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440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脉管炎是因血管出现了管壁的堵塞、狭窄或者是扩张、增宽,最终引起血管破裂, 从而导致身体地诸多不适。目前对治疗脉管炎还没有疗效显著的药物,患此病的人都很痛苦,病情严重的患者还需要截肢。脉管炎的传统疗法是年复一年的吃药,重症患者则要打针、输液和住院手术的办法,治愈率较低,容易复发,近年来出现以激光、血管内注射药物、 血管搭桥、支架置入等手术疗法,但疗后均易复发,且毒副作用大,多有并发症和后遗症。

发明内容
为克服脉管炎现有治疗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针对脉管炎辨证施治,疗程短、费用低、能有效地缓解疼痛、减轻麻木,治疗效果极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18种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g)配比制成乳香10-25、白芷10-25、川芎15-30、赤芍10-20、鸡血藤15-25、丹参10-25、蒲黄10-30、穿山甲15-25、生地10-20、牛膝10-30、元参10-25、连翘 15-25、上茯苓 10-20、没药 10-25、毛冬青 15-30、土虫 10-20、当归 15-25、皂刺 10-30。制备方法将上述药物原料中的杂质去除,按常规方法制成汤剂口服,早、晚各一次,每日一剂,2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5-7个疗程疗效极佳。典型病例例1 王某,女,60岁,患者左足小趾发冷、疼痛,医院检查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接受多家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情均不见好转。经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两个疗程后, 溃疡四周黑痂向内缩小,5个疗程后,坏死趾节相继脱落,溃疡愈合。电话随访,未复发。例2:孙某,男,45岁,右下肢患脉管炎五年多,右下肢明显萎缩,右小腿明显比左小腿细,诊断为两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服用本发明中药方剂治疗3个疗程后,创面全部愈合,血流图明显好转。此后又巩固3个疗程,治愈,随访至尽,没有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药物有效成分的各种原料药的优选重量份(g)配比为乳香15、白芷20、川芎25、赤芍20、鸡血藤25、丹参 15、蒲黄30、穿山甲20、生地15、牛膝20、元参15、连翘20、上茯苓20、没药15、毛冬青25、土虫20、当归25、皂刺30。
权利要求
1. 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18种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g) 配比制成乳香10-25、白芷10-25、川芎15-30、赤芍10-20、鸡血藤15-25、丹参10-25、蒲黄 10-30、穿山甲15-25、生地10-20、牛膝10-30、元参10-25、连翘15-25、上茯苓10-20、没药 10-25、毛冬青 15-30、土虫 10-20、当归 15-25、皂刺 10—30。
全文摘要
一种内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乳香、白芷、川芎、赤芍、鸡血藤、丹参、蒲黄、穿山甲、生地、牛膝、元参、连翘、上茯苓、没药、毛冬青、土虫、当归、皂刺18种原料药按一定重量份(g)配比制成,对于脉管炎的治疗具有疗程短、费用低、能有效地缓解疼痛、减轻麻木,治疗效果极佳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P9/00GK102258668SQ201010190768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6日
发明者刘国昌 申请人:刘国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