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6850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的中药。
背景技术
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以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多见。临床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贫血、营养障碍以及关节、皮肤、眼、口腔粘膜、肝脏等肠外损害。目前西医的治疗有很大的局限性。发明人经过长期实践,用中药治疗该病有良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的中药。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丹参,白芍,当归,红花,党参,木香,陈皮,甘草,麦芽,山楂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丹参10-20份,白芍10-20份,当归5-10份,红花8-12份,党参10-15份,木香10-15份,陈皮5-15份,甘草8-12份,麦芽10-15份,山楂10-15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丹参15份,白芍15份,当归7份,红花10份,党参12份,木香12份,陈皮10份,甘草10份,麦芽12份,山楂12份。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用于血瘀之心胸、脘腹疼痛及癥瘕积聚,风湿痹痛,疮疡痈肿等。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治血虚寒热,脘腹疼痛,头痛眩晕。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用于心肝血虚、痈疽疮疡。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主治血瘀经闭,胸痹心痛,癥瘕积聚,关节疼痛等。党参:甘、平。归脾、肺经。益气、生津、养血。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肺气亏虚的咳嗽气促,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头晕心悸等。木香:辛、苦、温。归脾、胃、肝、肺经。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治胸胁胀满,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陈皮:辛、苦、温,归脾、胃、肺经。理气调中,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用于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等。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用于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热毒疮疡,咽喉肿痛。
麦芽:甘、平。归脾、胃经。消积化食,回乳。主治食积,腹满泄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饮食积滞,脘腹胀痛,泄泻痢疾,疝气肿痛等。方中丹参益气养血、化痰通络,白芍理气化瘀止痛,当归健脾益气,红花、党参养血活血,木香、陈皮理气消食,防补药壅滞,甘草清热解毒,麦芽、山楂泄热行气。诸药共用益气健脾、温补脾肾、清肠消痈,化瘀生肌之功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2010年至2012年临床观察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4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40例患者中,女性22例,男性18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7岁,发病时间多在1_4年,平均年龄43.5岁。2、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诊断标准。①非连续性或阶段性病变②铺路石样表现或纵行溃疡③全壁性炎症病变④非干酪性肉芽肿⑤裂沟、瘘管⑥肛门部病变。①、②、③加上④、⑤、⑥三项中任何I项都可以确诊,④加上①、②、③三项中任何2项可确诊。3、治疗方法3.1处方:丹参15g,白芍15g,当归Ig,红花IOg,党参12g,木香12g,陈皮IOg,甘草IOg,麦芽12g,山楂12g。3.2制备方法:上 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3.3服用方法:每次I剂,每日I次,10天为I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4、治疗结果:临床缓解28例,占70 %,有效9例,占22.5 %,无效3例,占7.5 %。5、典型病例5.1段某,男,47岁,2010年9月23日入院。患者自述经常腹痛、腹泻、体重减轻I年余,行走时腹痛加重,右下腹发现包块半年。口服消炎、止泻、止痛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减轻。查体:舌淡红,苔中后部微黄腻,脉弦无力,辨证为厥阴寒热、虚实错杂。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服药4剂,腹泻、腹痛明显减轻,行走时未感腹痛。继续服用,3个疗程后,腹泻、腹痛等症消失,体重增加;继续服用I个疗程,行结肠镜复查报告,肠粘膜病变基本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未复发。5.2徐某,女,34岁。201010月3日入院,患有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I年,20天前因肠梗阻手术治疗痊愈;该病人于10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脐周为著,阵发性绞痛,每次持续I 2分钟,间隔15 20分钟发作一次,未经治疗而来院,急诊以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伴肠梗阻收入院。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服药2剂,腹痛明显减轻,行走时未感腹痛。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腹痛等症消失,体重增加;继续服用I疗程,经检查发现基本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未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实施例1,一种治疗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的中药,是由丹参15g,白芍15g,当归Ig,红花IOg,党参12g,木香12g,陈皮IOg,甘草IOg,麦芽12g,山楂12g制成。实施例2,一种治疗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的中药,是由丹参10g,白芍IOg,当归5g,红花8g,党参10g,木香IOg,陈皮5g,甘草8g,麦芽IOg,山楂IOg制成。实施例3,一种治疗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的中药,是由丹参20g,白芍20g,当归IOg,红 花12g,党参15g,木香15g,陈皮15g,甘草12g,麦芽15g,山楂15g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丹参10-20份,白芍10-20份,当归5-10份,红花8-12份,党参10-15份,木香10-15份,陈皮5-15份,甘草8-12份,麦芽10-15份,山楂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丹参15份,白芍15份,当归7份,红花10份,党参12份,木香12份,陈皮10份,甘草10份,麦芽12份 ,山楂12份。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的中药,该中药是由丹参,白芍,当归,红花,党参,木香,陈皮,甘草,麦芽,山楂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
文档编号A61K36/8998GK103157039SQ20131010323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7日
发明者李纪美 申请人:李纪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