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具体就是一种为鼻内塞入异物的儿童取出异物的新型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于儿童耳鼻喉科的鼻异物取出器械为成人与儿童通用的鼻异物钩,其样式为一金属细棒状物,其一端为一环形金属丝,另一端为弧形钩状金属,可勾拉、套住或按住鼻异物,将其拖出,但此种异物钩两端结构尺寸、角度、形状已定型,不可改变,进入儿童鼻道时常导致儿童疼痛不适或恐惧,而导致儿童剧烈反抗挣扎及哭闹,而且常因异物形状不规则或太圆滑而不易套牢或容易滑脱,若此时儿童哭闹且剧烈挣扎,可造成异物吸入气导而造成致命性的气道异物或食道异物;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安全,且较为舒适的儿童鼻异物取出器械。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即一种适用于儿童的鼻异物取出器械,其前端可弯曲折叠并可以防止异物被儿童吸入气道食道,从而解决现有的鼻异物取出工具的诸多缺点。本实用新型的鼻腔异物取出器,包括有延伸管和安装在延伸管前端的,能绕延伸管下方转动的反折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折端的内部为空腔,放置有与通气管相连通的充气球,且反折端的上方开有缺口。上述通气管放置在延伸管内,其开口在延伸管的外侧。上述的充气球位于反折端的缺口的下方。上述的延伸管的后端安装有手柄。所述的反折端,其长为0.3-lcm,高度为0.3-0.6cm。本实用新型的鼻腔异物取出器,其前端可反折,从而挡住异物后部,或反折角度更大,对异物有一包夹固定作用,同时反折端反折时受压缩的薄膜气球因失去挤压力且被充入气体膨胀,而堵塞异物后方鼻道的空间,从而可以顺利取出异物。
图1: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状体示意图;其中:1、延伸管2、反折管3、通气管4、充气球5、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鼻腔异物取出器,包括有延伸管I和安装在延伸管I前端的,能绕延伸管I下方转动的反折端2,反折端2的内部为空腔,放置有与通气管3相连通的充气球4,且通气管3放置在延伸管I内,其开口在延伸管I的外侧。其中延伸管I可以是一个圆筒状的金属管,其内部安装有通气管3,通气管3的前端与充气球4相连接,其后端开口在延伸管I的外侧,最佳位置是在延伸管I的后端,即手柄5的前方处。反折端2的形状与延伸管I相吻合,边缘打磨圆钝光滑,可反折端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及鼻腔大小,而设计为宽径;其一种长为0.3-lcm,高度为0.3-0.6cm。反折端2的下方与延伸管I连接在一起,可以绕着连接点旋转,而其上方开有缺口,且反折端2有一定的弹性,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不会发生反折。充气球4由通气管3延伸,放置在缺口的下方。充气球4为一可压缩的薄膜气球。当使用的时候,医生一只手拿着手柄5,将从患儿鼻腔任一角度伸入鼻腔直至确定到达异物后部空间,然后,通过充气管3缓慢的充入空气,使充气球4开始膨大,从反折端2的缺口处出来,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反折端2沿着与延伸管I开始旋转,从而形成了一定的夹角,这样就可以把异物取出。而且,充气球4膨胀后能够封闭异物后部空间,从而不会使异物掉入气道;而且若有出血,小气球亦可阻止血液倒流吸入气道、吞入胃,导致吸入性肺炎和恶心呕吐。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得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包括有延伸管(I)和安装在延伸管(I)前端的,能绕延伸管(I)下方转动的反折端(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折端(2)的内部为空腔,放置有与通气管(3)相连通的充气球(4),且反折端(2)的上方开有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异物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管(3)放置在延伸管(O内,其开口在延伸管(I)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异物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球(4)位于反折端(2)的缺口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异物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伸管(I)的后端安装有手柄(5 )。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异物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折端(2),其长为.0.3-lcm,高度为 0.3-0.6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包括有延伸管和安装在延伸管前端的,能绕延伸管下方转动的反折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折端的内部为空腔,放置有与通气管相连通的充气球,且反折端的上方开有缺口。本实用新型的鼻异物取出器,其前端可反折,从而挡住异物后部,或反折角度更大,对异物有一包夹固定作用,同时反折端反折时受压缩的薄膜气球因失去挤压力且被充入气体膨胀,而堵塞异物后方鼻道的空间,从而可以顺利取出异物。
文档编号A61B17/50GK203017053SQ20132004382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8日
发明者周赵, 崔鑫, 周得, 赵春丽 申请人:周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