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6253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是一种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由一味中药组成的中药。
背景技术
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认为多有风寒、湿邪气乘虚侵入人体,或素有蕴热、风寒湿郁久化热,留滞经络,闭塞不通而成;若日久不愈,肝肾亏损,筋骨失于濡养,以致关节畸形、僵硬。西医认为一般由下列因素引起:1.环境因素如受凉、潮湿、劳累、外伤等;
2.细菌因素;3.内分泌因素;4.遗传因素;5.免疫因素。目前用于治疗此病的中、西药物较少,疗效不一,且毒副作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该药通过祛风通络、散寒理湿打通堵塞的经络,祛除侵入人体风寒、湿邪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该药为单味中药真菌竹黄;该药的生产步骤为:将真菌竹黄用自来水漂洗8-12分钟洗净、滤干水,温度在75-85度烘干至检测水份在10%以下,干燥后将其粉碎过24目筛成粗粉;上述粗粉用60%-80%浓度的已醇温度70度回流2小时或用80%已醇渗漉;回收已醇,浓缩至比重
1.30-1.35,得真 菌竹黄浸膏;在真菌竹黄浸膏中加入与其质量比0.54-1.86的淀粉,搅拌,温度在75-85度真空干燥至检测水份在4%以下,干燥后用粉碎机打成过80目筛的细粉,混合均匀,装入胶囊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雏形由民间验方而来,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且毒副作用明显低于治疗该类疾患的现有药物。生药学研究
本品所用的真菌竹黄为肉座菌科竹黄菌(Shiraiabambusicolap.Henn)的子座入药,广泛分布于我国江南诸省。植化研究
经研究真菌竹黄含有竹黄菌素A、B、C、D等7种色素、生物碱、脂肪酸、氨基酸、多糖等,并证实有效成份为色素。药理学研究
真菌竹黄和竹黄菌素A可减慢心率、扩张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延缓血凝;有镇痛、抗炎和增强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力作用;无成瘾性和致畸、致突变作用;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本药安全范围大(小鼠静脉注射LD50为6.471g/kg)、亚急性毒性试验未见实质脏器出现显著病理损害。临床验究
服用真菌竹黄胶囊3—6粒/次,一天3次,住院治疗一个月,其中风湿性关节炎142例,有效率89.4%,显效率49.3% ;类风湿关节炎72例,有效率61.1%,显效率15.3% ;用药10天左右,关节肿胀及疼痛减轻、功能改善;化验检查结果多数恢复正常。真菌竹黄的副作用以消化道反应和局部皮疹较多见,停药后可自行消退,用药后肝肾功能检查亦未见异常。制药研究
制定了真菌竹黄胶囊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药由单味中药组成:每天服用3次,每次3— 6克真菌竹黄。该药的生产步骤为:将真菌竹黄用自来水漂洗10分钟洗净、滤干水,温度在80度烘干至检测水份在10%以下,干燥后将其粉碎过24目筛成粗粉;上述粗粉用60%-80%浓度的已醇、温度70度回流2小时;回收已醇,浓缩至比重1.30-1.35,得真菌竹黄浸膏;在真菌竹黄浸膏中加入其质量比0.54-1.86的淀粉,搅拌,温度在80度真空干燥至检测水份在4%以下,干燥后用粉碎机打成过80目筛 的细粉,混合均匀;装入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药为单味中药真菌竹黄;该药的生产步骤为: 将真菌竹黄用自来水漂洗8-12分钟洗净、滤干水,温度在75-85度烘干至检测水份在10%以下,干燥后将其粉碎过24目筛成粗粉; 上述粗粉用60%-80%浓度的已醇、温度70度回流2小时; 回收已醇,浓缩至比重1.30-1.35,得真菌竹黄浸膏; 在真菌竹黄浸膏中加入与其质量比0.54-1.86的淀粉,搅拌,温度在75-85度真空干燥至检测水份在4%以下,干燥后用粉碎机打成过80目筛的细粉,混合均匀,装入胶囊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b,其特征在于:60%-80%的70度已醇回流可以用80%已醇渗漉 替代。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该药为单味中药真菌竹黄;将真菌竹黄用自来水漂洗8-12分钟洗净、滤干水,温度在75-85度烘干至检测水份在10%以下,干燥后将其粉碎过24目筛成粗粉;上述粗粉用60%-80%浓度的已醇温度70度回流2小时;回收已醇,浓缩至比重1.30-1.35,得真菌竹黄浸膏;在真菌竹黄浸膏中加入与其质量比0.54-1.86的淀粉,搅拌,温度在75-85度真空干燥至检测水份在4%以下,干燥后用粉碎机打成过80目筛的细粉,混合均匀,装入胶囊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雏形由民间验方而来,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且毒副作用明显低于治疗该类疾患的现有药物。
文档编号A61K36/06GK103169735SQ2013100817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5日
发明者童云星 申请人:江西众心堂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