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8161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善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中药复方制剂,属于中草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心脏是高血压的主要靶器官,高血压可导致以左心室肥厚(LVH)为主要特征的心 脏病变。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约有1/3出现LVH。高血压引起LVH,常伴随心肌舒张功能不 良、冠脉灌注不足和心肌缺血等变化;当高血压合并LVH时,心脏猝死、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较高,预后不良。因此对高血压性LVH及其药物干预,正日益受到重 视。经有效的治疗高血压LVH是可以逆转的,但并非所有的降压治疗均可逆转LVH,血管紧 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较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有效,钙拮抗剂居中。近年来,中医药 在高血压LVH的防治方面也作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单味中药
程俊彦等发现,丹参能抑制自发性高血压鼠(SHR) LVH的形成,并使心肌组织血管紧张 素II受体I(ATlR)表达减少,据此推测丹参可能通过减少SHR心肌ATlR的表达阻断Ang-II (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进而抑制蛋白激酶C (PKC)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系统 的激活,降低心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水平,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等机制来 逆转LVH ;涂欣等发现,白花前胡提取物能有效改善由于压力超负荷导致的这种心肌细胞 的横向增殖,提示其对心肌重构过程中心肌细胞肥大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王建萍等研 究发现,红花提取物能有效预防因腹主动脉缩窄所致的左心室壁肥厚,说明红花对抑制LVH 的形成有效;周建中等研究发现,灯盏细辛可逆转高血压大鼠的LVH,明显降低心脏重量/ 体质量,改善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等镜下结构,且优于依那普利和福辛普利;现代药理学研 究表明,川芎、当归、莲子心具有钙通道阻滞作用;地黄、降香、当归、白芍、葛根具有血管紧 张素II受体拮抗作用;葛根素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川芎、当归的有效成分阿魏酸为一新 型非肽类ET受体拮抗剂;川芎、当归、葛根和莲子心均有抗动脉硬化作用。2、中药复方
戴小良等采用滋阴平肝法改善高血压患者LVH,疗效与卡托普利片相当;严灿用自制 心肌康胶囊治疗LVH患者36例,用药前后LVMI消退明显;汤益明等用调压益心胶囊治疗 LVH40例,患者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重量指数(LVMI)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可 使大动脉血管壁病理性重塑得到改善和逆转;杨宁等用调压益心胶囊与卡托普利对比治疗 LVH患者80例,调压益心胶囊明显优于卡托普利。总之,中药复方对高血压LVH的防治方法多从补益肝肾、平肝潜阳、益气活血、祛 痰通络、活血化瘀入手。目前尚未见有以养血活血法(四物汤为主)对向血压血管重塑进行 防治的研究。陆曙等认为肝郁血虚、心脉痹阻可能是高血压左室肥厚最为基本的病机环节 之一,并用养血活血中药(降防保心片)治疗LVH,发现降防保心片在降压的同时,能降低左 室心肌中AngII含量,逆转EH患者的心脏重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改善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 中药复方制剂,简便易行,疗效肯定。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改善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组 份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
汉防己90 110份,川弯15 25份,降香35 45份,制香附55 65份,葛根15 25份,当归 15 25份,赤芍15 25份,白芍15 25份,生地15 25份。—种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组份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步骤
(1)取9(Γ110份汉防已,加入;Γ5倍汉防已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2 3次,每次回流广2 小时,回流温度为8(T95°C ;将回流液合并,在压力为-0. 04^-0. 06MPa的条件下减压回收乙 醇,处理时间为广2小时,得到相对密度为1. 15^1. 25的浓缩液和药渣备用;
(2)将步骤(1)得到的药渣、15 25份川芎、35 45份降香、55 65份制香附、15 25份葛 根、15 25份当归、15 25份赤芍、15 25份白芍和15 25份生地混合,加入相当于上述物质重 量5、倍的水浸泡0. 5^1小时得到混合药液;将混合药液煎煮广2小时;过滤;过滤得到的 滤渣再加入相当于滤渣重量4飞倍的水进行煎煮广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煎煮得到的煎 煮液,在-0. 0Γ-0. 06MPa的条件下减压浓缩煎煮液,处理时间为广2小时,得到相对密度为 1. 15 1. 25的稠膏;
(3)将步骤(1)得到的浓缩液和步骤(2)得到的稠膏合并;真空烘干,烘干温度为 5(T60°C,烘干时间为3、天;粉碎成粒度为8(Γ100目的细粉;
(4)向步骤(3)所得到的细粉中加入淀粉或糊精后制成片剂或将细粉灌制成胶囊,即得 到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所述煎煮步骤是指加热至沸并保持沸腾温度。本发明能够改善高血压性左室肥厚,具有受众广大、简便易行、疗效肯定、价格低 廉、易于推广的特点。本发明首次创新性地提出高血压并有LVH时,肝郁血虚、心脉痹阻为 其基本的病机环节;本发明首创“养血活血”法治疗高血压LVH;本发明认为JF逆转高血压 LVH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高血压LVH心肌组织的RAS,降低肥厚心肌组织中AngII的含 量,以及能够恢复提高心肌细胞肌浆网钙泵的活力,从而减轻心肌细胞钙超载损伤有关。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乙醇为质量浓度95%的乙醇。 实施例一一种改善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组份按重 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步骤
(1)取90份汉防已,加入3倍汉防已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回流1小时,回流 温度为80°C ;将回流液合并,在压力为-0. 04MPa的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处理时间为1小 时,得到相对密度为1. 15的浓缩液和药渣备用;
(2)将步骤(1)得到的药渣、15份川芎、35份降香、55份制香附、15份葛根、15份当归、 15份赤芍、15份白芍和15份生地混合,加入相当于上述物质重量5倍的水浸泡0. 5小时得 到混合药液;将混合药液煎煮1小时;过滤;过滤得到的滤渣再加入相当于滤渣重量4倍的水进行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煎煮得到的煎煮液,在-0. 04MPa的条件下减压浓缩煎 煮液,处理时间为1小时,得到相对密度为1. 15的稠膏;
(3)将步骤(1)得到的浓缩液和步骤(2)得到的稠膏合并;真空烘干,烘干温度为50°C, 烘干时间为3天;粉碎成粒度为8(Γ100目的细粉;
(4)向步骤(3)所得到的细粉中灌制成胶囊,即得到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每粒胶囊含 药粉0. 5g。实施例二 一种改善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组份按重 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步骤
(1)取100份汉防已,加入4倍汉防已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回流1.5小时, 回流温度为90°C ;将回流液合并,在压力为-0. 05MPa的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处理时间为 1. 5小时,得到相对密度为1. 2的浓缩液和药渣备用;
(2)将步骤(1)得到的药渣、20份川芎、40份降香、60份制香附、20份葛根、20份当归、 20份赤芍、20份白芍和20份生地混合,加入相当于上述物质重量6倍的水浸泡0. 6小时得 到混合药液;将混合药液煎煮1. 5小时;过滤;过滤得到的滤渣再加入相当于滤渣重量4. 5 倍的水进行煎煮1. 5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煎煮得到的煎煮液,在-0. 05MPa的条件下减压 浓缩煎煮液,处理时间为1. 5小时,得到相对密度为1. 2的稠膏;
(3)将步骤(1)得到的浓缩液和步骤(2)得到的稠膏合并;真空烘干,烘干温度为55°C, 烘干时间为3天;粉碎成粒度为8(Γ100目的细粉;
(4)向步骤(3)所得到的细粉中加入淀粉或糊精后制成片剂,即得到所述的中药复方制 剂,每粒片剂相当于生药材15克。实施例三一种改善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组份按重 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步骤
(1)取110份汉防已,加入5倍汉防已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2小时,回 流温度为95°C ;将回流液合并,在压力为-0. 06MPa的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处理时间为2小 时,得到相对密度为1. 25的浓缩液和药渣备用;
(2)将步骤(1)得到的药渣、25份川芎、45份降香、65份制香附、25份葛根、25份当归、 25份赤芍、25份白芍和25份生地混合,加入相当于上述物质重量8倍的水浸泡1小时得到 混合药液;将混合药液煎煮2小时;过滤;过滤得到的滤渣再加入相当于滤渣重量5倍的水 进行煎煮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煎煮得到的煎煮液,在-0. 06MPa的条件下减压浓缩煎煮 液,处理时间为2小时,得到相对密度为1. 25的稠膏;
(3)将步骤(1)得到的浓缩液和步骤(2)得到的稠膏合并;真空烘干,烘干温度为60°C, 烘干时间为4天;粉碎成粒度为8(Γ100目的细粉;
(4)向步骤(3)所得到的细粉中加入淀粉或糊精后制成片剂,即得到所述的中药复方制 剂,每粒片剂相当于生药材15克。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JF)对照试验如下
给药方法治疗组予降防保心片口服,每次2飞片,每日3次。对照组予复方降压片口 服,每次广2片,每日广4次。2组观察前均停用其它降压药物;各自用量都以控制血压为 度。疗程中,2组患者若血压骤升或单独治疗不能将血压降至理想范围者,则均联用硝苯吡 啶以控制血压。2组疗程为;Γ6个月。本文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疗程分别为(19. 6士5. 8)周与(19. 5 士 6. 1)周(P>0. 05)。统计方法各参数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χ士 S)表示,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和组间 t检验。率的检验用X2检验。2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及LVNI经统计学处理P均>0.05,具有 可比性。动物模型选正常SD大鼠(江苏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制作二肾一夹肾血管性高 血压大鼠(RHR)模型。分组治疗待左室肥厚(LVH)形成,予分组治疗。动物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 组(SD-C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治疗组(RHR-T )和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对照组(RHR-C )。 RHR-T组在给药治疗期间,首先将实验用JF掺入饲料,制成预计消耗饲料总量1/2的含药饲 料,给药剂量以JF混合物计为每日6.6mg/kg (以所含生药量计为每日25g/kg),大鼠进食 不足部分添加正常饲料;持续给药物10周。RHR-C、SD-C组饲料中不加药物,其余饲养条件 均与RHR-T组相同。检测血压各组大鼠治疗前后及观察期间每隔1周,采用尾动脉测压法测定1次大 鼠尾动脉收缩压。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降防保心片)经药理试验结果表明具有以下显著效 果
1、降防保心片对高血压LVH的影响降防保心片(JF)治疗后的IVST、PWT(左室后壁厚 度)、LVM (左心室质量)、LVMI,与自身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 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 05);
2、对高血压LVH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降防保心片(JF)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LCRI(左 室等容指数)、LVDP (左室舒张末期压力)与PWAPM (肺毛平均压)均有显著下降(P<0. 01); 与对照组组间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 01);
3、降防保心片对高血压LVH患者血压及症状的影响降防保心片组与对照组相比降压 效果无显著差异(P>0. 05);与对照组相比,降防保心片能较好地改善高血压LVH患者的临 床症状(P<0. 001);
4、在二肾一夹高血压大鼠(RHR)肥厚的左室心肌中,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力及 AngII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大鼠;而经降防保心片治疗后的高血压大鼠,其血压及LVH/BW (左 室质量指数)明显降低;
5、RHR经降防保心片治疗后血浆AngII水平不降低;在RHR肥厚的左室心肌中,降防保 心片可使AngII的含量显著降低;
6、在临床用药中,个别患者可偶见有腹胀、嗳气和胃脘不适等胃肠症状,减量后即可消 失;未见有肝肾功能异常者;
7、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的左室重/体重比和心肌AngII含量水平,较正常对照组 明显增高;而心肌肌浆网Ca2+-ATPase的活力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RHR大鼠心肌 AngII含量升高,肌浆网Ca2+-ATPase活力降低,肌浆网Ca2+-ATPase调节肥厚心肌细胞内 [Ca2+]i (游离钙浓度)的功能受损,导致[Ca2+] i升高。可见,RHR心肌细胞内钙超载与高血 压左室肥厚有着重要而密切的关系。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降防保心中药复方)由当归、芍药、地黄、川弯、香附、 降香及葛根等组成,用本发明中的中药复方制剂进行的药理试验结果表明,降防保心中药复方具有养血活血、顺气柔肝、调畅心脉的功效,对高血压病LVH患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 果;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对高血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9. 71% ;降防保心片能降低高血压 病LVH患者的左室等容指数(LCRI)、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DP)等指标,从而改善其左室舒 张功能。研究过程中未见本中药复方制剂有明显的毒副反应。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 能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的血压,并可使其增高的左室/体重比值回降。本发明 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逆转RHR左室肥厚的药理作用;本中药复方制剂可逆转RHR的左 室肥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中药复方制剂能够调节RHR左室肥厚心肌组织的肾素-血管紧 张素系统,使局部心肌组织的血管紧张素II (AngII)含量减低,同时能够恢复提高RHR大 鼠心肌肌浆网Ca2+-ATPase (SERCA)的活力,从而使异常升高的心肌细胞[Ca2+] i降低,从而 减轻心肌细胞钙超载损伤有关。
权利要求
1. 一种改善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是,其组份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以下组份汉防己90 110份,川弯15 25份,降香35 45份,制香附55 65份,葛根15 25份,当归 15 25份,赤芍15 25份,白芍15 25份,生地15 2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组份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汉防己90~110份,川芎15~25份,降香35~45份,制香附55~65份,葛根15~25份,当归15~25份,赤芍15~25份,白芍15~25份,生地15~25份。本发明能够改善高血压性左室肥厚,具有受众广大、简便易行、疗效肯定、价格低廉、易于推广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P9/12GK102085287SQ20111005560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9日
发明者吴新欲, 张志斌, 张敏娟, 朱丽华, 翁晓生, 陆曙, 龚少愚 申请人:无锡市中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