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994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十大功劳叶10-12、连翘3-5、荆芥2-4、牛蒡子5-8、大青叶2-4、蒲公英1-3、蒲黄3-5、紫花地丁1-2、大蓟1-2、莪术6-8、制乳香2-4、天葵子2-3、破石珠1-2、土茯苓5-7、铁线草2-4、天青地白草1-3、蓖麻叶6-8、九子连环草2-3、苦荞头10-12、老君须2-4、南瓜皮10-15和青黛2-4;本发明具有温化寒凝、疏肝解郁、化痰散结、补养气血等功效,对淋巴结核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疗程短,简单方便,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种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淋巴结核,中医称之为瘰疬,是体现于肌表的毒块组织,是由肝肺两方面的痰毒热毒凝聚所成,西医则指,人体内有专事于清毒杀毒从而保护血管,组织的淋巴系统,遭遇来自体内外无法清除杀灭的毒菌,凝聚和集结于肌表组织形成的毒瘤,目前西医治疗虽然见效明显,但也只能解决暂时问题,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急性淋巴结核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组合物。
[0004]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十大功劳叶10-12、连翘3-5、荆芥2_4、牛蒡子5_8、大青叶2_4、蒲公英1-3、蒲黄3_5、紫花地丁 1-2、大蓟1_2、莪术6_8、制乳香2-4、天葵子2-3、破石珠1-2、土茯苓5-7、铁线草2_4、天青地白草1_3、蓖麻叶6_8、九子连环草2-3、苦荞头10-12、老君须2-4、南瓜皮10-15和青黛2_4。
[0005]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十大功劳叶11、连翘4、荆芥3、牛蒡子6.5、大青叶3、蒲公英2、蒲黄4、紫花地丁 1.5、大蓟1.5、莪术7、制乳香3、天葵子2.5、破石珠1.5、土茯苓6、铁线草3、天青地白草2、蓖麻叶7、九子连环草2.5、苦荞头
11、老君须3、南瓜皮12和青黛3。
[0006]制备及使用方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过筛,加入适量的食醋混合均匀,外涂敷于患处,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温化寒凝、疏肝解郁、化痰散结、补养气血等功效,对淋巴结核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疗程短,简单方便,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实施例1: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十大功劳叶
11、连翘4、荆芥3、牛蒡子6.5、大青叶3、蒲公英2、蒲黄4、紫花地丁 1.5、大蓟1.5、莪术7、制乳香3、天葵子2.5、破石珠1.5、土茯苓6、铁线草3、天青地白草2、蓖麻叶7、九子连环草
2.5、苦荞头11、老君须3、南瓜皮12和青黛3。
[0009]制备及使用方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过筛,加入适量的食醋混合均匀,外涂敷于患处,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
[0010]典型病例:
病例1:宋某,男,47岁,颈部右侧长有淋巴结核,表面光滑如珠,逐渐长大,不痛不痒,推入滑动,无明显压痛,涂敷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次,涂敷一个疗程后,结核逐渐减小,继续涂敷两个疗程后,结核消失,痊愈。
[0011]病例2:宁某,男,52岁,腹股沟长有淋巴结核,表面光滑如珠,推之移动,压痛明显,涂覆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次,涂敷一周后,结核明显减小,继续涂敷一个疗程后,结核消失,痊愈。
[0012]病例3:叶某,女,38岁,腋窝部长有淋巴结核,表面光滑如珠,推之移动,伴有轻度疼痛的肿胀,涂覆本 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次,涂敷两个疗程后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十大功劳叶10-12、连翘3-5、荆芥2-4、牛蒡子5-8、大青叶2_4、蒲公英1_3、蒲黄3_5、紫花地丁 1_2、大蓟1-2、莪术6-8、制乳香2-4、天葵子2-3、破石珠1_2、土茯苓5_7、铁线草2_4、天青地白草1-3、蓖麻叶6-8、九子连环草2-3、苦荞头10-12、老君须2-4、南瓜皮10-15和青黛2_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十大功劳叶11、连翘4、荆芥3、牛蒡子6.5、大青叶3、蒲公英2、蒲黄4、紫花地丁 1.5、大蓟1.5、莪术7、制乳香3、天葵子2.5、破石珠1.5、土茯苓6、铁线草3、天青地白草2、蓖麻叶7、九子连环草2.5 、苦荞头11、老君须3、南瓜皮12和青黛3。
【文档编号】A61P31/06GK103611060SQ201310518997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发明者】于巧媛 申请人:于巧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