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取穴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头部取穴帽,可有效解决头部穴位众多,被毛发遮盖,难以准确定位,误差较大,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帽体,帽体上设置有与人体头部穴位相对应的穴位定位孔,穴位定位孔的一侧在帽体上设置有用于反映穴位名称的标识体,帽体下部装有佩戴时定位用的定位体,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成本低,头部取穴速度快、定位准确,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定位误差,更加直观方便进行针刺,提高针刺的安全和可靠程度,使用方便,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头部取穴帽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特别是一种头部取穴帽。
【背景技术】
[0002]穴位定位准确是提高针灸临床治疗效果关键之一。就目前情况来看,人们多在模型、书籍的帮助下对头部进行针刺,然而头部穴位众多,头部又被毛发遮盖,而头因人而异,以至于用手指同身寸法难以准确定位,误差较大影响治疗效果,对后人学习与传承造成困难与不便。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头部取穴帽,可有效解决头部穴位众多,被毛发遮盖,难以准确定位,误差较大,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帽体,帽体上设置有与人体头部穴位相对应的穴位定位孔,穴位定位孔的一侧在帽体上设置有用于反映穴位名称的标识体,帽体下部装有佩戴时定位用的定位体,所述的穴位定位孔为上、下贯通的圆形,所述的定位体包括帽体下部与人体眉心相对应的第一定位体、与人体两侧耳尖穴相对应的第二定位体、第三定位体和与人体风府穴相对应的第四定位体,所述的帽体为弹性材料制成的与人体头部形状相对应的下部开口的中空结构。
[0005]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成本低,头部取穴速度快、定位准确,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定位误差,更加直观方便进行针刺,提高针刺的安全和可靠程度,使用方便,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0]由图1-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帽体,帽体I上设置有与人体头部穴位相对应的穴位定位孔2,穴位定位孔2的一侧在帽体上设置有用于反映穴位名称的标识体3,帽体I下部装有佩戴时定位用的定位体。
[0011]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穴位定位孔2为上、下贯通的圆形;
[0012]所述的穴位定位孔2的直径为l_5mm,各穴位定位孔可根据《黄帝内经》和“国家取穴标准”进行定位;[0013]所述的定位体包括帽体下部与人体眉心相对应的第一定位体4a、与人体两侧耳尖穴相对应的第二定位体4b、第三定位体4d和与人体风府穴相对应的第四定位体4c ;
[0014]所述的帽体I为弹性材料制成的与人体头部形状相对应的下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戴在患者头上可同比例扩大或缩小,可因人而异,使其定位适应各类人群。
[0015]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帽体I套在患者的头部上,将第一定位体4a对准患者的眉心,第二定位体4b、第三定位体4d分别对准患者两侧的耳尖穴,第四定位体4c对准人体的风府穴,此时各个穴位定位孔2即和人体头部的各个穴位一一对应,根据其定位可给予患者针刺治疗和供学生学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方便广大针灸爱好者使用,只需将帽体进行固定,便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和治疗方法,头部取穴速度快、定位准确,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定位误差,更加直观方便进行针刺,提高针刺的安全和可靠程度,使用方便,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头部取穴帽,包括帽体,其特征在于,帽体(I)上设置有与人体头部穴位相对应的穴位定位孔(2),穴位定位孔(2)的一侧在帽体上设置有用于反映穴位名称的标识体(3),帽体(I)下部装有佩戴时定位用的定位体,所述的穴位定位孔(2)为上、下贯通的圆形, 所述的定位体包括帽体下部与人体眉心相对应的第一定位体(4a)、与人体两侧耳尖穴相对应的第二定位体(4b)、第三定位体(4d)和与人体风府穴相对应的第四定位体(4c),所述的帽体(I)为弹性材料制成的与人体头部形状相对应的下部开口的中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取穴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穴位定位孔(2)的直径为
【文档编号】A61H39/02GK203815859SQ201420194259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2日
【发明者】高崚 申请人:河南中医学院