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6127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 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肺癌的发展与死亡将在相当一 段时间内居我国恶性肿瘤的首位。目前临床上颇感棘手的晚期肺癌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虽然 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和改善,但仍不能令人满意。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报道较多,其 前景备受关注,中医中药与手术、放疗、化疗结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能有效延长生 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体现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肺癌常见的证型剂治法为气滞血瘀活血化瘀,行气散结;阴虚内热滋阴清热, 润肺止咳;气阴两虚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气虚痰湿健脾补中,燥湿化痰;热毒炽盛清 热宣肺,化痰散结。常用方剂沙参麦冬汤,二妙散,清金化痰汤,千金苇茎汤,二陈汤,藿曲 平胃散。我国临床肿瘤学起步虽然较晚,但由于与美欧发达国家频繁的学术交流,所以在 发达地区的大型医院临床肿瘤治疗水平与发达国家是接轨的。这就造成了以下局面中国 人一旦不幸得了肿瘤以后,病人自己或社会必须耗去大笔药费从国外制药企业进口极其昂 贵的抗肿瘤新药用于治疗。病人不堪经济重负、社会不堪经济重负。即使在美国本土,昂贵 的抗肿瘤新药也使美国的社会保险业不堪重负,更何况我国!我国民族制药业目前大多只 能仿制国际上部分超过专利保护期的药物,比较而言,滞后、被动。努力开发具有我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新药一直是我国医药学者们孜孜 不倦努力研究的重要方向。抗肿瘤化疗药物大多来源于天然药物,然后才经过修饰、人工合 成等加工过程。中药是源于我国的独特的天然药物宝库。在我国,中药制剂治疗恶性肿瘤 十分普遍,但是被现代医学证实具有肯定抗癌作用的药物不多,其抗癌作用能够与化疗药 物相媲美的更少。如果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大样本的临床验证和基础实验进行中 药复方制剂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无疑是我国抗肿瘤新药研究的优势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本发明最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 癌药物中的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黄芪10 20份、斑蝥5 8份、壁虎10 30份、山豆根10 30份、水蛭10 30份、莪术10 30份、土鳖虫10 30份。
上述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优选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黄芪10 15份、斑蝥6 8份、壁虎20 30份、山豆根10 20份、水蛭10 15份、莪术20 30份、土鳖虫20 30份。上述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将配方量的黄芪、斑蝥、壁虎、山豆根、水 蛭、莪术和土鳖虫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5-15倍的水,浸泡10 60分钟,煎煮1 4次,每 次1 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05 1. 25g/mL(60°C )的浸膏, 加乙醇至含醇量为60 90% (ν/ν),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即得。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可以得到液体的药物,如果要制备成固体制剂,则可加入药用 辅料,如淀粉、糊精等混合后再制备成片剂、胶囊、丸剂等固体剂型。上述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癌药物中的应用。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方中斑蝥、壁虎、山豆根消癥散结、解 毒抗癌;水蛭、莪术、土鳖虫活血祛瘀、破积通络;重用黄芪以益气扶正,使祛邪不伤正,助 正以祛邪。诸药合用,共奏解毒抗癌、软坚散结、活血祛瘀、益气扶正之功效。临床、实验研 究均显示对肺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图1为薄片周围毛细血管生长情况显微镜照片,其中,a为本发明组方10mg/ml,b 为本发明组方5mg/ml,c为本发明组方2. 5mg/ml, d为环磷酰胺0. 4mg/ml, e为生理盐水。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 施例所描述的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 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肺癌的复方组合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黄芪10份、斑蝥5 份、壁虎10份、山豆根10份、水蛭10份、莪术10份、土鳖虫10份。按重量份数称取以上七味药,加5重倍的水浸泡60分钟,煎煮3次,每次2小时,滤 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05g/mL(60°C )的浸膏,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0% (ν/ν),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至适量,加水至5000mL,搅勻,分 装,流通蒸汽灭菌35min,即得合剂。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肺癌的复方组合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黄芪10份、斑蝥8 份、壁虎30份、山豆根20份、水蛭10份、莪术20份、土鳖虫20份。按重量份数称取以上七味药,加8倍重量的水浸泡30分钟,煎煮3小时,滤过,滤 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15g/mL(60°C)的浸膏,加乙醇至含醇量为80% (v/v),静置24小 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 20g/ml (80°C测),真空干燥, 制粒,压片,即得片剂。实施例3
4
—种治疗肺癌的复方组合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黄芪10份、斑蝥6 份、壁虎30份、山豆根15份、水蛭13份、莪术30份、土鳖虫30份。按重量份数称取以上七味药,加15倍重量的水浸泡45分钟,煎煮2次,每次1小 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g/mL(60°C )的浸膏,加乙醇至含醇量 为60% (ν/ν),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20g/ ml (80°C测),真空干燥,制粒,装胶囊,即得胶囊剂。实施例4 一种治疗肺癌的复方组合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黄芪15份、斑蝥6 份、壁虎20份、山豆根15份、水蛭13份、莪术20份、土鳖虫30份。按重量份数称取以上七味药。取其中一半,加10倍重量的水浸泡25分钟,煎煮2 次,每次1. 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g/mL(60°C )的浸膏。另 一半饮片粉碎成80至100目细粉,与上述浸膏混勻,塑制法制丸,即得丸剂。实施例5 本发明组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1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实施例4 组)、B组(化疗组)、C组(化疗联合实施例4组)。最终完成试验的患者121例。A组41 例男23例,女18例;平均年龄(63. 02 士 10.81)岁;IIIa期9例,IIIb期14例,IV期18例; 腺癌23例,鳞癌14例,腺鳞癌4例。B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0. 72 士 10. 86) 岁;IIIa期8例,IIIb期15例,IV期17例;腺癌25例,鳞癌12例,腺鳞癌3例。C组40 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0. 60士 10. 26)岁;IIIa期8例,IIIb期17例,IV期15 例;腺癌22例,鳞癌15例,腺鳞癌3例。3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期及病理类型分 布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具有可比性。1. 2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 生部医政司编写的《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1]所制定的标准为依据。分期标准参照 《国际抗癌联盟1997年 !分期标准》制定。(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 指导原则》(2002版)[3]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2003版) [4]制定,辨为瘀毒内蕴证咳嗽,气急,胸痛,痰黄或痰血暗红,可伴有低热,舌质紫暗或有 瘀点、瘀斑,苔薄黄,脉涩或弦细。1. 3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经过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 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不宜手术或拒绝手术,或手术后复发患者,中医辨证属瘀毒内蕴证, 接受随机分组治疗;虽经化疗但疗效不佳,使用化疗达4周以上时间;具有双径可测量的病 灶,体格检查、CT或MRI扫描要求病灶> IOmmX 20mm ;年龄在18 75岁之间;Karnofsky 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重要脏器组织功能基本正常。(2)排除标准肺癌脑或 脑膜转移的患者,其他肿瘤的肺部转移癌;具有严重的心血管病变、肝肾疾病;合并其它严 重疾病或明显出血倾向者。2、治疗方法A组采用实施例4丸剂,每次5g,每日3次,以4周时间为1个周期; B组采用NP或GP方案。NP:异长春花硷(NVB),25mg/m2,静脉推注(生理盐水冲洗), dl、d5 ;顺钼(DDP),20mg/d,静脉滴注,dl_d5 ;GP 吉西他滨1. 0/m2,静脉滴注,dl、d8,顺钼 20mg/d, dl-d5,以4周时间为1个周期;C组采用实施例4丸剂联合化疗治疗,用法、剂量分别同A组、B组。3组均以连续2个周期为1个评价单位。3、疗效观察3. 1观察指标疗效性观察项目影像学(CT/MRI)瘤体检查治疗前2周内、观察终 点各检查1次;临床症状体征每周记录1次;全身一般状况(Karnofsky)评分治疗前、每个 周期后记录1次。安全性观察项目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每周期前后各检查1次;尿常 规、大便常规每周期前后各检查1次;血常规每周检查1次。临床试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可 能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如实记录。3. 2近期客观疗效标准治疗前后通过CT或MRI检测,观察瘤体大小变化,参照卫生 部WHO客观疗效评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3. 3临床证候疗效标准将咳嗽、咯痰、痰血、胸闷、胸痛、气急、发热等常见症状按 轻、中、重分为3级(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分别记为2、4、6分,在 治疗前后进行累积对比,按积分比法评价疗效。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值下降> 2/3 ; 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值下降> 1/3,但< 2/3 ;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者。3. 4近期客观疗效B组患者采用GP方案22例、NP方案18例,C组患者采用GP方 案20例、NP方案20例,经χ 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 B 组、C 组的缓解率(CR+PR)分别为 35. 00%,42. 50%,高于 A 组(2. 44% ))P < 0. 01),C 组 的疾病控制率(CR+PR+SD)为 80. 00%,高于 A 组(56. 10% )、B 组(57. 50% ) (P < 0. 05)。3. 5治疗后出现新转移灶的情况治疗后出现新转移灶(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 者A组为7例,B组为13例,C组为5例。B组新转移灶的发生率高于A组、C组,经χ 2检 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 05),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3. 6治疗后临床证候改善状况治疗后3组证候疗效,A组、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73. 17%,77. 50%,均高于B组(50. 00% ) (P < 0. 05),说明本发明组方具有较好的改善临 床证候的作用。3. 7主要症状疗效对咳嗽、咯痰、胸痛、胸闷、气急等临床主要症状进行积分统计分 析,治疗后C组患者的咳嗽、胸痛、气急症状的改善率为均高于B组(P < 0. 05)。3. 8 一般状况改善情况治疗前3组患者的一般状况Karnofsky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 > 0. 05)。治疗后A组的Karnofsky评分稳定率(上升+稳定)为75. 61 %,高于B组 (52. 50%)和C组(70. 00%),经χ 2检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说明单独使用本发明组方治疗在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方面优于单独使用化疗。3. 9不良反应根据WHO抗癌药毒副反应的分度标准进行判定,分为0度、I度、II 度、III度、IV度,A组患者在服药后除2例出现I度恶心外,余未见其他副反应。B组及C 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便秘、血清转氨酶升高等,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考虑由化疗药物引起。实施例6 本发明组方体外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抑制作用。1.材料与方法1. 1实验材料实验细胞株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为本实验室常规培养,生长于含10%新生牛血 清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37°C恒温,5% 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生长。取对数生长期细
6胞用于实验。试剂RPMI1640培养液;MTT(以生理盐水配制成5mg/ml浓度);二甲基亚砜。 本发明组方按实施例4的配方制备。主要仪器设备二氧化碳培养箱、超净工作台、酶标 仪、倒置显微镜、水浴箱、聚光灯等。1. 2方法与步骤1. 2. 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显色法[1]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 养液中培养细胞,在细胞达到指数增长期时用于实验。记数细胞浓度为2. 5X104/ml,接种 于无菌的96孔培养板中。每孔加入肿瘤细胞悬液200 μ 1,培养24h后吸去原有的培养液, 分别加入各200μ 1的5种不同浓度本发明组方,设空白对照孔加完全培养液,每组均为5 复孔。混勻后置于37°C、5% C0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h。于结束前4h每孔加入20 μ 1浓 度为5mg/mlMTT,继续培养4h后吸去全部上清液,每孔加入二甲基亚砜200 μ 1溶解液,微型 混合器振荡10-15min,充分溶解,用酶联免疫检测仪于630nm波长处测定光密度OD值,按抑 制率计算公式计算抑制肺癌细胞的百分率。1. 2. 2确定最佳药物浓度用上述方法得出本发明组方不同浓度对肺癌细胞的作 用,选取的不同药物作用浓度分别为20mg/ml、10mg/ml、5mg/ml、2. 5mg/ml、l. 25mg/ml。1. 2. 3确定最佳药物作用时间用上述方法得出本发明组方不同时间对肺癌细胞的 作用,选取的不同药物作用时间分别为12、24、36、48、72h。1. 4肿瘤细胞抑瘤率计算公式抑瘤率=1-(0D实验组-OD空白组)/ (0D实验对照 组-OD空白组)X 100%表1本发明组方对体外培养肺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黄芪10~20份、斑蝥5~8份、壁虎10~30份、山豆根10~30份、水蛭10~30份、莪术10~30份、土鳖虫1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 组分黄芪10 15份、斑蝥6 8份、壁虎20 30份、山豆根10 20份、水蛭10 15份、 莪术20 30份、土鳖虫20 30份。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配方量的黄 芪、斑蝥、壁虎、山豆根、水蛭、莪术和土鳖虫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5-15倍的水,浸泡10 60分钟,煎煮1 4次,每次1 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05 1.25g/mL(60°C )的浸膏,加乙醇至含醇量为60 90 % (ν/ν),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 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即得。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癌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黄芪10~20份、斑蝥5~8份、壁虎10~30份、山豆根10~30份、水蛭10~30份、莪术10~30份、土鳖虫10~3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肺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方中斑蝥、壁虎、山豆根消癥散结、解毒抗癌;水蛭、莪术、土鳖虫活血祛瘀、破积通络;重用黄芪以益气扶正,使祛邪不伤正,助正以祛邪。诸药合用,共奏解毒抗癌、软坚散结、活血祛瘀、益气扶正之功效。临床、实验研究均显示对肺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文档编号A61K35/62GK101982196SQ20101053295
公开日2011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4日
发明者刘志辉, 朱超林, 王居祥, 王瑞平, 胡玥, 邹玺 申请人:江苏省中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