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膜成型的磁力矫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144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压膜成型的磁力矫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治疗替牙期和恒牙初期的安氏III类牙性、功能性和轻度骨性引起的错牙合畸形的热压膜成型的磁力矫治器。
背景技术
安氏III类错牙合,俗称“地包天”是正畸临床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发病率较高。安氏III类错牙合患者在生长发育期间,随着下颌的持续向前生长,畸形会逐渐加重,由牙性、功能性逐渐发展为骨性,严重影响患者的颌面发育、口腔功能及颜面美观。在生长发育期间,改变环境因素可影响颅颌面结构的生长量和生长方向。临床上针对早期III类牙性、功能性、骨性错牙合常采用两种类型的矫治器,一种为颏兜、上颌前牵引装置等进行治疗,患儿常因美观、戴用时间受限,而影响效果;另一种为口腔内的戴用装置,其治疗效果缓慢,治疗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矫治器效果差、周期长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热压膜成型的磁力矫治器,从而减少患者的矫正周期,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压膜成型的磁力矫治器,包括分别套置于上、下牙齿的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和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所述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的两侧后牙区分别固定伸出有第一永磁体,所述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的两侧后牙区分别固定有第二永磁体,患者咬合时,所述第一永磁体位于第二永磁体的正后方,所述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异极相对吸合;所述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和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的咬合面垫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和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均采用膜片热压成型,膜片的厚度为1.2mm ;成型后的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和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距离牙龈边缘为Imm ;所述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分别通过透明自凝塑料与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和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相连; 所述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两磁体间的水平间距为l_2mm ;所述第一永磁体包括一整块磁体和多块片状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与片状磁体异极相对吸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制作方便,只需根据不同患者的牙型,采用膜片制造相适用的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和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并在其上分别通过透明自凝塑料安装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通过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异极相对吸合。患者在戴用热压膜成形的磁力矫治器后,造成III类错牙合的牙性、功能性因素在一个月内均可以解除,其效果明显,使用周期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2、第一永磁体;3、整块磁体;4、片状磁体;5、第二永磁体;6、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热压膜成型的磁力矫治器,包括分别套置于上、下牙齿的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I和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6,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I的两侧后牙区分别固定伸出有第一永磁体2,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6的两侧后牙区分别固定有第二永磁体5,患者咬合时,第一永磁体2位于第二永磁体5的正后方,第一永磁体2与第二永磁体5异极相对吸合;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I和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6的咬合面垫平。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I和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6均采用膜片热压成型,膜片的厚度为1.2mm的原始膜片,成型后最薄处大于1mm。 成型后的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I和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6距离牙龈边缘为1mm,避免刺伤牙龈。第一永磁体2与第二永磁体5分别通过透明自凝塑料与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I和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6相连。患者咬合状态时,第一永磁体2与第二永磁体5两磁体间的水平间距为l_2mm。第一永磁体2包括一整块磁体3(体积为3*6*6mm,其表面磁场为3800mT)和四块片状磁体4(体积为其表面磁场为1700mT),第二永磁体5采用一块3*6*6mm的磁体,第二永磁体5与片状磁体4异极相对吸合。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第一永磁体2与第二永磁体5两磁体间的水平间距小于1_,则去除第一永磁体2中四片片状磁体4中的一块磁体,以此类推直至四块片状磁体4 (体积为3*1*6_)全部去除。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其他矫治器大大减少的制作过程中的复杂性,使制作过程简单,患者在戴用初期,无需反复调改,同时因为矫治器不存在任何的金属卡,勾,增加了治疗的安全性。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热压膜成型的磁力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套置于上、下牙齿的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I)和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6),所述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I)的两侧后牙区分别固定伸出有第一永磁体(2),所述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6)的两侧后牙区分别固定有第二永磁体(5),患者咬合时,所述第一永磁体(2)位于第二永磁体(5)的正后方,所述第一永磁体(2 )与第二永磁体(5 )异极相对吸合;所述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I)和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6)的咬合面垫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膜成型的磁力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I)和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6)均采用膜片热压成型,膜片的厚度为1.2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膜成型的磁力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成型后的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I)和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6)距离牙龈边缘为1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膜成型的磁力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2)与第二永磁体(5)分别通过透明自凝塑料与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I)和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6)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膜成型的磁力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2)与第二永磁体(5)两磁体间的水平间距为l_2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膜成型的磁力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2)包括一整块磁体(3 )和多块片状磁体(4 ),所述第二永磁体(5 )与片状磁体(4 )异极相对吸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压膜成型的磁力矫治器,包括分别套置于上、下牙齿的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和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所述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的两侧后牙区分别固定伸出有第一永磁体,所述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的两侧后牙区分别固定有第二永磁体,患者咬合时,所述第一永磁体位于第二永磁体的正后方,所述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异极相对吸合;所述上颌整体热压膜牙套和下颌整体热压膜牙套的咬合面垫平。患者在戴用热压膜成形的磁力矫治器后,造成Ⅲ类错牙合的牙性、功能性因素在一个月内均可以解除,其效果明显,使用周期短。
文档编号A61C7/36GK202908861SQ201220561849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许艳华, 朱房勇, 邹建明, 陈玉华, 朱琳, 徐芸, 张云桦 申请人:朱房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