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2516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子母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子母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在医疗临床中用于对导尿患者的尿液计量,以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病理状况。
背景技术
早先,在医疗临床普遍采用引流袋,其结构是由塑料管(又称地引流管)与带大容量计量标志的塑料储尿袋组成,这种引流袋由于不能正确地计量而只能精略估计病人的尿量,致误差大,对临床监护质量带来影响,因此渐遭淘汰。于是,便有了类似于由以下文献中所公开的结构形式的尿液计量储存器。例如:中国专利ZL02123886.3介绍的“医用半自动尿液计量储存器”、ZL91225245.6公开的“一次性可计量塑料尿袋”、ZL93224818.7涉及的“电子体液计量仪”、ZL94242826.9揭示的“一次性精确计量双腔尿引流器”、ZL97211613.3给出的“一种计量积尿瓶”、ZL99209573.5推荐的“排尿计量瓶”、ZL00221285.4披露的“病人尿液排放监护计量装置”和ZL01225226.3以及ZL01268645.X分别公诸的“一种计量准确的尿袋和尿液计量器”,等等。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方案存在的共同欠缺由发明授权公告号CN1282451C(医用半自动尿液计量储存器)弥补,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I页第6行至第3页倒数第5行。而该CN1282451C存在的缺陷由授权公告号CN200994924Y (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的技术方案所消除,具体可参见该CN200994924Y的说明书第4页最后一段至第6页第4行。此外,CN202207340U (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也针对前述CN1282451Y存在的其它缺憾提出了改进。上述CN1282451C、CN200994924Y 和 CN202207340U 以及包括上面未提及的CN2778276Y (一种尿液贮存计量装置)均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其一,由于均采用了唯一的一个硬质盒体,因此尿液储存量有限,然而,如果为了增大盒体容积,那么易造成制造及使用成本的增大,并且原料耗费大,最终导致患者承担的医疗费用增加;其二,由于计量方式表现为结果计量,因而难以体现过程与结果相济的精密计量效果,其三,由于盒体放液阀的结构有失合理,因此在成品包装、运输和贮藏过程中容易损坏,并且一旦放液阀致损会导致整个装置报废;其四,由于不具有对引流液的随机采样功能,因而造成医务人员采样时的困惑。鉴于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欠缺,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缩小硬质的盒体的体积,并且还能显著地增大容量而藉以节省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成本 和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有利于将过程计量与结果计量相结合而藉以满足精密计量要求、有益于显著改善盒体放液阀的结构而藉以避免在诸如包装运输之类的环节中致损、有便于医务人员随机取样而藉以扩展使用功能的子母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子母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包括一盒体,在该盒体的盒体腔内并且位于盒体腔的右侧设置有一盒体腔分隔板,该盒体腔分隔板的上部构成有一分隔板溢流口,其中:位于盒体腔分隔板的左侧的区域构成为大容量计量腔,而位于盒体腔分隔板的右侧的区域构成为精密计量腔,该精密计量腔通过所述分隔板溢流口与大容量计量腔相通,在盒体的上部密封固定有一用于对所述盒体腔封闭的盒盖,在该盒盖的左端开设有一泄气孔,并且在该泄气孔内设置有一透气不透液的空气膜,在盒盖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精密计量腔的位置配设有一与所述盒体腔相通的用于将引流液引入精密计量腔内的引流液导入接口,在盒体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并且沿盒体的高度方向设有用于揭示所述大容量计量腔内的液量的大容量计量刻度标记和用于揭示所述精密计量腔内的液量的精密计量刻度标记,大容量计量刻度标记与大容量计量腔相对应,而精密计量刻度标记与精密计量腔相对应;一储液袋,该储液袋朝向所述盒体的一侧的上部固定有一储液袋配接口,该储液袋配接口与所述的盒体密封配接,并且该储液袋配接口同时与储液袋的储液袋腔以及所述大容量计量腔相通,在储液袋朝向盒体的一侧并且沿着储液袋的高度方向设有用于揭示储液袋腔内的液量的储液袋刻度标记,该储液袋刻度标记对应于所述盒体的高度方向的左侧或右侧;一盒体放液阀,该盒体放液阀包括阀座、阀套管、螺旋套和阀芯,阀座与所述精密计量腔的底壁固定,阀套管的上端探入阀座的阀座腔内,并且与精密计量腔相通,阀套管的下端伸展到阀座外,并且在该阀套管的下端的外壁上构成有螺旋套配合外螺纹,在螺旋套的螺旋套腔的内壁上并且位于上部构成有螺旋套配合内螺纹,该螺旋套配合内螺纹与螺旋套配合外螺纹相配合,阀芯固定在螺旋套腔的下部,并且与阀套管的下端的阀套管出液口相对应;一引流机构,该引流机构包括导液管和过渡连接头,导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引流液导入接口配接,过渡接头与导液管的另一端配接,并且在该过渡接头上设置有取样装置;一储液袋放液阀,该储液袋放液阀与储液袋的底部的中间部位配接并且与储液袋腔相通。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盒体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储液袋的储液袋配合接口的位置构成有与大容量计量腔相通的用于将所述大容量计量腔内的液体引入所述集液袋腔内的盒体接口,该盒体接口与集液袋配合接口密封配接。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储液袋腔内固定有一淌液板,该淌液板的上部与所述的储液袋配合接口相对应。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淌液板的横截面形状呈英文字母的S形。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储液袋的上部构成有一挂袋腔,在该挂袋腔上配设有一挂钩装置。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过渡接头与所述导液管相配接的一端的外壁上延伸有一取样装置座,该取样装置座的取样装置座腔与过渡接头的过渡接头腔相通,所述的取样装置设置在取样装置座腔内,在过渡接头的另一端的外壁上构成有一组缩节式凸缘。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取样装置包括一取样垫和一限制垫,取样垫和限制垫彼此以叠置状态设置在所述的取样装置座腔内,并且限制垫位于取样垫的外侧,在该限制垫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取样口。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储液袋的底部中间部位延伸有一放液阀连接套管,所述的储液袋放液阀包括一放液阀阀体、一放液阀阀芯和一放液阀限定座,在放液阀阀体的外壁上并且位于外壁的一侧延伸有一套管连接头,而另一侧延伸有一放液口,套管连接头与放液阀连接套管配接,其中:套管连接头和放液口均与放液阀阀体的放液阀阀体腔相通,放液阀阀芯设置在放液阀阀体的放液阀阀体腔内,在该放液阀阀芯上开设有一自放液阀阀芯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的一阀孔,当该阀孔对应于所述套管连接头与放液口之间时,所述储液袋腔内的液体外排,而当阀孔与套管连接头以及放液口的位置错开时,储液袋腔内的液体向外排放的通道阻断,放液阀限定座固定在所述储液袋上,当储液袋放液阀处于非启用状态时,所述放液接口插入于放液阀限定座的限定座腔内。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挂袋装置包括一挂钩板和一对挂钩,挂钩板的下部构成有一连接条,该连接条位于所述挂袋腔内,挂钩板的上部伸展到挂袋腔外,一对挂钩分别构成于挂钩板的所述上部的对应两侧。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挂钩板的所述上部穿设有挂绳。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将盒体与储液袋相组合而形成了子母袋的构造,因而既可显著缩小盒体的体积,又可增大总体容量,节省制造盒体的原材料并且减小成本和减轻患者对医疗器材费用的承担;之二,由于精密计量腔能体现对患者排液过程中的精密计量,因而能使过程计量与结果计量并行不悖地进行;之三,由于盒体放液阀由螺旋套与阀套管彼此形成双层套管式结构并且增设有阀座,因此能显著提高强度,不会在包装、运输和储藏过程中受损;之四,由于在引流机构的过渡接头上设置了取样装置,因而扩展了功能,方便医务人员随时取样;之五,由于容量增大,因此放液频次得以减少,从而减轻陪护人员的陪护强度。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请参见图1,给出了一优选使用透明塑料制作的盒体1,在该盒体I的盒体腔内并且位于盒体腔的右侧的高度方向设置有一盒体腔分隔板11 (这里所称的右侧是以目前图1所示位置状态而言的,以下凡是涉及上、下、左和右的方位性概念均是以图1位置状态为例的),在该盒体腔分隔板11的上部构成有一缺失部分,藉由该缺失部分构成为分隔板溢流口111。由图所示,由于盒体腔分隔板11的设置,因而使整个盒体腔一分为二,位于盒体腔分隔板11的左侧的区域构成为大容量计量腔12,而位于盒体腔分隔板11的右侧的区域构成为精密计量腔13,精密计量腔13通过分隔板溢流口 111与大容量计量腔12相通。具有在精密计量腔13内满液时,液体才由分隔板溢流口 111溢入大容量计量腔12内。
在盒体I的上部密封固定有一盒盖14,由盒盖14对盒体I的盒体腔的上部敞口部位密封(封闭)。在盒盖14的左端开设有一用于将盒体腔内的空气引入外界的泄气孔141,在对应于该泄气孔141的位置嵌置有一空气膜1411,该空气膜1411为透气不透液的膜片;在盒盖14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精密计量腔13的位置配设有一与盒体腔相通的引流液导入接口 142,由于该引流液导入接口 142与精密计量腔13相对应,因此出自引流液导入接口 142的导入口 1421的液体如患者的尿液进入精密计量腔13内。在盒体I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即图示状)并且沿着盒体I的高度方向优选采用印刷的方式设置有用于揭示大容量计量腔12内的液量的大容量计量刻度标记15a和用于揭示精密计量腔13内的液量的精密计量刻度标记15b。毫无疑问,大容量计量刻度标记15a与大容量计量腔12相对应,而精密计量刻度标记15b与精密计量腔13相对应。在盒体I的后壁(以图示位置状态为例)上并且位于该后壁的上部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与大容量计量腔12相通的用于将大容量计量腔12内的液体(尿液,以下同)引入下面将要描述的储液袋2内的盒体接口 16,藉由该盒体接口 16与储液袋2连接并且与储液袋2相通。由图1所示,前述的精密计量腔13的底部或称底壁与大容量计量腔12的底部是不平齐的,两者之间形成有一个7字形区域,当下面还要详细盒体放液阀3配接于精密计量腔13的底部时,则由大容量计量腔12的右侧壁体起到良好的蔽护作用。

上面已经提及储液袋2为薄膜袋,由四周边缘部位的封边26的密封作用而构成有储液袋腔22,该储液袋2朝向前述盒体I的一侧的上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盒体接口 16的位置密封固定有一储液袋配接口 21,该储液袋配接口 21与盒体接口 16配接,从而使储液袋腔22与前述的大容量计量腔12相通,也就是说,当大容量计量腔12内满液时,那么液体自盒体接口 12途经储液袋配接口 21后进入储液袋腔22内。在储液袋2朝向盒体I的一侧并且沿着储液袋2的高度方向的右侧(即右侧的高度方向)以印刷的方式设有储液袋刻度标记23。依据公知常识,储液袋刻度标记23不能被盒体I遮挡,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储液袋刻度标记23对应于盒体I的右侧。然而,如果将储液袋刻度标记23在储液袋2上的位置转移到对应于盒体I的左侧,那么应当视为等效变化而依然属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容范畴。在前述的储液袋腔22内固定有一淌液板221,该淌液板221的上部与前述的储液袋配合接口 21相对应,由储液袋配合接口 21引入的液体从淌液板221流淌。优选地,将前述的淌液板221设计成波浪形板,所谓的波浪形板的概念是将淌液板221的横截面形状设计成S形,并且淌液板221的材料为塑料。在储液袋2的上部构成有一挂袋腔24,并且在该挂袋腔24上配接有一挂钩装置
6。在储液袋2的底部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与储液袋腔22相通的放液阀连接套管25。上面已提及的盒体放液阀3包括阀座31、阀套管32、螺旋套33和阀芯34,材质为塑料的阀座31优选采用热熔焊的方式与前述精密计量腔13的底壁固定,阀套管32的上端插入阀座32的阀座腔内,并且与精密计量腔13相通,阀套管32的下端伸展到阀座31的阀座腔外,并且在阀套管32的下端的外壁上构成有螺旋套配合外螺纹321,在螺旋套33的螺旋套腔331的内壁上并且位于上部构成有螺旋套配合内螺纹3311,该螺旋套配合内螺纹331与螺旋套配合外螺纹321相配合。阀芯34固定在阀芯座341上,而阀芯座341与螺旋套腔3311的下部的腔壁固定(彼此构成为一体),阀芯34与构成于阀套管32的下端的阀套管出液口 322相对应。当顺时针方向旋动螺旋套33时,螺旋套33上行,使阀芯34探入到阀套管出液孔322,从而阻止精密计量腔13内的液体从阀套管32的阀套管出液口 322引至螺旋套33的螺旋套出液口 332,反之同例。由上述对盒体放液阀3的描述可知,该盒体放液阀3处于前述的7字形区域,即由大容量计量腔12的右侧壁蔽护。由于将盒体放液阀3设置在了精密计量腔13的底壁上,因此,能根据护理状况的需要而体现理想的过程计量并且过程计量较为精确,因为可在某一时段内对精密计量腔13的计量值进行统计,当精密计量腔13满液时,经盒体放液阀3放出尿液。请继续见图1,给出了一引流机构4,该引流机构4包括导液管41和过渡接头42,导液管41的一端即图示位置状态的上端与前述引流导入接口 142配接,过渡接头42与导液管41的另一端即图示位置状态的下端配接,并且在该过渡接头42的一端的外壁上延伸有一取样装置座422,该取样装置座422的取样装置座腔4221与过渡接头42的过渡接头腔相通,并且在该取样装置座腔4221内设置有一用于供医务人员取样的取样装置421。过渡接头42的另一端的外壁上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缩节式凸缘423,在使用状态,该过渡接头42通过一组缩节式凸缘423与植入于患者体内如膀胱内的管路连接,而在未启用状态,则可在缩节式凸缘423上套设一护套4231。优选地,在前述的导液管41的管路上配设一^^管板411,由该卡管板411上的葫芦形槽4111的位置变化而对导液管41的通/断进行控制。上面提及的取样装置421包括一取样垫4211和一限制垫4212,取样垫4211和限制垫4212彼此以叠合状态设置在前述的取样装置座腔4221内,并且限制垫4212位于取样垫4211的外侧,在 限制垫4212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取样口 42121。前述的取样装置的功用及原理可参见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908170A(无针采样接头)。当要取样时,那么,医务人员只要将注射器对准取样口 42121并穿过取样垫4211,从而可抽取流经过渡接头42的过渡接头腔内的液体,以供化验。取样垫4211具有自闭合功能。请继续见图1,给出了一储液袋放液阀5,该储液袋放液阀5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一放液阀阀体51、一放液阀阀芯52和一放液阀限定座53,在放液阀阀体51的外壁上并且位于外壁的一侧延伸有一套管连接头511,而另一侧延伸有一放液口 512,套管连接头511与前述的放液阀连接套管25配接,并且与放液阀连接套管25的管腔相通。毫无疑问,套管连接头511以及放液口 512均与放液阀阀体51的放液阀阀体腔相通。放液阀阀芯52设置在放液阀阀体51的放液阀阀体腔内,在该放液阀阀芯52上开设有一自放液阀阀芯52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的一阀孔521。在手动操作下,将放液阀阀芯52向放液阀阀体腔内推入时,并且使阀孔521同时对应于前述套管连接头511以及放液口 512,那么储液袋腔22内的液体依次途经放液阀连接套管25、套管连接头511和阀孔521后由放液口 512引出。反之,当将放液阀阀芯52向放液阀阀体51的腔外拉出,并且使阀孔521与套管连接头511以及放液口 512的位置错开时,那么储液袋腔22内的液体通道被阻断(阻隔)。放液阀限定座53以热熔焊方式固定在储液袋2上,当前述储液袋放液阀5处于待机状态即处于非放液状态时,那么将前述的放液接口 512探入到放液阀限定座53的限定座腔531内。放液阀限定座53的设置可保护放液阀阀体51并且使整体结构具有简洁的观瞻效果。上面提及的挂袋装置6包括一挂钩板61和一对挂钩62,挂钩板61的下部构成有一连接条611,该连接条611位于前述的挂袋腔24内,挂钩板61的上部伸展到挂袋腔24夕卜,一对挂钩62中的其中一个挂钩62构成于挂钩板61的上部的一侧,而一对挂钩62中的另一个挂钩62构成于挂钩板61的上部的另一侧。也就是说一对挂钩62分别以对称状态分布于挂钩板61的上部的两侧。优选地,借助于开设在挂钩板61上的绳孔613穿置一挂绳612,以供使用者根据需要而择用挂钩62和/或挂绳612。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全面地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欠缺,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兑现了 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所述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子母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盒体(1),在该盒体(I)的盒体腔内并且位于盒体腔的右侧设置有一盒体腔分隔板(11),该盒体腔分隔板(11)的上部构成有一分隔板溢流口(111),其中:位于盒体腔分隔板(11)的左侧的区域构成为大容量计量腔(12),而位于盒体腔分隔板(11)的右侧的区域构成为精密计量腔(13),该精密计量腔(13)通过所述分隔板溢流口(111)与大容量计量腔(12)相通,在盒体(I)的上部密封固定有一用于对所述盒体腔封闭的盒盖(14),在该盒盖(14)的左端开设有一泄气孔(141),并且在该泄气孔(141)内设置有一透气不透液的空气膜(1411),在盒盖(14)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精密计量腔(13)的位置配设有一与所述盒体腔相通的用于将引流液引入精密计量腔(13内的引流液导入接口(142),在盒体(I)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并且沿盒体(I)的高度方向设有用于揭示所述大容量计量腔(12)内的液量的大容量计量刻度标记(15a)和用于揭示所述精密计量腔(13)内的液量的精密计量刻度标记(15b),大容量计量刻度标记(15a)与大容量计量腔(12)相对应,而精密计量刻度标记(15b)与精密计量腔(13)相对应;一储 液袋(2),该储液袋(2)朝向所述盒体(I)的一侧的上部固定有一储液袋配接口(21),该储液袋配接口(21)与所述的盒体(I)密封配接,并且该储液袋配接口(21)同时与储液袋(2)的储液袋腔(22)以及所述大容量计量腔(12)相通,在储液袋(2)朝向盒体(I)的一侧并且沿着储液袋(2)的高度方向设有用于揭示储液袋腔(22)内的液量的储液袋刻度标记(23),该储液袋刻度标记(23)对应于所述盒体(I)的高度方向的左侧或右侧;一盒体放液阀(3),该盒体放液阀(3)包括阀座(31)、阀套管(32)、螺旋套(33)和阀芯(34),阀座(31)与所述精密计量腔(13)的底壁固定,阀套管(32)的上端探入阀座(32)的阀座腔内,并且与精密计量腔(13)相通,阀套管(32)的下端伸展到阀座(31)外,并且在该阀套管(32)的下端的外壁上构成有螺旋套配合外螺纹(321),在螺旋套(33)的螺旋套腔(331)的内壁上并且位于上部构成有螺旋套配合内螺纹(3311),该螺旋套配合内螺纹(3311)与螺旋套配合外螺纹(321)相配合,阀芯(34)固定在螺旋套腔(331)的下部,并且与阀套管(32)的下端的阀套管出液口(322)相对应;一引流机构(4),该引流机构(4)包括导液管(41)和过渡连接头(42),导液管(41)的一端与所述引流液导入接口(142)配接,过渡接头(42)与导液管(41)的另一端配接,并且在该过渡接头(42)上设置有取样装置(421)储液袋放液阀(5),该储液袋放液阀(5)与储液袋(2)的底部的中间部位配接并且与储液袋腔(22)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母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体(I)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储液袋(2)的储液袋配合接口(21)的位置构成有与大容量计量腔(12)相通的用于将所述大容量计量腔(12)内的液体引入所述集液袋腔(22)内的盒体接口(16),该盒体接口(16)与集液袋配合接口(21)密封配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子母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储液袋腔(22)内固定有一淌液板(221),该淌液板(221)的上部与所述的储液袋配合接口(21)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子母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淌液板(221)的横截面形状呈英文字母的S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子母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储液袋(2)的上部构成有一挂袋腔(24),在该挂袋腔(24)上配设有一挂钩装置(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母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过渡接头(42)与所述导液管(41)相配接的一端的外壁上延伸有一取样装置座(422),该取样装置座(422)的取样装置座腔(4221)与过渡接头(42)的过渡接头腔相通,所述的取样装置(421)设置在取样装置座腔(4221)内,在过渡接头(42)的另一端的外壁上构成有一组缩节式凸缘(4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子母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样装置(421)包括一取样垫(4211)和一限制垫(4212),取样垫(4211)和限制垫(4212)彼此以叠置状态设置在所述的取样装置座腔(4221)内,并且限制垫(4212)位于取样垫(4211)的外侧,在该限制垫(4212)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取样口(421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母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储液袋(2)的底部中间部位延伸有一放液阀连接套管(25),所述的储液袋放液阀(5)包括一放液阀阀体(51)、一放液阀阀芯(52)和一放液阀限定座(53),在放液阀阀体(51)的外壁上并且位于外壁的一侧延伸有一套管连接头(511),而另一侧延伸有一放液口(512),套管连接头(511)与放液阀连接套管(25)配接,其中:套管连接头(511)和放液口(512)均与放液阀阀体(51)的放液 阀阀体腔相通,放液阀阀芯(52)设置在放液阀阀体(51)的放液阀阀体腔内,在该放液阀阀芯(52)上开设有一自放液阀阀芯(52)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的一阀孔(521),当该阀孔(521)对应于所述套管连接头(511)与放液口(512)之间时,所述储液袋腔(22)内的液体外排,而当阀孔(521)与套管连接头(511)以及放液口(512)的位置错开时,储液袋腔(22)内的液体向外排放的通道阻断,放液阀限定座(53)固定在所述储液袋(2)上,当储液袋放液阀(5)处于非启用状态时,所述放液接口(512)插入于放液阀限定座(53)的限定座腔(531)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子母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袋装置(6)包括一挂钩板¢1)和一对挂钩(62),挂钩板¢1)的下部构成有一连接条¢11),该连接条¢11)位于所述挂袋腔(24)内,挂钩板¢1)的上部伸展到挂袋腔(24)外,一对挂钩(62)分别构成于挂钩板(61)的所述上部的对应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子母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挂钩板(61)的所述上部穿设有挂绳(612)。
全文摘要
一种子母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属于医用器材技术领域。包括盒体,在盒体腔内设盒体腔分隔板,盒体腔分隔板的上部构成分隔板溢流口,盒体的上部固定盒盖,盒盖的左端开设泄气孔,在泄气孔内设空气膜,在盒盖的右端配设引流液导入接口,在盒体的一侧设大容量计量刻度标记和精密计量刻度标记;储液袋,其一侧的上部固定储液袋配接口,其一侧且沿储液袋的高度方向设储液袋刻度标记;盒体放液阀,包括阀座、阀套管、螺旋套和阀芯;引流机构,包括导液管和过渡连接头;储液袋放液阀,与储液袋的底部的中间部位配接。优点减小成本和减轻患者对医疗器材费用的承担;使过程计量与结果计量并行不悖地进行;提高强度;方便随时取样;减轻陪护强度。
文档编号A61M1/00GK103203044SQ20131013346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7日
发明者周洪保 申请人:常熟市康宝医疗器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