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0816阅读:1011来源:国知局
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包括用于收集大便的集便袋和用于贴在患者肛门周围皮肤上的粘贴盘,粘贴盘与集便袋连接且设有与集便袋内腔连通的通孔,集便袋连接有用于将大便导出的大便导出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卫生、使用舒适可靠、可大大减小大便失禁患者护理难度等优点。
【专利说明】大便失禁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尤其适用于危重卧病在床患者的大便失禁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对于大便失禁的患者来说,尤其是危重卧病在床的大便失禁患者,最大的问题就是排大便,协助病人排便不仅给病人家属或医护人员带来麻烦,还会给患者本人带来很大痛苦。在病人排便时,人们常规的做法都是将便盆放于病人臀部下方来接取大便,但这种做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对于大便失禁患者来说,由于其排便不能自控,随时都有可能大便,容易污染床被,并增大了护理人员的负担;2、病人在排便时,大便的臭味易四周扩散污染室内空气,会造成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或临床病人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3、病人排便后,由于大便的刺激,再加上擦拭对皮肤的摩擦,容易导致病人肛门处的皮肤烂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卫生、使用舒适可靠、可大大减小大便失禁患者护理难度的大便失禁引流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包括用于收集大便的集便袋和用于贴在患者肛门周围皮肤上的粘贴盘,所述粘贴盘与集便袋连接且设有与集便袋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集便袋连接有用于将大便导出的大便导出管。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0007]所述集便袋还连接有用于向集便袋内注水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一通断控制阀。
[0008]所述进水管的出口位于集便袋内远离大便导出管进口的位置处。
[0009]所述进水管位于集便袋内的部分与集便袋连接在一起。
[0010]所述进水管位于集便袋外的部分与大便导出管连接在一起。
[0011]所述集便袋与大便导出管的连接处呈漏斗形。
[0012]所述大便导出管上设有第二通断控制阀。
[0013]所述第一通断控制阀的阀芯与第二通断控制阀的阀芯连接为一体并设在同一阀体内,所述进水管位于大便导出管内。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5]1、本实用新型的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将粘贴盘贴在患者肛门周围的皮肤上即可,患者排出的大便直接进入集便袋,再由大便导出管排到指定的地方,解决了危重卧病在床的大便失禁患者排便不方便、护理麻烦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卫生、使用舒适可靠、可大大减小大便失禁患者护理难度等优点。
[0016]2、集便袋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第一通断控制阀,便于向集便袋内注水进行清洗,当患者排出的大便过于黏稠而无法通过大便导出管排出时,也可通过向集便袋内注水进行稀释。
[0017]3、进水管的出口位于集便袋内远离大便导出管进口的位置处,可将水直接注入到集便袋最里面,从而使清洗效果和稀释效果更好。
[0018]4、进水管位于集便袋内的部分与集便袋连接在一起,进水管不会乱窜,舒适度更好,且能避免破坏集便袋。
[0019]5、进水管位于集便袋外的部分与大便导出管连接在一起,便于将进水管和大便导出管一同引出,不易被患者身体压迫到。
[0020]6、集便袋与大便导出管的连接处呈漏斗形,便于大便进入大便导出管。
[0021]7、大便导出管上设有第二通断控制阀,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大便导出管通断将大便排出。
[0022]8、第一通断控制阀的阀芯与第二通断控制阀的阀芯连接为一体并设在同一阀体内,进水管位于大便导出管内,使大便失禁引流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制作成本更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例说明:
[0026]1、集便袋;2、粘贴盘;21、通孔;3、大便导出管;4、进水管;5、第一通断控制阀;6、
第二通断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包括用于收集大便的集便袋I和用于贴在患者肛门周围皮肤上的粘贴盘2,粘贴盘2与集便袋I连接且设有与集便袋I内腔连通的通孔21,粘贴盘2与集便袋I连接后类似于现有医疗用的造口袋,集便袋I连接有用于将大便导出的大便导出管3,大便导出管3可采用现有医疗用的一次性使用的连接导管。使用时,将粘贴盘2贴在患者肛门周围的皮肤上即可,患者排出的大便直接进入集便袋1,再由大便导出管3排到指定的地方,例如,连接到医院用于吸痰用的负压吸引瓶,可以更加方便的将大便吸出。此外,在使用前还可以在患者肛门周围的皮肤上先涂上皮肤保护膜,起到隔离大便与皮肤的作用,避免皮肤坏掉,同时也便于将粘贴盘2贴合到肛门处。该大便失禁引流装置解决了危重卧病在床的大便失禁患者排便不方便、护理麻烦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卫生、使用舒适可靠、可大大减小大便失禁患者护理难度等优点。
[0030]本实施例中,大便导出管3与集便袋I连于一体,集便袋I与大便导出管3的连接处呈漏斗形,便于大便进入大便导出管3排出。在其他实施例中,大便导出管3与集便袋I也可以是活动连接,例如,插接或螺纹连接。[0031]本实施例中,大便导出管3上设有第二通断控制阀6,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大便导出管3的通断,以决定是否将大便排出。
[0032]本实施例中,集便袋I连接有用于向集便袋I内注水的进水管4,进水管4连接在集便袋I漏斗形部分的底部,与大便导出管3并排设置,进水管4上设有第一通断控制阀5,便于向集便袋I内注水进行清洗,当患者排出的大便过于黏稠而无法通过大便导出管3排出时,也可通过向集便袋I内注水进行稀释。进水管4的出口位于集便袋I内远离大便导出管3进口的位置处,注水时,水直接注入到集便袋I最里面,从而使清洗效果和稀释效果更好,最好是将进水管4的出口设在粘贴盘2的通孔21处,起到清洗患者肛门的作用。进水管4位于集便袋I内的部分与集便袋I连接在一起,这样,进水管4不会乱窜,舒适度更好,且能避免破坏集便袋I。进水管4位于集便袋I外的部分与大便导出管3连接在一起,便于将进水管4和大便导出管3 —同引出,不易被患者身体压迫到。
[0033]上述第一通断控制阀5和第二通断控制阀6采用医用的两通阀。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结构更加简单的通过卡紧变形来阻断软管的弹性卡,该弹性卡可以直接卡在大便导出管3或进水管4的外部,并迫使大便导出管3或进水管4变形从而阻断其内部通道。还可采用其他能够控制大便导出管3和进水管4通断的组件。
[0034]实施例2:
[0035]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大便失禁引流装置中第一通断控制阀5的阀芯与第二通断控制阀6的阀芯连接为一体并设在同一阀体内,即第一通断控制阀5和第二通断控制阀6制作成一体,这样阀芯可由一个控制开关控制,例如可以是一个四通阀的结构。同时,进水管4套设在大便导出管3的内部,使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制作成本更低。
[00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得到的改进和变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集大便的集便袋(I)和用于贴在患者肛门周围皮肤上的粘贴盘(2),所述粘贴盘(2)与集便袋(I)连接且设有与集便袋(I)内腔连通的通孔(21),所述集便袋(I)连接有用于将大便导出的大便导出管(3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便袋(I)还连接有用于向集便袋(I)内注水的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上设有第一通断控制阀(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的出口位于集便袋(I)内远离大便导出管(3)进口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位于集便袋(O内的部分与集便袋(I)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位于集便袋(I)外的部分与大便导出管(3)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便袋(I)与大便导出管(3)的连接处呈漏斗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便导出管(3)上设有第二通断控制阀(6)。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便导出管(3)上设有第二通断控制阀(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断控制阀(5)的阀芯与第二通断控制阀(6)的阀芯连接为一体并设在同一阀体内,所述进水管(4)位于大便导出管(3)内。
【文档编号】A61F5/451GK203763339SQ201420127400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0日
【发明者】甘晓庆, 秦月兰, 石泽亚, 周煦 申请人:湖南省人民医院, 甘晓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