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移植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71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视移植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可视移植管。
背景技术
自从1978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已成为治疗女性不孕症的重要方法。但至今为止,移植胚胎仍然是在不可视的情况下进行,移植管是否进入子宫腔 只能靠手术大夫的感觉,或者B超的估计,没有直接的判断。因此手术可能估计错误,胚胎 只放在了宫颈管而未到宫腔,或者移植管进入了宫腔,但其顶端触到了子宫壁,导致胚胎没 有在子宫腔内,严重影响了移植的成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视移植管;该移植管不仅能在移植胚 胎手术时使用,而且能直视移植管到达宫腔内位置,提高了移植的成功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它包括移植管体,该移植 管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移植管体的中空腔体分为独立的移植管道和仪器管道;所述仪器管 道内固设有微型内窥镜,该微型内窥镜的镜头设置在移植管体的管头处,且微型内窥镜的 另一端外接显示屏。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内窥镜的镜头与移植管体的管头固接。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内窥镜的直径在0. 5 1毫米之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它包括移植管体, 该移植管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移植管体的中空腔体内固设有仪器套管,该仪器套管内设有 微型内窥镜,该微型内窥镜外接显示屏。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内窥镜的直径在0. 5 1毫米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在移植胚胎手术时使用,而且能直视移植管到达宫颈内位置,提高 了移植的成功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A-A面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移植管体1,该移植管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移植管体1的中空腔体分为移植管道11和仪器管道12 ;所述仪器管道12内设有微型内窥镜 13,该微型内窥镜13的镜头131与移植管体1的管头固接,且微型内窥镜13的另一端外接 显示屏14 ;所述微型内窥镜的直径在0. 5 1毫米之间。实施例2 参见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移植管体1,该移植管体为1中空结构;所述移 植管体1的中空腔体内壁上固设有仪器套管2,该仪器套管2内设有微型内窥镜13,该微型 内窥镜13外接显示屏14 ;该微型内窥镜13可以在仪器套管内伸缩而不影响移植管1。所述微型内窥镜13的直径在0. 5 1毫米之间。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 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 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一种可视移植管,它包括移植管体,该移植管体为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植管体的中空腔体分为独立的移植管道和仪器管道;所述仪器管道内固设有微型内窥镜,该微型内窥镜的镜头设置在移植管体的管头处,且微型内窥镜的另一端外接显示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移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内窥镜的镜头与移 植管体的管头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视移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内窥镜的直径 在0.5 1毫米之间。
4.一种可视移植管,它包括移植管体,该移植管体为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植 管体的中空腔体内固设有仪器套管,该仪器套管内设有微型内窥镜,该微型内窥镜外接显 示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视移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内窥镜的直径在 0. 5 1毫米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可视移植管,它包括移植管体,该移植管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移植管体的中空腔体分为独立的移植管道和仪器管道;所述仪器管道内固设有微型内窥镜,该微型内窥镜的镜头设置在移植管体的管头处,且微型内窥镜的另一端外接显示屏。本实用新型能在移植胚胎手术时使用,而且能直视移植管到达宫颈内位置,提高了移植的成功率。
文档编号A61B17/94GK201595919SQ20092024717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0日
发明者刘 英 申请人:刘 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