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2727阅读:10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心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心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风心肌梗死、外因心脏动脉疾病(心脏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狭窄)、心脏冠状动脉综合症、心悸怔忡、心急等心脏病症均会引起失眠症状。现有的牛黄清心丸虽具有一定镇定安神作用,但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心丸及其制备方法,对于治疗由心脏病症弓I起的心急烦躁、失眠、神志不清、精神不振、食欲逐渐减少、体质消瘦而乏力具有显著效果,并且生产成本较低。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具有两个独立的技术方案1、一种清心丸,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所占的重量份数为丹参15-20、降香6-9、枸杞6-10、生山楂12-16、桅子6-10、丹皮6-10、灯芯8-12、熟枣仁10-15、莲籽 10-15、甘草 3-5。优选地,原料药的各成分所占的重量份数为丹参17、降香7、枸杞8、生山楂14、桅子8、丹皮8、灯芯10、熟枣仁12、莲籽12、甘草4。2、一种上述清心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原料药的制备原料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并高温灭菌,获得原料药;将前述原料药与炼蜜混合制备成丸剂。优选地,原料药的制`备原料粉碎成300目细粉。优选地,高温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优选地,炼蜜选用炼中蜜。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原料药包括丹参、降香、枸杞、生山楂、桅子、丹皮、灯芯、熟枣仁、莲籽、甘草,配伍合理,并经反复试验,获得最佳配比,对中风心肌梗死、外因心脏动脉疾病(心脏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狭窄)、心脏冠状动脉综合症、心悸怔忡、心急等心脏病患者,包括其中带心支架患者,由心脏病症引起的心急烦躁、失眠、神志不清、精神不振、食欲逐渐减少、体质消瘦而乏力症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本发明清心丸还具有消炎、利湿、去於、通血、降浊的功效。丹参补心、去瘀血生新血、入心与心包络,破宿血、生新血;还有养神定志,通利血脉功效,又能血。降香宣,辛温,辟恶气怪异。止血定痛,消肿生肌。生山楂泻,破气消食、化痰散瘀,味酸甘微温,健脾行气,消食磨积。善去腥膻之积,本药用野生小山植,小山植有治沛去寒之功效。丹皮泻伏热,去瘀。辛苦酸寒,入心、肝、肾三藏,泻血中伏热故能活血、凉血而生新血,血热则枯,凉则生。破积血,积瘀不去、则新不生。通经脉。张仲景治神志重用丹皮,心藏神,肾藏志,火之精为神,水之精为肾。桅子泻心肺三焦火。苦寒,轻飘象肺,色赤入心,泻心肺之邪,使之屈曲下行火由小便出,能利小便。三焦郁热,以解热厥。厥有两种,心痛以平。仲景治心烦不眠重用桅子。张仲景治心烦失眠重用桅子,治血不可单行单止,亦不可纯用寒凉。熟枣仁补肝、胆敛汗,宁心醒脾。枣仁甘酸温而润,炒熟后酸温而香亦能醒脾、助阴气除烦止渴,使心神安宁。莲籽补心脾肾、涩精固肠,甘平而涩,能交水火而媾心肾。安静心肾,涩精气,厚肠胃,治脾泻久痢。白浊梦遗,女人崩带一切血病,得枸杞力更胜。灯芯轻、通、利水清心。甘淡微寒,降心火,清肺热,利小肠,通气止血。治五淋水肿,中寒小便不禁者勿服。枸杞滋补肝肾而润,甘微温,滋肝补肾、生精助阳,补虚劳,强筋骨,养营除烦,去风明目,利大小肠益气消渴。甘草味甘、生用补脾、健胃而泻心火。此药可升可降,有补有泻、生阴血。通行十二经络,解百药之毒,协和诸药。带支架患者主要是异物进入心脏,支架植入后心血管通了但阴阳二气虚实不调,一失其平,支架对血管内壁有阻滞,中医上讲滞则生瘀,生瘀则心血管不通,这就是带支架患者为什么心脏植入支架后过一段时间后,又要做心脏支架手术的原因。异物植入心脏后会郁热内生,扰乱心神,神不安刚引起失眠。郁热内生,血热攻于心络,心神烦燥而心急。热邪郁结,肝胆气逆,邪乘于心,神不守,邪乘于胃而食量减少,消瘦乏力。脉象诊断脉象细数、弦数。心为君主, 主神明《内经.灵枢秘典》云,心者君主,神明出焉。《灵枢邪客篇》曰,心藏神,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张仲景曰,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以上说明心为身体之统帅,一身之大主。人体之神志和四肢百骸的运动及五脏六腑皆听命于心,若心健全,谓主明则下安。神明通达、神志清醒、精神充沛、人体则健康。若心君不健,谓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可使气道闭塞,形乃大伤,人体乃病。异物进入心脏,有阻就有滞,有滞则生瘀,有瘀则生热,心主血,血则热,血热则阴阳不调,一失其平,郁热内生,扰乱心神,神不安则失眠。血热攻于心络,则心神烦躁。张仲景曰热邪郁结,屈无所神,肝胆气逆,邪乘于心,神不守,邪乘于胃。故食量减少,消瘦乏力。进入心脏异物属实证,实者当泻,用生山楂。异物阻滞恶气则生瘀,当去瘀生新宣通心络,用丹参、降香。有瘀则生热,心主血当化瘀凉血,用丹皮。郁热内生,则扰乱心神,引起失眠,用熟枣仁。热邪攻心络,热邪郁结则伤志,肾藏志,解郁去热,媾心肾安静君火相火之邪,用桅子、莲籽。解郁降肝胆气逆,心邪去神志安,胃邪除补肝肾宁心醒脾,用枸杞、灯芯、熟枣仁。通行十二经络,解百药之毒,协和诸药,用甘草。结合临床实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选取30例心脏病患者,均有由心脏病症引起的心急烦躁、失眠、神志不清、精神不振、食欲逐渐减少、体质消瘦而乏力等症状,给患者服用本发明清心丸,一日二次,一次一丸(8克/丸),服用一个疗程十五天,患者的心脏病症引起的心急烦躁、失眠、神志不清、精神不振、食欲逐渐减少、体质消瘦而乏力等症状均有显著改善、服用六个疗程后以上症状基本消除。选取带心支架患者30例,均有由心脏病症引起的心急烦躁、失眠、神志不清、精神不振、食欲逐渐减少、体质消瘦而乏力等症状,给患者服用本发明清心丸,一日二次,一次一丸(8克/丸),服用一个疗程十五天,患者的心脏病症引起的心急烦躁、失眠、神志不清、精神不振、食欲逐渐减少、体质消瘦而乏力等症状均有显著改善、服用十二个疗程后以上症状基本消除,但由于心脏异物植入,停药后病症容易反复,建议身体恢复健康后,每月坚持服用此清心丸,数量酌减至每月服用一个疗程即可。
具体实施例方式1.制备原料药药粉。本实施例中,原料药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所占的重量份数为丹参17、降香7、枸杞8、生山楂14、桅子8、丹皮8、灯芯10、熟枣仁12、莲籽12、甘草4。将上述原料药的制备原料进行清洁,去除里边的杂质;将制备原料烘干去除水份,为粉碎做准备;将制备原料用中药粉碎机将粉碎,粉碎后的药粉达到300目,并将药粉混合均匀;将药粉高温灭菌,本实施例中,选用高压蒸气灭菌法。用高温加高压灭菌,不仅可杀死一般的细菌,对细菌芽胞也有杀灭效果,是最可靠、应用最普遍的物理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的注意事项①包裹不应过大、过紧,一般应小于30cmX30cmX50cm ;②高压锅内的包裹不要排得太密,以免妨碍蒸气透入,影响灭菌效果;③一般加热20分钟即可灭菌后当天要进行下一道工序。2.炼蜜。炼蜜的目的是除去杂质,破坏酵素,杀死微生物,蒸发水分,增强粘性。其方法是小量生产可用铜锅或锅直火加热,文火炼;大量生产可用蒸汽夹层锅,减压蒸发浓缩锅进行炼制,最后滤除杂质。炼蜜的程度分为嫩蜜、中蜜、老蜜三种。本实施例中,选用炼中蜜,中蜜适用于粘性适中的药物制丸。中蜜系指蜂蜜加热至116 118°C,满锅内出现均匀淡黄色细气泡的制品。炼蜜含水量约为10 13%,用手指捻之多有粘性,但两手指分开时无长白丝出现。3.合药。将已炼制好的炼蜜与药粉按比例进行混合(药粉与炼蜜的比例大致为I 1,夏季用蜜量略少,冬季用蜜量稍多。均匀地揉合,做成像面团样丸块(在搅拌机中机械混合或在其它容器中人工混合)。合药时,蜂蜜一般趁热加入,充分和匀,使其内外全部滋润,色泽一致,软硬适中,能随意捏塑即可。4.制丸。将合好的面团样软材放置一定时间,使药料与蜂蜜成分混合滋润,并产生一定粘性后即可搓条,搓条要粗细一致,外表光滑。可用手工或制丸板做成一定量的、光滑的、园球形丸粒,大量生产可用机械制丸。制丸时,先将药团块称重,以便分计量准确,即按每次所需制成丸粒的数目与每丸的总量进行计算,按计算量称取团块再搓条,制成预计数目的丸粒,每丸加蜜后的计量为8克,丸条搓好后再分割成小段,再搓圆成球形即可。为避免药团粘手和粘器具,操作时可用适量的润滑剂。润滑剂可用甘油或麻油(花生油),蜂蜡按一定比例,加热熔化而成。夏季蜂蜡可适当多加一点。本品工艺完成后进行包装与 贮藏制成的蜜丸,可采用蜡纸、玻璃纸、塑料袋、蜡壳包好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权利要求
1.一种清心丸,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所占的重量份数为 丹参15-20、降香6-9、枸杞6-10、生山楂12-16、桅子6_10、丹皮6_10、灯芯8_12、熟枣仁 10-15、莲籽 10-15、甘草 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心丸,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各成分所占的重量份数为 丹参17、降香7、枸杞8、生山楂14、桅子8、丹皮8、灯芯10、熟枣仁12、莲籽12、甘草4。
3.—种权利要求1所述清心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原料药的制备原料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并高温灭菌,获得原料药;将前述原料药与炼蜜混合制备成丸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清心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制备原料粉碎成300目细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清心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何一项所述清心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炼蜜选用炼中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清心丸及其制备方法,原料药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所占的重量份数为丹参15-20、降香6-9、枸杞6-10、生山楂12-16、桅子6-10、丹皮6-10、灯芯8-12、熟枣仁10-15、莲籽10-15、甘草3-5。
文档编号A61P25/00GK103055053SQ20121055935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1日
发明者王全玉, 胡少华 申请人:王全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