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912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冬瓜皮20-25、茯苓8-10、桂枝8-10、泽泻4-6、大腹皮2-4、五加皮4-7、薏苡仁2-3、木通1-3、炒白术7-9、车前子4-6、蒲黄3-4、海金沙2-4、牵牛子1-2、八月扎1-2、鱼鳅串1-2、侧耳根6-8、见肿消2-4、茴香根3-5、佛顶珠1-2和枫香树叶1-2;本发明具有补气健脾、活血化瘀、疏滞泄浊、清热渗湿、温阳利水的功效,经临床应用证明对水肿疗效显著,可以达到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服用简便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
[0003]
【背景技术】
[0004]水肿是指水液泛滥肌表,引起头面、眼睑、四肢甚至全身的病症,中医称之为水肿,西医相当于急慢性肾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变、内分泌失调及营养障碍等疾病而形成的水肿,中医分为风水泛滥型和水湿浸润型,在现有的治疗方法中效果较为迟缓,牵延时间长。
[0005]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
[0007]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冬瓜皮20-25、茯苓8-10、桂枝8-10、泽泻4-6、大腹皮2-4、五加皮4-7、薏苡仁2-3、木通1_3、炒白术7_9、车前子4_6、蒲黄3_4、海金沙2-4、牵牛子1-2、八月扎1-2、鱼鳅串1-2、侧耳根6-8、见肿消2_4、茴香根3_5、佛顶珠1-2和柄香树叶1_2。
[0008]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冬瓜皮22、茯苓9、桂枝9、泽泻
5、大腹皮3、五加皮5、薏苡仁2.5、木通2、炒白术8、车前子5、蒲黄3.5、海金沙3、牵牛子
1.5、八月扎1.5、鱼鳅串1.5、侧耳根7、见肿消3、茴香根4、佛顶珠1.5和枫香树叶1.5。
[0009]用法:服用本发明的汤剂,每日一剂,10-15天即可康复。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补气健脾、活血化瘀、疏滞泄浊、清热渗湿、温阳利水的功效,经临床应用证明对水肿疗效显著,可以达到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服用简便的目的。
[00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冬瓜皮22、茯苓
9、桂枝9、泽泻5、大腹皮3、五加皮5、薏苡仁2.5、木通2、炒白术8、车前子5、蒲黄3.5、海金沙3、牵牛子1.5、八月扎1.5、鱼鳅串1.5、侧耳根7、见肿消3、茴香根4、佛顶珠1.5和枫香树叶1.5。
[0013]用法:服用本发明的汤剂,每日一剂,10-15天即可康复。
[0014]典型病例:病例1:陈某,男,65岁,半年来周身轻度浮肿,近日因劳动过度,浮肿现象加重,食欲减退,小便少,大便稀,全身乏力,舌质胖嫩,舌苔白滑,服用本发明的汤剂,每日一剂,服用5剂后,小便显著增加,食欲增强,两腿水肿渐消,继续服用一周后,饮食恢复,水肿全消,体质健壮。
[0015]病例2:钱某,男,53岁,近三个月来全身水肿,日益加重,小腿肌肉胀痛,小便减少,大便稀,每日三四次,消化不良,全身乏力,诊断为水肿,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连服两周后,水肿全消,痊愈。
[0016]病例3:万某,男,72岁,身体虚弱,周身乏力,头面及下肢浮肿,近一个月来浮肿加剧,伴有腹胀腹痛等症状,舌质淡尖红,舌苔薄而润,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连续两周后,浮肿全消,食欲恢复,体 质健壮。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冬瓜皮20-25、茯苓8-10、桂枝8-10、泽泻4-6、大腹皮2-4、五加皮4-7、薏苡仁2-3、木通1-3、炒白术7-9、车前子4-6、蒲黄3-4、海金沙2-4、牵牛子1-2、八月扎1_2、鱼鳅串1_2、侧耳根6_8、见肿消2_4、茴香根3_5、佛顶珠1_2和枫香树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冬瓜皮22、茯苓9、桂枝9、泽泻5、大腹皮3、五加皮5、薏苡仁2.5、木通2、炒白术8、车前子5、蒲黄3.5、海金沙3、牵牛子1.5、八月扎1.5、鱼鳅串1.5、侧耳根7、见肿消3、茴香根`4、佛顶珠1.5和枫香树叶1`.5。
【文档编号】A61K36/8994GK103656344SQ201310587981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1日
【发明者】杨莉 申请人:杨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