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新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625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新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合物的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吡啶并噻吩的新化合物及其盐,并公开其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即为广义的脑梗塞,是指突然发生的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血流完全中断,停止供血、供氧、供糖等,使该局部脑组织崩解破坏。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为:①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血栓栓塞心脏来源的栓子所致脑栓塞;③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炎、血管损伤以及外伤等。缺血性脑卒中一般在夜间睡眠中发病,常为次晨起床时发现肢体无力或偏瘫,多无意识障碍,血压可正常或偏高,可有动脉硬化史。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病人总数的60 % 70 %,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前者由于脑动脉系统中的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局部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中止所引起的局部脑组织坏死。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药物:第一类是血管扩张药(如潘生丁等)。过去认为只要药物能使脑血管扩张,便可以使血液从堵塞的血管中多流些过去。却发现扩张血管药非但做不到这一点,还会使病变部位的血液反流到健康的脑组织里去(此称为脑内盗血综合征),所以已不主张用此类药。第二类是改善微循环、扩充血容量的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目前此类药用得较多,但是有心脏病的病人应慎用,否则可能会引起心力衰竭。第三类是溶解血栓的药物(如尿激酶等)。应用此类药如果能达到溶解栓子的目的是最为理想的,可是全身静脉用药时往往需要大剂量,有时会造成出血的危险性。现在多向病人推荐使用介入治疗,就是通过导管把药物直接注入梗死的部位来溶解栓子,但采取此治疗方法的前后都要做一次脑血管造影,这本身就又有一定的危险性,何况介入治疗要求病人在得病后6小时内进行,有时往往已错过时机。第四类是抗凝治疗(如肝素等)。这类药物能防止血液凝固,但使用时要每天查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条件较差的医院无法进行。此外抗凝治疗也有出血的危险性。第五类是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等)。这类药物可以防止钙离子从细胞外流入细胞内,起到轻微扩张脑血管,保护脑细胞,增加脑细胞利用氧和葡萄糖等作用。第六类是防止血小板凝聚的药(如阿司匹林等)。血小板的凝聚往往是脑血栓形成的开端,如果能有效地阻断血小板的凝聚,也许能防止血桂进一步形成。目前这类药物在世界上应用得十分广泛,但与其说是作为治疗药物还不如说是作为预防药物更为恰当,因为脑卒中的急性期使用这类药物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化合物,如下图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再与钠、钾、镁、氨丁三醇、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甘氨酸、赖氨酸或精氨酸反应,得到的盐。
3.权利要求1-2所述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脑缺血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4.权利要求1-2所述化合物在制备改善睡眠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一种新化合物(式I所示)及其盐,实验证明可以用于治疗和预防脑缺血性疾病、改善睡眠。其钠盐水溶性良好,可以制备注射液使用,并经过刺激性试验表明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安全性良好。
文档编号A61P9/10GK103193792SQ20131008160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3日
发明者王伟, 周亚耀, 刘亚楠 申请人:广东中科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