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胃炎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523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胃炎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胃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仙桃草30~50份、佛手花5~10份、大腹皮10~20份、旋覆花10~20份、乌贼骨10~20份、地锦草10~30份、布渣叶20~40份、郁金10~20份、蒺藜5~25份、佩兰5~25份、香橼5~20份、通草5~20份、金铃子5~20份、五味子5~20份、乌梅5~25份、红花10~30份,将上述16种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本发明具有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和胃止痛、消食化积之功效,对胃炎引起的胃痛、胃胀、胃酸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
【专利说明】用于治疗胃炎的中药汤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胃炎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胃炎是胃粘膜炎症的统称,胃炎是一种内科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两类:急性胃炎常见的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前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 吐;后者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有呕血和黑粪。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 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 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确诊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本 病常见于成人,许多病因可刺激胃,如饮食不当,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均可能引发 本病。胃炎发病时间长,不易治愈,往往引起胃痛、胃胀、胃酸等症状,造成患者不便,目前治 疗胃炎的中药不在少数,多采用西药治疗效果欠佳,费用高,副作用大,疗程长,疗效慢,易 复发。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胃炎的中药 汤剂,具有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和胃止痛、消食化积之功效,对胃炎引起的胃痛、胃胀、胃酸 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胃炎的中药汤剂,其 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仙桃草30?50份、佛手花5?10份、大腹皮10? 20份、旋覆花10?20份、乌贼骨10?20份、地锦草10?30份、布渣叶20?40份、郁金 10?20份、漢藜5?25份、佩兰5?25份、香橡5?20份、通草5?20份、金铃子5? 20份、五味子5?20份、乌梅5?25份、红花10?30份,将上述16种原料药用水浸泡,煎 熬后去渔得滤液。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和胃止痛、消食化积之功效,对胃 炎引起的胃痛、胃胀、胃酸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07] 实施例1 :
[0008] 本实施例采用仙桃草、佛手花、大腹皮、旋覆花、乌贼骨、地锦草、布渣叶、郁金、蒺 藜、佩兰、香橼、通草、金铃子、五味子、乌梅、红花为原料药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份)为, 仙桃草40份、佛手花6份、大腹皮15份、旋覆花15份、乌贼骨15份、地锦草20份、布渣叶 30份、郁金15份、蒺藜20份、佩兰10份、香橼15份、通草15份、金铃子15份、五味子15 份、乌梅20份、红花20份,取上述16味原料药总重量为270克,在室温下将16味原料药加 净化水1000毫升,浸泡5-6小时,然后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100-120分钟左右,去渣得滤液 220毫升,药渣再加水300毫升,煎熬30-40分钟,去渣得滤液80毫升,共得300毫升药汁, 即制得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服药分早晚2次口服,每次空腹服150ml。
[0009] 本发明药物中,仙桃草治吐血、咯血、便血、跌打损伤、淤血肿痛;佛手花疏肝理气, 和胃快隔,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大腹皮泻肺,和胃气,利湿追风,宽肠消肿,理腰脚气,治疟 疾泻痢,共为方中君药;旋覆花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 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乌贼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的功效作 用。常用于肠胃出血,皮肤溃疡等症;地锦草止血,利尿,健胃,活血解毒。治黄疸,痢疾,腹 泻,尿路感染,便血,尿血,子宫出血,痔疮出血,跌打肿痛,三味相伍助君药,为方中臣药;佐 以布渣叶清暑,消食,化痰。用于感冒,中暑,食滞,消化不良,腹泻;郁金行气解郁,凉血破 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蒺藜平肝解郁,活血祛 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佩兰健胃、发汗、 利尿药。用于冒寒性头痛,鼻塞,神经性头痛,传染性热病,腹痛,腰肾痛;香橼具有疏肝理 气,宽胸化痰,除湿和中。主治胸胁胀痛,咳嗽痰多,脘腹痞痛,食滞呕逆;通草入肺、胃经。 清湿利水,通乳。主淋症涩痛,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湿温病,小便短赤,产后乳少,经闭,带 下。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金铃子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 疝痛,虫积腹痛;五味子明目,暖水脏,治风,下气,消食,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 反胃,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 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保护肠胃;红花活血,润燥,止痛, 散肿,通经,共为方中使药。
[0010] 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重量份比例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加工工艺与实 施例1相同。
[0011]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治疗胃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仙桃草 30?50份、佛手花5?10份、大腹皮10?20份、旋覆花10?20份、乌贼骨10?20份、 地锦草10?30份、布渣叶20?40份、郁金10?20份、蒺藜5?25份、佩兰5?25份、 香橡5?20份、通草5?20份、金铃子5?20份、五味子5?20份、乌梅5?25份、红花 10?30份,将上述16种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文档编号】A61P1/04GK104189758SQ201410456290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31日
【发明者】秦立新, 杨小青 申请人:秦立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