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酒护肝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0601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解酒护肝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茶,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酒为米、麦、黍、高梁等原料和曲酿成的一种含有乙醇的饮料,乙醇对中枢神经的作用与麻醉药相似,酒可入药《黄帝内经》早已记载,少量饮之,可通经络,活血脉,御寒解乏,多饮则会醉酒,导致酒精中毒,轻者发现兴奋及呕吐,重者则陷入昏睡状态,并可引起智力减退,慢性胃炎、肝、心、肾脏变性,多发性神经炎、视神经炎等多发病灶,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

发明内容
因此人们对解酒护肝的保健茶存在极大的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关于本发明的有关报道,本发明人经过大量的研究试验,并通过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终于研究摸索出一种具有解酒护肝的保健茶,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解酒护肝的保健茶。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了该保健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选择葛花、葛根、枳犋子、人参、芦根、茉莉花、菊花、高良姜、公丁香、桑葚、麦门冬、玉竹、淡竹叶、乌梅进行组合的,将这些原料药物组合,使各原料药物相互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达到解酒护肝的保健效果。其中选用葛花是因为其性味甘,凉,入足阳明经,有解酒醒脾的功能,治伤酒发热,烦渴,不思饮食,呕逆吐酸,吐血,肠风下血。选用葛根是因为其性味甘辛,平,入脾、胃经,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的功能,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喝,泄泻,痢疾,癍诊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选用枳犋子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脾、胃经,有破气,散痞,泻痰,消积的功能,治酒醉,烦热,口喝,呕吐。 选用人参是因为其性味甘微甘,温,入脾、肺经,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的功能,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t季,健忘,眩晕头痛,阳萎,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选用芦根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肺,胃经,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的功能,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 肺痿,肺痈,并解河豚鱼毒。选用茉莉花是因为其性味辛甘,温,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功能,治下痢腹痛,结膜炎,疮毒。选用菊花是因为其性味甘苦,凉,入肺,肝经,有疏风,消热,明目,解毒的功能,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选用高良姜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脾,胃经,有温胃,祛风,散寒,行气,止痛的功能,治脾胃中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 噎膈反胃,食滞,瘴疟,冷癖。选用公丁香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归脾、胃、肺、肾经,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能,治胸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萎。选用桑葚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肝,肾经,有补肝,益肾,熄风,滋液的功能,能解酒中毒,治肝肾阴亏,消渴,便秘,目暗,耳鸣,瘰疬,关节不利。选用麦门冬是因为其性味甘微苦,寒,入肺、胃、心经, 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能,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清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选用玉竹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肺,胃经,有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的功能,治热病阳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选用淡竹叶是因为其性味甘淡,寒,入心肾二经,有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的功能,治热病口渴,心烦,小便赤涩,淋浊,口糜舌疮,牙龈肿痛。选用乌梅是因为其性味酸,温,入肝,脾,肺,大肠经,有收敛生津,安蛔驱虫的功能,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 钩虫病,牛皮癣,胬肉。本发明原料药的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的摸索试验,试制得出的,各原料药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葛花3 — 8g葛根10 — 20g 枳犋子8— 12g
人参3—8g芦根10—20g茉莉花10—20g菊花10—20g尚良姜8—12g公丁香2—5g桑葚8—12g麦门冬8—12g玉竹8—12g淡竹叶8—12g乌梅4—8g优选用量为葛花5g葛根15g枳犋子IOg人参5g芦根15g茉莉花15g菊花15g尚良姜IOg公丁香3g桑葚IOg麦门冬IOg玉竹IOg淡竹叶IOg乌梅6g
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滋阴补血,润肠通便,润肺生津的功能,用于解酒毒,见效快,疗效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制备步骤如下一、备料
1、葛花拣去柄及杂质,筛去泥土;
2、葛根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及时切片,晒干;
3、枳犋子拣去杂质,晒干;
4、人参除去芦头,切段晒干;
5、芦根拣去杂质及根,切段,晒干;
6、茉莉花拣去杂质,晒干;
7、菊花拣净叶梗、花柄及泥屑杂质;
8、高良姜拣净杂质,水洗,稍浸,捞出,润透,切片,晾干;
9、公丁香除去杂质,花梗,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10、桑葚用水洗净,拣去杂质,摘除长柄,晒干;
11、麦门冬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抽去心,再洗净晒干;
12、玉竹除去杂质,洗净泥土,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勻,切片,晒干;
13、淡竹叶拣去杂质及根,切段,晒干;14、乌梅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洗净,晒干。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原料药葛花、葛根、枳犋子、人参、芦根、茉莉花、菊花、高良姜、公丁香、 桑葚、麦门冬、玉竹、淡竹叶、乌梅用水洗净;
2、将洗净的原料药放入煎煮容器中第一次加水为药物重量的4倍量,武火煎煮沸腾后,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一次口服药液;
3、将第一次过滤的药渣加水3倍量,煎煮沸腾,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即得第二次口服药液,每副药煎煮二次。下面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试验酒醉患者沈例,其中重度醉酒者7例,中度醉酒者8例,轻度解酒者11例。2、服用方法将第一次煎煮药液服用后,间隔2小时口服第二次药液。3、服用效果
①轻度醉酒口服第一次药液后,30分钟后醒酒,恢复正常;
②中度醉酒者口服第一次药液后,2小时后醒酒,恢复正常;
③重度醉酒者连服二次药液,口服第二次药液后,1小时醒酒,恢复正常。
权利要求
1.一种解酒护肝的保健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 葛花3 — 8g葛根10 — 20g枳犋子8 — 12g人参3 — 8g芦根10 — 20g茉莉花10 — 20g 菊花10 — 20g高良姜8 — 12g公丁香2 — 5g 桑葚8 — 12g麦门冬8 — 12g玉竹8 — 12g 淡竹叶8 — 12g乌梅4一8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酒护肝的保健茶,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葛花5g葛根15g 枳犋子IOg人参5g芦根15g 茉莉花15g 菊花15g 高良姜IOg 公丁香3g 桑葚IOg 麦门冬IOg 玉竹IOg 淡竹叶IOg 乌梅6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一)备料(1)葛花拣去柄及杂质,筛去泥土;(2)葛根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及时切片,晒干;(3)枳犋子拣去杂质,晒干;(4)人参除去芦头,切段晒干;(5)芦根拣去杂质及根,切段,晒干;(6)茉莉花拣去杂质,晒干;(7)菊花拣净叶梗、花柄及泥屑杂质;(8)高良姜拣净杂质,水洗,稍浸,捞出,润透,切片,晾干;(9)公丁香除去杂质,花梗,筛去灰屑,用时捣碎;(10)桑葚用水洗净,拣去杂质,摘除长柄,晒干;(11)麦门冬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抽去心,再洗净晒干; (12 )玉竹除去杂质,洗净泥土,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勻,切片,晒干;(13)淡竹叶拣去杂质及根,切段,晒干;(14)乌梅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洗净,晒干;(二)制备(1)将所述重量的原料药葛花、葛根、枳犋子、人参、芦根、茉莉花、菊花、高良姜、公丁香、桑葚、麦门冬、玉竹、淡竹叶、乌梅用水洗净;(2)将洗净的原料药放入煎煮容器中第一次加水为药物重量的4倍量,武火煎煮沸腾后,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一次口服药液;(3)将第一次过滤的药渣加水3倍量,煎煮沸腾,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即得第二次口服药液,每副药煎煮二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酒护肝的保健茶,它是由葛花、葛根、枳椇子、人参、芦根、菊花、高良姜、公丁香、桑葚、淡竹叶、乌梅等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滋阴补血,润肠通便,润肺生津的功能,用于解酒毒,见效快,疗效好。
文档编号A61K36/9062GK102302072SQ20111023769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8日
发明者姬云涛, 屈长青, 杨京霞 申请人:屈长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