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3535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来源于中草药的混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草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急性胆管炎一病,为胆道感染其中的一个病症,是胆道系统炎症的总称。在临床中常见的有胆道蛔虫、胆石症,与胆道感染的关系极为密切,互为因果,同时并存,一般对该病合并论述,分别辨症施治。中医认为该病的病因和病位在胆、胆与肝、脾、胃、有密切关系, 若因情志不遂,饮食不慎,必导致肝胆气滞,湿热壅阻,致使肝失疏泄,胆腑的通降功能失权,脾运化失健,胆汁排泄不畅,气血阻滞不通则痛,胆为中精之腑,湿热长久壅结,热毒炽盛,湿之邪久羁,故肝胆必有湿热之象,胆管不发言。在临床中经过采用清理肝、通里泻的使用有功效。为此,有待挖掘、开发、提升民间的秘方验方,为治疗急性胆管炎提供经过检验实践证明效果显著的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草药组合物。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急性胆管炎的中草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比的药物组成柴胡25—30份;黄芩25—30份;板蓝根25—35份;茵陈25—30份;山桅15—20份; 金钱草25— 35份;胆汁2—4份;京半夏15 — 25份;积壳25— 30份;生姜10 — 20份;龙胆草15 — 20份;红枣25— 35份;竹茹10 — 20份;郁金25— 35份;紫花地丁 10 — 25份;加水 1800份,用砂锅烧开后,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将3 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分装瓶内高温灭菌,备用。
优选的,所述的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草药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重量比的药物组成柴胡30份;黄芩30份;板蓝根35份;茵陈30份;山桅20份;金钱草35份;胆汁4份; 龙胆草20份;京半夏25份;积壳30份;生姜20份;红枣35份;竹茹20份;郁金35份;紫花地丁 15份;加水1800份;煎煮3次,过滤回收,取汁,分装瓶内,高温灭菌,待用。
本发明的配伍思想本方以柴胡、黄芩为君;以板蓝根、茵陈、山桅、金钱草为臣; 以胆汁、龙胆草、京半夏、枳壳为佐;以生姜、竹茹、郁金、红枣、紫花地丁为使。
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肝经、胆经。 功能与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 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篮和草大青的根。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腿;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紐,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苗。性味与归经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山桅为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的根或根皮。性味与归经甘苦辛,凉。入肺、脾、大肠三经。功能与主治补肺肾,祛风湿,活血通络。治虚劳喘咳,遗精早泄,失眠,头晕,高血压病,风湿性关节疼痛,小儿瘫痪。
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性味与归经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胆、肾、膀胱经。功能与主治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肝胆及泌尿系结石; 热淋;肾炎水肿;湿热黄疸;疮毒痈肿;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胆汁猪科动物猪.牛科动物牛及羊.雉科动物鸡等的胆汁。性味与归经苦,寒。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咳,通便。用于急、慢性气管炎,小儿肺炎,百日咳,小儿惊风,抽搐,烦热,目赤,黄疸,破溃型淋巴结结核,肠炎,痢疾,便秘。龙胆草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和滇龙胆、的根和根茎。性味与归经 味苦,性寒。归肝、胆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肝定惊。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
京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以块茎入药。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入脾、胃经。功能主治行水湿,降逆气,善祛脾胃湿痰。主治脾湿痰壅之痰多咳喘气逆,如二陈汤、小青龙汤,又治湿痰上犯之眩晕心悸失眠,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还可治风痰吐逆,头痛肢麻,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如玉壶丸。
枳壳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性味与归经肺; 脾;肝;胃;大肠经。功能与主治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生姜为姜属植物姜的新鲜根茎。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功能与主治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 胃寒呕吐。
竹茹禾本科植物青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杆的干燥中间层。性味与归经性微寒,味甘。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性味与归经辛、 苦,寒。归肝、心、肺经。功能与主治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
红枣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果(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树皮消炎,止血,止泻。用于气管炎,肠炎,痢疾,崩漏;外用治外伤出血。根行气,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
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性味与归经苦、辛,寒。归心、肝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加水煎煮,过滤回收,取汁,分装瓶内,高温灭菌,待用,水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草药,具有制作方便、使用安全、无副作用,以清理肝胆、通里泻热,治疗急性胆管炎具有效果显著,在临床中经过多年多例的急性胆管炎的观察使用,都有标本兼治之功效,是治疗急性胆管炎的理想药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
一种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草药,该中草药是由以下重量比的药物组成柴胡30份;黄芩30份;板蓝根35份;茵陈30份;山桅20份;金钱草35份;胆汁4份; 龙胆草20份;京半夏25份;积壳30份;生姜20份;红枣35份;竹茹20份;郁金35份;紫花地丁 15份;加水1800份;用砂锅烧开后,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如前 加水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分装瓶内,高温灭菌,备用。用法与用量 每日服用3次,每次取药液180-280ml,放入容器中,待微热后服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比的药物组成柴胡 25—30份;黄芩25— 30份;板蓝根25— 35份;茵陈25— 30份;山桅15 — 20份;金钱草 25—35份;胆汁2—4份;京半夏15—25份;积壳25—30份;生姜10—20份;龙胆草15— 20份;红枣25— 35份;竹茹10 — 20份;郁金25— 35份;紫花地丁 10 — 25份;加水1800 份,用砂锅烧开后,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比的药物组成柴胡30份;黄芩30份;板蓝根35份;茵陈30份;山桅20份;金钱草35份; 胆汁4份;龙胆草20份;京半夏25份;积壳30份;生姜20份;红枣35份;竹茹20份;郁金35份;紫花地丁 15份;加水1800份;用砂锅烧开后,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备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比例的药物组合柴胡25—30份;黄芩25—30份;板蓝根25—35份;茵陈25—30份;山栀15—20份;金钱草25—35份;胆汁2—4份;京半夏15—25份;枳壳25—30份;生姜10—20份;龙胆草15—20份;红枣25—35份;竹茹10—20份;郁金25—35份;紫花地丁10—25份;加水1800份,熬煮3次过滤回收取汁,装瓶高温灭菌,备用。本发明的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草药,以清利肝胆、通里泻热的治则治疗急性胆管炎,具有显著的效果,在临床中经过多年多例的观察和使用,具有标本兼治之功效,是治疗该病的理想药品。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3055288SQ20121058790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9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段绪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