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74495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慢性鼻窦炎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鼻部在正常状态下,有一层天然的富有弹性的保护膜起到阻隔病毒和细菌的作用。但是当人身体在虛弱、免疫力低下(如感冒)时,这层膜的功能就会减退、失去弹性,此时病毒细菌乘虛而入,大量繁殖,导致鼻部各种疾病。
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化脓性炎症,常继发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的疾病。其主要发病原因为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治疗不当或反复发作,而转变为慢性鼻窦炎。
目前有许多治疗慢性鼻窦炎的西药,药力能快速达到病变部位,有效达到止痛、消炎效果,使患者迅速摆脱病痛的困扰。但由于其治疗原理是消炎、止痛,而不能解除产生病痛的根本原因,停药后疼痛易复发,治愈率低,且副作用较大。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出发,从病的根本入手,釆用中医中药治疗可以达到通络泻毒、活血化瘀、调节肺脾、阳肝壮肾、行气止痛的效果,使炎症得以消失、头痛得以减退、嗅觉得以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的根本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药物,该药物能解除产生病痛的根本原因,治愈率高、见效快、无毒副作用、无复发。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辛夷花5 --15木 通5 --15
荆芥穗5 --10金银花15 --30
连翘15--30黄芩5_-15
黄柏5--15鱼腥草10_-20丹参10--30生黄芪15 --30
生地15 _-30丹皮5--15
水蛭2_-6地龙-15
蒿本5 --15积壳-15
车前子15 --30甘草2 -- 5
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剂型,如片剂、丸剂、散剂、胶 囊剂等,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胶囊剂。
将本发明药物制成胶囊剂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水蛭于烫热的滑石粉中炒至金黄色,以醋稍浸,捞出干燥;将地龙以黄
酒拌匀闷透,炒至微黄色;将车前子炒至将要爆裂。
将炮制好的水蛭、地龙、车前子与辛夷花、木通、荆芥穗、金银花、连翘、
黄芩、黄柏、鱼腥草、丹参、生黄芪、生地、丹皮、蒿本、枳壳、甘草按所述
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加水煎煮2 4次,每次1 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浓 缩成相对密度为1.0-1.2 (65°C)的清膏,于50-6(TC干燥后,粉碎成100-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成胶囊剂产品。
慢性鼻窦炎属中医鼻渊的范畴,主要发病机制是肺气虛弱,卫表不固,感 受外邪,加之脾气虛弱,运化失健,湿痰凝聚,邪毒滞留,使湿浊聚于鼻窍而 发病,常伴流黄浊脓涕,鼻塞不通,嗅觉减退,头昏头痛等症状。其病机为本 虛标实,故宜釆用清热解毒、益气健脾、祛风除湿、化痰通窍之法。本发明组 方中,辛夷花辛散温通,芳香走窜,上行头面,宣通鼻窍;金银花、连翘、鱼 腥草清热解毒、疏散邪毒;生黄芪托毒排脓;木通泻火行水、通利血脉;荆芥 穗发汗解表祛风;黄芩、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生地、丹皮清热、生津、 滋阴,养血;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水蛭破瘀消肿;地龙清热 息风、通行经络;蒿本发汗散寒、祛风止痛;枳壳破气行痰;车前子清热利水; 甘草调和诸药兼以解毒。诸药合用,标本同治,通络泻毒、活血化瘀、调节肺脾、阳肝壮肾、行气止痛,使炎症消失、头痛减退、嗅觉恢复。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200例慢性鼻窦炎患 者对本发明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将20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男62例,女38例;年 龄6-53岁;病程最短15个月,最长5年。治疗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5 ~ 54岁;病程最短12个月,最长5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 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参照《实用耳鼻 咽喉科学》中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对照组口服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以广谱抗生素药物与甲硝唑联合服用为 主,小部分病例釆用肌肉或静脉途径给药,7天为一个疗程,停药3天,之后根 据病情改善程度适时调整用药,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釆用本发明 药物口服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共服用3个疗程。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双鼻腔无脓性分泌物,复查瓦氏位片示 鼻窦炎消失,随访6 9个月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双鼻甲轻度肿 大,复查瓦氏位片示鼻黏膜轻微炎症,随访6-9个月病情稳定。有效临床症 状减轻,复查瓦氏位片示鼻黏膜炎症好转,随访6~9个月未见加重。无效临 床症状无改善,复查瓦氏位片示鼻窦炎征象无改变。
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
表l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治愈n (%)显效n (%)有效n ( % )无效n (%)总有效率n (%)
对照组10020 ( 20. 0 )26 ( 26. 0 )31 ( 31. 0)23 ( 23. 0 )77 ( 77. 0 )
治疗组10062 ( 62. 0 )23 ( 23. 0 )12 (12. 0)5 (5. 0)95 ( 95. 0 )
p值< 0. 05> 0. 05< 0. 05< 0. 05< 0. 0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将水蛭50g放入砂锅内已烫热的滑石粉中,炒至充分膨胀发酥,呈金黄色 时取出,趁热投入醋中稍浸,捞出干燥备用;取地龙100g以黄酒拌匀闷透,放
入砂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将车前子300g用砂锅炒至将要爆裂 时取出。
将上述炮制好的中药与辛夷花150g,木通150g,荆芥穗100g,金银花300g, 连翘300g,黄芩150g,黄柏150g,鱼腥草200g,丹参300g,生黄芪300g,生 地300g,丹皮150g,蒿本150g,枳壳150g,甘草50g混和均匀,加水煎煮3 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L2(65'C)的清膏,于 5(TC干燥后,粉碎成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成胶囊剂产品。
实施例2
将水蛭60g放入砂锅内已烫热的滑石粉中,炒至充分膨胀发酥,呈金黄色 时取出,趁热投入醋中稍浸,捞出干燥备用;取地龙150g以黄酒拌匀闷透,放 入砂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将车前子300g用砂锅炒至将要爆裂 时取出。
将上述炮制好的中药与辛夷花130g,木通130g,荆芥穗80g,金银花250g, 连翘250g,黄荟130g,黄柏130g,鱼腥草150g,丹参250g,生黄芪250g,生 地250g,丹皮130g,蒿本130g,枳壳130g,甘草40g混和均匀,加水煎煮3 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 (65°C)的清膏,于 6(TC干燥后,粉碎成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成胶囊剂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辛夷花 5~15 木 通 5~15荆芥穗 5~10 金银花 15~30连 翘 15~30黄 芩 5~15黄 柏 5~15 鱼腥草 10~20丹 参 10~30生黄芪 15~30生 地 15~30丹 皮 5~15水 蛭 2~6 地 龙 5~15蒿 本 5~15 枳 壳 5~15车前子 15~30甘 草 2~5。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治疗慢性鼻窦炎的药物,其特征是将所述的药物制成胶囊剂。
3、 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慢性鼻窦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水蛭于烫热的滑石粉中炒至金黄色,以醋稍浸,捞出干燥;将地龙以黄酒拌匀闷透,炒至微黄色;将车前子炒至将要爆裂;将炮制好的水蛭、地龙、车前子与辛夷花、木通、荆芥穗、金银花、连翘、黄芩、黄柏、鱼腥草、丹参、生黄芪、生地、丹皮、蒿本、枳壳、甘草按所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勾,加水煎煮2 4次,每次1 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浓缩成65i:相对密度为1. 0~1.2的清膏,于50 6(TC干燥后,粉碎成100-120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药物,是将炮制后的水蛭、地龙、车前子与辛夷花、木通、荆芥穗、金银花、连翘、黄芩、黄柏、鱼腥、丹参、生黄芪、生地、丹皮、蒿本、枳壳、甘草混合,加水煎煮,合并煎液,过滤浓缩成清膏,干燥粉碎后装入胶囊中制成胶囊剂产品。本发明药物清热解毒、益气健脾、祛风除湿、化痰通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总有效率为95.0%,标本兼治,且治愈率高、无毒副反应。
文档编号A61K36/185GK101637536SQ20091007401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3日
发明者路正平 申请人:路正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