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痰浊头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140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痰浊头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痰浊头痛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穿山龙10份、白桂木根10份、地锦12份、狭叶香茶菜10份、树腰子12份、白扁豆10份、芒果核8份、兰屿肉豆蔻10份、芥蓝10份、醋柳果10份、香橼12份、青头菌10份、素馨花8份、椿树花10份、臭柏10份、刺叶楤木10份、灵芝15份、甘草6份。配方中的各药物之间能相互配合,协同作用,共奏健脾化痰,祛风平肝,通络止痛,能有效治疗痰浊头痛病。三年来,通过对4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5%。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痰浊头痛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痰浊头痛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头痛一证,在中医学中已记载二千余年,很多人或轻或重的都有过头痛的毛病。很 多疾病也都可以伴有头痛症状。轻者感觉头痛、头胀、头晕、头部不舒服;重者疼痛难忍,影 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医论述头痛一般分外感和内伤性头痛两种。而外感又有风寒、风 热、风湿之别,内伤有肝阳、肝火、痰浊、瘀血、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异,当辨证论治,立方 遣药。目前,治疗头痛的中药有许多种,但专用于治疗痰浊头痛的中药并不多见。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痰浊头痛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 t匕,达到安全有效治愈痰浊头痛的目的。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痰浊头痛的中药,其特征是 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 穿山龙10份、白桂木根10份、地锦12份、狭叶香茶菜10份、树腰子12份、白扁豆10 份、芒果核8份、兰屿肉豆蘧10份、芥蓝10份、醋柳果10份、香橼12份、青头菌10份、素馨 花8份、椿树花10份、臭柏10份、刺叶惚木10份、灵芝15份、甘草6份。
[0005] 配方中各种药材料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穿山龙【来源】本品为薯截科植物穿山薯截dioscorea nipponica mak.的根莖。【性 味】味苦,微寒。【归经】归肝、肺经。【功能主治】祛除风湿,活血通络,止痛消肿。用于风湿 痹痛,肌肤麻木,关节屈伸不利,跌打损伤,淤血阻滞,热痰咳嗽。
[0006] 白桂木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白桂木的根。【性味】甘;淡;性温。【功能 主治】祛风利湿;活血通络。主治风湿痹痛;头痛;产妇乳汁不足。
[0007] 地锦【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爬山虎的藤茎或根。【性味】味辛;微涩;性 温。【归经】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偏正头 痛;产后血瘀;腹生结块;跌打损伤;痈肿疮毒;溃疡不敛。
[0008] 狭叶香茶菜【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狭叶香茶菜的根。【功能主治】健胃和 中;活血通络。主治消化不良;克山病拘挛疼痛;肿瘤。
[0009] 树腰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小花吴萸的果实。【性味】辛;温。【归经】 肝;胃经。【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主治胃脘痛;腹胀;头痛。
[0010] 白扁豆【来源】本品为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dolichos Iablab 1.的干燥成熟种 子。【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 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 泻,白带过多。
[0011] 芒果核【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祀果mangifera indica 1.的果核。【性 味】酸;潘;平。【归经】胃;小肠经。【功能主治】健胃消食;化痰行气。主治饮食积滞;食欲 不振;咳嗽;疝气;睾丸炎。
[0012] 兰屿肉豆蘧【来源】药材基源:为肉豆蘧科植物台湾肉豆蘧的种仁和假种皮。【性 味】味辛;苦;性温。【归经】脾;胃经。【功能主治】温中行气;健胃消食。主治脘腹胀满;食 少呕吐。
[0013] 芥蓝【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芥蓝的根、茎、叶。【性味】味甘;辛;性凉。 【归经】肺经。【功能主治】解毒利咽;顺气化痰;平喘。主治风热感冒;咽喉痛;气喘;并能 预防白喉。
[0014] 醋柳果【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的果实。【性味】性温,味酸涩。【归经】入肝、 胃、大小肠经。【功能主治】活血散瘀,化痰宽胸,补脾健胃。治跌打损伤,瘀肿,咳嗽痰多,呼 吸困难,消化不良。
[0015] 香橼【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枸橼CitrusmedicaL.或香圆(西南香圆)Citrus wilsoniiTanaka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辛、苦、酸,温。【归经】归肝、脾、肺经。【功能主 治】舒肝理气,宽中,化痰。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脘腹痞满,呕吐噫气,痰多咳嗽。
[0016] 青头菌【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绿红菇的子实体。【性味】甘;微酸;性寒。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理气解郁。主治肝热目赤;目暗不明。
[0017] 素馨花【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素馨花的干燥花蕾。【性味】微苦;性平。【归经】肝 经。【功能主治】舒肝解郁;行气止痛。主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胁肋脘腹作痛;下痢腹痛,妇女 肝郁内热;胸闷不舒。
[0018] 椿树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香椿toonasinensis(a.juss. )roem?的 花。【性味】辛;苦;温。【归经】肝;肺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风湿痹痛; 久咳;痔疮。
[0019] 臭柏【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叉圆柏的枝叶。【性味】苦;辛;性平。【功能主 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寒痹痛;皮肤瘙痒;头痛;咳嗽。
[0020] 刺叶惚木【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长刺惚木的根。【性味】味苦;性平。【功 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血。主风湿骨痛;头昏头痛;跌打损伤;骨折;吐血;崩漏;蛇咬 伤。
[0021] 灵芝【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紫芝等的子实体。【性味】甘;平;无 毒。【归经】肺;心;脾;肾经。【功能主治】益气血;安心神;健脾胃。主虚劳;心悸;失眠;头 晕;神疲乏力;久咳气喘;诞心病;娃肺;肿瘤。
[0022] 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性味】甘, 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 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 解药物毒性、烈性。
[0023] 痰浊头痛所属疾病之一,其症状表现为:头痛时作,昏蒙沉重,胸脘满闷,呕吐痰 涎;舌苔白腻,脉滑。痰浊头痛的病因:患者由于喜食烟酒及肥甘厚腻之品,致脾失建运,聚 湿生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失养,浊阴上蒙,所以头痛而昏蒙重坠,眩晕, 嗜睡。痰阻胸膈,胃气上逆,所以胸脘痞满,纳呆呕恶。治法:健脾化痰,祛风平肝,通络止 痛。配方中所采用的穿山龙具有祛除风湿、活血通络、止痛消肿的功效;白桂木根具有祛风 利湿、活血通络的功效;地锦具有祛风止痛、活血通络的功效;狭叶香茶菜具有健胃和中、 活血通络的功效;树腰子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白扁豆具有健脾化湿的功效;芒 果核具有健胃消食、化痰行气的功效;兰屿肉豆蘧具有温中行气、健胃消食的功效;醋柳果 具有活血散瘀、化痰宽胸、补脾健胃的功效;香橼具有舒肝理气、宽中、化痰的功效;青头菌 具有清肝明目、理气解郁的功效;素馨花具有舒肝解郁、行气止痛的功效;椿树花具有祛风 除湿、行气止痛的功效;臭柏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刺叶惚木具有祛风除湿、活 血止血的功效;灵芝具有益气血、安心神、健脾胃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 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配方中的各药物之间能相互配合,协同作用,共奏健脾 化痰,祛风平肝,通络止痛,能有效治疗痰浊头痛病。三年来,通过对4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 有效率达95%。
[0024]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0年9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了 80例痰浊头痛病的门诊患者,年龄30-50 岁,其中,女性40位,男性40位。症状表现为患者头痛时作,昏蒙沉重,胸脘满闷,呕吐痰 涎;舌苔白腻,脉滑。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 异,具有可比性。
[0025] 2、试验方法 2. 1对照组服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5克,陈皮18克,天麻9克,白术20克, 茯苓30克,厚朴12克,苏子12克,砂仁12克,生姜15克,蔓荆子12克。),水煎服。日服一 齐U,1〇天为1个疗程。
[0026] 2. 2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为10 天。
[0027]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 1疗效标准: 痊愈:痰浊头痛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也即咽喉内异物感,,痰多难咯等症状消失。
[0028] 显效:痰浊头痛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偶有症状出现,但时间短,易忽略。
[0029] 有效:痰浊头痛病的临床症状较前减轻,咽部感到轻松。
[0030] 无效:连续服药一个疗程以上,痰浊头痛病的临床症状无改变或加重。
[0031] 3. 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0032] 表1两组疗效比较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痰浊头痛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 穿山龙10份、白桂木根10份、地锦12份、狭叶香茶菜10份、树腰子12份、白扁豆10 份、芒果核8份、兰屿肉豆蘧10份、芥蓝10份、醋柳果10份、香橼12份、青头菌10份、素馨 花8份、椿树花10份、臭柏10份、刺叶惚木10份、灵芝15份、甘草6份。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4306633SQ201410501899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7日
【发明者】徐玉文 申请人:徐玉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