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932阅读:26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中药。该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中药,以甘草、三七、梧桐叶、黄芪、海风藤、当归、益母草、艾叶、槐花、花生衣、生姜、煅白矾、川贝母、水芹、竹沥、芝麻壳和白兰花为原料,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混合制成。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专利说明】—种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中药
[0001](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中药。
[0002](二)

【背景技术】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突发性疾病,是现代医学中脑溢血、脑血栓、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相关疾病范畴,其特征是以突然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甚至突然昏迷不省人事等症。因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自然界“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因此,古代中医以取象比类的方法称其为“中风”,其病因病机常有积损正衰、饮食不节、五志过极、气虚邪中等四大因素,辩证的层次中分中维络、中脏腑,这些症状的轻重非常相关。
[0003]历代中医在辩证中常以疏风通络、治血和营、滋阴潜阳、镇肝熄风、辛凉开窍、益气回阳、扶正固脱等诸类制剂。由于该病是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气血瘀滞、脉络痹阻,导致中风,右肢体不变半身不遂等症。故在治疗中虽然有效果,还存在着部分病例最后行存后遗症,数年不愈。因此配制出治疗中风和半身不遂的中药,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0004](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中药。
[0005]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甘草6-10份、三七3-9份、梧桐叶9-15份、黄芪6-12份、海风藤6_12份、当归6_12份、益母草9-15份、艾叶3-9份、槐花4-10份、花生衣9-15份、生姜3_9份、煅白矾1_3份、川贝母3-9份、水芹9-15份、竹浙9-15份、芝麻壳9_15份、白兰花6_12份。
[0006]其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甘草8份、三七6份、梧桐叶12份、黄芪9份、海风藤9份、当归9份、益母草12份、艾叶6份、槐花7份、花生衣12份、生姜6份、煅白矾2份、川贝母6份、水芹12份、竹浙12份、芝麻壳12份、白兰花9份。
[0007]本发明所述中药为汤剂,将各原料清洗干净后,加水煎煮,制成汤剂,定量服用。
[0008]本发明所采用的各原料的药用性能如下所示:
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生用治咽喉肿痛,痈疮肿毒,小儿胎毒,及药物、事物中毒;
三七:止血散瘀,消肿定痛。主治吐血,咳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产后出血,外伤出血,跌扑损伤,胸痹心痛,脘胁久痛;
梧桐叶:祛风除湿,解毒消肿,降压。主治风湿痹痛麻木,泻痢,跌打损伤,痈疮肿毒,痔疮,高血压病;
黄芪: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主治一切气虚血亏之证,如脾虚泄泻,肺虚咳嗽,脱肛,子宫下垂,自汗,盗汗;
海风藤:祛风湿,通经络,理气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脘腹冷痛,水肿;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症,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主治月经不调,经闭,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跌打损伤,小便不利;
艾叶:温经止血,安胎,逐寒湿,理气血。主治衄血,下血,崩漏,月经不调,通经,带下,胎动不安,心腹冷痛,泄泻久痢;
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主治肠风便血,痔疮下血,赤白痢,血淋,崩漏,吐血,衄血,疮疡肿毒,并可预防中风;
花生衣:止血,散瘀,消肿。主治血友病,类血友病,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病出血,术后出血,癌肿出血;
生姜: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解诸毒。主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反胃,痰饮咳喘,泄泻;
白矾:祛痰燥湿,解毒杀虫,止血止泻。主治痰饮中风,癫痫,喉痹,疥癣湿疮,痈疽肿毒,水火烫伤,口舌生疮,烂弦风眼;
川贝母:止咳化痰,润肺散结。主治肺虚久咳,虚劳咳嗽,燥热咳嗽,肺痈,瘰疬,痈肿,乳痈;
水芹:清热解毒,利尿,止血。主治感冒,烦渴,乳肿,小便不利,淋痛,尿血便血,吐血衄血,崩漏,目赤,咽痛,口疮牙疳;
竹浙:清热降火,化痰利窍。主治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热病痰多,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
芝麻壳:治半身不遂,烫伤;
白兰花:化湿,行气,止咳。主治胸闷腹胀,中暑,咳嗽,前列腺炎,白带。
[0009]配方中,选用三七、艾叶、槐花、花生衣,用于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理气温经、清肝明目;加配梧桐叶、海风藤、煅白矾、水芹,用于祛风除湿、解毒消肿、通络止痛;又配生姜、川贝母、竹浙、白兰花,用于散寒解表、止咳化痰、润肺散结;再配黄芪、当归、益母草、芝麻壳,用于益气升阳、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最后加配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缓解药物的毒性和烈性。
[0010]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辨病及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内外通调,缓急兼收,筛选出止血三月、消肿定痛、通络除湿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配制而成,对中风半身不遂有显著的疗效和作用。
[0011]临床观察:
(I)临床资料
本发明人于2007年至今,对267例中风半身不遂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
[0012](2)治疗方法
口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服用2-3个月,重病患者连服8-12个月。
[0013](3)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判断疗效标准》中有关疗效标准。
[0014]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0015]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试验室检查各相关指标接近正常水平。
[0016]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试验室检查各相关指标有所改善,体征有改善。
[0017]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0018](4)临床结果
临床治愈210例(78.65%),显效31例(11.61%),有效19例(7.12%),无效7例(2.62%),总有效率为97.38%。
[0019]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0020](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取甘草6g、三七3g、梧桐叶9g、黄苗6g、海风藤6g、当归6g、益母草9g、艾叶3g、槐花4g、花生衣9g、生姜3g、煅白矾lg、川贝母3g、水芹9g、竹浙9g、芝麻壳9g、白兰花6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加水煎煮,制成汤剂,定量服用。
[0021 ]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0022]实施例2:
取甘草10g、三七9g、梧桐叶15g、黄芪12g、海风藤12g、当归12g、益母草15g、艾叶9g、槐花10g、花生衣15g、生姜9g、煅白矾3g、川贝母9g、水芹15g、竹浙15g、芝麻壳15g、白兰花12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加水煎煮,制成汤剂,定量服用。
[0023]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0024]实施例3:
取甘草8g、三七6g、梧桐叶12g、黄苗9g、海风藤9g、当归9g、益母草12g、艾叶6g、槐花7g、花生衣12g、生姜6g、煅白矾2g、川贝母6g、水芹12g、竹浙12g、芝麻壳12g、白兰花9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加水煎煮,制成汤剂,定量服用。
[0025]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中药,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甘草6-10份、三七3-9份、梧桐叶9-15份、黄芪6-12份、海风藤6_12份、当归6_12份、益母草9_15份、艾叶3-9份、槐花4-10份、花生衣9-15份、生姜3-9份、煅白矾1_3份、川贝母3_9份、水芹9-15份、竹浙9-15份、芝麻壳9-15份、白兰花6_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中药,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甘草8份、三七6份、梧桐叶12份、黄芪9份、海风藤9份、当归9份、益母草12份、艾叶6份、槐花7份、花生衣12份、生姜6份、煅白矾2份、川贝母6份、水芹12份、竹浙12份、芝麻壳12份、白兰花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汤剂。
【文档编号】A61P9/10GK104258321SQ201410463953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3日
【发明者】刘艳菊 申请人:济南伟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