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足跟痛的外用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916阅读:1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足跟痛的外用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足跟痛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紫荆皮4-5、苍术3-5、五味子5-8、蛇床子3-4、透骨草4-5、川牛膝3-5、老鹳草1-2、钻地风1-2、莱菔子8-10、穿山甲5-6、蛇蜕3-5、赤芝1-2、肉苁蓉10-12、蒲黄8-10、漏芦1-2、茜根2-4、徐长卿1-2、薇衔1-2、青箱子4-5、冬葵子5-7和屈草1-2;本发明药物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通经定络,开窍透骨的功能,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及时减轻病状。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足跟痛的外用中药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足跟痛的外用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0003]
【背景技术】
[0004]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0005]足跟痛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治疗也不太理想,而且创伤大,患者较难接受。目前,治疗足跟痛的中药较多,主要是煎剂和贴剂,煎剂口服药效作用全身,见效慢,现在使用的贴剂均存在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0006]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足跟痛的外用中药。
[0008]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足跟痛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紫荆皮4-5、苍术3-5、五味子5-8、蛇床子3-4、透骨草4-5、川牛膝3-5、老鹳草1-2、钻地风1_2、莱菔子8_10、穿山甲5_6、蛇蜕
3-5、赤芝1-2、肉苁蓉10-12、蒲黄8-10、漏芦1-2、茜根2-4、徐长卿1-2、薇衔1-2、青箱子
4-5、冬葵子5-7和屈草1-2。
[0009]治疗足跟痛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紫荆皮4.5、苍术4、五味子6.5、蛇床子3.5、透骨草4.5、川牛膝4、老鹳草1.5、钻地风1.5、莱菔子9、穿山甲5.5、蛇蜕4、赤芝1.5、肉苁蓉11、蒲黄9、漏芦1.5、茜根3、徐长卿1.5、薇衔1.5、青箱子4.5、冬葵子6和屈草1.5。
[0010] 制备及使用方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加入适量的医用酒精混合均匀,外涂敷于患处,每日一次,25-40天即可康复。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药物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通经定络,开窍透骨的功能,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及时减轻病状。
[00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治疗足跟痛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紫荆皮4.5、苍术4、五味子6.5、蛇床子3.5、透骨草4.5、川牛膝4、老鹳草1.5、钻地风1.5、莱菔子9、穿山甲
5.5、蛇蜕4、赤芝1.5、肉苁蓉11、蒲黄9、漏芦1.5、茜根3、徐长卿1.5、薇衔1.5、青箱子4.5、冬葵子6和屈草1.5。
[0014]制备及使用方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加入适量的医用酒精混合均匀,外涂敷于患处,每日一次,25-40天即可康复。
[0015]典型病例:
病例1:刘某,女,46岁,双足跟疼痛酸麻,时轻时重I年,行走困难,不能站立,足跟尖部压痛明显,微肿,涂敷本发明的中药于患处,每日一次,涂敷两周后,双足跟疼痛酸麻大减,能短距离行走,继续涂敷两周后,诸症全消,痊愈,未复发。
[0016]病例2:郑某,男,57岁,患有足跟痛症,早晨起床落地的第一、二步最痛,走几步后便可以逐渐缓解,电疗、针灸治疗多次无效,涂敷本发明的中药于患处,每日一次,涂敷三周后,疼痛明显减轻,继续涂敷两周后,诸症全消,痊愈。
[0017]病例3:张某,72岁,患有足跟痛症三余年,卧床不起不能行走,西药、针灸、药水泡脚治疗I年,病情不得根治,反复复发,涂敷本发明的中药于患处,每日一次,涂敷两个月后,诸症全消, 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足跟痛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紫荆皮4-5、苍术3-5、五味子5-8、蛇床子3-4、透骨草4-5、川牛膝3-5、老鹳草1-2、钻地风1-2、莱菔子8-10、穿山甲5-6、蛇蜕3-5、赤芝1-2、肉苁蓉10-12、蒲黄8-10、漏芦1-2、茜根2-4、徐长卿1-2、薇衔1-2、青箱子4-5、冬葵子5-7和屈草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足跟痛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紫荆皮4.5、苍术4、五味子6.5、蛇床子3.5、透骨草4.5、川牛膝4、老鹳草1.5、钻地风1.5、莱菔子9、穿山甲5.5、蛇蜕4、赤芝1.5、肉苁蓉11、蒲黄9、漏芦1.5、茜根3、徐长卿1.5、薇衔1.5、青箱子4.5、冬葵子6和屈草1.5。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3655959SQ201310588138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1日
【发明者】黄萍 申请人:黄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