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0387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药,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药。
背景技术
阴囊湿疹指局限于阴囊的一种常见皮肤病,病因复杂,最突出的表现是阴囊局部奇痒难忍,局部因素搔抓留下抓痕,皮肤轻度糜烂或浸润肥厚,皮肤皱纹变深而阔。由于奇痒而搔抓导致越抓越痒,病程较长,直接影响患者的睡眠和工作。阴囊湿疹是一种发生于阴囊部的包括瘙痒、红斑、脱屑和苔藓化等多样性皮疹的皮肤炎症反应,易反复。中医常把阴囊湿疹分为湿热下注证和阴亏血燥证两型。湿热下注证相当于急性阴囊湿疹,是由于湿热之邪循经下注于阴部所致。治疗宜清热除湿。阴亏血燥证相当于慢性阴囊湿疹,是由于湿热之邪日久伤及阴液,致阴亏血燥所致。治疗宜滋阴养血润燥。现代医学认为阴囊湿疹多因患者免疫功能失调.感染化脓性球菌、浅表真菌致病。 临床治疗常用内服抗组织胺药及外用皮质类固醇类软膏或霜剂,疗程长,创面较难愈合,易复发或加重感染,副作用大且不能长期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时间短,疗效显著,且成本低的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中药。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麻黄根5g和硫磺5g组成的研粉混勻外涂用。本发明中的麻黄根具有滋阴清热、固表止汗的功效。李时珍曰麻黄根走表,能引诸药至卫分而固腠理;而硫磺具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之功效。二者合用达到了协同作用,具有清热润燥、祛风解毒、杀虫止痒之功效。本发明每天外涂2 3次,7天为一疗程,。本发明经临床试验证明治疗阴囊湿疹症见效快,复发率低。本配方简单、成本低, 毒副作用小,治疗时间短,总有效率96. 9%。。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药,是将麻黄根5g和硫磺5g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组成的外用药,涂抹在患处上,具有滋阴清热、固表止汗,解毒杀虫燥湿止痒之功效。每天外涂2 3次,7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包扎。直至痊愈。临床疗效总结
1、临床资料2006年8月 2009年10月来我院诊治阴囊湿疹患者64例。随机分组,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均具有可比性(P>0.(^)。均1周内未服用抗组胺药,全部符合阴囊湿疹诊断标准。 治疗组32例,年龄19 78岁,平均36. 6岁,病程5天 2个月。
对照组32例,年龄18 75岁,平均36. 9岁,病程4天 52天。2、治疗方法
对照组内服盐酸西替利嗪,1次/d;外用派瑞松软膏(西安杨森),2次/d,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组麻黄根和硫磺各5g研粉混勻外涂,每天2 3次,7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包扎。直至痊愈。3、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瘙痒消失。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瘙痒明显减轻。好转皮损消退30%以上,瘙痒减轻。无效皮损瘙痒均无改善。显效和好转为有效。4、结果
治疗组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瘙痒消失)24例为75%,有效(瘙痒、皮损基本消失)7例为 21. 9%,无效(症状、体征经一疗程治疗无改变或加重)1例为3. 1%。1月后复发1例,复发率 3.33%。总有效率96.9%。治愈时间一般5 7天即效,严重者经2 3疗程治疗可结痂脱屑痊愈。用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痊愈15例为46. 9%,有效11例为34. 4%,无效6例为18. 7%。1月后复发9 例,复发率;34.6%。总有效率81.3%。治愈时间一般2周 1个月。其中2例用药过程中瘙痒严重最终停药,1例出现头晕、嗜睡。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麻黄根5g和硫磺5g组成的研粉混勻外涂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药领域,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麻黄根5g和硫磺5g组成的研粉混匀外涂用。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合理,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临床应用有效率96.9%。
文档编号A61P17/04GK102552341SQ20121002945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0日
发明者丛亚男, 侯艳宁, 逄瑞莲 申请人:逄瑞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