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蒙脱石粉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320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蒙脱石粉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蒙脱石粉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急、慢性胃炎是内壳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多采用药物口服治疗,尤其是慢性胃炎的治疗时间长,长期使用西药治疗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此外还存在疗效不明显的弊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蒙脱石粉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中药,它具有疗效好的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蒙脱石粉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白术4-8、干姜4-8、血余炭8-12、火炭母草13-17、半夏1_5、木香4_8、树豆1_5、党参4-8、三七4-8、观音串13-17、黄连8-12、灶心土 8-12、鸭拓草1-5、吴茱萸7-11、蒙脱石粉30-35。一种用蒙脱石粉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白术6、干姜6、血余炭10、火炭母草15、半夏3、木香6、树豆3、党参6、三七6、观音串15、黄连10、灶心土 10、鸭拓草3、吴茱萸9、蒙脱石粉35。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采用蒙脱石粉,具有附着胃粘膜、保护胃粘膜作用,同时,三七活血要药,可以增进胃粘膜血液循环,有助于损伤修复,干姜温中,也有助于胃粘膜恢复正常,黄连等清热解毒,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对于治疗急、慢性胃炎具有很好的疗效,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用蒙脱石粉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白术6、干姜6、血余炭10、火炭母草15、半夏3、木香6、树豆3、党参6、三七6、观音串15、黄连10、灶心土 10、鸭拓草3、吴茱萸9、蒙脱石粉35。称取以上对应组的原料组分,按照汤药的常规制法,加水煮成汤剂服用,每天一齐U,一剂分两次服用。本发明经临床应用,列举典型病例如下病例一王某,男,51岁。患有慢性胃炎五年,入院时饮入即吐,胃脘部灼痛难忍,医院进行胃镜确诊为“萎缩浅表性胃炎”,给予西药治疗,疗效不明显。后服用本发明中药半月后,饮食开始正常;一个月后,不适症状基本消失,疗效显著。病例二张某,男,35岁。胃痛症状一年多,伴有恶心、厌食、贫血和失眠等症状,医院诊断慢性胃炎。服用本发明中药两周后,患者食欲恢复正常。四周后,患者其他症状消失,恢复健康。病例三林某,女,34岁。主诉一年前自觉上腹部隐痛伴腹胀,餐后加重,伴返酸嗳气,无呕吐,大便干燥、秘结,排便不畅。诊断慢性糜烂性胃炎。采用本发明中药治疗五周后,患者上腹痛及腹胀、返酸、嗳气症状完全消失,大便通畅,无干燥秘结。病例四朱某,女,46岁。主诉一周前胃脘刺痛,吃生冷食物更甚。空腹时闷痛,食后感刺痛,大便软。诊断急性胃炎。服用本发明中药40天后,患者不适症状均消失。

病例五牛某,女,32岁。主诉半月前开始胃痛,腹痛肠鸣,大便稀带黑。诊断急性胃炎。采用本发明中药治疗,半月后,胃痛症状有所缓解;一月后,患者恢复正常。
权利要求
1.一种用蒙脱石粉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白术4-8、干姜4-8、血余炭8-12、火炭母草13-17、半夏1_5、木香4_8、树豆1_5、党参4-8、三七4-8、观音串13-17、黄连8_12、灶心土 8_12、鸭拓草1_5、吴茱萸7_11、蒙脱石粉30-3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蒙脱石粉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白术6、干姜6、血余炭10、火炭母草15、半夏3、木香6、树豆3、党参6、三七6、观音串15、黄连10、灶心土 10、鸭拓草3、吴茱萸9、蒙脱石粉3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蒙脱石粉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白术4-8、干姜4-8、血余炭8-12、火炭母草13-17、半夏1-5、木香4-8、树豆1-5、党参4-8、三七4-8、观音串13-17、黄连8-12、灶心土8-12、鸭拓草1-5、吴茱萸7-11、蒙脱石粉13-17。本发明采用蒙脱石粉,具有附着胃粘膜、保护胃粘膜作用,同时,三七活血要药,可以增进胃粘膜血液循环,有助于损伤修复,干姜温中,也有助于胃粘膜恢复正常,黄连等清热解毒,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对于治疗急、慢性胃炎具有很好的疗效,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9/14GK102836402SQ201210280500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8日
发明者刘畅 申请人:刘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