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逆向动脉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672阅读:1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逆向动脉插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逆向VA-ECMO动脉插管。
技术背景
体夕卜月莫月市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简禾尔月莫月市,是—— 种源于心外科手术时的体外循环技术,本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是抢救垂危患者生命的新技术。ECMO的最核心的设备是膜氧合器和血泵,分别起人工肺和心的作用。ECMO主要用于严重的呼吸疾病、循环疾病及心肺复苏。应指出,ECMO本身并不治疗原发病,仅对其他治疗发挥作用提供宝贵的时间,因此疗效与疾病种类密切相关。
ECMO进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应用范围扩大,从新生儿逐步扩大到儿童及成人,涉及病种也不断增加。( 技术设备改进,膜氧合器、泵和管道是ECMO的关键组件。 Kolobow硅胶膜氧合器已在临床应用了 30多年,与有侧孔中空纤维膜氧合器相比,具有性能可靠、使用时问长的优点,但硅胶膜对血小板有较大的亲和力,易造成血小板减少及膜氧合器阻力增加。新型无侧孔中空纤维膜氧合器,具有阻力低的优点,经过处理的纤维表面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过去常规使用滚压泵,现在常采用可长时间使用的离心泵,后者可产生更大的推动力。这些改进提高了疗效,采用新工艺后,引血管道壁更薄,内径更大,有利于增加引血量。
ECMO运转方式包括VV通路和VA通路,前者主要用于体外呼吸支持,后者用于呼吸循环支持。随着肺表面活性物质、一氧化氮及高频通气技术的应用,用于呼吸衰竭支持的应用逐渐减少,而作为心力衰竭的支持手段逐渐增多,即VA模式的ECMO支持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并趋于微创化。VA-ECMO常用的插管方式有两种周围插管(股动-静脉插管、颈内静脉-颈总动脉插管)和中心插管(右心房-升主动脉插管),其中微创法动脉置管可选择颈动脉或股动脉。由于颈动脉插管风险相对较大,目前临床上在行微创介入诊疗时倾向于选择股动脉置管。但由于目前ECMO的股动脉插管为一直向导管,相对较短,经体外循环后的血流不易到达升主动脉,仅能保障下肢血流,难以保证冠状动脉与主动脉弓分支动脉的血氧供应,从而出现冠状动脉、上肢和脑组织灌注不充分,而下肢氧血相对过多现象,造成“南北综合征(north-south syndrome)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股动脉插管为一直向导管,即使经体外循环后的血流能够到达升主动脉,因经股动脉置管后导管出口的直向血流方向与主动脉顺向血流发生对冲,影响主动脉瓣的开闭及左心室功能,进一步降低了主动脉顺向血流的供血效率。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增加上肢及头部的血氧供应,增加主动脉顺向血流的供血效率,尽量减少反向血流对冠状动脉、主动脉瓣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的新型逆向动脉插管。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种新型逆向动脉插管,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呈 “S”形螺旋结构,所述的导管头端设有导丝入口,所述的导管出口为螺旋状,其流向与进口流向的方向相反,在临近导管出口的内腔里设有螺旋薄片,螺旋薄片将导管内腔分成左右两条分支血流的管道,右侧一股分支血流的管道呈逐渐收拢闭合状态,在右侧的导管表面上设有侧向开口,所述的导管表面涂有润滑涂层。
所述的螺旋薄片呈“S”形结构。
所述的润滑涂层由底层和表层键合组成。
所述的底层为稳定聚合物溶液,所述的表层为亲水聚合物溶液,首先将稳定聚合物溶液作为底层涂覆在导管表面,经过烘干后,再将亲水聚合物溶液作为表层键合到底层上,烘干后得到干态下的润滑涂层。
所述的稳定聚合物溶液由硝化纤维素、聚乙烯醇缩丁醛、DBP、樟脑、丙酮、乙醇、乙酸丁酯、乙酸乙酯、甲苯、异丙醇、二甲基甲酰胺组成。
所述的亲水聚合物溶液由PVP、硝化纤维素、乙醇、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组成。
所述的烘干温度为60_70°C,烘干时间为5-10分钟。
所述的涂覆采用浸渍的方法进行涂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既能增加上肢及头部的血氧供应,增加主动脉顺向血流的供血效率,尽量减少反向血流对冠状动脉、主动脉瓣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又能减少下肢组织血供相对过多现象,避免或减少“南北综合征”的发生,同时简化了 VA-ECMO的安装程序,保证VA-ECMO的应用效果。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逆向动脉插管,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导管1,导管1呈“S”形螺旋结构,导管1头端2设有导丝入口 3,导管出口 4为螺旋状,其流向与进口流向的方向相反,使冲出导管出口 4的血流方向改为逆向,与主动脉顺向血流方向一致,在临近导管出口 4的内腔7里设有“S”形螺旋薄片5,“S”形螺旋薄片5将导管内腔分成左右两条分支血流的管道6、8,右侧一股分支血流的管道8呈逐渐收拢闭合状态,在右侧的导管表面上设有侧向开口 9,使这部分血流逐渐通过侧向开口而流出导管,而位于左侧的另一股血流的管道 6首先经过“S形”的螺旋管道盘旋半圈后开始缓慢折向,以至于出口方向与原方向相反,从而保证这一部分的血流在通过导管出口 4时其方向与主动脉顺向血流方向一致。
在导管1表面涂有润滑涂层,润滑涂层由底层和表层键合组成,底层为稳定聚合物溶液,表层为亲水聚合物溶液,首先将稳定聚合物溶液作为底层浸渍在导管表面,经过烘干后,再将亲水聚合物溶液作为表层键合到底层上,烘干后得到干态下的润滑涂层;稳定聚合物溶液由硝化纤维素、聚乙烯醇缩丁醛、DBP、樟脑、丙酮、乙醇、乙酸丁酯、乙酸乙酯、甲苯、异丙醇、二甲基甲酰胺组成;亲水聚合物溶液由PVP、硝化纤维素、乙醇、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组成,烘干温度为60-70°C,烘干时间为5-10分钟,当涂层与水性液体接触时,可迅速吸收水分膨胀形成亲水凝胶,从而使导管1表面在与其它表面做相对运动时减小摩擦。而且这两种聚合物溶液还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涂覆后所形成的润滑涂层不影响介入治疗导管的使用性能,对人体应安全可靠,为介入治疗手术操作带来极大方便。其摩擦系数比处理前降低了 78%,比用石蜡油润滑降低了 63%,且润滑涂层附着性良好,在生理盐水中浸泡24h对其润滑性能基本无影响。
(1)本发明的插管可在手术室中进行。
(2)插管前应用潘可罗宁肌松剂,静脉给吗啡,局部给利多卡因。
(3)插管选择为股动脉和股静脉。其中动脉插管选用新型逆向VA-ECMO动脉插管和普通直管两种。
(4)给肝素lOOu/kg后,进行动静脉插管。能提供2-3L/min流量即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切开直视插管。插管不能过深,应倾斜一些,避免垂直插管压力过高出现崩脱、喷血,插好后要在X-Ray下确认。插管缝合好后,再固定管道。
(5) ECMO开始的15分钟应尽量提高灌注流量,机体缺氧改善后,根据心率、血压、 中心静脉压等调整最适流量,并根据血气结果调整酸碱电解质平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新型逆向动脉插管,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呈“S”形螺旋结构,所述的导管头端设有导丝入口,所述的导管出口为螺旋状,其流向与进口流向的方向相反,在临近导管出口的内腔里设有螺旋薄片,螺旋薄片将导管内腔分成左右两条分支血流的管道,右侧一股分支血流的管道呈逐渐收拢闭合状态,在右侧的导管表面上设有侧向开口,所述的导管表面涂有润滑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逆向动脉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薄片呈“S”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逆向动脉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涂层由底层和表层键合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逆向动脉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为稳定聚合物溶液,所述的表层为亲水聚合物溶液,首先将稳定聚合物溶液作为底层涂覆在导管表面,经过烘干后,再将亲水聚合物溶液作为表层键合到底层上,烘干后得到干态下的润滑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逆向动脉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聚合物溶液由硝化纤维素、聚乙烯醇缩丁醛、DBP、樟脑、丙酮、乙醇、乙酸丁酯、乙酸乙酯、甲苯、异丙醇、二甲基甲酰胺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逆向动脉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亲水聚合物溶液由PVP、硝化纤维素、乙醇、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逆向动脉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温度为60-70°C,烘干时间为5-1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逆向动脉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覆采用浸渍的方法进行。
全文摘要
一种新型逆向动脉插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呈“S”形螺旋结构,所述的导管头端设有导丝入口,所述的导管出口为螺旋状,其流向与进口流向的方向相反,在临近导管出口的内腔里设有螺旋薄片,螺旋薄片将导管内腔分成左右两条分支血流的管道,右侧一股分支血流的管道呈逐渐收拢闭合状态,在右侧的导管表面上设有侧向开口,所述的导管表面涂有润滑涂层。本发明既能增加上肢及头部的血氧供应,增加主动脉顺向血流的供血效率,尽量减少反向血流对冠状动脉、主动脉瓣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又能减少下肢组织血供相对过多现象,避免或减少“南北综合征”的发生。
文档编号A61L29/08GK102553058SQ20121005377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8日
发明者解启莲 申请人:解启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