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15731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五味藤、两面针、红花、土木香、川芎、白芷、草乌、桂皮、乳香、黄芪、酸枣仁、红景天、细辛、阿胶、黑芝麻、山药、茯苓、防风、羌活、玄参、山茱萸、旋覆花、茵陈、苍耳子、番泻叶、芡实和桑白皮;其制备方法为先将所有组分粉碎得到粗粉,再将粗粉进行渗漉,所得初漉液浓缩得到清膏,清膏通过离心喷雾得到膏粉,最后将所得膏粉与药学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或口服液。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疗效显著、安全、价廉,具有祛风通络、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养血活血、祛瘀止痛、化湿行气的功效。
【专利说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风湿病是指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类疾病。主要影响身体的结缔组织,可能是 免疫系统损伤造成的。风湿病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 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的疼痛、麻木、酸楚、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畸 形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亦称"痹证"或"痹病"。在《黄帝内经·素问》中称为"痹",汉 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风湿"的病名,该书"痉湿喝病脉证治"中说:"病者一身尽 疼,发热、日哺所剧者,名风湿"。
[0003] 风湿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风寒引起的血液循环不通畅,致使包括肌、韧带、滑囊、筋 膜的营养供给不良导致的疾病。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 解交替的慢性病程,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
[0004] 风湿骨病的全新概念是指所有病在关节、骨头、软骨、滑囊、肌腱,以及肌肉和皮 肤,表现为疼痛的一组病症群,属中医"痹症"范畴,包括结缔组织疾病如风湿、类风湿性关 节炎、颈椎病,腰椎病等。其发病原因:一是细菌因素,二是病毒因素,三是遗传因素,四是 性激素不平衡等为主因,常以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创伤、精神因素等为诱发因素。
[0005] 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当前风湿病学科的一大难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主 要与感染、免疫、代谢、内分泌、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 动障碍,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影响腕、掌指、近端指 间关节等小关节,呈多个对称分布,切疼痛剧烈,常有晨僵现象。临床治疗此病的药物品种 繁多,虽然有抗炎作用、抗变态反应、镇静、镇痛作用、改善微循环,但副作用大,不适合病人 长期服用。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 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疗效显著、安全、价廉,具有祛风通络、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养血活 血、祛瘀止痛、化湿行气的功效。
[0007] 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五味藤5?12份,两面针3?5份,红 花2?6份,土木香1?5份,川弯2?6份,白]E 1?6份,草乌2?7份,桂皮3?8份, 乳香2?5份,黄芪2?7份,酸枣仁3?5份,红景天2?6份,细辛1?5份,阿胶2? 6份,黑芝麻2?5份,山药1?6份,茯苓3?8份,防风5?10份,羌活2?8份,玄参 3?7份,山茱萸2?9份,旋覆花1?7份,茵陈2?8份,苍耳子1?6份,番泻叶2?5 份,芡实3?7份,桑白皮4?9份。
[0008] 五味藤: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急性肠胃炎、 过敏性皮炎。
[0009] 两面针: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 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
[0010] 红花: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 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
[0011] 土木香:健脾和胃,调气解郁,止痛安胎。用于胸胁、脘腹胀痛,呕吐泻痢,胸胁挫 伤,岔气作痛,胎动不安。
[0012] 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 瘀滞腥痛、癥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0013] 白芷: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
[0014] 草乌:块根有大毒,但入药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 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0015] 桂皮:具有温脾胃、暖肝肾、祛寒止痛、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 泻、腰膝酸冷、寒疝腹痛、寒湿痹痛、瘀滞痛经、血痢、肠风、跌打肿痛。
[0016] 乳香: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主治心腹疼痛、风湿痹痛、经闭 痛经、跌打瘀痛、痈疽肿毒、肠痈、疮溃不敛。
[0017] 红景天:具有补气清肺、益智养心、收涩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气虚体弱、病 后畏寒、气短乏力、肺热咳嗽、咯血、白带腹泻、跌打损伤、烫火伤、神经症、高原反应。
[0018] 细辛:具有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 痛、痰饮喘咳。
[0019] 阿胶: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的功效;主治血虚证、虚劳咯血、吐血、尿血、便 血、血痢、妊娠下血、崩漏、阴虚心烦失眠、肺虚澡咳、虚风内动之痉厥抽搐。
[0020] 茯苓: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 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0021] 防风:具有发表、祛风、胜湿、止痛的功效;临床主治风寒感冒、感冒夹湿、头痛、昏 眩、寒湿腹痛、泄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破伤风、目赤、疮疡、疝瘕、疥癣、风疹。
[0022] 羌活: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 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
[0023] 玄参: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主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 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 毒。
[0024] 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脱的功效;主治腰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 虚汗不止。
[0025] 旋覆花:具有消痰行水、降气止呕的功效;主治咳喘痰粘、咳嗉噫气、胸痞胁痛。
[0026] 茵陈: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肠炎痢疾、小便 淋浊、痈疽丹毒、尿血、便血、外伤出血、痛经、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关节炎。
[0027] 苍耳子: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的功效;主治鼻渊、风寒头痛、风湿痹 痛、风疹、湿疹、疥癣。
[0028] 番泻叶:具有泻热通便、消积导滞、止血的功效;主治热结便秘、习惯性便秘、积滞 腹胀、水肿臌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0029] 芡实: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的功效;临床主治遗精、白浊、淋浊、带下、小便不 禁、大便泄泻。
[0030] 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 肿、脚气、小便不利。
[0031] 作为上述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五 味藤7份,两面针4份,红花5份,土木香3份,川芎5份,白芷4份,草乌5份,桂皮7份,乳 香4份,黄芪6份,酸枣仁4份,红景天3份,细辛3份,阿胶5份,黑芝麻4份,山药2份,茯 苓7份,防风9份,羌活5份,玄参4份,山茱萸7份,旋覆花6份,茵陈5份,苍耳子3份,番 泻叶4份,芡实5份,桑白皮7份。
[0032] 上述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五味藤、两面针、红花、土木香、川芎、白芷、草乌、桂皮、乳香、黄芪、酸枣仁、红 景天、细辛、阿胶、黑芝麻、山药、茯苓、防风、羌活、玄参、山茱萸、旋覆花、茵陈、苍耳子、番泻 叶、突实和桑白皮粉碎得到粗粉;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粗粉按渗漉法,以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收集初漉液; 步骤3,将步骤2所得初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3?1. 05的清膏; 步骤4,将步骤3所得清膏通过离心喷雾得到膏粉; 步骤5,将步骤4所得膏粉与药学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0033] 作为上述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所得粗粉粒度为20?40目。
[0034] 作为上述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采用60?80%的乙醇作溶剂、每分钟约1? 2ml的速度进行渗漉。
[0035] 作为上述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粗粉在渗漉前采用乙醇浸渍48小时后再开 始渗漉。
[0036] 作为上述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4中离心喷雾设备的进风温度为140?160°C, 出风温度为85?95°C。
[0037]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疗效显著、安全、价廉,具有祛风通络、祛 风除湿、散寒止痛、养血活血、祛瘀止痛、化湿行气的功效。
[003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五味藤5份,两面针3份,红花2份,土木 香1份,川芎2份,白芷1份,草乌2份,桂皮3份,乳香2份,黄芪2份,酸枣仁3份,红景天 2份,细辛1份,阿胶2份,黑芝麻2份,山药1份,茯苓3份,防风5份,羌活2份,玄参3份, 山茱萸2份,旋覆花1份,茵陈2份,苍耳子1份,番泻叶2份,芡实3份,桑白皮4份。
[0039] 上述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五味藤、两面针、红花、土木香、川芎、白芷、草乌、桂皮、乳香、黄芪、酸枣仁、红 景天、细辛、阿胶、黑芝麻、山药、茯苓、防风、羌活、玄参、山茱萸、旋覆花、茵陈、苍耳子、番泻 叶、芡实和桑白皮粉碎得到粗粉,所得粗粉粒度为20目;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粗粉按渗漉法,以6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约 lml的速度进行渗漉,收集初漉液; 步骤3,将步骤2所得初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3?1. 05的清膏; 步骤4,将步骤3所得清膏通过离心喷雾得到膏粉,离心喷雾设备的进风温度为140? 160°C,出风温度为85?95°C。
[0040] 步骤5,将步骤4所得膏粉与药学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片剂。
[0041] 实施例2 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五味藤7份,两面针4份,红花3份,土木 香2份,川芎3份,白芷2份,草乌3份,桂皮4份,乳香3份,黄芪3份,酸枣仁4份,红景天 5份,细辛2份,阿胶3份,黑芝麻4份,山药5份,茯苓7份,防风8份,羌活6份,玄参5份, 山茱萸8份,旋覆花3份,茵陈4份,苍耳子5份,番泻叶3份,芡实6份,桑白皮8份。
[0042] 上述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五味藤、两面针、红花、土木香、川芎、白芷、草乌、桂皮、乳香、黄芪、酸枣仁、红 景天、细辛、阿胶、黑芝麻、山药、茯苓、防风、羌活、玄参、山茱萸、旋覆花、茵陈、苍耳子、番泻 叶、芡实和桑白皮粉碎得到粗粉,所得粗粉粒度为20目;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粗粉按渗漉法,以6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约 lml的速度进行渗漉,收集初漉液; 步骤3,将步骤2所得初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3?1. 05的清膏; 步骤4,将步骤3所得清膏通过离心喷雾得到膏粉,离心喷雾设备的进风温度为140? 160°C,出风温度为85?95°C。
[0043] 步骤5,将步骤4所得膏粉与药学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口服液。
[0044] 实施例3 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五味藤10份,两面针4份,红花5份,土木 香3份,川芎5份,白芷4份,草乌6份,桂皮7份,乳香4份,黄芪6份,酸枣仁4份,红景天 5份,细辛4份,阿胶5份,黑芝麻4份,山药5份,茯苓7份,防风9份,羌活7份,玄参6份, 山茱萸8份,旋覆花6份,茵陈7份,苍耳子5份,番泻叶4份,芡实6份,桑白皮8份。
[0045] 上述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五味藤、两面针、红花、土木香、川芎、白芷、草乌、桂皮、乳香、黄芪、酸枣仁、红 景天、细辛、阿胶、黑芝麻、山药、茯苓、防风、羌活、玄参、山茱萸、旋覆花、茵陈、苍耳子、番泻 叶、芡实和桑白皮粉碎得到粗粉,所得粗粉粒度为20目;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粗粉按渗漉法,以6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约 lml的速度进行渗漉,收集初漉液; 步骤3,将步骤2所得初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3?1. 05的清膏; 步骤4,将步骤3所得清膏通过离心喷雾得到膏粉,离心喷雾设备的进风温度为140? 160°C,出风温度为85?95°C。
[0046] 步骤5,将步骤4所得膏粉与药学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颗粒剂。
[0047] 实施例4 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五味藤12份,两面针5份,红花6份,土 木香5份,川芎6份,白芷6份,草乌7份,桂皮8份,乳香5份,黄芪7份,酸枣仁5份,红景 天6份,细辛5份,阿胶6份,黑芝麻5份,山药6份,茯苓8份,防风10份,羌活8份,玄参 7份,山茱萸9份,旋覆花7份,茵陈8份,苍耳子6份,番泻叶5份,芡实7份,桑白皮9份。
[0048] 上述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五味藤、两面针、红花、土木香、川芎、白芷、草乌、桂皮、乳香、黄芪、酸枣仁、红 景天、细辛、阿胶、黑芝麻、山药、茯苓、防风、羌活、玄参、山茱萸、旋覆花、茵陈、苍耳子、番泻 叶、芡实和桑白皮粉碎得到粗粉,所得粗粉粒度为20目;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粗粉按渗漉法,以6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约 lml的速度进行渗漉,收集初漉液; 步骤3,将步骤2所得初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3?1. 05的清膏; 步骤4,将步骤3所得清膏通过离心喷雾得到膏粉,离心喷雾设备的进风温度为140? 160°C,出风温度为85?95°C。
[0049] 步骤5,将步骤4所得膏粉与药学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胶囊剂。
[0050] 实施例5 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五味藤7份,两面针4份,红花5份,土木 香3份,川;5份,白芷4份,草乌5份,桂皮7份,乳香4份,黄芪6份,酸枣仁4份,红景天 3份,细辛3份,阿胶5份,黑芝麻4份,山药2份,茯苓7份,防风9份,羌活5份,玄参4份, 山茱萸7份,旋覆花6份,茵陈5份,苍耳子3份,番泻叶4份,芡实5份,桑白皮7份。
[0051] 上述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五味藤、两面针、红花、土木香、川芎、白芷、草乌、桂皮、乳香、黄芪、酸枣仁、红 景天、细辛、阿胶、黑芝麻、山药、茯苓、防风、羌活、玄参、山茱萸、旋覆花、茵陈、苍耳子、番泻 叶、芡实和桑白皮粉碎得到粗粉,所得粗粉粒度为20目;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粗粉按渗漉法,以6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约 lml的速度进行渗漉,收集初漉液; 步骤3,将步骤2所得初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3?1. 05的清膏; 步骤4,将步骤3所得清膏通过离心喷雾得到膏粉,离心喷雾设备的进风温度为140? 160°C,出风温度为85?95°C。
[0052] 步骤5,将步骤4所得膏粉与药学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片剂。
[0053] 以下结合具体病例来说明本发明所述药物的使用及治疗效果。
[0054] 典型病例: 1、王某,男,67岁,因四肢关节肿胀疼痛,尤其是指关节红肿疼痛,伴有头痛、头晕、胸 闷、大便时稀时结,经医院诊断为类风湿,经多方治疗没有好转,服用本发明药实施例1的 药物45天后症状消失,行走方便。
[0055] 2、曹某,女,72岁,四肢关节肿胀疼痛、活动不利已有6年,经医院诊断为类风湿, 经多方治疗症状时好时坏,反复发作,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药物1个月症状缓解,为巩固 疗效继续服用1个月,症状消失并停药,至今未见复发。
[0056] 3、李某,男,79岁,双下肢关节畸形肿胀疼痛、活动不利,伴有气急、胸闷,经常头痛 头晕,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经医院诊断为1)风湿性心脏病;2)类风湿。服用本发明实施例 3的药物3个月,症状基本消失,至今未见复发。
[0057] 4、王某,男,63岁,全身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已有5年,肢体沉重,晨起僵硬,关节屈 伸不利,遇冷加重。经检测血沉50mm/h,类风湿因子为阴性,临床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月艮 用本发明实施例4的药物3个月后,关节疼痛、晨起僵硬等症消失,身体功能恢复,化验指标 也恢复正常。
[0058] 5、张某,男,58岁,患风湿病6年,肢体关节疼痛,疼痛剧烈,得热痛减,遇寒痛 增,关节不能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入院检查血沉为60mm/h,抗"0"( + ),诊 断为风湿性关节炎。服用本发明实施例5的药物2个月,症状大有改善,继续服用3个月, 症状全消,理化检验指标正常,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0059] 6、林某,女,45岁,患类风湿关节炎8年,四肢关节肿痛,指趾变形,颈部活动受限, 长期服用各种镇痛片,出现行走功能障碍、肌肉萎缩、痛苦不堪。入院检查血沉80mm/h,类 风湿因子阳性( + ),随即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3个月,病症明显减轻,继续服用1个 月,血沉、类风湿因子恢复正常,全身关节疼痛好转,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0060] 7、田某,女,72岁,已有15年类风湿病史,怕风、恶寒、易感冒,肢体关节拘急疼痛, 患处不红不热。入院检查类风湿因子( + ),血沉65mm/h,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本发 明实施例3的药物1个月,症状基本缓解,继续服用2个月,症状基本消失,理化检验指标正 常,至今未见复发。
[0061] 8、王某,男,54岁,肢体、关节酸痛,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舌苔白腻、脉象滞缓,多方 治疗效果不佳。入院检查血沉80mm/h,抗"0"( + ),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随即服用本发明 实施例4的药物3个月,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检测血沉14mm/h,抗"0" 220单位,随访 至今未见复发。
【权利要求】
1. 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五味藤5?12份,两面针 3?5份,红花2?6份,土木香1?5份,川弯2?6份,白]E 1?6份,草乌2?7份,桂 皮3?8份,乳香2?5份,黄芪2?7份,酸枣仁3?5份,红景天2?6份,细辛1?5 份,阿胶2?6份,黑芝麻2?5份,山药1?6份,茯苓3?8份,防风5?10份,羌活2? 8份,玄参3?7份,山茱萸2?9份,旋覆花1?7份,茵陈2?8份,苍耳子1?6份,番 泻叶2?5份,芡实3?7份,桑白皮4?9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五 味藤7份,两面针4份,红花5份,土木香3份,川芎5份,白芷4份,草乌5份,桂皮7份,乳 香4份,黄芪6份,酸枣仁4份,红景天3份,细辛3份,阿胶5份,黑芝麻4份,山药2份,茯 苓7份,防风9份,羌活5份,玄参4份,山茱萸7份,旋覆花6份,茵陈5份,苍耳子3份,番 泻叶4份,芡实5份,桑白皮7份。
3.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下步骤: 步骤1,将五味藤、两面针、红花、土木香、川芎、白芷、草乌、桂皮、乳香、黄芪、酸枣仁、红 景天、细辛、阿胶、黑芝麻、山药、茯苓、防风、羌活、玄参、山茱萸、旋覆花、茵陈、苍耳子、番泻 叶、突实和桑白皮粉碎得到粗粉;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粗粉按渗漉法,以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收集初漉液; 步骤3,将步骤2所得初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3?1. 05的清膏; 步骤4,将步骤3所得清膏通过离心喷雾得到膏粉; 步骤5,将步骤4所得膏粉与药学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所得粗粉粒度为20?40目。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中采用60?80%的乙醇作溶剂、每分钟约1?2ml的速度进行渗漉。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中粗粉在渗漉前采用乙醇浸渍48小时后再开始渗漉。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 中离心喷雾设备的进风温度为140?160°C,出风温度为85?95°C。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4147306SQ201410372175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1日
【发明者】王秀华 申请人:王秀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