫
病、绦虫病。其患病率高,尤其在农村,感染率高达80%。其危害性大,除了 引起消瘦及轻重不等的胃肠道症状(腹痛、呕吐、消化不良)夕卜,蛔虫可引起 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肠穿孔等;钩虫可引起慢性肠道出血,导致贫血; 蛲虫可导致肛周、会阴部病痒和炎症,影响睡眠。肠寄生虫除了引发腹痛等症 状、造成患儿营养不良以外,还可能阻塞小肠或进入胆道、肝脏,引起更严重 的并发症。目前常见的驱虫药是左旋咪唑类杀虫药,由于两岁以下的儿童肝脏 发育尚不完全,左旋咪唑类杀虫药服用后会造成孩子的肝功能损害,引起转氨 酶升高和厌食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肠道寄生虫的驱虫丸,对患者没有毒副作用, 适合儿童服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驱虫丸,由以下重量份 数的原料制成苦楝皮6 15份、槟榔6 15份、使君子6 12份、鹤虱6 12 份、贯众6 15份、南瓜子6 15份、乌梅6 15份、雷丸6 15份、石榴皮6 15份、黄连6 15份、花椒3 6份、木香6 15份和干姜6 15份。 制备时将各原料粉碎、混匀,然后加入炼蜜制成蜜丸。 本发明中,苦楝皮,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杀虫之效,主治蛔虫,蛲虫,风疹,疥癣。槟榔、味苦、辛,性温,入脾、胃、大肠经,有杀虫,破 积,下气,行水之效,主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使君子, 味甘,性温,入脾、胃经,有杀虫,消积,健脾之效,主治蛔虫腹痛,小儿疳 积,乳食停滞,腹胀,泻痢。鹤虱,味苦、辛,性平,杀虫,主治虫积腹痛。 贯众,味苦,性凉,入肝、胃经,有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 血之效,可治蛔虫、饶虫、绦虫病。南瓜子,味甘,性平,主治绦虫,蛔虫, 百日咳,痔疮。乌梅,味酸,性温,入肝、脾、肺、大肠经,有收敛生津,安 蛔驱虫之效,主治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雷丸,味苦,性寒,入 胃、大肠经,有消积,杀虫之功效,主治虫积腹痛,疳疾,风痫。石榴皮,味 酸、涩,性温,入大肠、肾经,有涩肠,止血,驱虫之功效,主治久泻,久痢, 便血,脱肛,虫积腹痛,疥癣。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 有泻火,燥湿,解毒,杀虫之功效,主治菌痢,热泻腹痛,疳积,蛔虫病。花 椒,味辛,性温,入脾、肺、肾经,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 毒之功效,主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 病,蛲虫病。木香,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之效,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 食积不消、不思饮食。干姜,味辛,性热,入脾、胃、肺经,有温中逐寒,回 阳通脉之功效,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本发明 中以苦楝皮、槟榔、使君子、鹤虱、贯众、南瓜子、乌梅、雷丸、石榴皮、黄 连、花椒的杀虫驱虫、治疗腹痛腹胀为主要功效,再辅以木香行气止痛,健脾 消食,调理脾胃,干姜温中逐寒,用于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杀虫驱虫、 消积健脾、温中散寒之效。本发明的驱虫丸主治蛔虫病、蛲虫病肠道寄生虫病, 对钩虫病、绦虫病也有效果,本发明的驱虫丸服用后使寄生虫排出体外,同时 护理脾胃,使患者恢复健康。本发明的原料采用中药成分,对患者没有毒副作 用,适合儿童服用。
服用时每次服用6g,每日2—3次,10岁以下儿童服用时每次服用3g, 一般3—4天即可治愈。
将临床统计,治疗蛔虫病500例,其中480例全部治愈,对蛔虫病的治愈 率达到96%,另20例起初有效,但仍有蛔虫;治疗蛲虫病490例,有465例治 愈,治愈率达到95%,另25例经治疗仍有蛲虫;治疗钩虫病100例,75例治愈, 治愈率75%,另25例效果不明显;治疗绦虫病200例,160例治愈,治愈率达 80%,另40例未治愈。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l:苦楝皮6份、槟榔6份、使君子6份、鹤虱6份、贯众6份、南 瓜子6份、乌梅6份、雷丸6份、石榴皮6份、黄连6份、花椒3份、木香6 份、干姜6份。
实施例2:苦楝皮10份、槟榔10份、使君子9份、鹤虱9份、贯众10份、 南瓜子10份、乌梅10份、雷丸10份、石榴皮10份、黄连10份、花椒5份、 木香10份、干姜10份。
实施例3:苦楝皮15份、槟榔15份、使君子12份、鹤虱12份、贯众15 份、南瓜子15份、乌梅15份、雷丸15份、石榴皮15份、黄连15份、花椒6 份、木香15份、干姜15份。
实施例1-3制备时将各原料粉碎、混匀,然后加入炼蜜制成蜜丸。
以上实施例中的份数为重量份数。 典型病例
病例1:董某,男,13岁,自述身体虚弱,近一周内大便下蛔虫十余条, 腹痛阵作。中医辨证为虫积中阻,治宜益气健脾、杀虫,温里下积。服用本发 明实施例2的驱虫丸,每次服用6g,每日2次,两天后便下蛔虫十余条,第三 天腹痛消失,痊愈。
病例2:王某,女,9岁,就诊时症状为肛门瘙痒,入睡后肛门处可见白色 细小线虫,诊断为蛲虫病。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驱虫丸,每次服用3g,每日2次,3天后症状完全消失,治愈。
病例3:李某,男,45岁,自述有腹部隐痛、消化不良、腹泻症状,经医 院化验粪便后确诊为绦虫病,后服用实施例3的驱虫丸进行治疗,每次服用6g, 每日3次,两天时腹部隐痛、腹泻的症状大大减轻,继续服用两天后治愈,腹 部隐痛、腹泻完全消失,饮食恢复正常。
权利要求
1、一种驱虫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苦楝皮6~15份、槟榔6~15份、使君子6~12份、鹤虱6~12份、贯众6~15份、南瓜子6~15份、乌梅6~15份、雷丸6~15份、石榴皮6~15份、黄连6~15份、花椒3~6份、木香6~15份和干姜6~15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虫丸,其特征在于制备时将各原料粉碎、混匀, 然后加入炼蜜制成蜜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虫丸,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苦楝皮6~15份、槟榔6~15份、使君子6~12份、鹤虱6~12份、贯众6~15份、南瓜子6~15份、乌梅6~15份、雷丸6~15份、石榴皮6~15份、黄连6~15份、花椒3~6份、木香6~15份和干姜6~15份。本发明的驱虫丸主治蛔虫病、蛲虫病肠道寄生虫病,对钩虫病、绦虫病也有效果,本发明的驱虫丸服用后使寄生虫排出体外,同时护理脾胃,使患者恢复健康。本发明的原料采用中药成分,对患者没有毒副作用,适合儿童服用。
文档编号A61K9/20GK101596305SQ20091006536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日
发明者周大红 申请人:周大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