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湿巾添加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5854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湿巾添加液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湿巾添加液,涉及湿巾生产【技术领域】,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芦荟提取物50-60份、马齿苋提取物40-50份、大蒜提取物30-35份、杏仁油15-20份、柠檬油15-20份、薰衣草油10-20份、桉叶油10-20份、吊兰叶25-35份、白胡椒20-30份、七叶一枝花20-30份、丁香15-20份、薄荷脑15-20份、茉莉花20-25份、柚子皮10-15份、栀子5-10份、炉甘石5-10份、豨莶草5-10份。本发明提取制得的添加液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刺激性气味小,能快速对蚊虫叮咬后的患处进行止痒消肿,并且能防止蚊虫的再次叮咬,治疗效果好。
【专利说明】 —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湿巾添加液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涉及湿巾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湿巾添加液。

【背景技术】
:
[0002]在炎热的夏天,蚊虫较多,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不了被蚊虫叮咬。婴幼儿的皮肤娇嫩,是蚊虫的主要侵扰对象,叮咬后的皮肤会出现红、肿、痛、痒等症状,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市售的花露水类药物虽然具有驱蚊、止痒等功效,但对蚊虫叮咬后的缓解和皮肤恢复作用不大。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一种以天然中草药为主要成分、制备工艺简单的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湿巾添加液。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湿巾添加液,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0006]芦荟提取物50-60份、马齿苋提取物40-50份、大蒜提取物30-35份、杏仁油15-20份、柠檬油15-20份、薰衣草油10-20份、桉叶油10-20份、吊兰叶25-35份、白胡椒20-30份、七叶一枝花20-30份、丁香15-20份、薄荷脑15-20份、茉莉花20-25份、柚子皮10-15份、桅子5-10份、炉甘石5-10份、豨莶草5-10份。
[0007]—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湿巾添加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1)先将全部药材洗净后干燥,按比例将白胡椒、七叶一枝花、丁香、茉莉花和桅子加入到超声波提取罐中,然后加入体积浓度为80% -90%的乙醇,经三次超声提取、过滤,合并滤液;
[0009](2)将步骤(1)制备的滤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至纯度为60% -65%,随后静置12-24h后滤除沉淀即得药液I ;
[0010](3)按比例将吊兰叶、柚子皮、炉甘石和豨莶草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同时加入高于药材表面3-5cm的纯净水,浸泡30-60min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状态,保持60_90min,随后降温至30-40°C后过滤滤液,滤液浓缩至一半体积后即得药液II ;
[0011](4)将药液I和药液II加入到混合容器中,然后按比例加入芦荟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大蒜提取物、杏仁油、柠檬油、薰衣草油、桉叶油和薄荷脑,混合物升温至50-60°C后充分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冷却、降温即得目标添加液。
[0012]所述步骤(1)中药材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10-20。
[0013]所述步骤(1)中超声波提取罐的工作温度为室温,工作频率为40KW,每次提取时间为 30-45min。
[0014]所述添加液使用前需要进行辐射灭菌。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天然中草药为主要原料,提取制得的添加液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刺激性气味小,能快速对蚊虫叮咬后的患处进行止痒消肿,并且能防止蚊虫的再次叮咬,治疗效果好;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最大程度地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降低生产成本,经济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
[0016]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7]实施例1
[0018]一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湿巾添加液,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芦荟提取物50份、马齿苋提取物40份、大蒜提取物30份、杏仁油15份、柠檬油15份、薰衣草油10份、桉叶油10份、吊兰叶25份、白胡椒20份、七叶一枝花20份、丁香15份、薄荷脑15份、茉莉花20份、柚子皮10份、桅子5份、炉甘石5份、豨莶草5份。
[0019]根据上述配方制备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湿巾添加液,包括如下步骤:
[0020](1)先将全部药材洗净后干燥,按比例将白胡椒、七叶一枝花、丁香、茉莉花和桅子加入到超声波提取罐中,然后加入体积浓度为80% -90%的乙醇,经三次超声提取、过滤,合并滤液,其中药材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15,超声波提取罐的工作温度为室温,工作频率为40KW,每次提取时间为45min ;
[0021](2)将步骤(1)制备的滤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至纯度为60% -65%,随后静置12-24h后滤除沉淀即得药液I ;
[0022](3)按比例将吊兰叶、柚子皮、炉甘石和豨莶草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同时加入高于药材表面3-5cm的纯净水,浸泡30-60min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状态,保持60_90min,随后降温至30-40°C后过滤滤液,滤液浓缩至一半体积后即得药液II ;
[0023](4)将药液I和药液II加入到混合容器中,然后按比例加入芦荟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大蒜提取物、杏仁油、柠檬油、薰衣草油、桉叶油和薄荷脑,混合物升温至50-60°C后充分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冷却、降温即得目标添加液。
[0024]需要注意的是添加液使用前要进行辐射灭菌。
[0025]实施例2
[0026]一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湿巾添加液,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芦荟提取物55份、马齿苋提取物45份、大蒜提取物35份、杏仁油20份、柠檬油15份、薰衣草油15份、桉叶油15份、吊兰叶30份、白胡椒25份、七叶一枝花25份、丁香20份、薄荷脑15份、茉莉花20份、柚子皮12份、桅子8份、炉甘石7份、豨莶草7份。
[0027]本实施例的湿巾添加液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28]实施例3
[0029]一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湿巾添加液,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芦荟提取物60份、马齿苋提取物50份、大蒜提取物35份、杏仁油20份、柠檬油20份、薰衣草油20份、桉叶油20份、吊兰叶35份、白胡椒30份、七叶一枝花30份、丁香20份、薄荷脑20份、茉莉花25份、柚子皮15份、桅子10份、炉甘石10份、豨莶草10份。
[0030]本实施例的湿巾添加液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其中超声波提取时间为30min。
[0031]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试验动物皮肤均未出现红斑及水肿现象,一次完整皮肤刺激反应最高积分为“0”,属无刺激性。
[0032]皮肤变态反应试验:试验动物皮肤均未出现红斑及水肿反应,致敏率为0%,按致敏强度分级标准评定该湿巾添加液致敏强度为未见皮肤变态反应。
[0033]毒性: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为LD5Q>5000mg/kg BM,属无毒级。
[0034]为说明本发明湿巾添加液对蚊虫叮咬后的患处具有很好的止痒消肿效果,本公司选取50名年龄在5个月-65岁之间的患者进行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疗效显著,气味轻淡清香,患者均能适应,无任何不良反应,使用3-5次后患处均能痊愈,并且能防止蚊虫对患处的再次叮咬。
[00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湿巾添加液,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芦荟提取物50-60份、马齿苋提取物40-50份、大蒜提取物30-35份、杏仁油15-20份、柠檬油15-20份、薰衣草油10-20份、桉叶油10-20份、吊兰叶25-35份、白胡椒20-30份、七叶一枝花20-30份、丁香15-20份、薄荷脑15-20份、茉莉花20-25份、柚子皮10-15份、桅子5-10份、炉甘石5-10份、豨莶草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湿巾添加液,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将全部药材洗净后干燥,按比例将白胡椒、七叶一枝花、丁香、茉莉花和桅子加入到超声波提取罐中,然后加入体积浓度为80 % -90 %的乙醇,经三次超声提取、过滤,合并滤液; (2)将步骤(I)制备的滤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至纯度为60%-65%,随后静置12-24h后滤除沉淀即得药液I ; (3)按比例将吊兰叶、柚子皮、炉甘石和豨莶草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同时加入高于药材表面3-5cm的纯净水,浸泡30-60min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状态,保持60_90min,随后降温至30-40°C后过滤滤液,滤液浓缩至一半体积后即得药液II ; (4)将药液I和药液II加入到混合容器中,然后按比例加入芦荟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大蒜提取物、杏仁油、柠檬油、薰衣草油、桉叶油和薄荷脑,混合物升温至50-60°C后充分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冷却、降温即得目标添加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湿巾添加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药材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10-20,超声波提取罐的工作温度为室温,工作频率为40KW,每次提取时间为30-45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湿巾添加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液使用前需要进行辐射灭菌。
【文档编号】A61P17/02GK104383221SQ201410577347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4日
【发明者】陈东华 申请人:铜陵麟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