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针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4458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留置针针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介质引入体内的器械,特别是一种留置针针管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具有伸缩保护套的,可防止刺伤的留置针,具体可参考中国专 利ZL200920139686.7。该种留置针包括有导管组件和针管组件,导管组件包括有软性导管、 与导管一端连接的导管座以及与导管座连接的手柄,针管组件包括可伸缩,并叠套的若干 滑杆组成的保护套以及安装有刚性穿刺针管的针座。使用前,穿刺针管插接在导管中,并露 出针尖,保护套呈压缩状态,并与导管座活动连接。使用时,首先通过单手操作将带有导管 的穿刺针管穿刺进入血管,并施力将导管和针管一同送入血管深处,之后一手按住手柄固 定导管组件,确保导管留置在血管中,另一手拉动保护套使其远离导管组件,从而带动保护 套伸展以将针管退出导管及导管组件,并使针管完全进入保护套中。上述留置针的不足之处在于1、在穿刺后,由于保护套需要完全伸展开才能将穿 刺针管包含在其保护套中,但是实际使用中,由于滑杆行程长,容易出现保护套还没有完全 伸展开,便撤离了导管组件,导致穿刺针尖仍然裸露在外,此时保护套失去对针管的包含作 用,容易发生针尖刺伤事故,带来医疗问题。2、穿刺针管完成穿刺后,针尖依然露在导管端 口外,并和导管一起被送入血管深处,如果操作不当,或者血管条件不好,针尖极易划伤血 管内膜,造成脉管炎;送管过程中,针尖还可能再次刺穿血管,造成置管失败,导致病人需要 承受伤痛和再次穿刺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避免发生针尖刺伤、 能够自动退针的留置针针管组件。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留置针针管组件,包括有连接构件、伸缩保护套、针座以及针管,连接构件的一端 部与留置针的导管组件连接,另一端通过伸缩保护套与针座连接,针管的一端安装在针座 上,其结构要点在于,还包括有伸展弹簧,伸缩保护套压缩后,被针座含围在其内腔中,连接 构件通过一种扣接装置与针座连接;伸展弹簧的一端部与连接构件连接,另一端部安装在 针座内腔中。在安装时,针座含围着压缩的伸缩保护套以及压缩着的伸展弹簧,并通过扣接装 置与连接构件连接,针管依序穿过伸缩保护套及连接构件内腔,穿刺在留置针的导管组件 中,针尖裸露在导管端口外。使用时,先完成穿刺,即针管带着导管穿刺进入血管,然后打开 连接构件与针座上的扣接装置,压缩的伸展弹簧慢慢展开,带动针座及伸缩保护套相对连 接构件运动,远离导管组件,此时,针管随着针座的运动渐渐退离导管,针尖没入导管内,并 最终离开导管组件进入伸缩保护套中,与此同时,操作人员进一步手持连接构件,将导管送 入血管深处。
3
这样,在操作中,针管就可以自动退到伸缩保护套中,实现边送管边退针的技术效 果,使得保护套能够在针管完成穿刺后实现对针管的包含作用,避免带来针尖刺伤等医疗 问题;另外,由于完成穿刺后,伸展弹簧便会展开,带动针管远离导管组件,送管时,针尖不 再露在导管端口外,而导管本身为软性管,不会对血管造成伤害,因此对医护操作员来说, 其操作成功率高,对患者而言,则可避免受伤及需要再次穿刺的痛苦。连接构件可以进一步具体为连接构件为一种连接套。或者是连接构件包括有连接套和手柄,连接套一端与留置针的导管组件连接,另一端则 与手柄连接,手柄则通过伸缩保护套与针座连接。这样,连接构件可以是一种连接套,用于连接导管组件和伸缩保护套,同时可以作 为手持构件,便于操作员进行操作;连接构件还可以是连接套和手柄组成的构件,连接套连 接导管组件,手柄连接伸缩保护套,并作为手持构件。因而,当连接构件包括连接套和手柄时,可以进一步具体为连接套上具有一推柄,其向导管组件方向延伸,并在一端部向上弯,呈弧形推面。推柄可以用于辅助送管,操作员手指压向弧形推面,该推面反馈一个反作用力,连 接套便向着导管方向运动,从而带动导管推送到血管中。通过该构件,实现了省力、方便地 将导管组件上的导管推送到血管深处。在弧形推面上设置有横向防滑条,该防滑条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构件的中轴线垂 直,或者呈一定夹角,这样可以进一步实现省力和方便的操作。该推柄还可以实现单手操作完成边推送导管进入血管,边后撤退针的技术效果, 具体是连接套的一端部位于手柄的一端内腔中,二者形成滑动连接。也就是说,连接套与手柄为套接,呈一种可伸缩的连接构造,这样,在留置针针尖 及导管前端初进入血管后,拇指与中指夹持住手柄,固定不动,由于手柄限制了保护套及针 座的活动,因此针管也就位于初入血管处不动,食指按压在连接套上的推柄,将连接套往前 推送,从而推动导管组件向血管方向走,最终将导管送入血管深处。这样的送针方式,可以避免针管随导管进入血管深处,划伤血管,还可以实现单手 操作的技术优势,而且可以让操作员空出一只手去打开后门连接构件与针座的扣接装置, 实现快速有效的送针方式。本发明所述的伸展弹簧可以进一步具体为伸展弹簧位于保护套内腔。这样容易影响针管的正常使用,因此,最好是,伸展弹 簧含围着伸缩保护套,位于伸缩保护套外围侧面上。当连接构件为连接套和手柄组合时,伸展弹簧与连接构件连接的位置可以是连接 套,还可以是手柄的内侧面。当连接套与手柄为可伸缩的滑动连接时,该连接位置可以位于 因滑动连接而在手柄内侧面形成的内台阶面上。本发明所述的扣接装置可以进一步具体为扣接装置在连接构件上是一种“L”形缺口扣孔,在针座上为一种卡扣。安装时,将卡扣按入“L”形缺口中,并将针座扭转,从而使卡扣嵌卡在该“L”形扣 孔中。操作时,将针座反向扭转,使卡扣脱出该扣孔,并顺着缺口滑出,实现针座脱离连接构
4件,在伸展弹簧作用下,远离连接构件。另一种构造是扣接装置在连接构件上为一种卡孔,在针座上为一种手柄卡扣。手柄卡扣具有一支点,安装在针座端部上,一侧为突出端,另一侧为压力手柄,二 者以支点为中心形成一种杠杆结构。安装时,卡扣的突出端可以嵌入卡孔,形成扣接。操作 时,按下压力手柄,突出端便向上弹离卡孔,实现连接构件与针座的脱离。扣接装置最好采用双耳式扣接,即在针座和连接构件的轴向切面对称点上分别安 装一个扣接装置,这样,在安装和运输中,针座与连接构件之间的连接不会容易脱落,造成 失效。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在于在带有伸缩保护套的留置针中安装伸展弹簧, 在穿刺过程中,针座和伸缩保护套在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展开,使得针管随着针座的运动渐 渐退离导管,针尖没入导管内,并最终离开导管组件进入伸缩保护套中,与此同时,操作人 员进一步手持连接构件,将导管送入血管深处。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穿刺过 程针尖不再裸露在导管端口外,送管时不会对血管造成伤害,避免脉管炎的产生,同时对医 护操作员来说,其操作成功率高,对患者而言,则可避免受伤及需要再次穿刺的痛苦。


附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导管组件和针管组件;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安装后、使用前的留置针(包括导管组件和针管组件)的结 构示意图,伸展弹簧部分为局部剖视图;图2a为所述扣接装置在手柄上的结构示意图,图 2b为该扣接装置在针座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具有另一种扣接装置的留置针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 3a为该扣接装置在手柄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该扣接装置在针座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图2的剖视图;附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连接构件的分体结构示意图;下面我们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例方式最佳实施例参照附图1,留置针针管组件,包括有连接构件1、伸缩保护套2、针管3、伸展弹簧 4、针座5 ;连接构件1包括有连接套11和手柄12,伸缩保护套2包括有小滑杆21和大滑杆 22 ;针管3通过一种连接杆8安装在针座5中。在附图1的基础上参照附图5,连接套11的内腔呈从前端到后端阶梯形状,依序为 针管腔、隔离腔以及内空腔,针管腔的外围形状呈一种凸台111,隔离腔112呈一种倒锥形 腔,内中塞入隔离塞114,内空腔113为圆柱形腔,三腔同轴心阶梯式分布。连接套的外围侧 面上一体化具有一种推柄13,该推柄沿着中心轴向导管组件6方向延伸,并在尾端部向上 弯翘,形成一个弧形推面,弧形推面上分布有若干防滑纹。连接套11的前端凸台111与导管组件6连接,后端部嵌入手柄12的前侧内腔中, 在连接套11的后端沿为一种外翻的台阶面,手柄12的前端沿为一种内勾的台阶面,二者相
5对限位,当连接套11嵌入手柄12内腔后,二者可以相对滑动,进行拉伸和压缩的操作。参照附图1和附图4,伸缩保护套2中的大滑杆22与针座5连接,小滑杆21的一 端部嵌接在连接套11的内空腔111中,以一种相对限位的方式形成一种可以相对滑动的连 接,即连接套11与小滑杆21之间可以相对滑动。除此之外,在满足针管3能够含围在伸缩 保护套2中的前提下,连接套11还可以与小滑杆21固定连接。伸展弹簧4的一端安装在手柄12中部的内台阶面上,另一端则安装在针座5内腔 底部的台阶面上,可参照附图1、2、4。手柄12与针座5通过一种扣接装置7连接,具体可以是如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如附图2以及附图2a、2b所示的,扣接装置7在手柄12上是一种“L”形缺 口扣孔71,在针座上为一种卡扣72。安装时,将卡扣72按入“L”形缺口 71中,并扭转针座 5,从而使卡扣72嵌卡在该“L”形扣孔71中。操作时,将针座5反向扭转,使卡扣72脱出 该扣孔71,并顺着缺口滑出,针座5便可脱离手柄12。另一种是如附图3以及附图3a、3b所示的,扣接装置7在手柄12上为一种卡孔73, 在针座5上为一种手柄卡扣74。手柄卡扣74具有一支点,安装在针座5端部沿边上,一侧 为突出端,另一侧为压力手柄,二者以支点为中心形成一种杠杆结构。安装时,卡扣74的突 出端可以嵌入卡孔73,形成扣接。操作时,按下压力手柄,突出端便向上弹离卡孔73,实现 针座5脱离手柄12。上述的扣接装置7采用双耳式扣接,即在针座5和手柄的轴向切面对称点上分别 安装一个扣接装置,见附图2b和3b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留置针针管组件的使用原理如下安装时,如附图2和附图3,针管2穿刺在导管组件6中,并在导管61的一端部裸 露出针尖,伸缩保护套2和伸展弹簧4呈压缩状态,被针座5及手柄12含围在其内腔中,同 时针座5与手柄12通过扣接装置7连接。操作时,先由针尖穿刺血管,并引带导管进入血管,送管时,拇指和中指夹持住手 柄12,食指压按在推柄13上,固定手柄12不动,食指借助连接套11上的推柄14将连接套 11往前推,同时,打开扣接装置7,在伸展弹簧4的作用下,伸缩保护套2的大滑杆和小滑杆 依序伸展开,针座5带动针管2向后退,此时食指推动连接套11带动导管61向血管深处移 动,直至将导管61完全送入血管,实现了边退针边送管的技术特点。 本发明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权利要求
1.留置针针管组件,包括有连接构件(1)、伸缩保护套(2)、针座(5)以及针管(3),连 接构件(1)的一端部与留置针的导管组件(6)连接,另一端通过伸缩保护套(2)与针座(5) 连接,针管(3)的一端安装在针座(5)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伸展弹簧(4),伸缩保护套 (2)压缩后,被针座(5)含围在其内腔中,连接构件(1)通过一种扣接装置(7)与针座(5) 连接;伸展弹簧(4)的一端部与连接构件(1)连接,另一端部安装在针座(5)内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构件(1)为一种连接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构件(1)包括有连接套 (11)和手柄(12),连接套(11) 一端与留置针的导管组件(6)连接,另一端则与手柄(12) 连接,手柄(12)通过伸缩保护套(2)与针座(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构件(1)上具有一推柄 (13),其向导管组件(6)方向延伸,并在一端部向上弯,呈弧形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留置针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弧形推面上设置有横向防 滑条,该防滑条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构件(1)的中轴线垂直,或者呈一定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留置针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套(11)的一端部位 于手柄(12)的一端内腔中,二者形成滑动连接,呈一种可伸缩的连接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伸展弹簧(4)含围着伸缩保护 套(2),位于伸缩保护套(2)外围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扣接装置(7)在连接构件(1) 上是一种“L”形缺口扣孔(71),在针座(5)上为一种卡扣(7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扣接装置(7)在连接构件(1) 上为一种卡孔(73),在针座上为一种手柄卡扣(7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留置针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手柄卡扣(74)具有一支点, 安装在针座(5)端部上,一侧为突出端,另一侧为压力手柄,二者以支点为中心形成一种杠 杆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介质引入体内的器械,特别是一种留置针针管组件,包括有连接构件、伸缩保护套、针座以及针管,其结构要点在于,还包括有伸展弹簧,伸缩保护套压缩后,被针座含围在其内腔中,连接构件通过一种扣接装置与针座连接。其技术要点在于在带有伸缩保护套的留置针中安装伸展弹簧,在穿刺过程中,针座和伸缩保护套在弹簧的作用下展开,针管随着针座退离导管,并最终离开导管组件进入伸缩保护套中,同时,进一步手持连接构件将导管送入血管深处。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穿刺过程针尖不再裸露在导管端口外,送管时不会对血管造成伤害,避免脉管炎的产生,对医护操作员来说,其操作成功率高,对患者而言,则可避免受伤及需要再次穿刺的痛苦。
文档编号A61M25/06GK102000370SQ20101027820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8日
发明者陈永曦 申请人:陈永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