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观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547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荧光观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观察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例如用于内窥镜装置使用荧光药剂诊断病变区域的荧光观察装置(例如参见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昭62-2472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使用这种荧光观察装置的内窥镜观察中,在观察区域的病变级别与荧光强度的灰度值之间被认为存在相关关系,灰度值随着病变级别变高也随之变高。该相关关系对于任何被检验者都能够得以确认,然而其变化率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若在残留该个体差异的影响的状态下进行观察,则存在难以进行定量的诊断、导致诊断精度降低的不良情况。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观察装置,能够尽可能排除荧光强度的个体差异对荧光观察的影响,能够对不同患者进行高精度观察。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手段。本发明采用一种荧光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照明光源,其产生向被检体照射的照明光和激励光;返回光图像生成部,其对从该照明光源发出的照明光在上述被检体的返回光进行摄影,生成返回光图像;荧光图像生成部,其对利用上述照明光源发出的激励光而在上述被检体处产生的荧光进行摄影,生成荧光图像;规格化运算部,其运算按照对应的返回光图像的各像素的亮度值对该荧光图像生成部生成的荧光图像的各像素的亮度值进行规格化而得到的规格化荧光强度;标准数据存储部,其存储表示标准的规格化荧光强度与被检体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标准数据;以及状态判定部,其根据由上述规格化运算部运算得到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和存储于上述标准数据存储部的标准数据,判定与各规格化荧光强度对应的被检体状态。根据本发明,来自照明光源的照明光和激励光被照射到被检体,返回光图像生成部根据照明光的返回光生成返回光图像,并且荧光图像生成部根据激励光照射在被检体而产生的荧光生成荧光图像。然后,规格化运算部运算对荧光图像的各像素的亮度值通过对应的返回光图像的各像素的亮度值进行规格化得到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状态判定部根据如上运算得到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与存储于标准数据存储部的标准数据,判定与各规格化荧光强度对应的被检体状态。如上,根据使用返回光图像规格化的规格化荧光强度判定被检体状态,从而能够排除观察距离和观察角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能够提升病变区域的观察精度。另外,根据规格化运算部运算得到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和表示标准的规格化荧光强度与被检体状态的对应关系的标准数据,判定被检体状态,因此能够排除个体差异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由此能与个体差异无关地进行定量的观察,对不同患者进行高精度的观察。上述发明可以构成为,上述状态判定部计算上述规格化运算部运算出的规格化荧光强度在同一图像内的最小值与上述标准数据的最小值之差,使用上述标准数据判定将计算出的差与各规格化荧光强度相加得到的校正荧光强度所对应的被检体状态。如上,通过将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与标准数据的最小值之差与各规格化荧光强度相加,从而能够易于生成用于判定被检体状态的基准的校正荧光强度。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运算排除个体差异的影响来判定被检体状态,高速进行判定被检体状态时的处理。 上述发明可以构成为,上述荧光观察装置具有最小值存储部,其存储上述规格化运算部运算得到的规格化荧光强度在同一图像内的最小值;以及最小值更新部,其在对同一被摄体新近取得的图像内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小于存储于上述最小值存储部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更新存储于上述最小值存储部内的最小值。在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小于存储于最小值存储部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通过更新存储于最小值存储部内的最小值,从而能够实时改变作为用于判定被检体状态的基准的校正荧光强度。由此能够更为准确地判定被检体状态,能够提升病变区域的观察精度。上述发明可以构成为,上述标准数据存储部存储最小值不同的多个标准数据,上述状态判定部选择如下标准数据,该标准数据具有的最小值与上述规格化运算部运算得到的规格化荧光强度在同一图像内的最小值最为近似,上述状态判定部使用选择出的标准数据判定与各规格化荧光强度对应的被检体状态。使用具有与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最为近似的最小值的标准数据,判定与各规格化荧光强度对应的被检体状态,从而能根据患者和观察区域区分使用标准数据,能提升病变区域的观察精度。上述发明可以构成为,上述状态判定部对于上述规格化运算部计算出的规格化荧光强度在同一画面内的最小值与上述标准数据中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大值之间的各规格化荧光强度,使用预定函数对存储于上述标准数据存储部的标准数据中的从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被检体状态进行插值并分配。病变级别较高的病变区域的荧光强度几乎不会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然而越是接近正常区域的区域(病变级别较小的区域)个体差异的影响越大。这种情况下,如上对于各规格化荧光强度使用预定函数对标准数据中从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被检体状态进行插值并分配,从而能够通过简单的运算排除个体差异的影响,判定被检体状态,能高速进行判定被检体状态时的处理。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取得尽可能排除荧光强度的个体差异对荧光观察的影响,对不同患者进行高精度观察的效果。


图I是示出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中荧光色素的渗入和排出的过程的时间依赖性的图表。图2是示出病变级别与灰度值的相关关系的图表。图3是本发明第I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的功能框图。图4是示出病变级别与灰度值的标准相关关系的标准数据的图表。图5是示出校正值的确定方法的图表。图6是示出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校正方法的图表。图7是示出按照每个病变级别显示的画面例的图。图8是示出由图3的荧光观察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病变级别与灰度值的相关关系的图表。图10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的功能框图。图11是存储于图10的标准数据存储器中的多个标准数据的图表。图12是示出图11的多个标准数据的病变级别与灰度值的相关关系的图表。图13是示出由图10的荧光观察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4是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的功能框图。图15是示出病变级别与灰度值的相关关系的图表。图16是示出病变级别与灰度值的标准的相关关系的标准数据的图表。图17是示出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校正方法的图表。图18是示出由图14的荧光观察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I实施方式下面参见

本发明第I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I。其中,说明将本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I应用于内窥镜装置的例子。作为应用本发明的背景,以在病变级别与灰度值的相关关系中产生个体差异作为前提。图I示出在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中荧光色素的渗入和排出的过程的时间依赖性。作为本发明所适应的观察条件,存在如下条件。如图I所示,活体渗入药剂(荧光色素),然后在排出的过程中,在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存在药剂吸收与排出的时间依赖性。本发明将在tl < t < t2的条件下、即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色素渗入的时间变化都稳定的期间进行观察的情况作为观察条件。另外,如图2所示,关于病变级别与灰度值的相关性,设为病变级别(病变级别I 5)与它们的灰度值的相关关系保持线性。虽然在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的灰度值范围内存在个体差异,然而斜率是一定的,无论哪个个体都处于平行关系。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I的构成。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I具有插入体腔内的镜体(scope) 10、产生光的光源装置(照明光源)17、对镜体10取得的图像进行运算的图像运算部20、显示图像运算部20运算的图像的监视器43。镜体10具有细长的形状,其内部设有光导纤维(省略图示)。光导纤维一端延伸至镜体10的末端,另一端与光源装置17连接。由此,从光源装置17射出的光被引导至镜体10的末端,照射在体腔内。另外,镜体10还设有切换显示于监视器43的图像的图像显示切换开关11。镜体10与图像运算部20通过图像传输电缆(省略图示)连接起来。图像运算部20与监视器43通过监视器电缆(省略图示)连接起来。由此,镜体10取得的图像数据在图像传输电缆中传输而被送至图像运算部20。发送来的图像数据在图像运算部20内被实施图像处理后,由监视器电缆传输到监视器43,显示于监视器画面上。光源装置17例如是氙灯,产生白色光(照明光)和激励光。从氙灯发出的光通过未图示的波长选择滤波器,从而使得所设定的波长频带的白色光和激励光透射。从光源装置17射出的白色光和激励光被镜体10内的光导纤维引导,从镜体10的末端照射到被检体。白色光照射到被摄体,从而来自被检体的反射光射入配置于镜体10末 端的摄像光学系统(省略图示)。另外,激励光照射在被检体,从而在被检体上产生荧光,该荧光射入摄像光学系统。射入到摄像光学系统的反射光和荧光通过分光器(省略图示)而分支,通过检测各光的CCD (省略图示)进行检测。由白色光用CCD检测出的来自被检体的反射光经由图像传输电缆被发送给图像运算部20内的白色光图像数据取得部(返回光图像生成部)29。另一方面,荧光用CCD检测出的荧光经由图像传输电缆被发送给图像运算部20内的荧光图像数据取得部(荧光图像生成部)30。图像运算部20在功能方面具有白色光图像数据取得部29、荧光图像数据取得部30、定量化运算部(规格化运算部)31、最小值取得部(最小值存储部)32、校正值确定部(最小值更新部)33、标准数据存储器(标准数据存储部)34、图像校正运算部35、图像合成部(状态判定部)36。白色光图像数据取得部29根据白色光用CCD检测出的白色光图像数据生成白色光图像。白色光图像数据取得部29将生成的白色光图像发送给定量化运算部31和图像合成部36。荧光图像数据取得部30根据荧光用CCD检测出的荧光图像数据生成荧光图像。荧光图像数据取得部30将生成的荧光图像发送给定量化运算部31。定量化运算部31使用白色光图像的各像素的亮度值对荧光图像的各像素的亮度值进行规格化,从而运算规格化荧光强度。具体而言,定量化运算部31用荧光图像数据取得部30生成的荧光图像中各像素的亮度值除以与白色光图像数据取得部29生成的白色光图像中荧光图像的各像素对应的各像素的亮度值,从而运算各像素的亮度值得以规格化的规格化荧光强度。定量化运算部31将运算出的规格化荧光强度发送给最小值取得部32、校正值确定部33和图像校正运算部35。标准数据存储器34存储表示标准规格化荧光强度与被检体状态的对应关系的标准数据。如图4所示,该标准数据是对于多个被检验者研究病变级别与灰度值的关联性得到的结果的平均值。存储形式是以式子或表形式进行存储的。并且,为了减轻镜体10的末端部和观察区域的距离、角度的影响对图像数据的影响,该标准数据是用白色光图像对荧光图像进行规格化(相除)后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数据。最小值取得部32取得定量化运算部31运算得到的各像素的规格化荧光强度中同一图像内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灰度值)的最小值,存储该最小值。如图5所示,最小值取得部32将取得的最小值设定为病变级别I。校正值确定部33使用定量化运算部31运算得到的规格化荧光强度和存储于标准数据存储器34的标准数据,确定用于校正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校正值。具体地,如图5所示,校正值确定部33计算出定量化运算部31运算的同一图像内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与存储于标准数据存储器34中的标准数据的最小值之差,将该差确定为校正值。另外,在对于同一被摄体新近取得的图像内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小于存储于最小值取得部32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校正值确定部33更新存储于最小值取得部32内的最小值,将更新后的最小值确定为新的校正值。该更新可在观察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图像校正运算部35使用校正值确定部33确定的校正值,校正定量化运算部31运算出的规格化荧光强度。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图像校正运算部35例如对个体B的规格化荧光强度加上(或减去)个体B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与标准数据的最小值之差即校正值,从而校正个体B的规格化荧光强度,以具有与标准数据同样的强度。 图像合成部36将白色光图像数据取得部29生成的白色光图像与图像校正运算部35校正的规格化荧光强度合成起来,生成合成图像。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图像合成部36针对由图像校正运算部35规格化后的规格化荧光强度按照每个灰度值将病变级别划分为I 5的级别。进而,图像合成部36例如对级别3以上的区域进行彩色显示,对白色光图像的数据进行叠加,进行病变部位的显示。图像显示切换开关11让用户设定将基于多个观察模式中的哪个观察模式的图像显示于监视器43。其中,多个观察模式例如为将白色光图像数据取得部29生成的白色光图像直接显示于监视器43的观察模式(白色光图像观察模式)、将图像合成部36生成的合成图像显示于监视器43的观察模式(合成图像观察模式)和同时显示白色光图像和合成图像的观察模式(2图像观察模式)。监视器43显示图像显示切换开关11选择的图像。下面使用图8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荧光观察装置I的作用。首先,接通本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I的电源(步骤SI)。然后,当把镜体10插入到体腔内开始被检体的观察时,来自光源装置17的光经由镜体10内的光导纤维照射到被检体。由此,由白色光图像数据取得部29取得根据被检体的反射光生成的白色光图像,并且由荧光图像数据取得部30取得根据被检体发出的荧光生成的荧光图像(步骤S2)。接着,在被认为是正常组织的区域取得初始图像(步骤S3)。此时,定量化运算部31对各像素用荧光图像的亮度值除以白色光图像的亮度值,从而运算出各像素的亮度值规格化后的规格化荧光强度。接着,如图5所示,取得各像素的规格化荧光强度中除去异常值之外的最小值,将规格化荧光强度中取得的最小值设定为病变级别I (步骤S4)。接着,比较定量化运算部31运算的同一图像内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与存储于标准数据存储器34的标准数据的最小值(步骤S5),将这些最小值之差确定为校正值(步骤S6)。然后如图6所示,使用如上确定的校正值,校正由定量化运算部31运算的规格化荧光强度(步骤S7)。
接着,针对由图像校正运算部35规格化后的规格化荧光强度按照每种灰度值将病变级别划分为I 5这5个阶段的级别,以5个阶段显示规格化荧光强度(步骤S8)。接着,如图7所示,例如对级别3以上的区域进行彩色显示,对白色光图像的数据进行叠加,从而进行病变部位的显示(步骤S9)。另外,进行彩色显示的级别可以是3以外。在观察过程中,实时读入将内窥镜插入体内的过程中取得的图像数据中灰度值的最小值,进行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的更新(步骤S10)。在取得了小于初始设定值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4进行最小值的重新设定,利用该值变更校正值,进行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校正。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1,根据由白色光图像进行了规格化的规格化荧光强度判定被检体状态,从而能够排除观察距离和观察角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能够提升病变区域的观察精度。
并且,根据由定量化运算部31运算得出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和表示标准的规格化荧光强度与被检体状态的对应关系的标准数据,判定被检体状态,因此能够排除个体差异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由此能够与个体差异无关地进行定量性的观察,对于不同患者进行闻精度的观察。另外,通过将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与标准数据的最小值之差与各规格化荧光强度相加,从而能够易于生成作为用于判定被检体状态的基准的校正荧光强度。由此就能通过简单的运算排除个体差异的影响,判定被检体状态,能高速进行判定被检体状态时的处理。另外,在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小于存储于最小值取得部32的最小值的情况下,通过更新存储于最小值取得部32内的最小值,从而能随时进行校正值的重新设定,能够实时改变作为用于判定被检体状态的基准的校正荧光强度。由此就能够更为准确地判定被检体状态,提升病变区域的观察精度。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1,在病变级别与灰度值的相关性并非线性而是描绘出图9所示的曲线的情况下,只要每个个体的差是一定的,就能适用。第2实施方式下面参见

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2。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于与第I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I共通之处省略说明,主要说明不同之处。本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2与第I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I的不同之处在于标准数据存储器34中存储多个标准数据。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2中,图像运算部21在功能方面具有白色光图像数据取得部29、荧光图像数据取得部30、定量化运算部(规格化运算部)31、最小值取得部(最小值存储部)32、相应标准数据确定部38、标准数据存储器(标准数据存储部)34、图像合成部(状态判定部)36。如图11所示,标准数据存储器34存储多个最小值不同的标准数据。这些标准数据是关于多个被检验者研究病变级别与灰度值的关联性得到的结果。这些标准数据按照每个病变级别被划分灰度值,如图12所示,作为表储存于标准数据存储器34中。并且,病变级别与灰度值的关联性未必一定是线性,然而是正相关。相应标准数据确定部38选择存储于标准数据存储器34中的多个标准数据中、具有与定量化运算部31运算出的规格化荧光强度在同一图像内的最小值最为近似的最小值的标准数据。下面使用图13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荧光观察装置2的作用。首先,接通本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2的电源(步骤SI)。然后,当把镜体10插入到体腔内开始被检体的观察时,来自光源装置17的光经由镜体10内的光导纤维照射到被检体。由此,由白色光图像数据取得部29取得根据被检体的反射光生成的白色光图像,并且由荧光图像数据取得部30取得根据被检体发出的荧光生成的荧光图像(步骤S2)。接着,在被认为是正常组织的区域取得初始图像(步骤S3)。此时,定量化运算部31对各像素用荧光图像的亮度值除以白色光图像的亮度值,从而运算出各像素的亮度值规格化后的规格化荧光强度。接着,由最小值取得部32确定各像素的规格化荧光强度中除去了异常值的最小值(步骤S11)。然后由相应标准数据确定部38选择存储于标准数据存储器34中的多个标准数据中、具有与步骤Sll确定的最小值最为近似的最小值的标准数据(步骤S12)。接着,对所选择的标准数据适用定量化运算部31运算出的规格化荧光强度,从而校正规格化荧光强度(步骤S13)。接着,针对由图像校正运算部35规格化后的规格化荧光强度按照每种灰度值将病变级别划分为I 5这5个阶段的级别,以5个阶段显示规格化荧光强度(步骤S8)。接着,例如对级别3以上的区域进行彩色显示,对白色光图像的数据进行叠加,从而进行病变部位的显示(步骤S9)。另外,进行彩色显示的级别可以是3以外。 在观察过程中,实时读入将内窥镜插入体内的过程中取得的图像数据中灰度值的最小值,进行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的更新(步骤S10)。在取得了小于初始设定值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2进行标准数据的重新选择,根据所选择的新标准数据进行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校正。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2,通过使用具有与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最为近似的最小值的标准数据,从而能够进行与各种模式的个体差异细微对应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校正。由此能按照患者和观察区域区分使用标准数据,能提升病变区域的观察精度。另外,在不通过图像校正运算部35 (参见图3)的情况下,使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对应于存储于标准数据存储器34中的标准数据,从而进行对标准数据的规格化,因此能减少运算量。因此能提升图像数据的处理速度,在监视器43平顺地显示观察图像。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2,还可以应用于病变级别与灰度值的相关性复杂的情况、各个体的标准数据的图表、即表示各个体的规格化荧光强度与病变级别的对应关系的图表并非平行关系的情况。第3实施方式接着,参见

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3。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1、2共通之处省略说明,主要说明不同之处。本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2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1、2的不同之处在于病变级别与灰度值的相关关系因个体不同而不同。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3所适应的观察条件,存在如下条件。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色素渗入的时间变化都稳定的期间进行观察。另夕卜,病变级别与灰度值的相关关系是正相关且为线性。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观察条件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观察条件的不同点在于,灰度值较大的肿瘤部的灰度值几乎不受个体差异的影响,而越接近正常组织、即病变级别越小则越产生较大的 个体差异的影响。如图16所示,存储于标准数据存储器34中的标准数据与第I实施方式同样,是对于多个被检验者研究病变级别与灰度值的关联性所得的结果的平均值。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3中,使用存储于标准数据存储器34中的标准数据的最大病变级别的灰度值,进行个体差异的校正。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3中,图像运算部22在功能方面具有白色光图像数据取得部29、荧光图像数据取得部30、定量化运算部(规格化运算部)31、最小值取得部(最小值存储部)32、相关直线运算部39、标准数据存储器(标准数据存储部)34、图像合成部(状态判定部)36。相关直线运算部39根据定量化运算部31运算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1、C1)和存储于标准数据存储器34中的标准数据的最大值(5、C5),使用表示被检验者的病变级别与灰度值的相关关系的下式(I ),进行常数a和c的计算处理。Y=a (x_5)+c…(I)相关直线运算部39可取得图17所示的直线的个体A固有的相关关系,由此就能够进行由定量化运算部31运算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数据向病变级别的转换。然后,根据相关直线运算部39取得的算式和取得图像的信息进行观察区域的病变级别的确定,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例如将病变级别3以上的数据叠加于作为观察图像的白色光图像。另外,进行彩色显示的级别可以为3以外。下面使用图18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荧光观察装置3的作用。首先,接通本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3的电源(步骤SI)。然后,当把镜体10插入到体腔内开始被检体的观察时,来自光源装置17的光经由镜体10内的光导纤维照射到被检体。由此,由白色光图像数据取得部29取得根据被检体的反射光生成的白色光图像,并且由荧光图像数据取得部30取得根据被检体发出的荧光生成的荧光图像(步骤S2)。接着,在被认为是正常组织的区域取得初始图像(步骤S3)。此时,定量化运算部31对各像素用荧光图像的亮度值除以白色光图像的亮度值,从而运算出各像素的亮度值规格化后的规格化荧光强度。接着,取得各像素的规格化荧光强度中除去异常值之外的最小值,将规格化荧光强度中取得的最小值设定为病变级别I (步骤S4)。接着,比较由定量化运算部31运算出的同一图像内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与存储于标准数据存储器34中的标准数据的最小值,使用上述式(I)进行常数a和c的计算处理(步骤S21)。对如上计算出的算式适用定量化运算部31运算的规格化荧光强度,从而校正规格化荧光强度。
接着,针对由图像校正运算部35规格化后的规格化荧光强度按照每种灰度值将病变级别划分为I 5这5个阶段的级别,以5个阶段显示规格化荧光强度(步骤S8)。接着,例如对级别3以上的区域进行彩色显示,对白色光图像的数据进行叠加,从而进行病变部位的显示(步骤S9)。另外,进行彩色显示的级别可以是3以外。在观察过程中,实时读入将内窥镜插入体内的过程中取得的图像数据中灰度值的最小值,进行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的更新(步骤S10)。在取得了小于初始设定值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4进行最小值的重新设定,根据该值确定表示病变级别与灰度值的相关关系的算式,根据该算式进行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校正。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荧光观察装置3,能够对于各规格化荧光强度以预定函数对标准数据中从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被检体状态进行插值并分配。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运算排除个体差异的影响,判定被检体状态,能够高速进行判定被检体状态时的处理。以上参见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而具体构成不限于这些实施方 式,还包含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例如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的荧光观察装置应用于内窥镜装置的例子,然而也可以应用于显微镜装置等。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白色光作为照明光的例子,然而不限于白色光,也可以使用激励光的反射光等。另外,以上说明了白色光图像数据取得部29根据来自被检体的反射光生成白色光图像的情况,然而也可以根据被检体本身的荧光等的返回光生成返回光图像。另外,各实施方式中将被检体的病变级别分为5个阶段,然而也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以下或6个阶段以上。符号说明1、2、3荧光观察装置;17光源装置(照明光源);20、21、22图像运算部;29白色光图像数据取得部(返回光图像生成部);30荧光图像数据取得部(荧光图像生成部);31定量化运算部(规格化运算部);32最小值取得部(最小值存储部);33校正值确定部(最小值更新部);34标准数据存储器(标准数据存储部);35图像校正运算部;36图像合成部(状态判定部);38相应标准数据确定部;39相关直线运算部;43监视器。
权利要求
1.一种荧光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照明光源,其产生向被检体照射的照明光和激励光; 返回光图像生成部,其对从该照明光源发出的照明光在上述被检体的返回光进行摄影,生成返回光图像; 荧光图像生成部,其对利用上述照明光源发出的激励光而在上述被检体处产生的荧光进行摄影,生成荧光图像; 规格化运算部,其运算按照对应的返回光图像的各像素的亮度值对该荧光图像生成部生成的荧光图像的各像素的亮度值进行规格化而得到的规格化荧光强度; 标准数据存储部,其存储表示标准的规格化荧光强度与被检体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标准数据;以及 状态判定部,其根据由上述规格化运算部运算得到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和存储于上述标准数据存储部的标准数据,判定与各规格化荧光强度对应的被检体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荧光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状态判定部计算上述规格化运算部运算出的规格化荧光强度在同一图像内的最小值与上述标准数据的最小值之差,使用上述标准数据判定将计算出的差与各规格化荧光强度相加得到的校正荧光强度所对应的被检体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荧光观察装置具有 最小值存储部,其存储上述规格化运算部运算得到的规格化荧光强度在同一图像内的最小值;以及 最小值更新部,其在对同一被摄体新近取得的图像内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小于存储于上述最小值存储部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更新存储于上述最小值存储部内的最小值。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荧光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标准数据存储部存储最小值不同的多个标准数据, 上述状态判定部选择如下标准数据该标准数据具有的最小值与上述规格化运算部运算得到的规格化荧光强度在同一图像内的最小值最为近似,上述状态判定部使用选择出的标准数据判定与各规格化荧光强度对应的被检体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荧光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状态判定部对于上述规格化运算部计算出的规格化荧光强度在同一画面内的最小值与上述标准数据中的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大值之间的各规格化荧光强度,使用预定函数对存储于上述标准数据存储部的标准数据中的从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被检体状态进行插值并分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光观察装置,其能够尽可能排除荧光强度的个体差异对荧光观察的影响,能够对不同患者进行高精度观察。本发明采用的荧光观察装置(1)具有产生对被检体照射的照明光和激励光的光源装置(17);对照明光在被检体的反射光进行摄影,生成白色光图像的白色光图像数据取得部(29);对利用激励光在被检体产生的荧光进行摄影,生成荧光图像的荧光图像数据取得部(30);定量化运算部(31),其运算通过对应的白色光图像的各像素的亮度值对荧光图像的各像素的亮度值进行规格化得到的规格化荧光强度;标准数据存储器(34),其存储表示标准的规格化荧光强度与被检体状态的对应关系的标准数据;以及图像校正运算部(35),其根据规格化荧光强度的最小值和标准数据,判定与各规格化荧光强度对应的被检体状态。
文档编号A61B1/04GK102724908SQ20118000729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0日
发明者小野芙美子, 石原康成 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