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970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汤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汤剂,其技术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为:车前子5~9%,郁金4~7%,白芍6~9%,当归5~8%,白芨5~8%,黄芩2~4%,生地6~8%,干姜4~6%,大黄2~3%,丹皮2~3%,柴胡6~9%,麦冬4~6%,三七粉2~4%,茜草3~5%,乌梅4~6%,葛根4~7%,石菖蒲4~6%,厚朴2~4%,蔓荆子4~6%,将三七粉单包备用,将除三七粉以外的其它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将备用的三七粉倒入滤液中内摇匀。本发明成本低,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清胃凉血,化瘀止血、清热泻火、益气摄血等功效。
【专利说明】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汤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汤剂。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出血,多由胃及十二指肠粘膜的慢性溃疡所致。消化性溃疡示全球性常见病,据统计约10%的人一生中患过此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最为常见,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而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溃疡侵蚀周围血管可引起出血,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所有病因50%。对消化性溃疡侵蚀胃黏膜损害所引起的出血,病情急、变化快,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本病症有吐血、便血,甚至两者并作,属中医血症的范畴。其发病原因与气、火、淤有关。久病气虚,脾气虚损,气失固摄,血不循经故出血。大热迫血妄行,也可出血。从病理生理理解,出血与淤血是一个统一的矛盾体。不管任何原因引起的出血,止血乃首要之急。目前临床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大部分采用抑酸作用较强的泮托拉唑注射液等治疗,不仅治疗费用高,且疗效不显著。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汤剂,成本低,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清胃凉血,化瘀止血、清热泻火、益气摄血等功效,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高。
[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汤剂,其技术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为:车前子5?9%,郁金4?7%,白芍6?9%,当归5?8%,白芨5?8%,黄芩2?4%,生地6?8%,干姜4?6%,大黄2?3%,丹皮2?3%,柴胡6?9%,麦冬4?6%,三七粉2?4%,茜草3?5%,乌梅4?6%,葛根4?7 %,石菖蒲4?6 %,厚朴2?4%,蔓荆子4?6 %,将三七粉单包备用,将除三七粉以外的其它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将备用的三七粉倒入滤液中内摇匀。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清胃凉血,化瘀止血、清热泻火、益气摄血等功效,不仅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07]实施例1:
[0008]米用车前子、郁金、白苟、当归、白友、黄岑、生地、干姜、大黄、丹皮、柴胡、麦冬、三七粉、茜草、乌梅、葛根、石菖蒲、厚朴、蔓荆子为原料药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付为车前子8.1,郁金6.3,白芍8.2,当归7.8,白芨6.9,黄芩2.9,生地7.4,干姜4.9,大黄
2.2,丹皮2.7,柴胡7. 6,麦冬4.7,三七粉3.1,茜草3.6,乌梅5.1,葛根5.6,石菖蒲5.2,厚朴3.3,蔓荆子4.4。取上述19味原料药总重量为234克,先把三七粉单包备用,余18味原料药加水1200ml左右浸泡3-4小时,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至50?60分钟,去渣得滤液300?360左右药汁,药渣再加水300?350ml左右,再熬30?35分钟,去渣得滤液80?120ml左右,共得380?480ml左右药汁,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再将备用的三七粉倒入药汁内摇匀,密封瓶盖备用。每日一剂温度30°C左右口服,发现出血立即给药一次,量约80-120ml口服。以后每日4-6小时给药一次,每次口服80_120ml左右,每日4_6次,出血量多时可2-3小时口服一次,出血停止或明显减少后可适当减少用药次数,改为每日3-4次。出血停止后继续服用5-7天再停药,7天为一疗程,一般服用2个疗程。
[0009]本发明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热化痰。生用,多治水肿、淋病。炒用,多用于渗湿止泻、祛痰止咳;郁金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当归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白芨性微寒,味苦、甘,具化瘀止血、补肺生肌的功效,在中药里属止血类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凉血止血,降压、镇静、利尿、平喘等;干姜具有抗溃疡、抑制肠管收缩、利胆、抗缺氧、抗血栓及抗血小板聚集、镇吐、解热、镇痛、抗炎、抗菌、灭螺、抗血吸虫等作用;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丹皮性微寒,味苦辛,无毒。入心、肝、肾经。具有清血,活血散瘀的功能。主治斑疹吐血,血滞经闭,经前发势,痈肿疮毒,损伤瘀血,阴虚发势,无汗;柴胡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三七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夕卜伤出血,痈肿疼痛;茜草性味苦,寒,归肝经,有凉血止血,化瘀,通经的作用。主治血热吐衄,崩漏下血,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乌梅性味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葛根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石菖蒲性味辛、微温,入心、肝、脾经,具有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祛湿的功效;厚朴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温中,下气,燥湿,消痰,治胸腹痞满胀痛,反胃,呕吐,宿食不消,痰饮喘咳;蔓荆子散风热,清 利头目,主治外感风热,头昏头痛,偏头痛,牙龈肿痛,目赤肿痛多泪,目睛内痛,昏暗不明,湿痹拘挛。19味中草药巧妙组方,药物相互协调作用,共奏消化性溃疡出血之特效,不仅及早解除呕血、便血等出血症状,并可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及早解除患者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对消化性溃疡也有收敛固涩功效。
[0010]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百分比)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煎熬程序、口服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其含量如下表所示。
[0011]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柏槐蓟根汤,其技术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为:车前子5?9%,郁金4?7%,白芍6?9%,当归5?8%,白芨5?8%,黄芩2?4%,生地6?8%,干姜4?6%,大黄2?3%,丹皮2?3%,柴胡6?9%,麦冬4?6%,三七粉2?4%,茜草3?5%,乌梅4?6%,葛根4?7%,石菖蒲4?6%,厚朴2?4%,蔓荆子4?6%,将三七粉单包备用,将除三七粉以外的其它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将备用的三七粉倒入滤液中内摇`匀。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3432544SQ201310371100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3日
【发明者】曲云, 毕建文 申请人:曲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