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止咳化痰膏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421阅读:80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止咳化痰膏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药,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治疗齿科化痰膏药。
背景技术
咳嗽是人们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人们为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选择各种药物或配方。目前为止,止咳药按照服用方式分为口服液、片剂、及胶囊,比较适合成年人食用,但是对于儿童或口服有困难的患者却难以适用。发明内容本发明是为了弥补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无副作用,适用于任何年龄段人群适用的治疗止咳化痰膏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止咳化痰膏药,采用中药外治理念,其配方为(按重量配比)白芥子20g、细辛20g、甘逐12g、延胡12g、生姜45g。所述的一种治疗止咳化痰膏药制备及使用方法为取白芥子20g、细辛20g、甘逐 12g、延胡12g,分别装入器皿中研成细末,放入风干处保持;使用时,取生姜45g、捣汁,调上药末一份为糊,分摊于6块小张油纸,贴两侧俞、心俞与膈俞穴,用胶布固定,4一6小时后取下,每10天一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中药外治的理念,利用白芥子作为主要成分, 具有较强的止咳化痰之功效,使用方便,无需口服,完全适合所有年龄人群使用;除此之外, 本发明还具有调整血压、促进食欲、宁心安神的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种治疗止咳化痰膏药,采用中药外治理念,其配方为(按重量配比)白芥子20g、 细辛20g、甘逐12g、延胡12g、生姜45g。所述的一种治疗止咳化痰膏药制备及使用方法为取白芥子20g、细辛20g、甘逐 12g、延胡12g,分别装入器皿中研成细末,放入风干处保持;使用时,取生姜45g、捣汁,调上药末一份为糊,分摊于6块小张油纸,贴两侧俞、心俞与膈俞穴,用胶布固定,4一6小时后取下,每10天一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止咳化痰膏药,采用中药外治理念,其特征在于其配方为(按重量配比)白芥子20g、细辛20g、甘逐12g、延胡12g、生姜4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止咳化痰膏药,其特征在于制备及使用方法为取白芥子20g、细辛20g、甘逐12g、延胡12g,分别装入器皿中研成细末,放入风干处保持;使用时,取生姜45g、捣汁,调上药末一份为糊,分摊于6块小张油纸,贴两侧俞、心俞与膈俞穴, 用胶布固定,4一6小时后取下,每10天一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药,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治疗齿科化痰膏药。采用中药外治理念,其配方为(按重量配比)白芥子20g、细辛20g、甘逐12g、延胡12g、生姜45g。利用白芥子作为主要成分,具有较强的止咳化痰之功效,使用方便,无需口服,完全适合所有年龄人群使用;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具有调整血压、促进食欲、宁心安神的作用。
文档编号A61P11/14GK102397519SQ201110367428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李静宇, 王宇菲 申请人:大连得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