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包装的吸收性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409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独立包装的吸收性制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包装薄片对吸收性制品进行独立包装的独立包装的吸收性制品。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生理用卫生巾、护垫、生理护垫、失禁垫等吸收性制品,例如已知有如下 的制品在主体部分的两侧部分别形成有以穿着时卷住内衣的裆部分的方式进行固定的翼 状护翼,并且在比其靠后侧的上述主体部分的两侧部分别形成有穿着时固定于内衣的臀部 内面侧的臀部保持用护翼,其中,所述主体部分是在由聚乙烯薄片或聚乙烯层积无纺布等 形成的不透液性的背面薄片、和由无纺布或透气性塑料薄片等形成的透液性的正面薄片之 间,夹入由棉状纸浆等形成的吸收体而构成的。在这种吸收性制品中,为了防止在穿着状态时发生偏移,例如在上述主体部分的 非肌肤接触面侧(正面薄片的外面侧)形成一条或多条粘着剂层,并且在上述翼状护翼和 臀部保持用护翼的背面薄片侧的面(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护翼防偏粘着剂层和臀部防 偏粘着剂层。在对上述吸收性制品进行独立包装时,在将上述翼状护翼以及臀部保持用护翼分 别折返到上述透液性正面薄片侧的面的横向折叠状态下,利用由纸或薄膜形成的护翼用 剥离纸来覆盖一对上述粘着剂层,并且在吸收性制品的外表面侧配置包装薄片,将吸收性 制品、剥离纸以及包装薄片一起在长度方向上折叠多次,将侧缘部分热封,并通过标记带 (tagtape)等将开封部封住。作为所述的独立包装的吸收性制品,以往提出有各种方案,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 所公开的吸收性制品的包装构造为,将第一护翼粘着部(护翼防偏粘着剂层)和第二护翼 粘着部(臀部防偏粘着剂层)可自如剥离地粘着在一起的粘着部保护薄片(护翼用剥离 纸),具有比位于包装薄片的前端缘侧的第一护翼粘着部更向前端缘侧延伸的延伸部,在上 述延伸部上,在上述包装薄片的外表面具有用于固定粘着部保护薄片的固定部。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3685935号公报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包装构造中,由于上述粘着部保护薄片(护翼用剥 离纸)的延伸部未粘接于上述第一护翼粘着部(护翼防偏粘着剂层),因而在用机器进行输 送时该延伸部会发生卷曲或褶皱,因而不能正确地形成上述固定部,且有可能会发生粘着 部保护薄片与包装薄片的粘接不良。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包装构造中,在上述延伸部形成有与包装薄片固 定的固定部,因此在开封时,有可能将粘着部保护薄片从护翼防偏粘着剂层的前侧渐渐剥 离。然而,通常护翼防偏粘着剂层形成为矩形状,因此当要将粘着部保护薄片从护翼防偏粘 着剂层的前侧剥离时,在撕开的力作用于护翼防偏粘着剂层的时刻,会产生与粘着剂层的 形成宽度相当的阻力,此时有可能会发生卡挂而不能顺畅地进行剥离。为了避免上述问题 而将粘着剂层的形成宽度形成得较窄时,则对内裤的粘接力不充分,无法实现牢固地固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主要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独立包装的吸收性制品,能够防止在用机 器输送时剥离纸发生卷曲或褶皱,将护翼用剥离纸与包装薄片切实地粘接,并且在开封时 能顺畅地将护翼用剥离纸剥离。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作为技术方案1涉及的本发明是一种独立包装的吸收性制 品,该独立包装的吸收性制品包括吸收性制品,其在主体部分的两侧部分别形成有穿着时 以卷住内衣的裆部分的方式进行固定的翼状护翼,并且在上述翼状护翼的上述背面薄片侧 的面上形成有护翼防偏粘着剂层,其中主体部分是在透液性正面薄片和背面薄片之间夹入 吸收体;包装薄片,其对该吸收性制品进行独立包装;护翼用剥离纸,其在将上述翼状护翼 分别折返到上述透液性正面薄片侧的面的状态下,可剥离地覆盖一对上述护翼防偏粘着剂 层,该独立包装的吸收性制品的特征在于,上述护翼防偏粘着剂层形成为上述吸收性制品 的前侧具有相对较低的粘着性,后侧具有相对较高的粘着性,在上述护翼用剥离纸的外表 面,在具有相对较低的粘着性的一对上述护翼防偏粘着剂层之间,形成有粘接部,该粘接部 在独立包装时以不能剥离的方式粘接在与上述吸收性制品一起叠成四折的包装薄片的外 表面。在上述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中,作为护翼防偏粘着剂层形成为,吸收性制品的 前侧具有相对较低的粘着性,后侧具有相对较高的粘着性,并且在上述护翼用剥离纸的外 表面,在具有相对较低的粘着性的一对上述护翼防偏粘着剂层之间形成有粘接部,该粘接 部在独立包装时以不能剥离的方式粘接于与上述吸收性制品一起叠成四折的上述包装薄 片的外表面。由此,通过具有相对较低的粘着性的护翼防偏粘着剂层来接合护翼用剥离纸, 因而即便在用机器进行输送时,也能够防止护翼用剥离纸发生卷曲或皱纹,能够正确地形 成上述粘接部,能够将护翼用剥离纸和包装薄片可靠地粘接起来。此外,由于开封时,从具有相对较低的粘着性的部分开始剥离护翼用剥离纸,因此 能够顺畅地剥离护翼用剥离纸。作为技术方案2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独立包装的吸收性制品的基 础上,上述护翼防偏粘着剂层被设定为,粘着性从上述吸收性制品的前侧向后侧逐级升高。上述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规定了上述护翼防偏粘着剂层的第一实施例,设定为 粘着性从吸收性制品的前侧向后侧逐级升高。由此,伴随护翼用剥离纸的剥离而产生的阻 力逐级增大,从而能够使护翼用剥离纸顺畅地剥离。作为技术方案3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2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独立包装 的吸收性制品的基础上,上述护翼防偏粘着剂层的构成包括矩形状的第一粘着剂部;第 二粘着剂部,其形成为宽度窄于上述第一粘着剂部,并且具有比上述第一粘着剂部更向上 述吸收性制品的前侧延伸的部分,在上述护翼用剥离纸的外表面上,在比上述第一粘着剂部更向前侧延伸的一对上 述第二粘着剂部之间形成有上述粘接部。上述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对护翼防偏粘着剂层规定了更具体的第一实施例涉 及的构成,即包括矩形状的第一粘着剂部;第二粘着剂部,其形成为宽度窄于该第一粘着 剂部、并且具有比上述第一粘着剂部更向上述吸收性制品的前侧延伸的部分,在上述护翼 用剥离纸的外表面上,在比上述第一粘着剂部更向前侧延伸的一对上述第二粘着剂部之间形成有上述粘接部。作为技术方案4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独立包装的吸收性制品的基础 上,上述护翼防偏粘着剂层被设定为,粘着性从上述吸收性制品的前侧向后侧逐渐升高。上述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规定了上述护翼防偏粘着剂层的第二实施例,设定为 粘着性从吸收性制品的前侧向后侧逐渐升高。由此,伴随护翼用剥离纸的剥离而产生的阻 力逐渐增大,从而能够使护翼用剥离纸顺畅地剥离。作为技术方案5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4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独立包装 的吸收性制品的基础上,在比上述翼状护翼更靠后侧的上述主体部分的两侧部,分别形成 有穿着时固定于内衣的臀部内表面侧的臀部保持用护翼,并在将上述翼状护翼以及臀部保 持用护翼分别折返到上述透液性正面薄片侧的面的状态下进行独立包装。上述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为,在比上述翼状护翼更靠后侧的上述主体部分的两 侧部,分别形成有臀部保持用护翼的吸收性制品的情况。作为技术方案6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5记载的独立包装的吸收性制品的基 础上,在上述臀部保持用护翼的上述背面薄片侧的面上形成有臀部防偏粘着剂层,一对上 述护翼防偏粘着剂层以及臀部防偏粘着剂层被护翼用剥离纸以可剥离的方式一体地覆盖。上述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在上述臀部保持用护翼的背面薄片侧的面上形成有 臀部防偏粘着剂层。在这种情况下,护翼用剥离纸被设置成,在上述翼状护翼以及臀部保持 用护翼分别折返到上述透液性正面薄片侧的面的状态下,以可剥离的方式一体地覆盖一对 上述护翼防偏粘着剂层以及臀部防偏粘着剂层。根据以上的详细说明,本发明能够提供防止在用机器进行输送时剥离纸发生卷曲 或褶皱,将护翼用剥离纸与包装薄片可靠地粘接,并且在开封时能够顺畅地剥离护翼用剥 离纸的独立包装的吸收性制品。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生理用卫生巾1的局部截断展开图。图2是表示生理用卫生巾1的独立包装要领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线向视图。图4的(A) (C)是独立包装卫生巾N的独立包装顺序图。图5是表示独立包装生理用卫生巾N的独立包装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粘接部13与护翼防偏粘着剂层8的相对位置关系图。图中符号说明1...生理用卫生巾;2...背面薄片;3...正面薄片;4...吸收体;5...皱纹纸;
6...吸收要素;7...主体防偏粘着剂层;8...护翼防偏粘着剂层;8A...第一粘着剂部; 8B...第二粘着剂部;9...臀部防偏粘着剂层;10...包装薄片;11...主体用剥离纸; 12...护翼用剥离纸;13...粘接部;15...标记带;N...独立包装生理用卫生巾;W...翼状 护翼;WB...臀部保持用护翼。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叙述。
生理用卫生巾1的构造例本发明涉及的生理用卫生巾1,其主体部分由聚乙烯薄片、聚丙烯薄片等形成的 不透液性的背面薄片2 ;使经血、白带等迅速透过的透液性的正面薄片3 ;以及包括被夹在 上述两薄片2、3之间的棉状纸浆或合成纸浆等形成的吸收体4的吸收要素6构成,在主体 部分的长度方向两侧缘部形成有翼状护翼W、W,该翼状护翼W、W比上述背面薄片2与正面 薄片3的粘合部分更向侧方突出,在穿着时以卷住内衣的裆部分的方式进行固定,并且在 比其更靠后侧的上述主体部分的长度方向两侧缘部,形成有臀部保持用护翼WB、ffB,该臀部 保持用护翼WB、WB同样比上述背面薄片2与正面薄片3的粘合部分更向侧方突出,在穿着时 固定于内衣的臀部内表面侧。另外,可以在正面两侧部沿着长度方向分别形成侧无纺布,在 这种情况下上述翼状护翼W、W以及臀部保持用护翼WB、WB,通过背面薄片2与侧无纺布的粘 合部分来形成。此外,还能够通过上述侧无纺布形成立体褶。此外,为了保持上述吸收体4 的形状以及提高扩散性,上述吸收要素6还可以包括围绕该吸收体4的皱纹纸5。在上述翼状护翼W、W的背面薄片2侧的面(背面)上形成护翼防偏粘着剂层8、 8,并且在臀部保持用护翼WB、WB的背面薄片2侧的面(背面)上,形成有臀部防偏粘着剂层 9、9。另外,在上述正面薄片3与背面薄片2之间夹入了吸收要素6的主体部分的背面,为 了向内衣固定而通过适当的涂布图案而形成多条、在图示例中为3条主体防偏粘着剂层7、 7...。在本发明中特别是上述护翼防偏粘着剂层8形成为生理用卫生巾1的前侧具有 相对较低的粘着性,后侧具有相对较高的粘着性。针对该护翼防偏粘着剂层8,将在后面的 段落中详细叙述。以下,进一步对上述生理用卫生巾1的构造进行详细叙述。上述背面薄片2使用了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类树脂薄片等至少具有阻水性的薄 片材料,但是除此以外还可以使用在聚乙烯薄片等上层积有无纺布的层积无纺布、进而在 夹入防水薄膜确保了实质上不透液性的基础上使用无纺布薄片(在这种情况下,由防水薄 膜和无纺布来构成不透液性背面薄片)等。近年来从防止潮湿闷热的观点出发倾向于使用 具有透湿性的材料。该阻水、透湿性薄片材料是微多孔性薄片,该微多孔性薄片能够通过向 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烯烃类树脂中熔融混合无机填充剂进行薄片成形后,向一轴或二轴方向 延伸而获得。然后,上述正面薄片3优选使用有孔或无孔的无纺布或多孔性塑料薄片等。作为 构成无纺布的原材料纤维,例如除了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烯烃类、聚酯类、聚酰胺类等合成纤 维之外,还可以是人造丝或铜铵(cupro)等再生纤维、棉等天然纤维,还可以使用通过水刺 法(Spunlace)、纺粘法(Spunbond)、热轧法(Thermal bond)、熔喷法(Meltblown)、针刺法 (Needle Punch)等适合的加工法获得的无纺布。上述的加工法中,水刺法在富于柔软性、褶 皱性方面优越,热轧法在蓬松且柔软方面优越。夹入到上述背面薄片2与正面薄片3之间的吸收体4,例如由护翼状纸浆和吸水性 聚合物构成。上述吸水性聚合物是在构成吸收体的纸浆中例如混入颗粒状粉。作为上述纸 浆,可以列举出由木材制得的化学纸浆、溶解纸浆等纤维素纤维、或由人造丝、醋酸等人造 纤维素纤维形成的,相比阔叶树纸浆,在功能和价格方面优选使用纤维长度较长的针叶树 纸浆。如本例所述,在设有围绕吸收体4的皱纹纸5的情况下,其结果,在正面薄片3与吸收体4之间夹入皱纹纸5,通过吸水性优越的上述皱纹纸5而使体液迅速地扩散,并且防止 了经血等的逆流。此外,可以在上述吸收体4中混入合成纤维。上述合成纤维例如可以使用聚乙烯 或聚丙烯等聚烯烃类、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丁烯对太酸盐等聚酯类、尼龙等聚酰胺 类、以及它们的共聚物等,也可以混合上述两种来使用。此外,可以使用将熔点高的纤维作 为芯,将熔点低的纤维作为鞘的芯鞘型纤维、并列型纤维、分割型纤维等复合纤维。上述合 成纤维,为了对体液具有亲和性,在为疏水性纤维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利用亲水化剂进行了 表面处理的物质。作为形成上述防偏粘着剂层7、8、9的粘着剂,优选使用例如以苯乙烯类聚合物、 增粘剂、可塑剂中的任意一个为主要成分。作为上述苯乙烯类聚合物,可以列举出苯乙 烯_乙烯_ 丁烯_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_ 丁烯_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丁 烯-苯乙烯共聚物等,可以仅使用上述中的一种,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的共混聚合物。其 中,在热稳定性良好这一方面,优选苯乙烯_乙烯_ 丁烯_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此外,作为上 述增粘剂及可塑剂,可以优选使用常温下为固体的物质,就增粘剂而言,例如可以列举出C5 类石油树脂、C9类石油树脂、双环戊二烯类石油树脂、松香类石油树脂、萜烯树脂、萜烯酚树 脂等,就上述可塑剂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磷酸三苯酯(Pheny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 甲酸二丁酯等单体可塑剂,此外还有乙烯基聚合物、聚酯这样的聚合物可塑剂。生理用卫生巾1的独立包装构造下面,基于图2和图3对上述生理用卫生巾1的独立包装构造进行详细叙述。上述 独立包装卫生巾N的构成包括上述生理用卫生巾1 ;将该生理用卫生巾1独立包装的包装 薄片10 ;能剥离地覆盖上述主体防偏粘着剂层7...的主体用剥离纸11 ;护翼用剥离纸12, 它们在将上述翼状护翼W、W以及臀部保持用护翼WB、Wb分别折返到正面薄片3侧的面的横 向折叠状态下,以可剥离的方式一体地覆盖一对护翼防偏粘着剂层8以及臀部防偏粘着剂 层9。如图2所示,上述包装薄片10形成为如下尺寸的矩形状的薄片,S卩大于卫生巾1 在将两侧部的翼状护翼W、臀部保持用护翼%横向折叠的状态下的宽度尺寸,并且比生理用 卫生巾1的前部边缘稍向外侧延伸。另外,关于生理用卫生巾1的后部侧,可以形成得短于 生理用卫生巾1的后部边缘,但是需要保证在折叠后生理卫生巾1能够被包装薄片10覆盖 的程度的长度。上述包装薄片10在原材料方面可以使用无纺布、纸或者塑料薄膜等,但是优选使 用柔软性较高的无纺布。对上述主体用剥离纸11和护翼用剥离纸12分别与粘着剂层7. . .、8. . .、9...的 接触面实施处理。该分离处理仅对粘着剂层7、8、9的接触面实施,而对于相反侧的与包装 薄片10粘接的面,为了确保与上述包装薄片10的粘接性而不实施上述分离处理。上述分 离处理能够通过涂敷或者喷涂例如硅类树脂、氟类树脂、或四氟乙烯类树脂等分离处理液 来进行。另外,即便不特别地实施分离处理,只要实质上能导致粘着力降低,则可以是薄膜 本身,还可以是无纺布本身。作为上述主体用剥离纸11和护翼用剥离纸12,除了纸以外还可以使用塑料薄膜 等材料。
另外,在上述包装薄片10的短边侧缘的大致中央设有标记带15。上述标记带15 是由纸或塑料薄膜等形成的部件,其基端侧以不能剥离的方式粘接于包装薄片10,而在突 出部分设有可剥离的粘接剂层,并且在其顶端部分形成有非粘接性的捏起部。在独立包装时,在上述护翼用剥离纸12外表面上预定的位置形成有粘接部13,该 粘接部13以不能剥离的方式粘接于上述包装薄片10的外表面。独立包装顺序下面说明对上述生理用卫生巾1进行独立包装的顺序。首先,将上述主体用剥离纸11的非分离处理加工面侧(外表面侧)以不能剥离的 方式粘接于上述包装薄片10,并且以使防偏粘着剂层7...与该主体用剥离纸11的分离处 理加工面侧(内表面侧)抵接的方式,将上述生理用卫生巾1配置于包装薄片10的上表面。接着,如图2所示,将两侧部的翼状护翼W、W以及臀部保持用护翼WB、WB分别以吸 收要素6的两侧缘的外侧附近为基端,折返到上述正面薄片3侧的面上。由此,一对护翼防 偏粘着剂层8、8和一对臀部防偏粘着剂层9、9分别在正面大致相邻配置。若将两侧部的护翼W、WB横向折叠,则一对护翼防偏粘着剂层8、8和臀部防偏粘着 剂层9、9被一张护翼用剥离纸12以可剥离的方式一体地覆盖。进而,在上述护翼用剥离纸12的外表面,在粘着性相对较低的一对上述护翼防偏 粘着剂层8、8之间形成粘接部13,该粘接部13在独立包装时以不能剥离的方式粘接于包装 薄片10的外表面(参照图2)。上述生理用卫生巾1的包装顺序如图4(A)所示,将卫生巾1的臀部防偏粘着剂层 9的后端部分沿着折叠线L1与包装薄片10 —起折叠到正面侧。接下来如图4(B)所示,沿着卫生巾中央部的折叠线L2,将沿着折叠线L1折叠了的 卫生巾1的后端部分及包装薄片10 —起折叠到正面侧。此时,上述粘接部13以不能剥离 的方式粘接于沿着上述折叠线L1折叠了的包装薄片10的外表面。之后如图4(C)所示,将卫生巾1的前端部分沿着折叠线L3与包装薄片10 —起折 叠,并将设于短边侧缘的标记带15可剥离地粘接于包装薄片10的外面,保持折叠形状,并 且如图5所示,通过单独或组合使用压花压接、加热熔融、粘接剂等适当的封闭手段,对包 装薄片10的开口的侧缘部分10a、10a进行封闭,从而完成独立包装的产品形态的包装生理 用卫生巾N。在开封时捏住上述标记带15的捏起部展开卫生巾1的前侧部分,然后捏住卫生巾 1的前端部分向展开方向拉开,从而将主体防偏粘着剂层7...从主体用剥离纸11剥离,同 时将护翼防偏粘着剂层8和臀部防偏粘着剂层9从护翼用剥离纸12剥离。此时,护翼防偏粘着剂层8形成为,卫生巾1的前侧具有相对较低的粘着性,后侧 具有相对较高的粘着性,上述粘接部13形成在一对护翼防偏粘着剂层8的粘着性相对较 低的部分之间,因此即便在用机器进行输送时,也能够防止护翼用剥离纸12发生卷曲或皱 纹,能够正确地形成上述粘接部13,并能够可靠地将护翼用剥离纸12与包装薄片10粘接起 来。此外,在开封时,从具有相对较低的粘着性的前侧开始剥离护翼用剥离纸12,从而能够 实现顺畅的剥离。护翼防偏粘着剂层8的实施例如上所述,护翼防偏粘着剂层8形成为,生理用卫生巾1的前侧具有相对较低的粘
8着性,后侧具有相对较高的粘着性。基于图2及图6对为了如上述那样形成具体的上述护 翼防偏粘着剂层8的实施例进行详细叙述。在这里,图6是表示在翼状护翼W及臀部保持 用护翼Wb分别折返到正面薄片3侧的面的横向折叠状态下,一对护翼防偏粘着剂层8、8与 粘接部13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俯视图。首先,作为第一实施例,如图2和图6 (A)所示,设定为粘着性从生理用卫生巾1的 前侧向后侧逐级升高。更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其构成包括矩形状的第一粘着剂部8A ;第 二粘着剂部8B,其与第一粘着剂部8A的侧部分离设置,形成为窄于上述第一粘着剂部8A的 宽度,并且具有比上述第一粘着剂部8A更向卫生巾1的前侧延伸的部分。由此,在相对于生 理用卫生巾1的前后方向,在比第一粘着剂部8A更靠前侧延伸的第二粘着剂部8B的区域 内,具有相对较低的粘着性,而在第一粘着剂部8A的区域内具有相对较高的粘着性。另外, 在图示例中,上述第二粘着剂部8B在将两侧的护翼部横向折叠的状态下,配置于第一粘着 剂部8A的内侧(在展开了护翼部的状态下为第一粘着剂部8A的外侧(参照图1)),但是也 可以在将两侧的护翼部横向折叠的状态下配置在第一粘着剂部8A的外侧(在展开了护翼 部的状态下为第一粘着剂部8A的内侧(参照图1))。此外,在图示例中,第二粘着剂部8B 与第一粘着剂部8A的侧部分离,并且跨越第一粘着剂部8A的全长设置,但是也可以与第一 粘着剂部8A的前侧宽度方向任意的位置分离设置。另外,作为上述第一实施例,如图6(A)所示,可以形成为使上述的第一粘着剂部 8A与第二粘着剂部8B连接的形状。在这里,如图示例所示,向卫生巾1的前侧延伸的粘着 性相对较低的窄幅部分,可以相对于宽度方向设置于内侧,但只要是护翼防偏粘着剂层8 的前侧即可,可以形成于中央部或外侧等宽度方向任意的位置。此外,虽未图示,但作为向 前侧延伸的窄幅部分,可以形成为从卫生巾1的前侧向后侧阶梯状地增宽的阶梯状。接着,作为第二实施例,如图6(B) ⑶所示,设定为粘着性从卫生巾1的前侧向 后侧逐渐升高。更具体而言,如图6(B)所示可以使粘着剂层的形成宽度形成为从内侧向 外侧逐渐增宽的直角三角形形状,也可以如图6(C)所示使粘着剂层的形成宽度形成为从 中央部向两侧逐渐增宽的等腰三角形形状,还可以如图6(D)所示使粘着剂层的形成宽度 形成为在规定的长度范围内从内侧向外侧逐渐增宽的梯形形状。然而,如图2及图6所示,上述粘接部13优选形成在与护翼防偏粘着剂层8的粘 着性相对较低的部分的内缘侧接近的区域内,还可以横跨护翼防偏粘着剂层8的粘着性相 对较低的部分形成。由此,开封时撕开护翼用剥离纸12时的拉力易于直接作用于护翼防偏 粘着剂层8,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剥离。其他实施方式(1)在上述实施例中,相对于护翼防偏粘着剂层8,生理用卫生巾1的前侧具有相 对较低的粘着性,后侧具有相对较高的粘着性,但是除了该护翼防偏粘着剂层8之外,臀部 防偏粘着剂层9也同样可以形成为在生理用卫生巾1的前侧具有相对较低的粘着性,后侧 具有相对较高的粘着性。(2)在上述实施例中是将吸收性制品叠成四折,但是也可以以如下方式折叠成三 折,即使包装薄片10比生理用卫生巾1的后端更向外侧延伸,并使该延伸后的包装薄片 10的内表面与上述粘接部13粘接。
权利要求
1.一种独立包装的吸收性制品,其包括吸收性制品,其在主体部分的两侧部分别形成有穿着时以卷住内衣的裆部分的方式进 行固定的翼状护翼,并且在上述翼状护翼的上述背面薄片侧的面上形成有护翼防偏粘着剂 层,其中主体部分是在透液性正面薄片和背面薄片之间夹入吸收体, 包装薄片,其对该吸收性制品进行独立包装;护翼用剥离纸,其在将上述翼状护翼分别折返到上述透液性正面薄片侧的面的状态 下,可剥离地覆盖一对上述护翼防偏粘着剂层, 该独立包装的吸收性制品的特征在于,上述护翼防偏粘着剂层形成为上述吸收性制品的前侧具有相对较低的粘着性,后侧具 有相对较高的粘着性,在上述护翼用剥离纸的外表面,在具有相对较低的粘着性的一对上述护翼防偏粘着剂 层之间形成有粘接部,该粘接部在独立包装时以不能剥离的方式粘接在与上述吸收性制品 一起叠成四折的包装薄片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包装的吸收性制品,其特征在于,上述护翼防偏粘着剂层被设定为粘着性从上述吸收性制品的前侧向后侧逐级升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独立包装的吸收性制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护翼防偏粘着剂层的构成包括矩形状的第一粘着剂部;第二粘着剂部,其形成为宽度窄于上述第一粘着剂部,并且具有比上述第一粘着剂部更向上述吸收性制品的前侧 延伸的部分,在上述护翼用剥离纸的外表面上,在比上述第一粘着剂部更向前侧延伸的一对上述第 二粘着剂部之间形成有上述粘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包装的吸收性制品,其特征在于,上述护翼防偏粘着剂层被设定为,粘着性从上述吸收性制品的前侧向后侧逐渐升高。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独立包装的吸收性制品,其特征在于,在比上述翼状护翼更靠后侧的上述主体部分的两侧部,分别形成有穿着时固定于内衣 的臀部内表面侧的臀部保持用护翼,并在将上述翼状护翼以及臀部保持用护翼分别折返到 上述透液性正面薄片侧的面的状态下进行独立包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独立包装的吸收性制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臀部保持用护翼的上述背面薄片侧的面上形成有臀部防偏粘着剂层,一对上述 护翼防偏粘着剂层以及臀部防偏粘着剂层被护翼用剥离纸以可剥离的方式一体地覆盖。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独立包装的吸收性制品,能防止在用机器输送时剥离纸发生卷曲或褶皱,能将护翼用剥离纸与包装薄片可靠地粘接,且在开封时能顺畅地剥离护翼用剥离纸。其包括对生理用卫生巾进行独立包装的包装薄片;护翼用剥离纸,其在将翼状护翼和臀部保持用护翼分别折返到正面薄片侧的面的状态下,可剥离地覆盖一对护翼防偏粘着剂层和臀部防偏粘着剂层,护翼防偏粘着剂层形成为生理用卫生巾的前侧具有相对低的粘着性而后侧具有相对高的粘着性,在护翼用剥离纸的外表面,在具有相对低的粘着性的一对护翼防偏粘着剂层之间形成有粘接部,该粘接部在独立包装时以不能剥离的方式粘接于包装薄片的外表面。
文档编号A61F13/551GK101999964SQ20101026553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8日
发明者佐藤迪子 申请人: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