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管结扎手术用手术钳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70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导管结扎手术用手术钳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导管结扎手术用手术钳组件。
背景技术
针对有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在开胸行动脉导管结扎术时,由于动脉导管组织脆韧性差,且动脉导管内的压力较高,对动脉导管的安全游离是手术顺利实施的关键。目前在开胸动脉导管结扎手术中均是采用一把直角钳进行游离和置结扎线。直角钳包括钳柄、关节和钳体,该钳体为直角构形,包括直角长臂和向上翘起的直角短臂,现有的直角钳均为90°绝对直角构形,即直角长臂和直角短臂之间的夹角为 90°,导致术中遇粗大动脉导管时,彻底游离和置线困难,且易导致因术者操作不慎发生影响手术的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管结扎手术用手术钳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做导管结扎手术时,游离和置线困难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导管结扎手术用手术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手术钳和第二手术钳,所述第一手术钳和第二手术钳均包括钳柄、关节和由钳体长臂与向上翘起的钳体短臂组成的钳体,所述第一手术钳的钳体短臂与钳体长臂之间的夹角为75°,所述第二手术钳的钳体短臂与钳体长臂之间的夹角为105°。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手术钳和第二手术钳的钳柄上均设置有对合式锁齿装置。术中使用时,先用第二手术钳在导管两侧分别游离,剥离导管外膜附着组织后,改用第一手术钳彻底游离并置结扎线,待降压后完成导管结扎。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导管结扎手术,在游离导管周围组织时,本实用新型的钳体的方向性更合理可调,且相对增大了手术操作空间,便于术中操作使用,同时使手术安全性明显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0013]参见
图1,一种导管结扎手术用手术钳组件,包括第一手术钳200和第二手术钳 100。第一手术钳200包括钳柄210、关节220和由钳体长臂231与向上翘起的钳体短臂 232组成的钳体230,第一手术钳的钳体短臂232与钳体长臂231之间的夹角α为75°。第二手术钳100包括钳柄110、关节120和由钳体长臂131与向上翘起的钳体短臂 132组成的钳体130,第二手术钳的钳体短臂132与钳体长臂131之间的夹角β为105°。第一手术钳和第二手术钳的钳柄上均设置有对合式锁齿装置(211、111)。术中使用时,先用第二手术钳100在导管两侧分别游离,剥离导管外膜附着组织后,改用第一手术钳200彻底游离并置结扎线,待降压后完成导管结扎。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导管结扎手术,在游离导管周围组织时,本实用新型的钳体的方向性更合理可调,且相对增大了手术操作空间,便于术中操作使用,同时使手术安全性明显提高。在最近21例动脉导管结扎手术中,10例采用传统直角钳的手术平均手术时间 15士3. 1分钟;而在11例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直角钳的手术中,平均手术时间9士2. 4分钟,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 < 0. 0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导管结扎手术用手术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手术钳和第二手术钳,所述第一手术钳和第二手术钳均包括钳柄、关节和由钳体长臂与向上翘起的钳体短臂组成的钳体,所述第一手术钳的钳体短臂与钳体长臂之间的夹角为75°,所述第二手术钳的钳体短臂与钳体长臂之间的夹角为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结扎手术用手术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术钳和第二手术钳的钳柄上均设置有对合式锁齿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导管结扎手术用手术钳组件,包括第一手术钳和第二手术钳,所述第一手术钳和第二手术钳均包括钳柄、关节和由钳体长臂与向上翘起的钳体短臂组成的钳体,所述第一手术钳的钳体短臂与钳体长臂之间的夹角为75°,所述第二手术钳的钳体短臂与钳体长臂之间的夹角为105°。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导管结扎手术,在游离导管周围组织时,本实用新型的钳体的方向性更合理可调,且相对增大了手术操作空间,便于术中操作使用,同时使手术安全性明显提高。
文档编号A61B17/122GK201930020SQ20112000726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0日
发明者刘洋, 刘珊珊, 易定华, 朱海龙 申请人:刘洋, 刘珊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