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505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应用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该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以土贝母,枫香脂,吴茱萸,母丁香,干姜,青叶胆等11味中草药为原料,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混合制成。本发明配制简单,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及时减轻病患病症,铲除病根,对口腔溃疡进行彻底的根治。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
(二)

【背景技术】
[0002]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口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紧张、郁闷不乐等情况均能偶然引起该病的发生,好发于唇、颊、舌缘等,在黏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现,但在角化完全的附着龈和硬腭则少见。发病年龄一般在10?30岁之间,女性较多,一年四季均能发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有自限性,能在10天左右自愈。该病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现代医学认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首先与免疫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有的患者表现为免疫缺陷,有的患者则表现为自身免疫反应;其次是与遗传有关系,在临床中,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父母一方或多方若患有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他们的子女就比一般人更容易患病;另外,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发作,还与一些疾病或症状有关,比如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或迁延性肝炎、结肠炎等,另外偏食、消化不良、发热、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工作压力大、月经周期的改变等等。随着一种或多种因素的活跃、交替出现机体免疫力下降,致使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频繁发作,现有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西药持续治疗效果差,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三)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
[0004]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0006]土贝母5-15克,枫香脂3-15克,吴茱萸3-16克,母丁香5-16克,干姜4-16克,青叶胆3-15克,苦参3-16克,龙胆3-15克,密蒙花3_16克,布渣叶3_15克,蛇床子5_15克。
[0007]其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0008]土贝母5克,枫香脂3克,吴茱萸3克,母丁香5克,干姜4克,青叶胆3克,苦参3克,龙胆3克,密蒙花3克,布渣叶3克,蛇床子5克。
[0009]本发明所述中药为散剂或丸剂,将各种原料清洗干净后,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齐U,定量服用。
[0010]各原料的药用性能如下所示:
[0011]土贝母:主治:用于乳痈,瘰疬;乳腺炎,颈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肥厚性鼻炎。功效:散结,消肿,解毒。
[0012]枫香脂:祛风活血;解毒止痛;止血;生肌。用于痈疽;疮疹;瘰疬;齿痛;痹痛;瘫痪;吐血;衄血;咯血;外伤出血;皮肤皲裂。论枫香脂主血热生风缪希雍:“枫香脂,为活血凉血之药。凡热则生风,又血热则壅而发瘾疹,风火相搏则为浮肿,苦平能凉血热,兼辛又能散风,故主血热生风之证。风火既散,则肌肉和而浮肿自消。齿痛亦因风热上攻,风热既散,则痛自止矣。”(《本草经疏》)
[0013]吴茱萸:温中,止痛,理气,燥湿,[4],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吴茱萸的功效是温中、散寒、下气、开郁。
[0014]母丁香:温中,散寒。治暴心气痛,胃寒呕逆,风冷齿痛,牙宣,口臭,妇人阴冷,小儿疝气。
[0015]干姜:腺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
[0016]青叶胆:清肝胆湿热,除胃中伏火。治肝炎,尿路感染;清肝利胆,清热利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0017]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0018]龙胆: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0019]密蒙花:祛风,凉血,润肝,明目。治目赤肿痛,多泪羞明,青盲翳障,风弦烂眼。
[0020]布渣叶:清暑,消食,化痰。用于感冒,中暑,食滞,消化不良,腹泻。
[0021]蛇床子: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阳痿,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
[0022]本发明以治肝经热盛、清肝胆湿热、祛风活血、解毒止痛为治则,多种药材组合协同,主要用于清热燥湿,温中散寒,温肾壮阳,祛风活血,调动五脏,协理六腑,全面调理、提高人体机能,对口腔溃疡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0023]临床观察:
[0024](I)临床资料
[0025]本发明人于2010年至今,对560例口腔溃疡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年龄12?56岁。
[0026]⑵治疗方法
[0027]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5g,饭后服用。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服用3-5天左右,重病患者连服7-15天即可痊愈。
[0028](3)临床结果
[0029]临床治愈552例,无效8例(1.42% ),总有效率为98.58%。
[0030]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及时减轻病患病症,铲除病根,对口腔溃疡进行彻底的根治。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实施例1:
[0032]取土贝母5克,枫香脂3克,吴茱萸3克,母丁香5克,干姜4克,青叶胆3克,苦参3克,龙胆3克,密蒙花3克,布渣叶3克,蛇床子5克,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
[0033]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5g,饭后服用。
[0034]实施例2:
[0035]土贝母15克,枫香脂15克,吴茱萸16克,母丁香16克,干姜16克,青叶胆15克,苦参16克,龙胆15克,密蒙花16克,布渣叶15克,蛇床子15克,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
[0036]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5g,饭后服用。
[0037]实施例3:
[0038]取土贝母7克,枫香脂8克,吴茱萸8克,母丁香7克,干姜7克,青叶胆7克,苦参8克,龙胆7克,密蒙花8克,布渣叶7克,蛇床子7克,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
[0039]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5g,饭后服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土贝母5-15克,枫香脂3-15克,吴茱萸3-16克,母丁香5-16克,干姜4_16克,青叶胆3_15克,苦参3_16克,龙胆3-15克,密蒙花3-16克,布渣叶3-15克,蛇床子5_15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土贝母5克,枫香脂3克,吴茱萸3克,母丁香5克,干姜4克,青叶胆3克,苦参3克,龙胆3克,密蒙花3克,布渣叶3克,蛇床子5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散剂或丸剂。
【文档编号】A61P1/02GK104306935SQ201410559681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1日
【发明者】吴树俊, 孟建华 申请人:吴树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