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枢椎椎体重建的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337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枢椎椎体重建的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手术固定器,尤其是一种用于枢椎椎体重建的固定器。
背景技术
椎体或全脊椎切除已日渐成为治疗C2原发性和部分转移性肿瘤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枢椎构造的特殊性,使得切除后的枢椎结构重建并不简单。有学者曾使用不同的材料和装置实施过C2前柱重建内固定术,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包括骨水泥/克氏针系统、自体/异体塑型骨以及异形钛网等,其中钛网以其良好的塑型性、强度和可填充生物骨材料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钛网一般指长度为25. 5-27毫米和直径为13毫米的圆柱状钛网管(钛网管),其虽然具有可塑性、可填充性和强度大的特点,但是其圆柱形状决定其对抗旋转应力不强,而且枢椎椎体重建固定过程中操作较复杂,所引起的手术创伤相对较大。若对圆柱状钛网管进行修剪,但是医生又可能缺乏相关的形态参数,仅凭其经验进行手术,则患者的手术风险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枢椎椎体重建的固定器,它具有实用的形状和相对标准的尺寸比例,无须再次修剪,所引起的手术创伤很小,固定操作和使用皆很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枢椎椎体重建的固定器,它包括一钛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网管,其一端对称设有两圆弧状上挡片,另一端上设有一下挡片,下挡片上设有两螺钉孔,两上挡片和下挡片相对于钛网管管轴心的弯曲弧度皆为80-100度,两上挡片相对于钛网管侧壁后倾5-8度设置,上挡片长度皆为10-11毫米,下挡片长度为8-9晕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手术时,钛网管的两圆弧状上挡片可以与寰椎C2前弓紧密契合,下挡片则坐落于C3椎体上,下挡片上的螺钉孔可以用于固定,上挡片和下挡片共同作用可以带来超强的抗旋转应力;而且,其钛网管、上挡片和下挡片的长度依据人体解剖学参数而设计,因此其无须再次修剪便可以直接进行枢椎椎体重建固定,不仅可以大大减化手术操作流程,而且所引起的手术创伤非常小,非常实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I为钛网管,2为上挡片,3为下挡片,4为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
图1所示,一种用于枢椎椎体重建的固定器,它包括一钛网管1,所述钛网管1,其一端对称设有两圆弧状上挡片2,另一端上设有一下挡片3,下挡片3上设有两螺钉孔4,两上挡片2和下挡片3相对于钛网管I管轴心的弯曲弧度可以皆为90度,两上挡片2相对于钛网管I侧壁可以后倾6度设置,上挡片2长度皆为10毫米,下挡片3长度为9毫米。 依据人体解剖学参数可知,枢椎椎体的C2前弓与C3椎体的距离在24. 1-31. 2毫米,平均值为27. 33毫米,(2前弓高度9. 14-14. 50毫米,(2前弓横径13. 54-17. 18毫米,C3椎体高度11. 4-16.1毫米,C3椎体前后直径为14. 6-18. 7毫米,因而可以选择长度为27毫米的钛网管1,上挡片2长度为10毫米较合理,下挡片3长度为9毫米也合理,下挡片3长度小于11. 4毫米,通过计算可知两上挡片2相对于钛网管I侧壁后倾6度轻合适。手术时,钛网管I的两圆弧状上挡片2可以与C2前弓紧密契合,下挡片3也能坐落于C3椎体上,下挡片3上的螺钉孔4可以固定,上挡片2和下挡片3共同作用可以带来超强的抗旋转应力,手术实施过程可以达到完美。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枢椎椎体重建的固定器,它包括一钛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网管,其一端对称设有两圆弧状上挡片,另一端上设有一下挡片,下挡片上设有两螺钉孔,两上挡片和下挡片相对于钛网管管轴心的弯曲弧度皆为80-100度,两上挡片相对于钛网管侧壁后倾5-8度设置,上挡片长度皆为10-11毫米,下挡片长度为8-9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手术固定器,尤其是一种用于枢椎椎体重建的固定器;它包括一钛网管,钛网管一端对称设有两圆弧状上挡片,另一端上设有一下挡片,下挡片上设有两螺钉孔。手术时,钛网管的两圆弧状上挡片可以与寰椎C2前弓紧密契合,下挡片则坐落于C3椎体上,下挡片上的螺钉孔可以用于固定,上挡片和下挡片共同作用可以带来超强的抗旋转应力;而且,其钛网管、上挡片和下挡片的长度依据人体解剖学参数而设计,因此其无须再次修剪便可以直接进行枢椎椎体重建固定,不仅可以大大减化手术操作流程,而且所引起的手术创伤非常小,非常实用。
文档编号A61B17/70GK202875460SQ20122059597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3日
发明者李锋 申请人:李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