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98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水肿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水肿表现为手指按压皮下组织少的部位(如小腿前侧)时,有明显的凹陷。临床上根据水肿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目前,现化医学临床上针对水肿症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方法,只能对症进行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中医认为,水肿就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险、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症。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水肿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 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茯苓10-40份、桂枝10-40份、白术10-40 份、猪苓10-40份、泽泻10-40份、山茱萸10-30份、桑寄生5-25份、川牛膝5-25份、泽兰 10-40 份。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茯苓30份、桂枝30份、白术30份、猪苓30份、泽泻30份、 山茱萸20份、桑寄生15份、川牛膝15份、泽兰3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猪苓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功用;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桑寄生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川牛膝具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泽兰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的功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健脾补肾、温通经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水肿的目的。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4. 2%,治愈率达52. 9%。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茯苓30g、桂枝 30g、白术30g、猪苓30g、泽泻30g、山茱萸20g、桑寄生15g、川牛膝15g、泽兰30g。实施例2
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茯苓40g、桂枝 20g、白术25g、猪苓40g、泽泻10g、山茱萸10g、桑寄生10g、川牛膝5g、泽兰20g。实施例3
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茯苓20g、桂枝 40g、白术10g、猪苓20g、泽泻25g、山茱萸30g、桑寄生5g、川牛膝20g、泽兰IOgo实施例4
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茯苓log、桂枝 25g、白术20g、猪苓25g、泽泻40g、山茱萸25g、桑寄生25g、川牛膝10g、泽兰40g。实施例5
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茯苓25g、桂枝 10g、白术40g、猪苓10g、泽泻20g、山茱萸15g、桑寄生20g、川牛膝25g、泽兰25g。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70例,其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 25 65岁。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七天为一疗程,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三、疗效标准
(1)治愈水肿全部消退,其他症状消失;
(2)好转水肿及其他症状减轻;
(3)无效水肿及其他症状无变化,症状如前。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1-8个疗程,痊愈37例,好转四例,无效4 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 病例1
包某,男4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眼睑浮肿,多以晨起明显,午后有所减轻,伴视物模糊、溢泪,轻微头痛。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1个疗程,症状明显好转;续服 3个疗程,浮肿症状及其他体征消失,治愈。病例2 韩某,女,52岁。高度水肿(面部、上肢、腹部、下肢均有水肿),喘息,不能平卧,口干, 不苦,饮食尚可,恶热不恶寒,小便少,色红,大便干,舌淡苔薄,脉沉弦。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小便利了,大便已不干,水肿减半;续服2个疗程,肿基本消除, 夜间可平卧睡觉,晨起有口干症状;续服1个疗程,治愈。
病例 3
杨某,女,42岁。全身乏力、双下肢水肿,就诊前加重,无发热、腹泻、黑粪。查血、尿、便常规均正常,用利尿剂治疗水肿可消退,但停药数日后再次出现水肿。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1个疗程,大、小便正常,水肿明显好转;续服个疗程,诸症悉除,治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茯苓10-40份、桂枝10-40份、白术10-40份、猪苓10-40份、泽泻10-40份、山茱萸10-30 份、桑寄生5-25份、川牛膝5-25份、泽兰10-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茯苓30份、桂枝30份、白术30份、猪苓30份、泽泻30份、山茱萸 20份、桑寄生15份、川牛膝15份、泽兰3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茯苓10-40份、桂枝10-40份、白术10-40份、猪苓10-40份、泽泻10-40份、山茱萸10-30份、桑寄生5-25份、川牛膝5-25份、泽兰10-4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健脾补肾、温通经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功效,其治疗水肿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具有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P7/10GK102430016SQ20111041414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
发明者孙胜波 申请人:荣成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