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3033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属于脉搏传感器【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腕带,其中所述腕带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有脉搏传感模组,所述脉搏传感模组由依序叠加设置的框架、压电薄膜和传感触头组成;所述框架上设有与压电薄膜相对应的震动变形工作腔,所述压电薄膜的正负极通过导线与外部数据收集仪器连接;在传感触头外侧设有定位压板,所述脉搏传感模组通过定位压板压紧固定在腕带上,所述传感触头与人体相接触;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体积小且携带方便的接触式脉搏传感器;用于人体监测。
【专利说明】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搏传感器,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背景技术】
[0002]脉搏波是人体心血管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当心脏周期性的收缩和舒张时,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流将以波的形式自主主动根部出发沿动脉管系传播,这种波就是脉搏波。脉搏波在动脉管系中传输,并在下游不同位置的各级分支中不断反射,使脉搏波不仅要受到心脏本身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流经各级动脉及分支中各种生理病理因素如血管阻力、血管壁弹性和血液黏性等的影响,因而从下游外周动脉反射回来的反射波强度和波形随不同的生理病理因素变化将会有很大差异。因此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
[0003]现有技术中,使用压电材料制作的装置,通过机械能向电能的转换将脉搏波转换为电压输出,是最常见的脉搏波测量方法,以压电传感器测定动脉压力变动是公知技术。其实现方式为通过将压电式传感器单元放置人体动脉表面上,通过感受动脉带来张力变化来测定血管内的压力状态。动脉直径通常为1.2_?3.5_,为了能够精确的检查到动脉引起的压力变化,需要将传感器尽量覆盖在动脉的上方。
[0004]在传统的脉搏波检测中,干扰与舒适度常常是一个主要问题。为满足在生活场合中进行连续监测,功耗也是一个主要问题。
[0005]传统上基于机械能检测的脉搏波传感器要求被检测者采取特定姿态,并采取紧压的方式,以克服干扰信号,满足血流压力可以被清晰的传导和识别。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体积小且携带方便的接触式脉搏传感器。
[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包括腕带,其中所述腕带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有脉搏传感模组,所述脉搏传感模组由依序叠加设置的框架、压电薄膜和传感触头组成;所述框架上设有与压电薄膜相对应的震动变形工作腔,所述压电薄膜的正负极通过导线与外部数据收集仪器连接;在传感触头外侧设有定位压板,所述脉搏传感模组通过定位压板压紧固定在腕带上,所述传感触头与人体相接触。
[0008]上述的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中,所述的腕带由相互贴合的内层和外层组成,所述定位槽设置在内层上,所述内层的厚度与脉搏传感模组的厚度相适应。
[0009]上述的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中,所述的框架、压电薄膜、传感触头和定位压板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连接通孔,所述框架、压电薄膜、传感触头和定位压板通过铆钉穿过连接通孔铆接。
[0010]上述的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中,所述的传感触头由硅胶固定平台和设置在硅胶固定平台上的至少一个硅胶触头组成,所述定位压板上设有与硅胶触头相适应的定位通孔。
[0011]上述的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中,所述娃胶触头位于壳体外部分的高度为I?5mm o
[0012]上述的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中,所述硅胶触头共有两个,两个硅胶触头间隔设置。
[0013]上述的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中,所述硅胶触头与人体相接触的端部为弧形结构。
[0014]上述的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中,所述框架为PVDF材质制成的支架,所述压电薄膜为PVDF压电薄膜。
[0015]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框架和压电薄膜巧妙配合,使脉搏传感模组具有下述的优点:
[0016](I)很好的柔韧性,可贴附任何形状的手腕脉搏区。
[0017](2)使脉搏传感器更微型化,厚度可小于2mm。
[0018](3)简化了压电薄膜传感器的加工工艺,大幅提高了生产合格率和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
[0019]同时,通过采用铆钉铆接的方式固定脉搏传感模组,使传感触头可以充分顶紧压电薄膜,使压电薄膜处于绷紧的工作状态,当传感触头有震动时,压电薄膜能够充分接收并转换为变形量,产生震动电荷信号,显著提高传感器的抗干扰性和检测灵敏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电薄膜与框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腕带1、内层la、外层lb、定位槽2、框架3、震动变形工作腔3a、压电薄膜4、传感触头5、娃胶固定平台5a、娃胶触头5b、定位压板6、连接通孔7。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包括腕带1,所述的腕带I由相互贴合的内层Ia和外层Ib组成,在内层Ia上设有定位槽2,所述定位槽2内设有脉搏传感模组,所述内层Ia的厚度与脉搏传感模组的厚度相适应;所述脉搏传感模组由依序叠加设置的框架3、压电薄膜4和传感触头5组成;所述框架3上设有与压电薄膜4相对应的震动变形工作腔3a,所述压电薄膜4的正负极通过导线与外部数据收集仪器连接;在传感触头5外侧设有定位压板6,所述脉搏传感模组通过定位压板6压紧固定在腕带I上,所述传感触头5与人体相接触。具体地,所述传感触头5由硅胶固定平台5a和设置在硅胶固定平台5a上的至少一个硅胶触头5b组成,所述定位压板6上设有与硅胶触头5b相适应的定位通孔,并且,所述硅胶触头5b位于壳体I外部分的高度为I?5mm。同时,为提高人体接触传感器时的舒适度,所述硅胶触头5b与人体相接触的端部为弧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娃胶触头5b共有两个,两个娃胶触头5b间隔设置。两个娃胶触头5b能够方便覆盖脉搏区域,提高产品检测的灵敏度。
[0025]同时,所述的框架3、压电薄膜4、传感触头5和定位压板6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连接通孔7,所述框架3、压电薄膜4、传感触头5和定位压板6通过铆钉穿过连接通孔7铆接。采用铆钉7铆接的方式固定脉搏传感模组,使传感触头5可以充分顶紧压电薄膜4,使压电薄膜4处于绷紧的工作状态,当传感触头5有震动时,压电薄膜4能够充分接收并转换为变形量,产生震动电荷信号,显著提高传感器的抗干扰性和检测灵敏度。
[0026]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3为PVDF材质制成的支架,所述压电薄膜4为PVDF压电薄膜。框架3采用PVDF材质制成,可以与PVDF压电薄膜有效贴合,保证压电薄膜4与框架3之间不会松脱,极大地提高了检测脉搏震动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当然,框架3的材质,也可以采用其它具有弹性和韧性,并且能够和PVDF膜粘贴相亲的易加工材料。
[0027]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脉搏传感器带在手腕上,调整好硅胶触头5b的位置,连接外部数据收集仪器,即可进行脉搏数据的收集。
[0028]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包括腕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I)上设有定位槽(2),所述定位槽(2)内设有脉搏传感模组,所述脉搏传感模组由依序叠加设置的框架(3)、压电薄膜(4)和传感触头(5)组成;所述框架(3)上设有与压电薄膜(4)相对应的震动变形工作腔(3a),所述压电薄膜(4)的正负极通过导线与外部数据收集仪器连接;在传感触头(5 )外侧设有定位压板(6 ),所述脉搏传感模组通过定位压板(6 )压紧固定在腕带(I)上,所述传感触头(5)与人体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腕带(I)由相互贴合的内层(Ia)和外层(Ib)组成,所述定位槽(2)设置在内层(Ia)上,所述内层(Ia)的厚度与脉搏传感模组的厚度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3)、压电薄膜(4)、传感触头(5)和定位压板(6)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连接通孔(7),所述框架(3)、压电薄膜(4)、传感触头(5)和定位压板(6)通过铆钉穿过连接通孔(7)铆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触头(5)由硅胶固定平台(5a)和设置在硅胶固定平台(5a)上的至少一个硅胶触头(5b)组成,所述定位压板(6)上设有与硅胶触头(5b)相适应的定位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触头(5b)位于壳体(I)外部分的高度为I?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触头(5b)共有两个,两个硅胶触头(5b)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触头(5b)与人体相接触的端部为弧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式脉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为PVDF材质制成的支架,所述压电薄膜(4)为PVDF压电薄膜。
【文档编号】A61B5/02GK203458374SQ201320596281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2日
【发明者】曹金平, 陈岩, 何国祥 申请人:天津万合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