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固定螺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9463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固定螺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骨折固定装置,尤其涉及应用于股骨后髁骨折的内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以膝关节内积血,肿胀、局部疼痛及功能障碍,可出现各种畸形和异常活动为主要表现的股骨髁处骨折。股骨髁周围有关节囊、韧带、肌肉及肌腱附着。骨折块受这些组织的牵拉,不易复位也不易维持复位。股骨髁骨折,可并发胭动脉、神经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广泛损伤。在伴有相邻支持结构如侧副韧带、交叉韧带损伤时,可造成膝关节不稳定,也因股四头肌、髌上囊损伤而造成伸膝装置粘连,损害膝关节功能。骨折可造成股骨髁与胫骨平台、髌骨与股骨关节面之间,相应关节的破坏,改变了正常膝正常的解剖轴与机械轴,破坏了膝关节正常负荷与传导。股骨髁骨折易发生骨块分离而不产生塌陷,易发“T”或“Y”型骨折。在治疗需要手术的股骨后髁骨折,需要通过拉力螺钉实现骨折块之间复位、加压并坚强固定。这一治疗方法及所用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原理如下:拉力螺钉依靠垫片与骨皮质之间的轴向压应力,在骨折块之间形成加压效应,实现骨折块之间复位、加压并坚强固定;但目前拉力螺钉实现骨折块之间复位加压并坚强固定时不能量化拧入拉力螺钉所需的扭力,不能量化骨折块之间的压力,不具有生物学固定效应,存在初始固定失效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固定螺钉,其固定股骨后髁骨折时,空心的结构可以经克氏针固定骨折,使操作更为准确与简单;能够根据患者骨密度,量化将组合螺钉拧入股骨后髁骨折块所需的扭力,量化股骨后髁骨折块之间加压所需的压力,在复位、加压骨折块的同时有效保护装置螺纹与松质骨界面,避免内固定初始固定失效;表面处理过的组件B使骨长入喷涂部位的微孔内,形成骨性结合,这一生物学固定效应在骨质疏松情况下尤其重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固定螺钉,由组件A、组件B组成,组件A与组件B为内部中空的柱状体,其中组件A前端为锥形螺纹,后半部分为同轴螺纹,其中:组件A内部设置有针孔,同时其尾部螺纹2与组件B的前部阴螺纹相互配合,螺纹2轴芯内设置有与复合套筒内套筒相配合的结构,所述组件A的长度为组件B的长度的1.5-2.5倍。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内固定螺钉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组件A内针孔的直径为0.3-0.6毫米,所述组件B表面经喷砂,然后镀一层金属聚乙烯,所述涂层厚度为0.1_。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内固定螺钉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组件A内针孔的直径为0.5毫米,所述组件B表面经喷砂,然后镀一层陶瓷聚乙烯,所述涂层厚度为0.05_。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内固定螺钉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组件A的螺纹I的最大直径为6.5mm,所述所述组件A的螺纹2的直径为4.5mm,其螺纹深度为0.5mm。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内固定螺钉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组件A的长度为组件B的长度的2倍。采用本发明所述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使手术操作更为准确与简单;预防初始固定失效;进一步提高了骨-组合螺钉界面的稳定性,加快骨折复原。


图1为本发明所述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组件B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本发明所述内固定螺钉分为两部分:组件A、组件B。其中组件A由螺纹1,螺纹2构成。3为股骨后髁骨折线,4为组件B外部涂层。组件B有螺纹5、内部棱柱状结构6及尾部7组成。内固定螺钉由组件A、组件B组成,组件A与组件B为内部中空的柱状体,其中组件A前端为锥形螺纹,后半部分为同轴螺纹,其中:组件A内部设置有针孔,同时其尾部螺纹2与组件B的前部阴螺纹相互配合,螺纹2轴芯内设置有与复合套筒内套筒相配合的结构,所述组件A的长度为组件B的长度的2倍。所述组件A内针孔的直径为0.55毫米,所述组件B表面经喷砂,然后镀一层金属聚乙烯,所述涂层厚度为0.15_。所述组件A内针孔的直径为0.46毫米,所述组件B表面经喷砂,然后镀一层陶瓷聚乙烯,所述涂层厚度为0.05mm。作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组件A的螺纹I的最大直径为6.5mm,所述所述组件A的螺纹2的直径为4.5mm,其螺纹深度为0.5mm。所述组件A的长度为组件B的长度的2倍。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内固定螺钉,由组件(A)、组件⑶组成,组件㈧与组件⑶为内部中空的柱状体,其中组件(A)前端为锥形螺纹,后半部分为同轴螺纹,其特征在于:组件(A)内部设置有针孔,同时其尾部螺纹(2)与组件(B)的前部阴螺纹相互配合,螺纹(2)轴芯内设置有与复合套筒内套筒相配合的结构,所述组件(A)的长度为组件(B)的长度的1.5-2.5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固定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A)内针孔的直径为0.3-0.6毫米,所述组件(B)表面经喷砂,然后镀一层金属聚乙烯,所述涂层厚度为0.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固定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㈧内针孔的直径为0.5毫米,所述组件(B)表面经喷砂,然后镀一层陶瓷聚乙烯,所述涂层厚度为0.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固定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A)的螺纹(I)的最大直径为6.5mm,所述所述组件(A)的螺纹⑵的直径为4.5mm,其螺纹深度为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固定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A)的长度为组件(B)的长度的2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固定螺钉,由组件(A)、组件(B)组成,组件(A)与组件(B)为内部中空的柱状体,其中组件(A)前端为锥形螺纹,后半部分为同轴螺纹,其特征在于组件(A)内部设置有针孔,同时其尾部螺纹(2)与组件(B)的前部阴螺纹相互配合,螺纹(2)轴芯内设置有与复合套筒内套筒相配合的结构,所述组件(A)的长度为组件(B)的长度的1.5-2.5倍。本发明实现骨折块之间的加压坚强固定的同时有效保护装置周围骨界面,利于标准的形成及技术的普及,提高了骨-螺钉界面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A61B17/86GK103083080SQ201110347120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4日
发明者徐达强, 王鹏, 孙焕建 申请人:无锡世一电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