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7538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是以川芎、苍术、白芷、蔓荆子、泽泻、独活、桂枝、羌活为原料制备而成的。本发明还提供了这种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燥湿健脾、补气养血,平抑肝阳,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卫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临界高血压也称边缘型高血压,是指血压在正常血压至确诊高血压之间的血压值。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诊断标准是:凡收缩压大于HOmmHg (18.7kPa),小于160mmHg (21.3kPa), 舒张压大于 90 mmHg (12kPa),小于 95mmHg (12.7kPa)而达到上述 I项或2项者均可诊断为临界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把高血压的标准定为:正常成年人为18.66/11.99千帕或以下,高血压为21.33/12.66千帕或以上,临界性高血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如果连续3日在早晨起床前测得血压超过21.3/12.7千帕(160/95毫米汞柱),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但与高血压病还不能等同。高血压病是病因尚未十分明确而以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占所有血压升高疾病的90%。另有约10%为继发性高血压。
[0003]临界高血压的特点是血压稍偏高,各重要器官,如心、脑、肾无器质性损害,但易发展成高血压病。临床观察表明,临界高血压者约有71.5%的人易发展成高血压,临界高血压者最后发展为确诊高血压的可能性比正常高血压者高出2 — 5倍,而正常人只有11.1%。而心血管并发症的患率及病死率比正常血压者高二倍以上。其并发脑出血、脑血栓、冠心病等,以及死亡率与高血压病人相近,且明显高于正常人。由于它早期没有器质性损害,又缺乏特异症状和体征,所以极易被忽视。此种高血压的预防与一般高血压相同。但关键应控制钠盐摄入,最好每日5g以下,同时应增加钾的摄入,如多吃水果、蔬菜等。此外,应坚持体育运动,必要时可长期服用钙拮抗剂。
[0004]常见治疗方式:
对于诊断明确的高血压患者,应采取包括使用药物在内的持之以恒的治疗措施,已无人再持异议,但是对血压超过正常标准而症状又不严重的患者是否需要治疗,长期以来人们的认识还有不同。
[0005]研究显不,治疗如舒张压闻于115mmHg的闻血压患者,在有计划、有系统的治疗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均远低于未经治疗的患者。
[0006]舒张压为90~ll4mmHg的患者,治疗效果亦非常显著,表现在脑溢血人数、死亡人数以及发展为急进型高血压、左心功能衰竭和肾功能减退的人数均减少,而且血压可多年保持稳定,亦不易发生左心室肥厚或心力衰竭。
[0007]为此,目前凡舒张压高于105mmHg的患者,必须接受降压药物治疗,而舒张压在9(Tl04mmHg的患者,应按具体病情决定治疗方案。
[0008]因此,临界高血压病人接受科学的治疗,预防病情发展为高血压是必要的。在过去5飞年中,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重视了临界高血压治疗,脑卒中的死亡率下降了 30%以上。临界高血压需要治疗,但是医生又建议不要吃药,病人单靠饮食有时并不能完全控制病情往高血压发展,因此,研制一种适合临界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的中药,使患者可以更好地调养身体健康成了当前的必要。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
[0010]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黄芪15 - 25份、蔓荆子9 — 20份、川弯15 - 25份、苍术15 — 25份、红花5 — 15份、泽泻9 一 20份、独活5 — 15份、菊花5 — 15份。
[0011]优选地,是由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黄芪18 - 22份、蔓荆子11 - 18份、川弯18 - 22份、苍术18 — 22份、红花9 — 12份、泽泻11 一 18份、独活8 — 12份、菊花8 — 12份。
[0012]更优选地,是由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黄芪20份、蔓荆子10份、川弯20份、苍术20份、红花10份、泽泻15份、独活10份、菊花10份。
[0013]以下是本发明的药材来源:
黄苗: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苗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mongholicus (Bge.) Hsiao 或膜荚黄苗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性味】甘,温。【归经】归肺、脾经。【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0014]蔓荆子:马鞭草科植物蔓荆子FRUCTUS VITICIS,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与兴奋中枢诱导的副交感神经系统有关.实验证明:单叶蔓荆水提取物有降低兔血压的作用,该作用可被阿托品、氯异吲哚胺(Chlorisondamine)对抗,被毒扁豆碱增强,甜菜式元(Betanidine)稍加强之,但不受心得安或赛庚唳(Cyproheptadine)的影响。
[0015]川弯:学名Ligusticum chuanxiong,为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莖发达,形成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具浓烈香气。花期7-8月,幼果期9-10月。川芎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本品辛温升散,凡阴虚阳亢及肝阳上亢者不宜应用;月经过多、孕妇亦忌用。
[0016]苍术:本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的干燥根莖。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脾、胃、肝经。【功能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甓,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0017]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属菊科植物,红花的功效主要是活血通经,用于血瘀经闭、痛经、腹中包块等证,常与桃仁、当归、川;、生地黄、赤芍药等同用,称为 桃红四物汤。用于冠心病,可与川芎、丹参等同用。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瘀血肋痛,痈肿及吐血而有瘀滞者,可与桃仁、乳香、没药等同用。
[0018]泽湾:本品为泽湾科植物泽湾Alisma orientalis (Sam.)Juzep.的干燥块莖。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及粗皮。【性味】甘,寒。【归经】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
[0019]独活,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等地。春初或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炕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炕至全干。切片,生用。《本草正》:“专理下焦风湿,两足痛痹,湿痒拘挛。”现代研究,独活有抗炎、镇痛及镇静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并有降压作用,但不持久;所含香柑内酯、花椒毒素等有光敏及抗肿瘤作用。
[0020]菊花是菊科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是中国常用中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治疗冠心病、降低血压、预防高血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中国药用菊花在市场上有八大主流商品来源,分别为杭菊、亳菊、贡菊、滁菊、祁菊、怀菊、济菊、黄菊,而《中国药典》I部(2000年版)根据菊花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收载了亳菊、滁菊、贡菊和杭菊四个品种。菊花为药食同源植物,国内外对其分类、鉴定、化学、临床、药理等方面均有报道,现仅就国内外对菊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作一概述。。
[0021 ]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采用水提或40— 80%体积百分浓度的乙醇提取。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方案一:取全部8味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清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0022]方案二:取全部8味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C时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7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 —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0023]方案三:取全部8味药材,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_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量的4-10倍,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60-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0024]本发明所述的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可以与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配合,制成各种常用制剂,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糖浆剂、合剂等。
[0025]本发明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稀释剂:淀粉、糖粉、乳糖、糊精、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糖醇类等。
[0026]润湿剂与粘合剂:纯化水、乙醇、明胶、聚乙二醇、纤维素衍生物等。
[0027]崩解剂: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纤维素衍生物、交联聚维酮等。
[0028]润滑剂: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聚乙二醇等。
[0029]助溶剂: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液状石蜡、植物油等。
[0030]矫味剂:蔗糖、单糖、芳香剂等。[0031]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甲酯、乙酯、丙酯等。
[0032]方法1:片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片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片剂。
[0033]上述片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
[0034]方法2:颗粒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颗粒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颗粒剂。
[0035]上述颗粒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 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之一或全部。
[0036]方法3:胶囊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胶囊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胶囊剂。
[0037]上述胶囊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
[0038]方法4:糖浆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糖浆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糖浆剂。
[0039]上述糖浆剂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助溶剂之一或全部。
[0040]方法5:合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合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合剂。
[0041]上述合剂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之一或全部。
[0042]本发明技术方案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机理,立足疾病之本源,组方合理科学。
[004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安全有效,功效燥湿健脾、补气养血,平抑肝阳,临床使用预防高血压总有效率为88%。
[0044]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配方合理创新,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0046]实施例1糖浆剂
取黄芪20g、蔓荆子10g、川芎20g、苍术20g份、红花10g、泽泻15g、独活10g、菊花10g。将上述8味药材,加水提取2次,两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8倍,两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小时、I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C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糖浆剂辅料蔗糖、山梨酸、水搅拌均匀,制得糖浆剂。
[0047]实施例2片剂
取黄芪18g、蔓荆子Hg、川芎18g、苍术18g份、红花9g、泽泻Hg、独活8g、菊花8g。将上述8味药材,用4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乙醇用量分别为药材总量的10倍、8倍、4倍,提取时间分别3小时、2小时、I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60°C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入辅料淀粉、乙醇、滑石粉,制得片剂。
[0048]实施例3合剂
取黄芪22g、蔓荆子18g、川芎22g、苍术22g份、红花12g、泽泻18g、独活12g、菊花12g。将上述8味药材,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6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3小时、2小时、I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为
1.20的清膏,加入乙醇, 使含醇量为4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滤液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加入纯化水至总重量为药材总重量的3倍,灌装,即得本发明合剂。
[0049]加入合剂辅料蔗糖、乙酯、/K、山梨酸搅拌均匀,制得合剂。
[0050]实施例4片剂
取黄芪15g、蔓荆子9g、川芎15g、苍术15g份、红花5g、泽泻9g、独活5g、菊花5g。将上述8味药材用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乙醇浓度分别为80%、60%,每次乙醇用量分别为药材总量的10倍、8倍,提取时间分别为4小时、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80°C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加入辅料淀粉、乙醇、滑石粉,制得片剂。
[0051]实施例5胶囊剂
取黄芪25g、蔓荆子20g、川芎25g、苍术25g份、红花15g、泽泻20g、独活15g、菊花15g。将上述8味药材,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6倍,三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I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清膏,加入辅料淀粉、乙醇、糊精、硬脂酸镁,装入胶囊壳、制得胶囊剂。
[0052]实施例6颗粒剂
取黄芪20g、蔓荆子20g、川芎25g、苍术18g份、红花9g、泽泻15g、独活10g、菊花IOgo将上述8味药材,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10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C下相对密度为1.05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入辅料糖粉、淀粉、糊精、乙醇,制得颗粒剂。
[0053]实施例7粉剂
称取黄芪15g、蔓荆子Hg、川芎20g、苍术20g份、红花25g、泽泻15g、独活10g、菊花12g。药材净选、粉碎,过80-100目筛,即得本发明粉剂。
[0054]实施例8
本发明实施例6所制备的颗粒剂,给予临界高血压患者口服,每次I袋,每日3次,临床数据如表1:
表1实施例6制备的颗粒剂的临床数据表
【权利要求】
1.一种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黄芪15 - 25份、蔓荆子9 — 20份、川弯15 - 25份、苍术15 — 25份、红花5—15份、泽泻9 一 20份、独活5 — 15份、菊花5 — 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黄芪18 — 22份、蔓荆子11 - 18份、川芎18 — 22份、苍术18 — 22份、红花9 一 12份、泽泻11 一 18份、独活8 — 12份、菊花8 — 12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黄芪20份、蔓荆子10份、川芎20份、苍术20份、红花10份、泽泻15份、独活10份、菊花10份。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采用水提或40— 80%体积百分浓度的乙醇提取制备而成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取全部8味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清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取全部8味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C时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7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取全部8味药材,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量的4-10倍,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60-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8.一种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预防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与医药行业上可接受的载体。
【文档编号】A61P9/12GK103735755SQ201310723217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5日
【发明者】奉娟 申请人:奉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