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5869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痛痹的中药制剂,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痛痹,中医病名,是指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邪合邪而以寒邪为主侵袭人体,造成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起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的一类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痛有定处、疼痛较剧、得热痛减、遇寒痛增等。相对于西医说法,痛痹主要包括风湿性疾病以及痛风,例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多发性肌炎、坐骨神经痛、臂丛神经痛、增生性脊柱炎、颈椎病、跟骨刺、大骨节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指端动脉疫牵症等等。现有治疗痛痹的中药产品并不少见,已经上市的如痹痛宁胶囊、痛风泰、正清风痛 宁胶囊(片、缓释片)、海蛇痹宁胶囊、惠痹宁等;CN 1246348A亦公开了一种痹痛宁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胶囊主要成分包括马钱子、血竭、双氯灭痛、强的松、布洛芬、野木瓜、消炎痛、肠溶ABC、复方胃友,能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病等症。上述产品的共同点在于以口服胶囊或片剂为主要剂型,普遍存在溶散时间长、溶出度低、吸收差、服用量大、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严重影响药效发挥,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其次,胶囊和片剂在制备过程中由于有制粒的工艺,会产生较大的粉尘污染,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再次,由于制备技术等原因,现有胶囊和片剂的生产工艺复杂,生广成本较闻,使得患者的药用成本随之提闻,不利于提闻广大患者的就医能力,亦不利于社会总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滴丸是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研究的一种药物剂型,中国药典中将滴丸剂定义如下系指药材经适当的方法提取、纯化、浓缩并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滴丸与其他药物剂型相比,生产周期较短,质量更易控制,既可制成速释制剂也可制成缓释制剂,能够增加药物稳定性、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和溶出度,还可减少刺激性并掩盖不良气味,还具有生产车间卫生、劳动保护好的优点,因此滴丸在中药剂型中的应用越来越引人注目。滴丸的生产原理是由药物与基质混熔经迅速冷却而成,因此基质与冷凝剂的选择是制备滴丸的关键因素,限于技术上的原因,目前尚无关于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补充治疗痛痹的中药产品剂型,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而且集显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便于携带、价格低廉等众多优点于一身。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该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的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包括主药与基质;所述主药包括马钱子、全蝎、僵蚕、麻黄、苍术、乳香、没药、川牛膝、刺五加浸膏、甘草。优选地,所述主药与基质的重量份数之比为例如可以是
1:2. 5-1:6、1:4-1:7. 8、I: 5. 45-1:8. 45、1: 7-1: 9、I: I、I: I. 07、I: I. 6、1: 2、1: 2. 8、1: 3、1:3. 4、1:4、1:4. 6、1:5、1:5. 9、1:6、1:6. 2、1:7、1:7. 5、1:8、1:8. I、1:9 ;进一步优选为1:3-1:7 ;最优选为1:5。所述马钱子是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祛风除湿等功能的常用中药材,在本发明中优选为马钱子粉,即制马钱子粉碎所得的细粉。所述马钱子在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中的重量份数优选为25-75份,例如可以是25-47. 5份、32-56. 5份、42. 1-62. I份、48-58 份、54-75 份、25 份、26. 4 份、29 份、30 份、33. 7 份、35 份、36. I 份、40 份、41. 8 份、45 份、47. 2 份、50 份、52 份、55 份、59. 6 份、60 份、60. 4 份、63 份、65 份、68. 2 份、70 份、72. 5份、75份;进一步优选为40-60份;最优选为48. 8份。
所述全蝎是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等功能的常用中药材,其在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中的重量份数优选为2-12份,例如可以是2-7. 2份、4. 6-9. 5份、5. 5-8. 3 份、7. 9-10 份、3-12 份、2 份、2. 5 份、3 份、3. I 份、3. 5 份、4 份、4. 9 份、5 份、5. 4份、6 份、6. 5 份、7 份、7. 5 份、7. 7 份、8 份、8. 2 份、9 份、9. 5 份、10 份、10. 25 份、11. 7 份、12份;进一步优选为3-9份;最优选为6. I份。所述僵蚕是具有熄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等功能的常用中药材,在本发明中优选为麸炒僵蚕,即经与麦麸拌炒炮制的僵蚕,所述麸炒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中药炮制方法。所述僵蚕在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中的重量份数优选为2-12份,例如可以是 2-4. I 份、3. 9-7. 6 份、6. 5-9 份、8. 1-10. 3 份、7-12 份、2 份、2. 5 份、3 份、3. I 份、
3.5 份、4 份、4. 9 份、5 份、5. 4 份、6 份、6. 5 份、7 份、7. 5 份、7. 7 份、8 份、8. 7 份、9 份、9. 5 份、10份、10. 2份、11. 4份、12份;进一步优选为3-9份;最优选为6. I份。所述麻黄是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能的常用中药材,其在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中的重量份数优选为2-12份,例如可以是2-7. 7份、4. 6-6. 4份、8. 5-10. 9 份、3. 1-11 份、7-12 份、2 份、2. 5 份、3 份、3. I 份、3. 5 份、4 份、4. 9 份、5 份、5. 4份、6 份、6. 5 份、7 份、7. 5 份、7. 8 份、8 份、8. 3 份、9 份、9. 5 份、10 份、10. I 份、11. 9 份、12份;进一步优选为3-9份;最优选为6. I份。所述苍术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等功能的常用中药材,在本发明中优选麸炒苍术,即经与麦麸拌炒炮制的苍术,所述麸炒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中药炮制方法。所述苍术在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中的重量份数优选为2-12份,例如可以是2-8份、5. 6-9. 2 份、7. 5-11. 5 份、9. 1-10 份、4. 8-12 份、2 份、2. 5 份、3 份、3. I 份、3. 5 份、4 份、
4.9 份、5 份、5. 4 份、6 份、6. 5 份、7 份、7. 5 份、7. 65 份、8 份、8. 6 份、9 份、9. 5 份、10 份、10. 8份、11. I份、12份;进一步优选为3-9份;最优选为6. I份。所述乳香是具有调气活血、镇痛、追毒等功能的常用中药材,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制乳香。所述乳香在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中的重量份数优选为2-12份,例如可以是 2-8. 3 份、3. 9-7 份、5. 5-9 份、7-11. I 份、10-12 份、2 份、2. 5 份、3 份、3. I 份、3. 5 份、4份、4. 9份、5份、5. 4份、6份、6. 5份、7份、7. 5份、7. 7份、8份、8. 4份、9份、9. 6份、10份、10. 7份、11. 3份、12份;进一步优选为3-9份;最优选为6. I份。
所述没药是具有散血去瘀、消肿定痛等功能的常用中药材,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制没药。所述没药在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中的重量份数优选为2-12份,例如可以是 2-4. 5 份、3-7. 6 份、6. 5-9. 8 份、8. 1-10. 9 份、5-12 份、2 份、2. 5 份、3 份、3. I 份、3. 5份、4 份、4. 9 份、5 份、5. 4 份、6 份、6. 5 份、7 份、7. 5 份、7. 7 份、8 份、8. 2 份、9 份、9. 5 份、10份、10. 3份、11. 5份、12份;进一步优选为3-9份;最优选为6. I份。所述川牛膝是具有祛风、利湿、通经、活血等功能的常用中药材,其在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中的重量份数优选为2-12份,例如可以是2-8. 3份、4. 7-9. 7份、
5.5-8. 5 份、2. 1-10 份、7. 4-12 份、2 份、2. 5 份、3 份、3. I 份、3. 5 份、4 份、4. 9 份、5 份、5. 4份、6 份、6. 5 份、7 份、7. 5 份、7. 6 份、8 份、8. 7 份、9 份、9. 5 份、10 份、10. 8 份、11. 2 份、12份;进一步优选为3-9份;最优选为6. I份。所述刺五加浸膏是由中药材刺五加经乙醇回流提取浓缩而成,可通过商购或自制途径获得,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等功能。所述刺五加浸膏在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中的重量份数优选为O. 5-5份,例如可以是O. 5-2. I份、O. 75-3. 08份、I. 1-3. 5份、 2. 6-4. 8 份、3. 7-5 份、O. 5 份、O. 6 份、O. 83 份、I 份、I. 2 份、I. 44 份、I. 5 份、I. 89 份、2 份、
2.07 份、2. 3 份、2. 5 份、2. 75 份、3 份、3. 16 份、3. 6 份、3. 9 份、4 份、4. 05 份、4. 4 份、4. 5 份、
4.82份、5份;进一步优选为1-4份;最优选为2. 4份。所述甘草是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以及调和诸药等功能的常用中药材,其在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中的重量份数优选为2-12份,例如可以是 2-6. 3 份、5. 7-8. I 份、7. 5-9. 5 份、3. 1-10 份、4. 9-12 份、2 份、2. 5 份、3 份、3. I 份、3. 5份、4 份、4. 9 份、5 份、5. 3 份、6 份、6. 5 份、7 份、7. 4 份、7. 6 份、8 份、8. 8 份、9 份、9. 5 份、10份、10. I份、11. 7份、12份;进一步优选为3-9份;最优选为6. I份。所述基质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商购或自制途径可获得的任意一种用于制备滴丸的基质,具有吸收组织渗出液、加快释药速率的作用;优选为水溶性基质;进一步优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10000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800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10000等;最优选为聚乙二醇2000和/或聚乙二醇4000。综上所述,本发明优化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包括重量份数之比为1:1-1:9的主药与基质;所述主药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成分马钱子粉25-75份、全蝎2-12份、麸炒僵蚕2-12份、麻黄2_12份、麸炒苍术2-12份、制乳香2-12份、制没药2-12份、川牛膝2_12份、刺五加浸膏O. 5-5份、甘草2-12份;所述基质为水溶性基质。本发明进一步优化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包括重量份数之比为1:3-1:7的主药与基质;所述主药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成分马钱子粉40-60份、全蝎3-9份、麸炒僵蚕3-9份、麻黄3-9份、麸炒苍术3-9份、制乳香3-9份、制没药3-9份、川牛膝3-9份、刺五加浸骨1-4份、甘草3_9份;所述基质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10000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本发明最优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包括重量份数之比为1:5的主药与基质;所述主药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成分马钱子粉48. 8份、全蝎6. I份、麸炒僵蚕6. I份、麻黄6. I份、麸炒苍术6. I份、制乳香6. I份、制没药6. I份、川牛膝6. I份、刺五加浸膏2. 4份、甘草6. I份;所述基质为聚乙二醇2000和/或聚乙二醇4000。本发明所述的“包括”,意指其除所述组分外,还可以含有其他组分,这些其他组分赋予所述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以不同的特性。除此之外,本发明所述的“包括”,还可以替换为封闭式的“为”或“由……制成”。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二,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称取配方量的全蝎、苍术、乳香、没药,低温干燥后,混合粉碎成细粉,备用。 优选地,所述低温干燥是指在50-70°C的温度下进行干燥,例如可以是50-58. 5 0C>54. 2-67 °C>63. 5-70 °C>50 °C>51 °C>52. 5 °C>53 °C>55 °C>57. 8 °C>59 °C>60 V,61. 7°C、62°C、64. 3°C、65°C、66. 4°C、68°C、69. I °C、70°C;进一步优选为 55_65°C;最优选为60。。。优选地,所述细粉过8号筛。(2)称取配方量的僵蚕、麻黄、川牛膝、甘草,加水煎煮,煎煮液过滤、浓缩、冷却。优选地,所述煎煮的次数为1-3次,例如可以是I次、2次、3次;进一步优选为2次。优选地,所述煎煮每次的时间为O. 5_3h,例如可以是O. 5-1. 2h、0. 71-1. 63h、I. 45-2. 7h、l. 9-2. 82h、2. 6_3h、0. 5h、0. 6h、0. 8h、0. 94h、lh、l. 05h、l. lh、l. 3h、l. 5h、I. 68h、l. 7h、l. 84h、2h、2. 17h、2. 3h、2. 4h、2. 5h、2. 76h、2. 9h、3h ;进一步优选为 l_2h ;最优选为I. 5h。优选地,所述浓缩是指浓缩至在50_85°C时相对密度I. 00-1. 35,例如50_62°C时相对密度1.05、54. 5-79°C时相对密度I. 12、75_85°C时相对密度I. 33、50°C时相对密度I. 00、55°C时相对密度I. 18、60°C时相对密度I. 14、65°C时相对密度I. 25、70°C时相对密度I. 24、75°C时相对密度I. 3,80. 1°C时相对密度I. 21、85°C时相对密度I. 35 ;进一步优选为52-72°C时相对密度I. 1-1. 2 ;最优选为56°C时相对密度I. 15。优选地,所述冷却为冷却至室温。冷却可以有效防止下一步骤所加入乙醇的挥发损失。(3)向步骤(2)冷却后的煎煮液中加入乙醇,静止,过滤,回收乙醇后得精制液,精制液浓缩得提取物,备用。优选地,所述乙醇的加入量为使加入乙醇后的煎煮液中含醇量达10_85wt%,例如可以是 10-37wt%、18. 2-57. 4wt%、46_76wt%、51. 3-61. 3wt%、69_85wt%、10wt%、12. 4wt%、15wt%> 20wt%> 25wt%> 30wt%> 35wt%>40wt%> 41. 8wt%、45wt%、50wt%、55wt%、60wt%、65wt%、67. 2wt%、70wt%、75wt%、80wt%、85wt% ;进一步优选为 50_80wt% ;最优选为 75wt%。优选地,所述静置的时间为4-48h,例如可以是4-1 lh、7. 5-26. 5h、14-28. 3h、22-39h、33-48h、4h、5h、6. 8h、9.5h、10h、12.5h、15h、20h、21.7h、23.6h、25h、28h、30h、30. 2h、32h、34. 7h、35h、36. 3h、40h、41h、43. 5h、45h ;进一步优选为 12_36h ;最优选为 24h。优选地,所述浓缩是指浓缩至在50_90°C时相对密度为I. 00-1. 45,例如可以是50-62°C时相对密度I. 00-1. 20、55-75°C时相对密度I. 05-1. 35,64. 8-84. 8°C时相对密度I. 1-1. 2、73-83°C时相对密度 I. 08-1. 36、81_90°C时相对密度 I. 25-1. 45、50°C时相对密度I. 00、55°C时相对密度I. 18、60°C时相对密度I. 14、65°C时相对密度I. 25、70°C时相对密度
I.24、75°C时相对密度1.4,80. 1°C时相对密度I. 23、85°C时相对密度I. 35、90°C时相对密度I. 45 ;进一步优选为52-72°C时相对密度I. 1-1. 3 ;最优选为56°C时相对密度I. 2。(4)称取配方量的马钱子粉,粉碎成细粉,备用。优选地,所述细粉过8号筛。(5)称取配方量的刺五加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备用。优选地,所述细粉过8号筛。(6)将步骤(3)得到的提取物与(I)、(4)、(5)得到的细粉混合均匀,得主药混合 物。( 7 )称取配方量的基质,置于容器内进行水浴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容器内的基质至其完全熔融,加入步骤(6)的主药混合物,搅拌均匀,得到含有药物和基质的熔融液。优选地,所述水浴加热的温度为70_90°C,例如可以是70-74. 3°C、73. 5_82°C、75-85 °C>79. 1-89. I °C>88-90 °C>70 °C>71 °C>72 °C>72. 5 °C>73 °C>74. 7 °C>75 V、76 V,77. 2 °C >78. 4 °C >80 °C >81. 5 °C >83. 6 °C >84 °C >86. 9 °C >87 °C >89. 5 °C >90 °C ;进一步优选为75-850C ;最优选为 80°C。(8)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保持在70_90°C,冷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保持在一 5-40°C,将步骤(7)得到的熔融液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通过滴头滴入到冷凝柱内的冷凝剂中。所述滴头温度保持在70-90 V,例如可以是70-78. 3 V、73. 5-84 V、77-87 V、80. 1-88 0C >83. 2-90 0C >70 0C >71. 5 0C >72 0C >73. 2 0C >74. 7 0C >75 0C >76 0C >77. 2 0C >78. 4 0C >80°C、8L 5°C>83. 6°C、84°C、86. 9°C、87°C、89. 5°C、90°C ;进一步优选为 75_85°C ;最优选为80。。。冷凝剂的温度保持在一 5-40°C,例如可以是一 5-5。。、一 3. 5-14。。、O. 7-27。。、
10.1-30 0C >6. 2-40 °C > - 5 °C > - 4 °C > - 2 °C >0 °C > I °C >3. 8 °C >6 °C >9. 2 °C > 10 °C > 12. 4 °C >15。。、18. 5°C、20°C、25°C、26. 9°C、30°C、32°C、39· 5°C、40°C ;进一步优选为 0-5°C ;最优选为
1-2。。。优选地,所述冷凝剂选自液体石蜡、大豆油、甲基硅油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例如液体石蜡/大豆油、大豆油/甲基硅油、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液体石蜡/大豆油/甲基硅油;进一步优选为甲基硅油。(9)从滴丸机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吸除表面的冷凝剂,干燥后即得本发明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综上所述,本发明优化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称取配方量的全蝎、苍术、乳香、没药,50_70°C的温度下干燥后,混合粉碎成细粉,备用;(2)称取配方量的僵蚕、麻黄、川牛膝、甘草,加水煎煮1-3次,每次O. 5_3h,合并煎煮液,过滤、浓缩至在50-85°C时相对密度I. 00-1. 35,冷却;
(3)向步骤(2)冷却后的煎煮液中加入乙醇,使煎煮液中含醇量达10_85wt%,静止
4-48h,过滤,回收乙醇后得精制液,精制液浓缩至在50-90°C时相对密度为I. 00-1. 45,得提取物,备用;(4)称取配方量的马钱子粉,粉碎成细粉,备用;(5)称取配方量的刺五加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备用;(6)将步骤(3)得到的提取物与(I)、(4)、(5)得到的细粉混合均匀,得主药混合物;(7)称取配方量的基质,置于容器内于70_90°C的温度下进行水浴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容器内的基质至其完全熔融,加入步骤(6)的主药混合物,搅拌均匀,得到含有药物和基质的熔融液; (8)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保持在70_90°C,冷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保持在一 5-40°C,将步骤(7)得到的熔融液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通过滴头滴入到冷凝柱内的冷凝剂中,所述冷凝剂选自液体石蜡、大豆油、甲基硅油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9)从滴丸机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吸除表面的冷凝剂,干燥后即得本发明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本发明进一步优化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称取配方量的全蝎、苍术、乳香、没药,55-65 °C的温度下干燥后,混合粉碎成细粉,备用;(2)称取配方量的僵蚕、麻黄、川牛膝、甘草,加水煎煮1-3次,每次l_2h,合并煎煮液,过滤、浓缩至在52-72°C时相对密度I. 1-1. 2,冷却至室温;(3)向步骤(2)冷却后的煎煮液中加入乙醇,使煎煮液中含醇量达50_80wt%,静止12-36h,过滤,回收乙醇后得精制液,精制液浓缩至在52-72°C时相对密度I. 1-1. 3,得提取物,备用;(4)称取配方量的马钱子粉,粉碎成细粉,备用;(5)称取配方量的刺五加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备用;(6)将步骤(3)得到的提取物与(I)、(4)、(5)得到的细粉混合均匀,得主药混合物;(7)称取配方量的基质,置于容器内于75_85°C的温度下进行水浴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容器内的基质至其完全熔融,加入步骤(6)的主药混合物,搅拌均匀,得到含有药物和基质的熔融液;(8)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保持在75_85°C,冷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保持在0-5°C,将步骤(7)得到的熔融液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通过滴头滴入到冷凝柱内的冷凝剂中,所述冷凝剂选自液体石蜡、大豆油、甲基硅油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9)从滴丸机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吸除表面的冷凝剂,干燥后即得本发明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本发明最优化的技术方案为
—种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称取配方量的全蝎、苍术、乳香、没药,60°C的温度下干燥后,混合粉碎成细粉,过8号筛,备用;(2)称取配方量的僵蚕、麻黄、川牛膝、甘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I. 5h,合并煎煮液,过滤、浓缩至在56°C时相对密度I. 15,冷却至室温;(3)向步骤(2)冷却后的煎煮液中加入乙醇,使煎煮液中含醇量达75wt%,静止24h,过滤,回收乙醇后得精制液,精制液浓缩至在56°C时相对密度I. 2,得提取物,备用;(4)称取配方量的马钱子粉,粉碎成细粉,过8号筛,备用;(5)称取配方量的刺五加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8号筛,备用;(6)将步骤(3)得到的提取物与(I)、(4)、(5)得到的细粉混合均匀,得主药混合 物;(7)称取配方量的基质,置于容器内于80°C的温度下进行水浴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容器内的基质至其完全熔融,加入步骤(6)的主药混合物,搅拌均匀,得到含有药物和基质的熔融液;(8)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保持在80°C,冷凝柱内冷凝剂甲基硅油的温度保持在1-2°C,将步骤(7)得到的熔融液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通过滴头滴入到甲基硅油中;(9)从滴丸机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吸除表面的甲基硅油,干燥后即得本发明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
本发明通过合理配方和精心的工艺设计,以低廉的成本和简单易控的方法制备出显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便于外出携带、安全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功能主要为祛风除湿,消肿定痛,适用于寒湿阻络所致的各种痹病,临床上对于筋骨关节疼痛、肿胀、麻木、重着、屈伸不利、遇寒加重等症均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补充了治疗痛痹的中药产品剂型,丰富了痛痹症患者的选择,特别是对于风湿、类风湿具有显著疗效。现将本发明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的临床治疗情况详述如下(一)对于痛痹患者的临床治疗I、一般资料痛痹患者180例,其中男99例,女81例,年龄20-65岁,病程3个月-23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肌肤、筋骨等部位疼痛或肿胀,晨僵、麻木重着,或屈伸不利,甚则关节肿大变形,强直不利,肌肉萎缩等。理化检查见抗“O”增高,或血沉增快,或类风湿因子阳性。X线可见骨质侵害。15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00例(男55例、女45例)与对照组80例(男44例、女3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种分布基本一致,无统计数差异。2、治疗方法治疗组本发明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口服,一次I粒,一日2次。对照组痹痛宁胶囊(贵州恒霸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54248),口服,一次2粒,一日2次。均以2周为I个疗程,症状较轻者用药I个疗程,症状较重者用药2-3个疗程。3、疗效指标
治愈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等主要西医理化指标检查均正常,X线不见骨质侵害。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等主要西医理化指标检查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等主要西医理化指标检查有所改善。无效与治疗前相比较,各方面均无进步。4、治疗结果(如表I所示)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药与基质;所述主药包括马钱子、全蝎、僵蚕、麻黄、苍术、乳香、没药、川牛膝、刺五加浸膏、甘草。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药与基质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1_1:9,优选为1:3-1:7,最优选为1:5。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药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成分马钱子粉25-75份、全蝎2-12份、麸炒僵蚕2-12份、麻黄2_12份、麸炒苍术2-12份、制乳香2-12份、制没药2-12份、川牛膝2_12份、刺五加浸膏O.5-5份、甘草2_12份;所述基质为水溶性基质。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药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成分马钱子粉40-60份、全蝎3-9份、麸炒僵蚕3-9份、麻黄3-9份、麸炒苍术3-9份、制乳香3-9份、制没药3-9份、川牛膝3-9份、刺五加浸膏1_4份、甘草3_9份;所述基质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10000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药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成分马钱子粉48. 8份、全蝎6. I份、麸炒僵蚕6. I份、麻黄6. I份、麸炒苍术6. I份、制乳香6. I份、制没药6. I份、川牛膝6. I份、刺五加浸膏2. 4份、甘草6. I份;所述基质为聚乙二醇2000和/或聚乙二醇4000。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配方量的全蝎、苍术、乳香、没药,低温干燥后,混合粉碎成细粉,备用; (2)称取配方量的僵蚕、麻黄、川牛膝、甘草,加水煎煮,煎煮液过滤、浓缩、冷却; (3 )向步骤(2 )冷却后的煎煮液中加入乙醇,静止,过滤,回收乙醇后得精制液,精制液浓缩得提取物,备用; (4)称取配方量的马钱子粉,粉碎成细粉,备用; (5)称取配方量的刺五加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备用; (6)将步骤(3)得到的提取物与(I)、(4)、(5)得到的细粉混合均匀,得主药混合物; (7 )称取配方量的基质,置于容器内进行水浴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容器内的基质至其完全熔融,加入步骤(6)的主药混合物,搅拌均匀,得到含有药物和基质的熔融液; (8)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保持在70-90°C,冷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保持在一 5-40°C,将步骤(7)得到的熔融液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通过滴头滴入到冷凝柱内的冷凝剂中; (9)从滴丸机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吸除表面的冷凝剂,干燥后即得本发明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冷凝剂选自液体石蜡、大豆油、甲基硅油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配方量的全蝎、苍术、乳香、没药,50-70°C的温度下干燥后,混合粉碎成细粉,备用; (2)称取配方量的僵蚕、麻黄、川牛膝、甘草,加水煎煮1-3次,每次O.5-3h,合并煎煮液,过滤、浓缩至在50-85°C时相对密度I. 00-1. 35,冷却; (3)向步骤(2)冷却后的煎煮液中加入乙醇,使煎煮液中含醇量达10-85wt%,静止4-48h,过滤,回收乙醇后得精制液,精制液浓缩至在50-90°C时相对密度为I. 00-1. 45,得提取物,备用; (4)称取配方量的马钱子粉,粉碎成细粉,备用; (5)称取配方量的刺五加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备用; (6)将步骤(3)得到的提取物与(I)、(4)、(5)得到的细粉混合均匀,得主药混合物; (7)称取配方量的基质,置于容器内于70-90°C的温度下进行水浴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容器内的基质至其完全熔融,加入步骤(6)的主药混合物,搅拌均匀,得到含有药物和基质的熔融液;(8)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保持在70-90°C,冷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保持在一 5-40°C,将步骤(7)得到的熔融液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通过滴头滴入到冷凝柱内的冷凝剂中,所述冷凝剂选自液体石蜡、大豆油、甲基硅油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9)从滴丸机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吸除表面的冷凝剂,干燥后即得本发明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
9.根据权利要求6-8之一所述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配方量的全蝎、苍术、乳香、没药,55-65°C的温度下干燥后,混合粉碎成细粉,备用; (2)称取配方量的僵蚕、麻黄、川牛膝、甘草,加水煎煮1-3次,每次l_2h,合并煎煮液,过滤、浓缩至在52-72°C时相对密度I. 1-1. 2,冷却至室温; (3)向步骤(2)冷却后的煎煮液中加入乙醇,使煎煮液中含醇量达50-80wt%,静止12-36h,过滤,回收乙醇后得精制液,精制液浓缩至在52-72°C时相对密度I. 1-1. 3,得提取物,备用; (4)称取配方量的马钱子粉,粉碎成细粉,备用; (5)称取配方量的刺五加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备用; (6)将步骤(3)得到的提取物与(I)、(4)、(5)得到的细粉混合均匀,得主药混合物; (7)称取配方量的基质,置于容器内于75-85°C的温度下进行水浴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容器内的基质至其完全熔融,加入步骤(6)的主药混合物,搅拌均匀,得到含有药物和基质的熔融液; (8)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保持在75-85°C,冷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保持在0-5°C,将步骤(7)得到的熔融液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通过滴头滴入到冷凝柱内的冷凝剂中,所述冷凝剂选自液体石蜡、大豆油、甲基硅油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9)从滴丸机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吸除表面的冷凝剂,干燥后即得本发明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
10.根据权利要求6-9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I)称取配方量的全蝎、苍术、乳香、没药,60°C的温度下干燥后,混合粉碎成细粉,过8号筛,备用; (2)称取配方量的僵蚕、麻黄、川牛膝、甘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I.5h,合并煎煮液,过滤、浓缩至在56°C时相对密度I. 15,冷却至室温; (3)向步骤(2)冷却后的煎煮液中加入乙醇,使煎煮液中含醇量达75wt%,静止24h,过滤,回收乙醇后得精制液,精制液浓缩至在56°C时相对密度I. 2,得提取物,备用; (4)称取配方量的马钱子粉,粉碎成细粉,过8号筛,备用; (5)称取配方量的刺五加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8号筛,备用; (6)将步骤(3)得到的提取物与(I)、(4)、(5)得到的细粉混合均匀,得主药混合物; (7)称取配方量的基质,置于容器内于80°C的温度下进行水浴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容器内的基质至其完全熔融,加入步骤(6)的主药混合物,搅拌均匀,得到含有药物和基质的熔 融液; (8)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保持在80°C,冷凝柱内冷凝剂甲基硅油的温度保持在1-2°C,将步骤(7)得到的熔融液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通过滴头滴入到甲基硅油中;(9)从滴丸机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吸除表面的甲基硅油,干燥后即得本发明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包括重量份数之比为1:1-1:9的主药与基质;所述主药包括马钱子、全蝎、僵蚕、麻黄、苍术、乳香、没药、川牛膝、刺五加浸膏、甘草。制备时先将各主药成分混合,然后将其加入到熔融的基质中,再将主药与基质的混合物滴入到冷凝液中,最后干燥即得。本发明的治疗痛痹的中药滴丸成本低廉、服用方便、便于携带、无毒副作用,补充了治疗痛痹的中药产品剂型,特别是还具有显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的显著优点。
文档编号A61K36/56GK102824407SQ20121032971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
发明者王小宇, 廉德智, 张洁, 佟星 申请人:王小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